刘田园
(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放疗九病区,山东 济南 250000)
肺癌位发病率极高,已经严重影响到人们的健康。早期症状不明显,不能够更早地进行治疗,大部分只能依靠放射治疗、化疗等。患者心理状态不好,情绪波动很大。但有关于行为认知干预的实践研究表明行为认知干预可以让患者能够有效地拥有较好的行为,积极配合治疗。本文基于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分析,研究行为认知干预的意义,为改变患者对癌症的惯性定义和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
患者放射治疗前已经经历过很多身体和心理上的痛苦。并且对于放射治疗存在很多令他们担忧的问题。一是放射治疗有相对长的周期;二是放射治疗并不能全面稳定和控制癌细胞,只对局部症状有效果;三室放射治疗所需花费的金钱之多,不是有些患者能承受得起的[1]。还有等等很多原因使患者在放射治疗前就已经很抗拒,并且充满无限的恐惧和悲伤。
因此此时患者的家属更要给予支持,耐心劝导患者,并且在精神上鼓励患者。讲解肺癌疾病的发展、放射治疗成功的病例、医院先进高科技的治疗仪器等,从这些方面可以使患者不安的心稍稍平静,能够有信心面对接下来的放射治疗。
这个阶段的情绪不仅是患者自身的不良情绪,也还有是放射治疗对患者机体产生的不好作用。如副作用就是放射治疗时最令人难受的事情,许许多多的副作用使患者对于放射治疗更容易产生抵触和害怕心理。而且在放射治疗的这个周期里,患者每天都必须等待着某个时间段,被医护人员带着去放疗室进行放射治疗。这种“五十年如一日”的生活对于他们来说不仅是枯燥乏味的,更多的是身体上和心理上的折磨。所以在放射治疗时的这个阶段更加重了患者的心理压力。
此时的医护人员最为重要,要时时刻刻观察患者的病情,如有副作用或者并发症出现,应该立即进行治疗,避免患者承受更多的痛苦。要多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多问问患者心里的需求,及时疏导。
当结束一个周期疗程后,患者肯定会因为可以告别放射治疗而如负释重,心情较之前变得明朗。但是同时在后期也一定要注意后遗症的出现,不可轻视。
离开医院时,医生和护理人员要严肃叮嘱患者及患者家属需要牢记的注意事项,和紧记复查。患者家属也得肩负责任,平时要注意患者的病情是否复发,和患者的情绪变化;应该多多关心关爱,努力消除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消极悲伤的情绪。一旦发现无论是病情还是心理上的问题,都应该及时联系相应的医护人员,寻找解决措施。而患者本身也最为重要,自己在放射治疗后更要根据医嘱注意自身的护理和保健,放松心情、多多休养。
但总体来说,患者因为放射治疗后的这个阶段会离开医院,回到家中自己熟悉的地方,心理状态肯定会有所好转。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在肺癌放射治疗的不同阶段,患者的心理情绪变化起伏很大,且常常表现为比较负面的情绪。同时有国外研究发现,对患者进行行为认知干预,增加患者对肺癌的了解和放射治疗的深入认识,能够有助于患者心理状态向好的方面转化[2]。行为认知干预不仅可以在医护人员和病患之间营造出较好的关系,而且可以通过影响病人的心理状态从而使治疗更有效的进行。因此行为认知干预在放射治疗临床中有着可深入探究的重要意义。
行为认知干预可因人而异,对于不同性格的患者采用不同的行为认知干预的方法;也可因时而异,根据上述放射治疗的不同阶段,进行相应的不同的行为认知干预。
护理人员的行为认知干预内容可围绕着肺癌病因的讲解、放射治疗后自我护理等各种有利于缓解患者高压心理的方面来进行。而方法也可以有多种多样,例如书报、画册、以及多媒体等。只要任何可以帮助患者舒缓心理的认知干预方法护理人员都可以带领患者实施,从而可以对患者的心理状态有所调节、改善。
通过分析肺癌放射治疗的不同阶段患者心理状态,可以明显发现患者情绪波动大、常有负面的、消极的情绪[3]以及抵触心理等[4]。但同时也发现行为认知干预能够有效应对患者在放射治疗中这种不好的心理状态。
因此我们研究行为认知干预在临床上的作用和意义表现出,在肺癌放射治疗中,如果护理人员能够合理有效地充分利用行为认知干预的方法,对患者进行呵护、开导,不仅可以使患者舒缓心理、充满信心地配合治疗,而且减少了放射治疗过程中的难度,使患者和医护人员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所以临床上将行为认知干预应用到肺癌放射治疗中既是重要的,也是必要的。它可以使肺癌治疗效果有些许升高,也有着较好的临床意义,对以后的研究有所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