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秀
(南通市通州区人民医院骨科,江苏 南通 226300)
下肢骨折在临床上是骨外科常见疾病之一,并且大部分患者都会通过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患者在手术室中,会由于各种原因出现肢体疼痛的现象,并引起患者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严重影响治疗效果[1]。因此,对手术室中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是十分有必要的。为此,该项研究主要针对舒适护理模式对下肢骨折病人手术室疼痛的效果,特意选择了我院80例行下肢骨折手术患者开展了相关研究。
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3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80例行下肢骨折手术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在16~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6±5.9)岁;观察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在18~8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6.3±6.3)岁。本次研究项目已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核,且家属已知情。两组患者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具体护理内容为临床生命体征检测、环境护理、用药指导、健康宣教。在此基础上,干预组实施舒适护理,详细干预内容如下:(1)生理舒适护理:观察患者术后生命体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来考虑是否需要氧气吸入,观察患者切口的渗血和渗液情况,保持引流管通畅,减少折叠或扭曲,避免重复插管给患者带来的不适感。(2)搬运护理。为了有效减轻患者在搬运过程中产生的疼痛感,就要同时利用牵引搬运法、软枕以及硬垫衬垫法[2]搬运这三种来搬运患者。把软枕放置在患者双腿中间,为了减少患者和软床由于接触而形成的塌陷就要合理利用衬垫硬板,确保患者能够被顺利的搬运到床上,减少患者搬运过程中造成的疼痛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3)体位护理:科学、恰当的体味能够有效减轻患者骨折处的疼痛。因此,护理人员在巡查病房的过程中要客观、全面的评估患者的疾病基础,选择最适合患者的体位,并对患者的健肢的颜色和温度进行观察。(4)麻醉护理:让患者采取侧卧位,并在患者同意麻醉后分散患者的注意力,让患者在不知不觉中完成麻醉,减少麻醉给患者造成的恐惧感和不安全感。(5)疼痛护理:实时关注患者的疼痛情况,如果患者疼痛感较强,就要按照医嘱合理用药,或是通过镇痛剂来帮助患者减轻疼痛,提高患者的舒适感。
(1)对比两组疼痛效果,显效:疼痛感等临床症状消失,无不适感;②有效:疼痛等临床症状有所改善,但仍有轻度不适;③无效:以上标准均为达到。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2)采用问卷形式分析与统计舒适满意度数据,总分=100分,满意>90、一般满意60~90、不满意<60,总满意度=(满意+一般满意数/总例数×100%。
对比数据应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表示计数资料,应用x2检验,检验结果P<0.05,组间数值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疼痛护理总有效率分别为92.5%(4/40)80%(8/40),由数据可知,观察组的疼痛护理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舒适满意度为97.5%(39/40),对照组患者的舒适满意度为80%(8/40),数据比较,观察组具有突出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技术水平与护理质量的不断提升,人们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已经不再局限于治疗效果,而是更加注重治疗期间的护理服务[3]。特别是对于下肢骨折的患者来说,由于患者对于手术治疗的程序没有一个全面认识就会产生紧张与焦虑的情绪;同时,在手术室起期间,由于患者的心理因素以及搬运操作、麻醉方式和体位选择的不当[4],就会加重患者的疼痛感。舒适护理模式不仅可以有效消除与缓解患者由于对手术室环境的陌生感而产生的紧张与恐惧的情绪[5],而且还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由于心理因素而产生的疼痛感;与此同时,科学合理的搬运操作可以有效地减少患者在搬运过程中的疼痛感,恰当的麻醉方式和体位能够减少对患者患肢的压迫[6],减少患者的疼痛。为此,对下肢骨折手术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干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由该次研究数据可知,选择舒适护理模式的干预组患者,其疼痛护理有效率为92.5%明显高于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且舒适护理满意度较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就充分表明了,将舒适护理干预应用到下肢骨折病人术后的护理过程中具有十分确切的临床价值与显示意义,这一研究结果与蔡玲盈在舒适护理对下肢骨折患者手术室疼痛的应用效果评价中所得出的结论一致,认为舒适护理对于下肢骨折术后患者来说十分重要,不仅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同时也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加舒适的护理服务,因此该种护理模式在具体的临床实践中应该得到广泛的推广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