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冠文
(皖江工学院 思政部,安徽 马鞍山 243031)
民办高校自创办以来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民办高校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力量,有力助推经济社会发展。在协同育人上,民办高校还需要加强机制建设。
党中央历来十分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中央对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提出了新要求。
上海市的一些高校早在2014年就提出了课程思政的概念。课程思政概念的提出主要是为了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课程之间在德育过程中的“两张皮”现象,通过开发利用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使所有课程都能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
协同育人的理论来自“协同学”。“协同学即协调合作之学,旨在发现结构赖以形成的普遍规律,探讨的是最终形成的整体模式”[2]。其要义是要形成整体合力,产生“1+1>2”的效果。协同理论运用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指导建立协同育人的组织架构,发挥协同效应,建立协同育人新模式,达成协同育人目标要求。
本文的德育工作者主要是指专业课教师和思政工作者两大群体,在课程思政背景下,他们要相互协作,同向同行,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共同努力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对于公办高校而言,民办高校存在发展历史短、教育资源薄弱、德育水平不高等问题。
从领导体制上看,协同育人是新时代的新要求,如何建立适应时代要求的育人体制和运行机制是所有高校要共同面临的问题。民办高校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要实现德育协同育人的目标任务,民办高校党组织就要发挥政治核心作用,主动作为。
协同育人中的制度协同是前提,建立教学业务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业务之间的协同育人体制机制,是协同育人工作成功与否的前置性要素。民办高校在协同育人上缺乏完善的制度体系。
这里的认知磨合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实施主体对协同育人的认同和配合,二是实施主体间如何相互配合协同育人。
第一层含义中存在的主要困境是专业课教师普遍认为向学生传授好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才是自己最重要的本职工作,而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则是辅导员或其他思政工作者的工作职责和任务,与自己无关。[3]基于这种认知,专业课教师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出现缺位现象[4]。
第二层含义中存在的主要困境是由于德育工作者协同育人的制度和平台缺乏,对协同育人共识不够,两者之间相互支持形成合力、共同育人的物质基础匮乏,相互配合难度较大。专业课教师未能有效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融入到专业知识技能教育教学中。此外,德育工作者分属不同的管理部门,各自的工作思路和业务目标要求不同,协同育人的制度和机制未形成,一定程度上导致专业课教师的德育教学育人与思政工作者的德育思想育人脱节[3]。
思政工作者根据学校党政对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要求持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建立很多工作平台;但是,课程思政建设国家政策出台前,如何将专业课教师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平台并进行协作没有相关安排,专业课教师忽略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思政工作体系和专业课程体系协同平台建设不充分。思政工作体系内部协同平台建设既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内各课程之间的衔接配合以及与其他通识课程之间衔接配合,也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辅导员等其他思政工作者之间工作体系的衔接配合。思政工作体系内部协同平台建设不充分既体现在除专业课以外各类课程之间前后衔接不流畅,做不到循序渐进,课程德育内容雷同,不成体系,也体现在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等其他工作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角色定位不准,千人一面,教育成效不明显。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充分挖掘各类课程思想政治资源,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民办高校必须在课程思政理念指导下,创新协同育人体制机制。
民办高校党委要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加强监督,担负起保证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任,可以也必须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中发挥领导作用。要积极构建党委领导下的德育工作者协同育人体系。
首先,以课程思政理念为指导,对课程思政建设中有着各种育人需求和权力诉求的多元主体做好顶层设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建构党委领导下的多元主体参与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模式,统筹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组织协调、广大教师积极参与的协同育人体系。
其次,以课程思政理念为指导,建构党委领导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多元共治工作体系。党委要全面领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行政、教务、学工等部门要加强配合,实现不同部门之间以及课堂内外等多元主体的同向同行,从而有效整合各种资源。特别是加强发挥专业课教师在教育教学一线中的教学育人功能,强化专业课教师与思政工作者协同育人[5],做到门门课程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
首先,不断提高协同育人师资建设保障水平。教师资源是一所高校良好发展的重要保证,专业课教师和思政工作者是实施高校课程思政的两支重要力量,是高校德育工作的主力军。为了达到协同育人的效果,除了思政工作者尽力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外,专业课教师也要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引领融入专业课程的日常教学,通过不断提高专业课教学水平来增强课程思政的亲和力和说服力。
为此,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以专业课教师为主体,加强课程思政责任意识培养,提升协同育人水平。具体路径有: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形式努力提升专业课教师德育意识和德育能力。通过评选课程思政示范课堂,引领建设一批专业知识内容与思政教育元素深度融合的专业课程。通过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集体备课、集体研讨等形式,提高工作平台建设水平,加强相互学习交流,切实提高专业课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的能力。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引进特色鲜明的课程思政网络教学资源。
其次,不断提升课程思政资源建设保障水平。要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仔细梳理专业课知识点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第一,深挖专业课程中蕴含的课程思政资源。如在自然科学类课程教学过程中着重发掘艰苦奋斗作风、创新意识和工匠精神等思政资源;在社会科学类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着重发掘爱国主义、人文关怀、公平正义等资源。还可以结合民族文化、重大社会活动等为课程思政寻找丰富、生动的素材。第二,精心设计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在专业知识点中的切入方式,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用心对知识内容进行梳理,寻找专业知识内容与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相结合的切入点,从而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德育功能与专业知识技能传授有机结合。
建立考核激励机制是开展德育工作者协同育人的动力所在。通过体系机制化运作,动员和组织所有部门和人员最大化形成协同育人格局,从而更好地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根本目标。第一,民办高校主要领导和党政部门主要负责人也要深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和专业课教学第一线听课、授课,参与指导课程思政建设。第二,教学主管部门要在教学工作考核中同步提出对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思想引领的要求;要在教学改革立项、评比和验收中设置育德功能指标;要在课程建设评价标准中设置德育效果的考核指标等,通过在教学管理的各个环节明确德育要求,形成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核心,其他通识课和专业课协同育人的“一核心两协同”建设考核机制,全面保障协同育人质量。第三,人力资源部门要建立激励机制,把教师参与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情况和课程思政教学效果作为教师考核评价、岗位聘用、评优奖励、职称评审、选拔培训等的主要依据,将推进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成效纳入绩效考核评价体系。第四,财务部门要单独安排课程思政所需经费,加强课程思政工作资助力度,对工作开展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资助和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