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莲莲,钱春梅
(安徽工业大学 能源与环境学院,安徽 马鞍山 243002)
随着我国招生制度的改革深化,高校在校学生人数不断增加,毕业生就业压力随之增加。引导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可以有效缓解就业压力,解决基层单位的用人之需,同时提升大学生自身的创新创业能力,丰富基层工作的经验和阅历。自从2003年团中央、教育部等部门组织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以来,国家不断出台一系列鼓励大学生赴基层就业的政策,各地方政府也响应国家号召,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大学生基层就业的支持性政策,“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特殊岗位教师计划”等相继实施。
大学生对基层就业政策缺乏正确理解,认为去基层就业就是去农村,“待遇差,发展机会少”,对未来职业发展缺乏正确认识,对岗位的选择渠道了解甚少。大学生基层就业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基层就业政策、个人资本因素和家庭因素,这些因素相互制约和影响。
一是高校政策宣传不到位,毕业生对政策认识不全面。目前部分高校对基层就业政策宣传存在滞后,对政策解读不深入、不透彻,缺乏对毕业生的深入辅导,仅仅停留在传达文件通知层面。高校开设就业指导课主要针对全体大学生,存在理论性较强,缺乏与实际相结合等不足;鲜有对大学生进行面向基层就业的指导。就业指导课贯穿大学四年,包括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简历制作、面试技巧指导,内容繁多,如果基层就业政策宣传仅仅依靠职业指导课可能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目前高校人才培养定位和教学目标与鼓励学生基层就业也存在偏差。
高校毕业生社会阅历浅、缺乏社会实践,对就业认识主要来源家庭和学校教育,对基层就业认识不充分不全面,并且受社会上舆论负面影响,对基层就业认识存在定位为工作环境差、待遇差、职业发展空间少等偏见。高校在对毕业生基层就业宣传中缺乏对学生的吸引力。基层就业的鼓励和激励政策不够是宣传缺乏吸引力的根本原因,对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太过注重精神层面引导,缺乏从学生实际出发,从学生自身能力特长,职业期望出发,使得宣传过程出现“曲高和寡”的现象。同时高校基层就业宣传过程中缺乏身边的典型人物和事迹,存在一个典型人物和事迹重复宣传,对往届基层就业毕业生向目前就业同学反馈较少,上下届沟通交流较少,毕业生对基层就业实际情况缺乏了解。
二是高校职业教育、家庭教育出现偏差。高校毕业生职业观的形成多源于家庭和学校,人力资本因素和家庭资本因素共同影响大学生就业观形成,其中家庭资本发挥更为基础和关键的作用[1]。 家庭资本是在生物血缘基础上建立的亲子家庭社会资本,是存在于社会关系网中的资源,其规模受到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以及家庭社交网络等级高低的影响,具有一定的不公平性。目前家庭教育中还存在“学而优则仕”“唯大城市论”等陈旧观念,加之父母对子女历来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待,父母会对子女基层就业加以劝阻。一些大学生未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就业观,更不具备将个人的职业选择“小我”与国家发展社会需求一致融入“大我”的可贵精神。
个人资本因素也是影响高校毕业生择业观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辅导员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工作的重要方面。高校毕业生对基层就业政策不了解,没有将基层就业作为自己职业规划一部分,学生在自我规划中强调专业知识、学科竞赛方面培养,而基层更强调个人基本技能,如统筹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获取信息能力以及对复杂信息的处理能力等;某些高校毕业生将基层就业作为跳板,没有扎根基层干出成绩的目标。应培养学生科学合理的生涯规划,纠正毕业生就业价值观误区,提高毕业生基层就业岗位胜任能力,培养符合基层就业的素质。
促进大学生基层就业是职业指导的一部分,辅导员必须加强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时掌握和运用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等学科知识,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基层就业不仅包括在农村地区就业,也包括在城镇的街道与社区、县级及以下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中小微企业就业,以及基层创新创业和部队服役。
“三支一扶”是指大学生在毕业后到农村基层从事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工作,服务期满后享受一定政策待遇。中共中央组织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做好 2019 年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 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指出,2019 年“三支一扶” 计划要聚焦脱贫攻坚,要在全国招募 2.7 万名高校毕业生。目前,基层就业更需要对口专业技术人才,例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义务教育、医疗卫生、农民劳动技能培训、城镇社区综合服务、医疗养老、中小微企业管理等。同时对于“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特岗教师”“大学生村官”“毕业生参军入伍”等基层就业项目,国家予以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对于毕业生开展创业活动政府予以相关资金支持。
基层就业政策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了大量工作岗位,为毕业生成长成才创造条件。辅导员要在平时工作中,积极宣传国家和地方的大学生基层就业政策,宣传基层就业优秀人物和事迹。邀请往届在基层就业的毕业生回校宣讲、座谈,发挥榜样力量,用身边的人和事感动身边的人,带动身边的人。引导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不能只是简单鼓励,辅导员应该在了解基层就业政策的同时,帮助大学生分析基层就业实际情况,分析利弊,切实从学生自身利益出发,加强就业指导;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学校联系基层就业地区组织实地培训和实习,让毕业生提前了解就业环境、未来职业发展方向,慎重作出就业选择,这样可有效避免毕业生将基层就业作为“跳板”,有利于基层就业的稳定性,让真正有理想有抱负的大学生扎根基层,贡献智慧。
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辅导员具有接近学生群体同时了解国家就业政策和就业市场需求的双重优势,辅导员在基层就业指导工作应占主导地位。辅导员基层就业指导工作应从平时工作入手,如学生学习和活动、家校沟通、实习实践活动、团学生支部活动等,是一个贯穿大学四年的长期过程。
首先,理想信念教育是基层就业工作开展的基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2],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辅导员的主要工作,基层就业工作宣传应紧密结合思想政治教育。这就要求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要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并付诸行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观,引导好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3]结合爱国主义教育,培育学生爱国情怀,增强国家使命感,在学生中形成个人成长与国家命运相结合的普遍认识。
其次,就业辅导是基层就业开展的有力支撑。基层就业职业指导应从全局出发,首先纠正大学生对基层就业的误区,降低初次就业的心理预设。唯学历论的陈旧思维模式正在逐渐改变,就业市场随着国家政策和市场需求而变动,用人单位更看重毕业生个人素质,基层就业也不仅仅是面临艰苦地区,基层同样可以成就事业。辅导员要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让学生意识到基层就业具有广阔发展空间,让学生将所学专业知识运用到国家急需的重点领域的基层单位中,在服务基层、奉献基层的同时成就自身价值。
以高校职业指导课为主要载体,加强新媒体平台、团委、学生会以及实习实践活动的多方联动,引导学生从自身兴趣和优势出发,加强基本职业素质培养,拓展视野,增加阅历。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就业目标进行修正,大一期间主要通过案例分析、校友采访等让学生对基层有感性认识,树立和培养远大目标;大二阶段结合各种社团和团学活动,主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综合职业技能等;大三通过推荐各种实习和实践让学生对基层就业有更加具体认识,从学生个性和能力优势结合职业发展角度出发,帮助学生分析利弊,消除基层就业后顾之忧。做到从学生自身实际出发,通过多方联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了解就业压力,就业形势,利用好新媒体信息发布途径,积极宣传基层就业政策。以高校职业指导课为主要载体,结合辅导员日常工作,分析学生兴趣、性格、能力,因材施教,分类培养,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探索基层就业人才培养模式,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促进高校基层就业扩大化、稳定化、长效化。
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后落实跟踪,通过高校校友平台,对基层就业毕业生重点关注和跟踪,加强与基层单位联系,了解毕业生职业发展情况,制定毕业生基层就业发展计划,听取基层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评价和人才培养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可跟用人单位建立长期合作,了解地方紧缺人才需求。在职业指导上可以邀请基层管理人员,讲授基层人才培养、基层工作的案例和先进典型,让在校生更加深刻了解基层,同时为在校生提供实践实习基地;通过跟踪回访,与基层就业的毕业生建立长期联系,一方面深入了解毕业生工作和生活状况并做好跟踪档案记录,给予关注和指导,做好人文关怀;另一方面可利用基层就业毕业生资源,通过基层就业毕业生返校讲座、座谈、学生社团活动等形式指导在校生大学生,并对高校基层就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纠偏,形成良性循环,减少基层就业学生发展忧虑,引导高校毕业生主动服务基层。
促进大学生基层就业能缓解基层人才缺乏和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而高校引导是大学生基层就业的保障,高校要做好人才培养定位,与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人力资源结构相符合;辅导员在基层就业指导工作中可发挥重要作用,以职业指导课为载体,通过辅导员日常工作渗透,发挥其在大学生基层就业引导中的纽带作用,培养学生崇高理想和基本基层就业素质,提高辅导员在基层就业指导中的影响力和胜任力,利用好国家和学校为大学生搭建的平台,引导更多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学子投身基层,奉献青春,成就人生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