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丹霞,黄彩音
(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广东 广州 510055)
口腔种植是口腔医学当中一项新型技术,主要是在缺牙区牙床内进行外科手术,将人工牙根植入达到弥补缺失牙的结构与功能的效果。当人工牙根与周围骨组织相结合,使义齿上半部得以稳固支撑,其外观、功能方面与天然牙齿极为相似,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1]。种植牙手术在应用过程中需与有效的护理手段相配合,以获得更加优质的治疗结果。为此,本文主要对PDCA护理管理模式的应用价值进行探究。
2019年1月-2019年6月是实验控制的具体时间,研究对象选择为180例种植牙的患者,实验组、对照组患者的分组依据为随机数字表法,各90例。实验组中,男女患者的比例为43:47,年龄区间为20-73岁,平均年龄为(46.82±1.48)岁,对照组中,男女患者的比例为41:49,年龄区间为20-74岁,平均年龄为(47.05±1.71)岁,完成基本资料对比,统计学无意义(P>0.05)。
对照组:常规护理,实验组:P阶段:全部患者入院后,应由护理人员对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统计,例如,年龄、性别等,同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展开种植牙手术前评估并为患者制定个体化护理方案。D阶段:手术前,指导患者完成各项术前检查,应告知患者种植牙手术的必要性以及整个治疗流程,降低患者对手术治疗的陌生感以及恐惧感,若患者存在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时,应嘱其按时服用药物,知道患者进行口腔清洁。手术中,完成核对信息、连接仪器等相关操作,保护患者口部周围,涂抹红霉素眼膏,需要对冷却水量、水泵压力的大小等相关内容进行检测,保证喷射装置始终处于通畅的状态中。在种植术前,需要再次与手术医生对种植体型号、类型进行核对,保持无菌操作。术后,于术区放置棉球,告知患者将棉球咬住,保持半小时,术后2小时在健侧进食,根据医嘱服用抗生素,注意使用漱口水,遵医嘱定期进行X光线检查。C阶段:检查由护理部主任以及护士长对整个护理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抽查,若发现出现问题,应及时查找原因并给予相应整改,针对遗留问题应在下一个PDCA循环中继续改进。D阶段,应根据整个护理服务对患者的满意情况以及护理质量进行评价。
护理满意度:主要发放调查表进行判断,分为满意、非常满意、不满意三个选项。护理质量根据护理质量评分表进行判断,总分为100分,高分意味着护理质量越高。
对比分析护理质量评分,实验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为(93.61±2.18)分,对照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为(84.25±1.64)分,经过计算对比可得,统计学意义存在(t=32.5500,P=0.0000)。
实验组:非常满意的患者为58例,满意的患者为31例,1例患者不满意,护理满意度为98.89%(89/90),对照组:非常满意的患者为53例,满意的患者为28例,9例患者不满意,护理满意度为98.89%(89/90),满意度对比分析计算可得,有差异性(x2=6.7765,P=0.0092)。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不断发生改变口腔疾病发生率,逐渐有所提高,口腔医学在生命科学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种植牙是一种新型口腔疾病治疗方式,在应用过程中,可达到较高的应用价值,即能够达到实现牙齿的功能与结构,同时具有较好的美观性[2]。
PDCA护理管理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手段,对实现终极目标具有较高要求,应用于种植牙围术期整体护理干预过程中,能够针对遇到的问题具体分析,做出相应整改并持续改进,如此循环可达到最终的护理目标[3]。针对种植牙的患者,采用PDCA护理管理时,可对种植牙患者的一般信息进行评估,可根据评估结果制定有效的护理计划,针对术前、术中、术后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可保证护理计划的顺利实施。在整个实施过程中可进行抽查,由护理部主任或者护士长对整个护理计划进行监督,对检查护理计划实施的情况抽查,发现问题,应提出改正措施,最后,对整个护理计划结果的评价,如此形成良性循环了, 可到达显著的护理效果[4-5]。
综上所述,针对种植牙的患者围术期应给予PDCA护理管理模式干预,可提高护理质量和满意度,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