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神经重症患者吸痰安全的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

2020-12-22 06:04韩永生费瑞芝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25期
关键词:分泌物负压颅脑

郭 晓,韩永生,费瑞芝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 合肥 230000)

神经重症患者多有意识障碍、呼吸困难、气道分泌物增加、咳排痰能力下降、机械通气等症状是呼吸障碍的高危人群[1-2]。袁立等[3]指出吸痰操作如:吸痰方式、压力、深度等均可引起患者颅内压力(intracranial pressure,ICP)一过性急剧升高,继而对神经重症患者病情产生影响。本文将吸痰适应征、时机、吸痰深度及压力等多个方面进行对探讨不同因素对神经重症患者吸痰安全的影响。

1 掌握恰当的吸痰的指征与时机

美国呼吸治疗学会[4]不对患者临床使用气道内吸痰的处理方式,当其出现下列任何一项指标时再进行吸痰处理,首先在听诊期间产生呼吸道痰鸣音内有明显的大水泡音;血氧饱和度下降或血氧分压下降;患者不能自主进行有效的咳嗽且出现频繁呛咳或呼吸窘迫综合症;清醒患者主诉憋气,主动示意吸痰;怀疑胃内容物或上呼吸道分泌物的误吸时。我国学者提出[1]:当患者出现呼吸频率骤变、血氧饱和度下降、呼吸机显示锯齿状流速和/或波形等,听诊可闻及较多湿罗音或局部痰音、甚至“寂寞肺”征时予以吸痰。不宜定时吸痰,应按需吸痰。Pedersen等[5]研究表明,气道内的分泌物在8 h内缓慢形成,如患者8 h内无吸痰指征,应进行1 次吸痰。

2 合适神经重症患者的吸痰负压吸引压力

成人气道分泌物的吸引专家共识(2014)建议:吸痰时负压控制在-80~-120mmHg(-10.7~-16.0kPa),痰液黏稠者可适当增加负压[6]。而国内教材中,推荐的吸引负压范围从-300~-400mmHg(-40.0-~53.3kPa)[7]。吸痰压力差距巨大,因此有学者就此问题进行研究,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选择什么负压值既能有效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又能避免加重颅脑损伤,下面对国内外的研究进行阐述。

3 开放式吸痰与密闭式吸痰应用于神经重症患者吸痰安全的比较

国内外研究均表明:密闭式吸痰在颅内压、肺容量、患者的情绪等方面都要好于常规的开放式吸痰,能降低交叉感染的机率、有效预防和控制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机械通气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从而对改善颅脑手术患者的预后有积极作用。还有效避免外源性感染,降低医护人员职业暴露及环境污染,有效切断患者间的交叉感染途径,吸痰更及时、简便,提高人工气道的护理水平,同时也降低了护理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护理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4 临床工作中提高神经重症患者吸痰安全的新技术

新型的护理与临床结合模式:支气管镜灌洗联合常规吸痰;密闭式吸痰管联合呼吸过滤器;膨肺吸痰术等均取得显著成效:不仅降低患者肺不张的发生率、提高肺的潮气量、降低气道阻力及二氧化碳分压,还避免吸痰时氧分压及氧饱、血压、颅内压的剧烈波动,减少气道黏膜损伤,控制肺部感染。

5 未来研究方向

有研究提出负压吸痰时间应<10 s,整个吸痰时间应<15 s 为佳。吸痰时选择适合体位,如抬高床头15-30°侧卧位使头部稍后仰,可解除舌根对咽喉部的堵塞增加咽喉部通道弧度,减少心率增快,血压升高等不良反应发生,降低卒中再发风险。

目前对神经重症患者气道管理方面的研究多以吸出痰液量、血流动力学改变、带管时间、住院时间等作为评价指标,并且缺乏系统、全面的评价。期待未来更大样本的循证研究科学、全面地评价吸痰的效果和安全性,以进一步减少吸痰并发症,降低平均住院天数、花费,改善患者愈后。

猜你喜欢
分泌物负压颅脑
试论无负压供水在建筑给排水中的应用
优化急诊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基于自动控制技术的创面软组织负压给液系统研究
化肥有机肥配施对油菜营养生长期根系分泌物的影响
负压创面治疗技术应用的研究进展
多脑池沟通技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进展
PDCA护理模式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下呼吸道感染防治中的应用研究
褐色分泌物一直不干净是怎么回事
眼屎给你的健康忠告
负压技术在45例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