稷山县板枣产业SWOT分析研究

2020-12-22 07:01任如冰聂茹霞
现代园艺 2020年1期
关键词:枣农稷山县

任如冰,聂茹霞

(北京中农富通园艺有限公司,北京海淀 100083)

稷山县古称“高凉邑”,为山西省运城市下辖县。辖区地处华北、西北、中原三大地域连接处的山西省西南端,运城市正北端。稷山县是晋南商贸重镇,素有“晋陕豫交界的小天津和旱码头”之称。稷山县是国家林业局命名的“中国红枣之乡”,是山西红枣产业的主产区,稷山板枣为山西十大名枣之首。目前,稷山板枣种植面积达到1.02 万hm2,其中稷峰镇、化峪镇、蔡村镇所辖行政村均为板枣主要生产区。稷山板枣香甜爽脆,色泽红艳,果肉甘甜,质地细腻,富含钙、锰、锌等矿物质营养和维生素;同时,稷山板枣还具有药用价值,对肝炎、贫血、精气不足等病症有很好的促疗作用。稷山县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使得板枣产业不断发展。进入21 世纪,稷山县板枣产业取得了显著成绩,产品远销国际市场。但在板枣产业发展过程中仍存在贮藏保鲜技术及产品加工水平低、病虫害防控、科技投入不足、土地利用率低、销售渠道单一、品牌建设不够、市场混乱和食品安全等诸多问题,使稷山板枣产业面临巨大的冲击和挑战。因此,如何促进稷山板枣产业发展,提高稷山板枣产品竞争力,已成为未来稷山板枣产业发展所面临和急需解决的问题。所以,通过SWOT 分析方法,分析稷山板枣产业自身存在的优势和劣势,以及在当前形势下存在的机遇和挑战,旨在为稷山板枣产业升级,拓宽板枣产业链,打响板枣品牌,提升枣业文化,实现板枣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1 稷山板枣产业优势分析

1.1 区位条件优越 稷山县地处运城市正北端,地理坐标为:东经110°48′18″~111°54′4″,北纬35°22′48″~35°48′32″,辖区南北长47.5km,东西宽25km,面积686.2km2。地形多为低山丘陵,土壤肥沃,土地资源丰富,四季分明,农业生态环境优越。稷山县最高海拔1716m,最低373m。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3℃,霜冻期在10 月中旬~次年4 月中旬,无霜期220d。年均降雨量483mm,年均蒸发量为1759mm,年均日照时数为2382h,年均积温4910℃。稷山县地处汾河下游,地势平坦,海拔低,气温高,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气候干燥,土壤质地深厚肥沃,有利于稷山板枣的生长和糖分积累。与中国适合红枣种植的自然条件相比,稷山县的各项自然气候条件均适合板枣的生产。

1.2 规模优势 稷山县作为传统农业大县,一直注重板枣产业的发展。板枣产业是广大枣农的富民产业和支柱产业,板枣的种植几乎遍布稷山县的每个行政村。通过查阅资料和调查,研究发现,稷山县自建国初期共有枣树2866.67hm2,63 万株,年产243 万kg;1985 年以后,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给稷山板枣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带来了新的生机。进入21 世纪,板枣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到了2009 年,板枣产业主产区稷峰镇共有枣树1333.33hm2,年 产500 万kg;2011 年发展到3000hm2,年产1200 万kg;2013 年发展到4333.33hm2,年产2500 万kg;到2016 年稷山县板枣总栽培面积达1.02 万hm2,结果面积6666.67hm2,年产量4500 余万kg,产值4 亿元左右。板枣产业已成为支撑稷山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

1.3 交通优势 稷山县交通便利,板枣产业主产区稷峰镇位于县境中心,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地理位置优越,108 国道、太运省道、运城到稷山一级公路、大运高速公路、候禹高速公路、候西铁路等贯穿全境;距运城关公机场仅50km,通过运城关公机场可实现与北京、天津、上海、广州、太原等几十个大中城市的连接。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网络覆盖全县,信息网络高速便捷。这些都为板枣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同时,运城市建立了一流的农产品物流服务产业园,并依托晋陕豫区域一体化,使板枣等农产品更好地走出去。

1.4 悠久的历史文化 稷山县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是农耕始祖后稷的故里,这里开启了数千年农耕文明的先河。稷山板枣栽培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历史悠久,距今已有近3000 年的栽培历史。在古代,稷山板枣曾多次作为贡品进贡朝廷。最早是在元世祖忽必烈当皇帝时期,官员姚天福将稷山板枣进贡给朝廷,忽必烈品尝后连声称赞“好枣,好枣,稷山枣可做贡品也”,从此,稷山板枣作为贡品,世代进贡朝廷。唐朝初期,当朝丞相裴耀卿将家乡特产稷山板枣推介朝中,得到唐玄宗的认可,使稷山板枣成为宫廷佳品。稷山板枣也曾在大学士纪晓岚的多次品尝后并向乾隆皇帝极力介绍且得以认可,从此稷山板枣被列为御膳食品,名声大振。

1.5 生产技术优势 稷山板枣产业得到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枣研所、稷山县科普惠农中心、板枣产业科技合作社等服务机构相继建成,定期为当地枣农进行生产技术培训,为板枣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稷山县定期组织枣农技术骨干去北京、河北、山东等地学习交流红枣生产技术。同时,聘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山西农业大学、山西农科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专家、教授为当地枣农讲授板枣栽培经验方法。通过技术培训、技术交流、专家讲授,稷山县基本实现了科技入户,使稷山县更多的枣农掌握了更加科学、合理的生产管理技术,并得到广泛的推广。

2 稷山板枣产业劣势分析

2.1 板枣贮藏保鲜技术不够 板枣的成熟期为每年8~9 月,此时正值夏季高温时节,也是板枣的盛果期,产品上市后短期内会出现供大于求的现象。而新鲜的板枣通常在常温下仅能贮藏7d 左右,而即便是放入冷库或改变其他贮藏环境也只能将贮藏时间延长至100~120d,很难实现板枣反季节销售和产品外销的需求。因此,板枣贮藏保鲜技术偏低,是导致鲜枣国内外市场较小的主要原因。

2.2 板枣加工水平低 通过对稷山县板枣加工企业进行调查,发现县域内大型龙头加工企业较少,家庭作坊式加工企业占大多数。板枣加工较为粗放,生产规模小,科技含量低,机器设备条件差等原因,造成产品档次低,没有竞争优势。区域内大部分板枣加工企业还停留在普通干枣、枣脯、饮料等传统产品的加工,品种单一,缺乏创新。同时,很多企业对板枣加工业重视程度不够高,在相应的设备引进、加工产品研发方面投入财力有限,制约板枣加工业的发展。

2.3 土地利用率低 调查发现,板枣产业主产区稷峰镇种植板枣的村庄超过70%,是大部分农户的主要经济来源。但也有部分农户因外出务工、经商或其他原因,没有从事板枣种植。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土地因素,部分村庄由于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的影响,沟壑林立,土地坑洼不平,乡间基础设施不完善,更有部分村庄土地抛荒严重,造成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同时,现有板枣种植还未完全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种植过于单一,间作套种其他经济作物较少,没有充分提高土地利用率。

2.4 科技投入不足 目前,稷山县板枣产业盲目扩大种植面积,但相应的栽培管理技术、配套基础设施、高效的管理培训等科技投入没有得到相应的跟进,最后造成板枣产量品质下降,给枣农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就目前板枣产业发展情况来看,技术人员在病虫害防治、节水灌溉、营养平衡施肥、板枣深加工等技术投入方面有所欠缺。同时,在当地的书店,关于板枣栽培管理以及符合当地实际生产情况的相关书籍很少,而且种类单调,再加上大部分农户文化水平较低,学习能力较差,导致一些先进科学管理技术难以得到推广,从而制约板枣产业的发展。

2.5 病虫害因素 在板枣生产过程中,由于农户对枣树病虫害预防为主的认知不够,没有规范完善的防治体系,使得一些主要病虫害很难得到控制。例如,枣疯病多为害管理粗放的枣树;枣缩果病和裂果病多发生在9 月份果实成熟期,若遇阴雨天气将会大面积发生,严重影响产量和果实品质。绿盲蝽象和食芽象甲是枣树芽期的头号害虫,高温高湿时发病严重;枣步曲幼虫为害叶片和花蕾;红蜘蛛主要为害叶片,影响光合作用,最终影响果实产量和品质。同时,当枣树发生病虫害后,枣农只会单一地使用农药,由于枣树无法实现套袋处理,在农药使用过程中就很容易造成农药残留,影响果实品质同时对环境造成污染。

3 稷山板枣产业机会分析

3.1 板枣深加工市场需求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以往传统、单一的板枣加工制品根本无法满足现代人们的膳食要求。市场上对板枣深加工产品、功能保健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同时,随着真空冷冻干燥技术、超微粉碎技术等高新技术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推动着板枣深加工朝着安全、卫生、营养、健康的方向发展。通过板枣深加工可实现初级产品向高档产品的转变,有利于发挥板枣产业资源优势和品牌优势,提高产品竞争力和整体效益。

3.2 板枣加工副产品价值高 在板枣加工生产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大量皮、渣、核等副产品,这些副产品通常会当作废物被遗弃。然而皮、渣等副产品中却富含某种天然色素如红色色素。目前已经有对枣皮、枣渣色素提取及其稳定性的相关报道,开发前景十分广阔。通过对这些副产品的开发利用,不仅可以减少原料的浪费和环境污染,同时可增加板枣加工产品的附加值。

3.3 市场前景广阔 成熟的板枣色泽红润,香甜爽脆,质地细腻,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维生素,堪称“枣中之王”。因其极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市场需求量很大。同时,稷山板枣产业已经由传统的发展方式向观光旅游、绿色休闲农业的形式转变,如千年枣树文化园、生态枣蜜采集园、休闲观光采摘园、板枣文化园等以及其他配套设施的建成,以满足绿色生态农业的市场需求。

3.4 新型经营主体迅速发展 随着板枣产业的发展,传统经营主体无法满足市场发展的需要,在新的市场环境下新型经营主体得到快速发展。如专业合作组织的建设,大力推进了枣农+超市、枣农+高校、枣农+企业之间的对接;按照“生产有规模,产品有标牌,经营有场地,管理有制度”的要求,建立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推进产业集约化、规模化;同时,一些社会服务组织的建立,在劳务输送、劳资供应、农产品购销、科技服务等方面推动着农业产业的发展。总之,这些新型经营主体的建立可以从多方面为枣农提供便利,带动板枣产业的快速发展。

3.5 政策支持 板枣是稷山县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各级政府对枣业的发展十分重视。在财政和政策上向板枣产业都有不同程度的倾斜,利用财政补贴和专项资金等为当地板枣产业的发展提供支持。如稷山县政府每年投入200 多万元用于板枣观光示范园的建设、当地枣农的技术培训、生产宣传资料的印发等。良好的政策环境为板枣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机会。

4 稷山板枣产业威胁分析

4.1 销售渠道单一 目前,在板枣成熟收获后,当地多数枣农坐等客商收购或到批发市场、城乡集贸、路边零散销售等传统的销售方式进行售卖。这种传统、单一的销售方式难以满足快速更新换代的产业要求和日新月异的市场需求。在当地政府网站,关于板枣产品宣传、推广的信息并不多,没有有效地利用官方平台进行信息流通。同时,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枣农们也没有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板枣的宣传销售。

4.2 品牌建设不够 品牌是具有经济价值的无形资产,可以给品牌拥有者带来一定的产品价值。现如今,稷山板枣产业经过长期的发展,已拥有几个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牌,但是稷山板枣的品牌在全国的知名度并不高,与20 世纪稷山板枣在全国的知名度相比,21世纪并没有取得明显提升。同时,在稷山板枣产业内部虽拥有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友臻、贵妇人等品牌,但这些品牌在全国的知名度较低,没有足够的品牌影响力。

4.3 市场混乱 板枣产业虽取得快速发展,但在市场上仍存在一些鱼目混珠、产品价格高低不一、以假乱真等现象,严重影响市场环境。对当地的某一农产品批发市场调查发现,板枣盛产期该市场每天的销售量大概在6t 左右,其中销售的红枣中仅2/3 为稷山板枣,批发价约为20 元/kg,其他价格偏低的红枣可能就不是稷山板枣。而消费者在购买板枣过程中如果无法辨认板枣原产地时,就会选择价格偏低的,这样就会促使非稷山板枣快速占领市场;若稷山板枣同样也采取低价策略,则会形成恶性竞争,受损害的将是普通枣农。

4.4 食品安全威胁 食品安全大于天,随着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的不断增强,及对绿色健康产品的需求,使板枣产业面临巨大的挑战。在板枣种植过程中,部分枣农由于环保意识、病虫害防治技术或用药意识的缺乏,盲目或过量地使用农药,造成板枣果实农药污染,严重影响板枣品质。同时,在板枣流通过程中,一些板枣加工企业为改善板枣的外观品质和食用品质,在板枣加工过程中涂抹保脆剂和防腐剂等食品添加剂,使食品安全受到严重的威胁。

4.5 抗灾能力差 自然灾害往往会给板枣生产带来毁灭性的破坏,尤其是在花期和果实近成熟期。花期如遇倒春寒、晚霜等恶劣天气,往往会造成花大面积冻害,影响结果;果实近成熟期如遇暴雨或连续阴雨天,则极易造成落果或裂果病的发生,严重影响果实产量和品质。

5 稷山板枣产业发展对策

针对稷山县板枣产业存在的问题与威胁,通过综合分析等方法,提出以下相关建议与对策:①优化苗木,科学种植。引进和繁育无病虫害、根系发达、生长健壮的优质种苗,合理灌溉与施肥,科学管理,使板枣种植更加科学化。②推进板枣产业深加工及贮藏保鲜技术。通过引进设备和人才、改善加工及贮藏条件,提高板枣深加工水平和贮藏保鲜技术。③加强宣传,提高品牌效应,拓宽市场和销售渠道。利用发达的网络技术,加大板枣品牌的宣传,提高品牌影响力;同时,改善传统的销售方式,创建多元的营销网络,拓宽板枣的销售市场和销售渠道。④提高农户的防灾减灾能力。广泛宣传防灾减灾知识,提高枣农的防灾减灾意识和生产自救能力,同时建立自然灾害应急预案,明确应急措施及处置方式。⑤转变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机制。为促进板枣产业大力发展,只有转变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机制,形成企业+合作社+农户+基地的发展模式,才能不断提升产业效益。⑥借力旅游,实现板枣绿色、休闲产业之路。通过打造农耕文明展览园、生态观光园、田园采摘园、休闲娱乐园等方式实现旅游文化与板枣产业的完美融合,从而提升枣业文化,打响板枣品牌,最终实现板枣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枣农稷山县
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枣农销售渠道选择行为研究
新设备服务春耕备耕
稷山县创建2021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通过评审
稷山县蔡村村千亩樱桃迎来丰收季
富硒山楂成为稷山百姓致富主导产业
红了樱桃 富了农家
莆田巾帼架起枣农“连心桥”
“圪蹴起”的红枣,富起来的枣农
探索发展稷山县村级集体经济的措施
论新郑红枣的产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