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中的四类游戏

2020-12-21 03:37钱亚萍
关键词:音乐教学

钱亚萍

摘要:儿童是天生的游戏者。教师可以在音乐课堂的欣赏聆听、演唱演奏等环节使用模拟类游戏、律动类游戏、通感类游戏和创编类游戏,在游戏中渗透相关的音乐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提升教学效果。

关键词:音乐教学 模拟类游戏 律动类游戏 通感类游戏 创编类游戏

音乐首先是听觉的艺术。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旋律和节奏的运动变化,体会音高、音强、音色、音长等音乐基本要素的审美特征,教师可以在音乐课堂的欣赏聆听、演唱演奏等环节融入多样的游戏活动,在游戏中渗透相关的音乐知识,减轻学生对教材中民间音乐、古典音乐、传统音乐等内容的陌生感,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兴趣,帮助学生增进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丰富学生的音乐审美体验,提升教学效果。

一、模拟类游戏

音乐教学中的模拟类游戏是指通过模拟情境、角色等方式引导学生剖析乐句划分和旋律走向等的音乐欣赏活动。教师结合音乐作品特定的主题内容及表现形式,创设情境,学生则模拟作品中提及的重要意象或某种心情等,身临其境地体验音乐传递的美感。

如,教学苏少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火车向着韶山跑》,教师围绕音乐“火车”这一音乐意象,设计了开火车、玩图谱、乐开花三个模拟类游戏。教师先设计开火车的热身游戏,让学生左手搭在前面同学的左肩,右手画圈模拟转动的车轮,跟着音乐的节奏开火车进入教室。学生初步体验音乐作品展现的开火车场景,学习兴趣得以激发。之后,A乐段赏析环节,出示“奔跑吧,小火车”图谱(见下页图1),布置游戏任务:嘴里念车轮和铁轨接触的声音“咔嚓”,随着乐曲主旋律转动手臂,模拟车轮滚滚。紧接着,让学生模拟火车出站、飞驰、进站等场景,在层次递进的模拟活动中掌握乐曲结构。赏析B乐段,教师借助向日葵道具,让学生模拟人们坐在火车上去看望毛主席的心情。

教学片段如下:

师此刻,我们就坐在开往韶山的列车上,马上要去看望伟大的毛主席,你们的心情怎么样?

生好激动!

师心里乐开了花!(出示向日葵花道具)你们也像祖国的花朵,沐浴在阳光下,多么幸福呀!让我们来体验坐在火车上的人的幸福心情吧!怎么让它开出音乐的花朵呢?来玩一玩、试一试吧!

(学生自主探索。)

师你们看老师是怎么玩的?

(教师配合音乐片段,示范玩法。)

师这样玩,和音乐有什么联系?

生老师的花是跟着音乐节奏开放的,不过有时开的时间长,有时开的时间短。

生老师开花高高低低,当声音高时,老师的花就开得高高的。

师让我们带着音乐的耳朵,一起開出幸福之花吧!

(学生玩开合、生长、摇曳等开花游戏,感知乐句的划分及旋律的走向。)

《火车向着韶山跑》具有特定的时代背景,教师据此运用了三个模拟类小游戏,学生能从中领略音乐作品的艺术魅力以及音乐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律动类游戏

律动类游戏在小学音乐课堂上使用频率较高。它不需要准备游戏器材,也无高难度的技巧,常见的形式是借助头、脸、肩膀等身体“乐器”来律动,体验丰富的节奏表现和音色变化。教师可考虑音乐作品特色和学生肢体的灵活性程度等情况,合理安排拍手、跺脚、拍腿、捻指等基本的律动活动,亦可采用夹臂、拍肚皮等新颖的律动形式,提高学生的节奏感知力。

如,苏少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的《捉泥鳅》,是一首富有浓郁田园风格及生活情趣的校园歌谣,通过描写雨后孩子们去捉泥鳅的情景,展现了一幅动人的田间嬉戏图。教师在引领学生理解和表现4/4拍时,配合乐曲表达的画面内容,巧妙融入律动类游戏,淡化技能训练,注重过程性感受。以下是游戏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雨后的田野,万物滋润,泥土松软。你们的脚踩到泥上,会发出什么声音?

生扑通——

生扑哧扑哧——

师我把你们踩泥巴的声音采集起来,设计了一个有趣的游戏。

(板书“tong chi pu chi”节奏,见图2。 )

师念一念,你们能从声音中发现强弱规律吗?

生强、弱、次强、弱。

师请在音乐声中重复跺脚、拍腿、拍手、捻指的动作,感受强、弱、次强、弱的节奏规律。

在音乐教学中使用律动类游戏,学生没有负担,却在无形中丰富了对美的感受,培养了节奏感、听辨能力、反应能力和记忆能力。

三、通感类游戏

音乐虽然很大程度上依赖听觉,但音乐中的审美却需要调动各个感官。教师可以充分挖掘生活中能充分调动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各种感觉的用具作为游戏器材,利用其材质、颜色、温度等特质,开展多样的游戏活动。运用通感类游戏的目的是尽量让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协同参与来创造丰富、多元的审美意象,获取立体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愉悦。

如,苏少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的《好月亮,你走得这样静悄悄》为四四拍,四个乐句,每一乐句都是弱起,旋律以级进为主,整体结构较短,节奏平稳而有规律。如何让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弱起乐句和二声部,并进入合唱的意境之中呢?

笔者借用皮球弹性的触感和线性运动的视觉感,引入了滚皮球的游戏:全班学生围成圆圈,自主展示花样拍球、用头顶球等,作为热身活动;授课时让学生蹲下,把手中球传递给对面的同学。教师边哼唱乐曲旋律边示范:一个乐句传递一次,传出去之前把球往里收,表现弱起。学生在音乐声中愉快传球。教师总结:“球在地面上滚出了长长的路线,就跟我们唱歌时声音的线条一样,传向远方。”通过滚皮球的游戏,学生直观地感知了声音的流动感及乐句的划分。

在合唱环节,笔者运用了“月亮和云朵”的游戏,让学生想象月亮和云朵的视觉和触觉特点,立体地感知和声的空间织体感。教师以“月亮和云朵是好朋友,它们最喜欢一起唱起歌儿去旅行。请一部分同学唱月亮的歌,一部分同学唱云朵的歌。咱们也来一次浪漫的旅行”为引子,出示图谱(见图3),提醒两组学生展开通感联想:唱月亮的歌,声音要像月亮一样圆圆的、空空的;唱云朵的歌,声音就像棉花一样软软的……低音要稳稳地托住。教师点拨指导后,请学生分组练习,再让学生观察图谱上第一个音的云朵与月亮之间的间隔了几个音。小结“mi是sol的下方三度音,这段旋律好多地方都用了三度音程,特别和谐”后,用钢琴弹奏两声部和声。如此形象地讲解两声部合唱,学生就能更好地体验歌曲所表达的意境,由浅入深地理解合唱的概念,解决教学难点。

当然,音乐教学中还可以开发很多通感类游戏。如,教唱歌曲《蓝色的雅德朗》时,可借助纱巾舞动时的流动感来体验歌曲6/8拍的摇曳感,歌声也随之变得更加柔软和轻盈;教唱《拍皮球》时,则可以边唱边在歌曲的强拍上拍皮球,体验皮球从地面弹跳回手掌时结实和弹性的触感,更好地理解乐曲活泼、热烈的情绪;欣赏管弦乐《乘雪橇》时,学生用咂舌、双响筒、雪橇铃模拟马蹄声,表现雪橇从远方疾驰而来的情景,产生由远而近的空间联想。

四、创编类游戏

常见的创编类游戏有即兴创编、音乐剧创编、自制打击乐器等。在音乐课堂拓展环节,运用生动有趣的创编类游戏,能帮助学生积累创作经验,发挥想象力,发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潜能。创编类的音乐游戏有的可以独立完成,有的需要团队合作,如音乐剧的创编,需要在脚本、台词、动作、道具、角色扮演等方面开展分工合作,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自制乐器并创编简单的乐段,如用晃动塑料袋或搓报纸发出的“沙沙沙”的声音,奏响风之声;用矿泉水瓶装米粒变成沙筒来表现雨的如泣如诉;可以配合歌曲进行即兴的情景剧和节奏创编。如,学习《两只懒乌鸦》,引导学生根据歌词内容设计表情,编配动作,用不同的速度、力度和情绪表现故事的情节;为《溜溜山歌》即兴创编歌词;等等。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不能只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让学生随意创编游戏,更重要的是关注音乐本身的创作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

参考文献:

[1] 李妲娜,修海林,尹爱青.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音乐教学
高校音乐教学在地方音乐文化传承中的作用研究
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究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多媒体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音乐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浅析
中等专业学校音乐欣赏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