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杨
摘要:教学进度除了包括日常所关心的教材内容进度之外,还有以下几个进度必须关注:教师自身能力发展的进度、学生学习方式累积的进度、学生个人经验提升的进度、课堂学习氛围营造的进度。在这五个进度的共同作用下,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先慢后快的“变速运动”过程。
关键词:教学进度 深度学习 变速运动
观摩《夏日里的成长》一课,教师提出“成长的不同意义是什么?”这一问题后,学生争先恐后地指出“真实的成长”“虚假的成长”以及“我们小学生也要加紧成长”“不要错过时间”等。课堂一度热闹非凡。然而,班级中最活跃、最具哲思的一位学生,在家预习时已然能讲出这些道理,他对母亲抱怨:“这篇课文读了五遍,实在无聊,不知道有什么好读的。”
我想,这并非个案。我们必须诚恳地面对学生的困惑,思考为什么他不愿意在课上提出这个困惑。
每一节课都会有一套教学方案。教师一边执行既定的教学方案,一边辛苦寻找自己需要的答案推进教学,这就是一般的课堂流程。在这个过程中,大部分学生逐渐学会了配合教师提问。“一问一答”成了学校课堂制度的基本特点,而学生异口同声地说“明白了”“会了”,则是最常见的课堂风景。但“异口同声”的背后,却是一些学生的一知半解没办法说出口。
问题出在哪儿?仅关注教学计划的教师,心里往往想着“下一个问题要问什么”“下一个要进行的活动是什么”。因为被规划好的教学进度催逼,教师对于学生有声或无声的疑惑,无暇品咂,对边缘化的学生习惯性地视而不见。教学演化为一种单向传达教学内容的机械操作。要破解这个难题,我们必须首先思考:什么是真正的教学进度?
如果将素养习得作为最终的教育目标,教学内容仅仅是目标达成的“原材料”,教学设计与规划则是对原材料的“粗加工”。一旦进入课堂这个“群体性社会”或“共同体”中,教学就开始进入精细加工环节了。佐藤学将课堂定义为三个面向:面向认知技术性的实践、面向待人处世社会性的实践、面向自我内侧伦理性的实践。这三个面向同样适用于学生,且彼此交错。课堂就是在解决这些综合问题的过程中前进的。这其中影响认知生成及成效的,除了日常所关心的教材内容进度之外,还有以下几个必须关注的进度:
一是教师自身能力发展的进度。课堂应该是师生相互碰撞、相互协同解决问题的共生场域。就认知技术性的实践能力而言,教师必须审视:课程统整的能力是否具备?有效组织教材的内容,实施大单元设计的专业能力发展到何种程度?其次,就人际领域的能力而言,教师能否倾听学生发言背后的意涵、串联起不同学生的发言或表现并带领学生反刍重要或特别之处?要沉浸入这样的课堂,教师需要揣度“倾听—串联—反刍”是什么以及如何做。在前期,看似放慢的课堂,不仅仅是给学生机会去培育学习能力、习惯,也是给教师空间去修炼自己的教学能力。
二是学生学习方式累积的进度。学习的发生必定依赖学生自己的学习方式。学生当前的学习方式有哪些、到什么進度、还需要做哪些方面的培养,是课堂中必须时刻关注的。比如,自主学习的方法是什么?不同学科学习方法有何不同?二人同伴学习、四人协同学习的方式是什么?如何在倾听教师、同伴和自我中完善学习方式?如何串联不同观点与文本,从已知走向未知,再走向新的已知?这种学习方式累积的进度,深刻影响着教学的效果。
三是学生个人经验提升的进度。快速的教学进度往往只能完成教师的教学目标。但学习是发生在个人身上的,不能说合作了并且全班或者组内达成“一个共同的意见”了,就认定本节课学习成功了。日常教学,尤其要注重个体学生是否形成了自己的理解方式,是否在不断在与他人交流中,获得持续学习能力和高阶思维,一言以蔽之,是否提升了个人学习经验。
四是课堂学习氛围营造的进度。学生在相互倾听、互相关照的环境中,能获得安全感和成就感,进而不断累积学习的热情和自信。同伴间互相协助的学习文化,也快速培育着一个幸福、温暖的班集体。从安全感的获得开始,学生能够安心在班级中学习,不害怕提出不懂或者困惑,并且能够得到回应。在这种不断涌动的温暖而热烈的思绪中,学生逐渐深入、安定的学习。“安全、安心、安定”的“三安”课堂,足以确保学生学习不断深化。
我们曾做过学生对课堂反馈的研究,发现在教师转变课堂教学的初期阶段,学生都认识到了目前的内容进度是慢的,然而他们却表示自己记住的更多,更加喜欢课堂了。
因此,教学进度并不是一个匀速运动,而是基于教材内容进度,密切关注教师能力发展、学生学习方式、个体经验积累、课堂学习氛围等多个进度,在五者的共同作用下,一个先慢后快的变速运动。前期教学的进度慢了,是因为我们必须在其他进度上下功夫。但一旦学生的学习素养、班级文化发展成熟,后面便是加速学习的过程。
回到最开始的那节课,学生的“怨言”实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那就是——这篇课文道理比较浅显,阅读的价值究竟在哪里?从内容进度而言,学生掌握了一种道德认知的陈述,但从实际进度而言,学生的学习经验,尤其是在“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等学科素养上并没有发生。具体而言,即如何依据《夏日里的成长》一文,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性,发现文本中不易察觉的语言现象,发出“原来如此”等感叹,进而品读出美感与哲思。
可见,对课堂的把握,千万不要仅仅追逐预设目标的表面达成,需要静下来想一想:我的课堂能否让每个学生都愿意说出困惑?我能否聆听每个学生的发言,并将他们的喃喃细语串联为“珍珠项链”?学生是否知道该如何独立学习、如何对话与反思?我们越是夯实学习的基础进度,才越能保证真正的教学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