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建华
摘 要:地理学科研究的对象是人与地,在高考的压力下,很多教师忽视了人地协调观的培养,一味的将重点知识进行勾画、讲解,然后让学生去死记硬背。这样的教学方式过于死板,学生接收到的都是死知识,学生无法真正的理解知识掌握知识,无法灵活的运用知识。想要改变现状,教师就需要将人地协调观的培养重视起来。本人从创设情境、分析案例、课后作业三个方面入手,阐述了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人地协调观。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人地协调观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将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当成了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地理知识,可以满足地理教育發展的需求,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因此,教师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要将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重视起来。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呢?以下是几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一、创设合理的情境
情境创设法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可以将学生带入真实的情境中,让学生可以切实的感受到知识,体会到知识。根据教材来看,人地协调观的渗透过于零散,而且其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的并不是很密切,所以学生会觉得有些难懂,有些抽象。针对这一点,教师可以创设出合理的情境,让学生通过直观的情境对所学知识有正确的感性认知,逐渐地将其掌握。
例如,在教学《城市化》的时候,教师想要让学生快速的理解城市化的定义,就可以将城市化和城市地理环境结合起来,创设出直观的情境,借助其引导学生。比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所处的地区的近十年的发展变化和未来的发展展望利用多媒体技术呈现学生在面前。因为这样的教学方式足够直观,而且是与学生的生活有关的,所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会瞬间被调动起来。而通过观看这些图片资料,学生可以切实的感受到城市化的过程,也可以根据教师呈现出的这些资料对城市化与城市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潜移默化中学生会产生实现家乡更好的发展的念头,教师稍加引导就可以让学生萌发出人地协调观意识。由此可见,在培养学生人地协调观的时候,创设出合理的情境,可以快速的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可以让学生切实的将人地协调的内涵感受到,可以帮助学生萌发出人地协调观意识。
二、深入分析典型案例
教材是教师开展教学的有效依据,教材中的每一项内容都是编写者们认真的筛选过的,都是有一定的目的和意义的,尤其是教材中的典型案例,是与教材中的知识点连接最为紧密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将其有效的利用起来。借助其帮助学生完善人地协调观体系。
例如,在教学《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的时候,教师首先要明白,这部分知识是与城市发展中工业区位的选择有关的。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让学生对自然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对工业区位的选择产生的影响有全面的理解。而教材中提供了这样的案例:包头工业分布。在教学前,教师首先需要告诉学生,包头这个城市是典型的工业化城市,其是我国的钢铁工业的重要发展基地。在学生对其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将教材中的案例运用起来,让学生对包头工业布局进行分析。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因素有一定的了解,也可以根据包头工业发展的变化情况,站在人地协调观的角度上,将这些变化出现的原因总结出来。随后,教师需要继续借助这个案例让学生将分析的思路与方法迁移到本地的工业发展中。
三、有效利用课后作业
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而布置有效的课后作业,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因此,教师要将课后作业有效的利用起来。
例如,在教学完《工业区位选择》这部分知识后,教师若是采用传统的课后作业的设计方法,让学生做大量的习题,学生在习题中反复的回忆知识点,会逐渐的丧失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这样的课后作业过于枯燥,忽视了实践环节,所以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只停留在表面。那么教师应该如何有效利用课后作业呢?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实践活动。比如在教学完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场课外活动,让学生对居住区域内的住宅、工业、商业区的布局进行详细的分析。然后根据其布局将不合理的地方指出来,别让学生提出相关的优化方案、改进方案。在这一过程中,可以有效的将人地协调观落实,学生的综合能力也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得到锻炼。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是一项重要内容。因为拥有人地协调观的学生可以用科学的眼光去看待社会的发展,所以教师要将其重视起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将教学资源有效的利用起来,要想办法将人地协调观融入到地理教学中。只有这样,才能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才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人地协调观的内涵有一定的了解,让学生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将自己的思维和人地协调思想结合,然后有效地表现出来。这样一来,既可以有效地推进地理教育的发展,也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陈亚玲,张琦.基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教学设计[J].地理教学,2017,000(024):53-56.
[2]杨爱群.基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高中地理教学方法探讨[J].华夏教师,2019,000(017):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