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教育培训信息化平台构建研究

2020-12-21 03:49崔艳梅齐乃敏
安徽农业科学 2020年22期
关键词:信息化平台发展建议存在问题

崔艳梅 齐乃敏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推广普及,农业也步入大数据时代,农业大数据正加速改变农业生产方式,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战略资源。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也逐步向信息化大步迈进,信息化平台成为农民教育培训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抓手。该研究对国家和各省自主开发的农民教育培训信息化平台进行了系统梳理,以丰富拓展农民学习渠道。同时以江苏省为例,阐述了农民教育培训信息化平台建设推广情况,分析了信息化平台建设存在问题,并对完善信息化平台建设提出了发展建议。

关键词 农民教育培训;信息化平台;存在问题;发展建议

中图分类号 S-0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0)22-0276-04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0.22.074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Information Platform for Farmers Education and Training

CUI Yan-mei,QI Nai-min (Professional Farmers Trainning Guidance Station in Jiangsu Province,Nanjing,Jiangsu 210036)

Abstract With the populariz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griculture has entered the era of big data, which is accelerating the chang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mode and becoming an important strategic resour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agriculture. Th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of farmers is also gradually stepping forward to informatization,the informatization platform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way and

an effective hand in th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of farmers. This study systematically combed the information platform of farmerseducation and training developed by the state and provinces, in order to enrich and expand the channels of farmers learning. At the same time, taking Jiangsu Province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expounded the construction and promotion of information platform for farmers education and training, analyzed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onstruction of information platform, and put forward some development suggestions for improving the construction of information platform.

Key words Farmer education and training;Information platform;Existing problems;Development suggestions

作者簡介 崔艳梅(1992—),女,江苏东台人,农艺师,硕士,从事农民教育培训研究。

收稿日期 2020-04-10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推广普及,“互联网+农业”“互联网+农民教育培训”也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互联网+农民教育培训”模式不单是简单地融入互联网技术,更是对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整体升级和改革创新,有效促进了农民培育工作的转型升级[1-2]。充分发挥信息化平台在提升农技推广服务效能、增强农民教育培训效果、推动农业转型升级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为全面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3]。

1 农民教育培训信息化平台建设的意义

1.1 实现培育全程信息化 通过“互联网+农民教育培训”平台,有效提升遴选对象的精准化,需求调研的个性化,培训组织的科学化,过程管理的信息化,跟踪服务的规范化,使所有培训班、培训学员、授课教师、课程安排均上线可查,形成农民教育培训动态管理、全程贯通、科学高效的信息化培育管理体系[4]。

1.2 创新培育方式方法 传统的农民教育培训以“现场授课+实践实训”为主,集中培训时间大概在10 d,高强度的学习时间,加上农民学员接受能力不强,导致培训效果不太理想。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融入可推动农业云平台落地服务,促进在线精品课程开发,推进线上线下融合培训,实现学习时间灵活、资源共建共享、培训巩固提升和培训成本节约,打造在线培训新亮点。

1.3 促进农民培训提质增效 通过互联网技术对专家资源、教学资源、基地资源进行分类整合,打造“互联网+农民教育

培训”的共享信息化平台,形成资源共享机制。同时通过农业大数据、云平台对农民培育需求进行分析,根据农民学习特点和培育诉求,科学安排教育资源,开展针对性强、精准度高的个性化培育[5]。

2 农民教育培训信息化平台梳理

2.1 全国农业科教云平台 全国农业科教云平台是为响应国家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号召,由农业农村部科教司、中央农广校、隆平高科公司等基于农业大数据、互联网技术,协作开发的集教育培训、在线学习、专家解答、产品销售等功能为一体的农业教育信息化平台。全国农业科教云平台包括农民教育培训信息管理系统和“云上智农”APP等子平台。

2.1.1 农民教育培训信息管理系统。

2.1.1.1 平台简介与下载。 农民教育培训信息管理系统具备遴选培育对象、教育培训、项目实施管理、培训流程监控等功能,是推进系统化、规范化、精准化培育的重要信息手段。农民教育培训信息管理系统已成为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好帮手”,可通过中国農村远程教育网首页中农民教育培训信息管理系统手动打开,或直接输入网址http:∥ims.ngx.net.cn/打开。

2.1.1.2 功能架构。 系统目前已全面实现部、省、市、县四级全覆盖联动管理,分为7个主要模块,模块之间互联互通,又各有侧重点。

(1)培育对象库模块。录入和管理有培训意向的农户。各县(市、区)农业主管部门在广泛开展宣传发动和摸底调查工作的基础上,按照地方重点产业和行业人才培养需求情况,遴选有意愿、有需求的农民参加培训,录入培育对象库,实现动态管理。系统已与“云上智农”APP互联互通,农户也可在“云上智农”APP上自主报名,报名成功后自动进入培育对象库,经县级农业主管部门审核通过后可成为培训学员。

(2)培育单位库模块是具体承担培育任务的组织机构。各地根据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情况和农业产业特点,科学遴选确定培育机构,主要包括各级农广校、农业院校、农技推广服务机构、农业龙头企业等,农民教育培训已形成“专门机构+多方资源+市场主体”的教育培训体系。

(3)培育师资库、基地库、教材库模块记录了培育的授课老师、实训基地、培育教材,目前全国已成功录入了10万个师资、1.9万个基地、1.3万种教材,实现了专家资源、教育资源、课程资源的有效整合。

(4)教育培训班模块详实地录入了培育对象、培育机构、培育时间、培育内容、授课老师、授课地点等基础性信息,实现了培育全过程实时动态管理,进一步提高了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规范性。

(5)项目管理模块科学反映了各地区培训任务数、培训完成情况等,有助于适时掌握项目执行进度,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

2.1.2  “云上智农”APP。

2.1.2.1 平台简介。 云上智农是由农业农村部科教司、中央农广校、隆平高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共同开发的一款面向广大农民朋友,聚集各类农业优秀科技教育资源,提供在线学习、互动交流、服务对接、产品展销、农技推广等农业综合性服务的APP[6]。2019年8月,云上智农成为CCTV-17《田间示范秀》栏目问答板块独家合作单位,在栏目正式开播时,全国农业科教云平台通过“大小屏互动”,使广大农户通过扫描二维码进入“农技问答互动专区”,依托云平台36万专家和农技人员队伍,为观众在线解决农业生产技术问题,获得一致好评。

2.1.2.2 平台下载。 用户可通过手机应用商店搜索“云上智农”,完成下载安装,或使用微信关注“云上智农平台”,点击“APP下载”,立即下载,或直接输入网址http:∥xue.yszn.net.cn/,也可直接打开云上智农网页版。

2.1.2.3 平台功能模块。 目前云上智农设有首页、课堂、社区、问答、我的这5个版块。

(1)首页版块包括各个农业专区,“智慧植保”“科普中国”“看病识图”“金融担保”“无人机”等频道,热门频道单条资讯热度可以超过3万。

(2)课堂版块通过整合全国优质在线学习资源,为农户提供在线学习课程、农技指导视频,满足农户在线学习需求。目前平台拥有12余万门课程,覆盖农业各个领域。

(3)社区版块包括智慧农民、科学用肥、“三农”等多个话题圈子,农户可通过关注不同话题,参与讨论和提问。目前APP每天上载话题超过2 000条,满足农户多样化需求。

(4)问答版块中,农户可以将农业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与农技人员、相关专家一起讨论解决,目前平台在线解答农民技术难题超百万条。

(5)我的版块主要包括用户个人基本信息与农民教育申请功能。用户可点击“农民教育申请”,填写基础信息和详细信息后直接提交给产业所在地农业主管部门审核,审核通过后可加入农民教育培训班。培训结束后,学员需要通过在线评价功能对培训班的培训效果、组织管理、师资课程、培育基地进行评价打分,全面掌握农民培训满意度。

2.1.2.4 平台拓展应用功能。 2019年开始,农民教育培训启动3年提质增效行动,将“推进线上线下融合培训”作为五大重点任务之一,予以重点推进。湖南、河南、福建、吉林等多地利用“云上智农”APP 开展线上线下融合培训,积极打造在线培训新亮点。培训班管理人员通过打开云上智农网页版中的田课在线学习系统选择与线下课程互为补充、相互契合的课程体系,农民学员通过云上智农APP客户端或云上智农电脑端进行在线课程学习。线上线下融合培训模式有效提升了培育质量效能。

2.2 地方自主开发学习平台

2017年8月农业部出台《关于启用全国农业科教云平台的通知》,明确“各地、各单位可根据发展实际与特色需求,在云平台核心功能基础上延伸开发,拓展多元化、个性化应用功能。已建设开发具备类似功能信息平台的地方和单位,可与云平台技术标准进行对接,实现互联互通”[7]。“农技耘”APP和“湘农科教云”APP是江苏省和湖南省自主开发的农业云平台,已与“云上智农”APP成功对接,共同营造良好的信息化服务环境。

2.2.1 “农技耘”APP移动端。

2.2.1.1 “农技耘”APP简介。 “农技耘”APP是江苏省自主开发的省级农业科技服务云平台移动客户端,有效整合了全省农业科技推广基础资源,是全省最全面、权威、可靠的农业科技工作者服务“三农”的平台,是帮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科技示范户快速解决科技需求的信息化平台。全省依托“农技耘”APP平台,积极开展农民教育培训,打造在线精品课程,引导农民在线学习。截至2019年底,该平台在线学习课程达400个,在线农民32.4万人,活跃在线学习的农民1.5万人,取得显著成效。

2.2.1.2 “农技耘”APP下载与安装。  “农技耘”APP可通过手机微信、QQ、浏览器扫一扫二维码下载,或在苹果应用商店、华为应用市场、360手机助手等直接搜索“农技耘”免费下载安装。

2.2.1.3 “农技耘”APP功能模块。  “农技耘”APP首页开设“云上智农”栏目,为全省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提供线上报名、在线学习、在线评价等全培育环节全方位服务。平台目前设有首页、知识库、快速提问、交流和我的这5个模块。

(1)首页模块包括应时农事、农业科技、农业政策、市场行情、农业担保、品牌农资、云上智农等子模块,能够为广大农业从业者提供全方位、精准化的科技服务。

(2)知识库模块包括作物品种库、植保库、畜禽品种库、土肥库、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库、主推技术库等专题子库,共同形成江苏农技推广专业知识库,为农户提供更专业、更精准、更全面的技术指导。

(3)快速提问模块可以帮助农户随时随地与专家交流互动,通过线上交流帮助农户答疑解惑。

(4)交流模块可以发布特色农产品、推广实用技术、传递市场信息,为广大农业从业人员架构线上交流互动的平台。

(5)我的模块包括我的提问、我的回答、我的交流、我的培训班等子模块,方便用户了解个人基本资料和培训开展情况。

2.2.2 “湘农科教云”APP移动端。

2.2.2.1  “湘农科教云”APP简介。  湘农科教云平台是由湖南省农业农村厅与隆平高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的信息平台,通过联合省内优势农业科研院所、龙头企业、涉农院校,成功对接农业专家和创新成果,致力于为农户提供云课堂、专家指导、农资供销、成果展示、项目监管等服务[8]。截至2018年,湘农科教云平台全面覆盖湖南省123个县,上线达10余万人,在线时长近37万小时,为农民教育培训提供了新的培育渠道。

2.2.2.2 “湘农科教云”APP下载与安装。 “湘农科教云”APP可通过手机微信、QQ、浏览器扫一扫二维码下载,或在苹果应用商店、华为应用市场、360手机助手等直接搜索“湘农科教云”免费下载安装。

2.2.2.3 “湘农科教云”APP功能模块。  “湘农科教云”APP目前设有首页、课堂、社区、农技服务和我的这5个模块。

(1)首页模块包括资讯专题、专家团队、商城、培训申请等子模块。资讯专题提供最新、最热的农业资讯,专家团队提供在线指导与答疑,商城销售特色优质农产品,培训申请直接跳转到农民教育培训申请页面,申请成功后,可参加农民培训。

(2)课堂模块将农民教育培训线上化,满足农户随时随地学习需求。模块具备搜索和选课功能,可根据农民学习兴趣,自动匹配合适的教学课程。

(3)社区模块拥有众多社区,学员通过关注不同的社区,可以参与话题讨论、视频学习、在线提问。

(4)农技服务模块具有快速提问和找专家的功能,学员提问后,专家会快速响应,在2小时内给出权威准确的回答。

(5)我的模块包括我的学习、我的收藏、农民教育培训、我的社区等子模块,方便学员快速查询学习、收藏、培训班、社区等情况。

3 农民教育培训信息化平台建设推广情况

以江苏省为例,介绍农民教育培训信息化平台建设推广情况。

3.1 多方联动,健全体系 在平台建设推广过程中,省农技推广总站、植保站、农药总站等各部门强化合作,协同构建专业知识库,对数据进行采集、规整、融合,集成覆盖农业生产全过程的信息资源库。涉农院校、农业科研院所、龙头企业积极应用“农技耘”APP,不断上载成果资源、教学资源和精品视频课程,为新型职业农民提供精准实用的技术指导服务,构建快速高效的技术传递链,健全完善有含金量的信息化服务体系。

3.2 对接项目,强化服务 “农技耘”APP整合各类培训资源,成功对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项目,为全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提供线上报名、在线学习、在线评价等全培育环节全方位服务。“农技耘”APP不断强化服务,建設在线教育培训平台,创新教育培训模式,搭建起基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终端的新型职业农民在线教育培训系统,实现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农业专家、职业农民三线联动,为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生产、教育培训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3.3 培养人才,互助交流 目前云平台已实现省、市、县三级覆盖,各个市、县至少安排1名信息员,负责云平台运营工作。为提高全省云平台信息员信息化技能和服务水平,积极开展各类型、各层次的培训班,有力地推动了云平台的高效运转。信息员积极走进农业企业、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广泛宣传推广云平台,鼓励安装使用“农技耘”APP,提升新型职业农民的信息化水平。同时不断强化与基层农技人员、种养大户、职业农民的互动交流,切实解决平台安装使用难题,扩大平台使用覆盖面。

3.4 保障激励,强化考核 为充分调动用户和专家的积极性,各地农业农村部门相继制定专项奖励措施,对在推广应用“农技耘”APP作出积极成效的个人给予奖励,对农技耘APP服务专家给予补贴,努力变“被动应付”到“主动作为”。依托农技耘后台信息管理系统,定期统计平台注册用户数、登录次数、上载信息数、提问答复数等平台推广使用情况,将云平台推广纳入对各地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效能考核和各类评奖依据考核指标,对后台信息管理人员、技术指导人员、服务专家等进行考核奖励。

4 农民教育培训信息化平台建设存在的问题

以江苏省为例,在农民教育培训信息化的建设推广中,平台的需求方和供给方仍然存在一定制约因素,限制云平台的发展。

4.1 平台需求方

4.1.1 信息化基础环境薄弱。  目前,农民教育培训充分依托“农技耘”APP开展培训,但培训网络环境相对薄弱,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云平台的使用,许多时候农户浏览页面、观看视频产生的流量费都由自己承担,降低了其使用平台的积极性。

4.1.2 农民信息化意识淡薄。  由于大多数新型职业农民自身文化素质偏低、年龄相对较大,其对电脑、手机等的操作技能有限,还停留在对话聊天、观看视频的层面上,将信息化手段运用到指导农业生产的职业农民数量较少。

4.2 平台供给方

4.2.1 平台稳定性不足。  在使用过程中,平台稳定性、兼容性、容错性还不够,如登录平台时提示“用户ID非法”导致无法登录;评价时提示“null”,导致无法提交评价;使用时出现闪退现象;学员在平台上看不到自己培训班信息,或者出现错误的培训班信息,这些都影响到平台的顺利运行。

4.2.2 平台内容针对性不强。 平台内容需要进一步充实和完善,目前面向大多数农民的普遍性内容多,提供适用于新型职业农民的个性化内容较少;传统种养技术内容较多,新产业新业态新经济的内容相对不足,平台内容的针对性和精准性还需提升。

5 农民教育培训信息化平台建设提升策略

针对目前江苏云平台建设推广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措施,以推动平台的稳健发展,提升农民教育培训信息化水平。

5.1 优化信息化基础环境 要完善各级农广校、涉农院校、培训机构、农村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优化培训信息化环境,形成覆盖农广校、涉农院校、乡镇、农民上网需求的教育网络[9]。利用完善的信息化网络系统,不断创新培育方式,扎实开展线上线下融合培训,拓宽农民学习渠道,促进农民教育培训提质增效。

5.2 强化信息化手段宣传 积极推广应用全国农业科教云平台和地方农业科教云平台,组织动员各级培训机构、科研教学单位等管理人员上线服务。不断加强对信息员的教育培训,将信息员的推广对象扩大到普通小农户,进一步提升平台使用覆盖面,让所有农户共享科技成果。鼓励将全国农业科教云平台和地方农业科教云平台纳入农民教育培训课程,提升职业农民信息化应用水平。

5.3 提高云平台稳定性 优化“农技耘”APP整体架构设计,增强APP使用的稳定性和容错性。修复存在的问题,不断优化性能,保障版本质量,多次测试无误后上线服务。根据职业农民调研需求,对现有功能进行扩展,开发在线学习培训、课程管理、班级管理等基础功能,实现新型职业农民的高质量培育和全程信息化精准管理。

5.4 更新云平台内容 对云平台上载的农业资讯、农业信息要不断更新、完善充实,提升平台资源的时效性、有效性、价值性。强化需求调研,针对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实时推送内容,提高内容的针对性和精准性。对专业性较强的内容,由专人负责转换成通俗易懂的文字供农民学习,使平台内容真正做到为职业农民所用[10]。

参考文献

[1] 王伯文,曹霞.“互联网+”背景下农业科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实践探索[J].农民科技培训,2019(7):18-21.

[2] 本刊编辑部.农民的“新农具”[J].农民科技培训,2019(7):1.

[3] 王伯文,王雪晶,曹霞.全方位开展农民手机应用培训 打造移动互联时代的“新农具”[J].农民科技培训,2019(7):15-17.

[4] 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8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通知[A].2018.

[5] 顾晓涵.“互联网+”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信息化平台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农家参谋,2019(13):14.

[6] 于燕,刘小舟,金广慧.手把手教你使用“云上智农”APP[J].农民科技培训,2019(7):6-11.

[7] 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启用全国农业科教云平台的通知[A].2017-08-29.

[8] 汤旺利.开启新型职业农民线上培育新时代——湖南“湘农科教云”平台运用与推广[J].农民科技培训,2017(8):11-12.

[9] 曹国涛.農业信息化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培训途径分析[J].农业工程技术,2019,39(8):16.

[10] 汪亚.基于“互联网+”的农业大数据平台构建研究[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9:646-656.

猜你喜欢
信息化平台发展建议存在问题
体验设计导入校园网人事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之初探
信息化建设下多媒体教室管理的新模式初探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