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古诗词教学与音乐融合的有效运用

2020-12-21 03:40曾杰华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137期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小学

曾杰华

【摘要】古典诗词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代表之一,具有丰富内涵,对小学生了解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 继承优秀文化传统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小学古诗词教学与音乐融合的有效运用,会给古诗词教学提升教学效率及质量,也是改变传统小学古诗课堂教学的有效手段之一,也会收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古诗词教学;音乐融合

古典诗词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代表之一,具有丰富内涵,对小学生了解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 继承优秀文化传统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从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当前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因教师对古诗词特点掌握不全面;重表面诗意理解,而轻意蕴及情感的共鸣。欠缺有效的辅助手段,从而导致小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缺乏。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小学生理解古诗词的魅力,激发其对古诗词学习的热情和探究欲望?在笔者长期教学实践总结和学习观摩中,认为在小学生古诗词教学课堂上融入音乐不失为一种有益且有效的的方法。

一、古诗词与音乐融合分析

诗、乐从从艺术起源来说都有着悠久的同源关系,都是人类“情之所至”的产物。我国传统古代诗词本身就是古代传统音乐的组成部分之一,因为在我国传统音乐是“歌舞乐”三部分组成。而其中的“歌”其实就是古诗词,是古人将古诗词与乐曲、舞蹈融为一体的表达方式。《尚书·尧典》中说:“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而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每一首诗都可以合乐歌唱。可以说古代诗词,从最初开始就是诗乐一体,诗歌与音乐是紧密相连,相辅相成的。这两年热播的一档类综艺节目《经典咏流传》,在节目中就是以古诗词和流行音乐配合的方式,用歌声演绎、诠释诗词之美。这充分说明用音乐方式演绎古典诗词能更好地帮助人们了解和认识古诗词。因 此,借助音乐独具的情境性、趣味性和感染力的优势来帮助小学生学习古诗词,更加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及思维的特点,也会帮助学生理解诗意,感悟诗情方面,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二、小学古诗词教学融合音乐运用方法探究

小学古诗词教学融入音乐并不是简单、随意插入音乐就是。而是需要师者根据诗歌的内容及特点,依循一定的方法和规律,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融入音乐因素,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意,学习诗词。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及经验,在进行小学古诗词教学中采用课前以乐促学,课中以乐促读,课尾以乐共情进行了探索。

1.课前——以乐促学

李吉林老师在自身教学实践曾经说过“学生的认识总是从感知开始,通过感知,形成表象。”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如何在课前就让学生初步感知古诗词的美,形成强烈的求知欲,就是教师需要考虑的出发点。我们在教学古诗词教学前,可以适时借助音乐的渲染,引导学生走入古诗词描绘之境。比如,笔者在教学《赠汪伦》一诗时,先播放歌曲《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在清新流畅的歌曲声中,提问“你们知道这首歌曲是写什么的?从中你感受到什么?”学生很快就回答出是写送别的,感受到送别时的惆怅与不舍。于是,笔者顺势导入新课“下面我们要学习的诗歌也是与这首歌曲一样的主题,大家想读一读吗?”这样借助音乐,很好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渲染了情感;又如,在学习《渔歌子》这首词时,笔者在课前播放了《西塞山》这首歌曲一段视频,在优美的歌曲声中,学生领略了西塞山的优美风光和歌曲中《渔歌子》吟唱后,笔者问“这首歌曲中刚好有我们今天学习的一首新词,你知道是哪几句吗?谁能大声朗诵出来?”于是,学生的学习兴趣马上带入到诗歌所描绘的情景当中去,掀起学习的热情。

在古诗词学习时,适当运用音乐导入新课,让学生在接触文本前就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为进一步学习诗词创造了情境,这不失为提高古诗词学习效率的一种好办法。

2.课中——以乐促读

在小学古诗词课堂教学中就要充满诗情画意,回归诗词的意境中。这时结合诗意,恰当融入音乐熏陶,对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理解,有着“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

如,在教学四年级古诗《出塞》一二句“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在初步理解诗意基础上,笔者播放《阳关三迭》古琴音乐,在古朴、悠扬声韵中,师生一起穿越到千年时的古战场,诵读这两句古诗。师引导“同学们在配乐朗读中感受到什么?”“如果你是戍边将士的家人,你会对他们说什么?”在清幽、回旋的古乐声中,激起学生与古代戍边将士对话,从而感悟到戍边之苦,将士们那种有家难回的情感。

在小学古诗学习上,由于古诗词年代久远,与小学生有着时空距离,单凭学生自我探究、自读自悟并不容易。《2016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小学生要“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这就说明小学古诗词教学的重点是读——诵读。而古诗词本身就具有音乐美,它表现在音韵、节奏、韵律上,这也为音乐融合到古诗词教学中,为学生入境入情朗诵成为可能。例如,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一诗节奏感紧凑和谐,都是“二二三”的句式,而且末尾韵尾相押,读起来朗朗上口,具有音韵美。在指导学生朗诵时,配上古筝曲《平湖秋月》,在铮铮的铮音中,让学生情感徜徉在碧波万顷的西湖上,进而在朗诵时随着乐曲旋律升降,表达出诗歌的节奏感和抑扬顿挫,学生也在朗读中感受到诗歌蕴含的诗人情感。

3.课尾——以乐共情

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精粹的古诗词,言简意深,饱含诗人情感。教学古诗最终要让学生对作者创作这首古诗词的主旨进行品味同时产生共鸣,领悟诗词蕴含的感情。著名音乐家门德尔松说过“在真正的音乐中,充满了一千种心灵的感受,比言词要好得多。”由此可见,古诗词融合音乐能起到以乐共情的桥梁作用。

如,在教学张继《枫桥夜泊》时,在学生理解作者羁旅之思、家国情怀后,播放《涛声依旧》这首歌曲,在充满深情、饱含惆怅的歌曲声中,学生再次走入文本,与诗人产生共鸣,达到情感升华效果。又如,在教学王昌龄《出塞》结尾时,笔者以《出塞秦腔吟唱版》视频来进行拓展延伸,学生在充满节奏感鼓点声,加上大气、豪迈的秦腔吟唱声中,感受到将士们期盼在良将带领下,渴望建功立业的报国情怀。这样共情,再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对作品的理解,从而收到意犹未尽的效果。

总之,小学古诗词教学与音乐的有效融合,会给古诗词教学插上想象的翅膀,是改变传统小学古诗课堂教学的有效手段之一,也会收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在运用时要注意研读诗词,选择恰当的音乐,用在适当之处。当然提高教师的文学素养与音乐素养也是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与音乐融合运用的根本途径。以上仅是笔者对此的见解,有赖于同行在古诗词教学中进一步探索。

參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5版)[S].人民教育出版社.

[2]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第1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1.

[3]李吉林.情境教育理论探究与实践创新:一切为了儿童的学习[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1).

[4]胡凌宏.音乐艺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中学教学参考(上旬),2009(25).

猜你喜欢
古诗词教学小学
多角度探究古诗,全方位加厚底蕴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浅析古诗词教学中意象教学的策略
新课程背景下歌唱教学方法的探讨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