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视域下专业课重构设计

2020-12-21 03:51李红霞
人民论坛 2020年33期
关键词:高等教育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李红霞

【关键词】课程思政 教学设计 高等教育

教育部2020 年5 月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提出,科学设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结合学科专业特点分类进行课程思政建设,推动课程思政全程融入课堂教学建设。然而,在当前高校课程思政教学中,还存在目标不明晰、教学方法单一化、教育材料陈旧等问题,影响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如何进行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发挥思政教育与专业课教学活动的协同效应,成为当前高校思政教学亟需解决的课题。

契合教学内容,赋予课程价值性

高等教育课程是由个体组合的社会网络,德性教育隐含于学习活动全过程。对学生的培养不应局限于专业知识的传授,情感智慧及能力等方面的养成对学生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一直以来,思想政治教育的“单打独斗”慢慢显现出其弊端,只有通过显性与隐性教育的协作,才能实现思政课程和其他课程的协同发展。只有将不同背景的学科专业与思政教育相结合,才能激发内在动力,形成共同愿景目标,实现各学科协同发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应贯通到人才培养体系中,教师应深度开发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将育人理念融入教学各环节,对课程进行整体科学架构,丰富教学内容,挖掘教学资源,激发专业课教师积极性和主动性,回归育人初心,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和道德情操。

协同性是课程思政的前提。德育教育不同于一般课程学习,需要教育主体与对象的高度协同。在已有的协同生态模式前提下,课程思政建构了一种发现个体和重塑自我的协同机制。课程思政的实施意味着高校知识管理模型的重构,但从学生主体的角度来看,“为了思政而思政”的课堂不仅会影响教学效果,还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热情。思政元素不应生硬插入教学体系中,而要将每一个主题架构到整体教学设计中,在新时代人的培养体系下体现学生的协同性。

契合性是课程思政的关键。个体立足不同的学科专业背景,基于各自的“视窗”展现独特的专业视角。在课程思政实践中需要对内容和资源进行巧妙整合,实现外化于行、内化于心的目的。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必须符合课程特点,教师应基于不同专业课程能够承担的思政教育内容进行梳理,依据学科前沿动态重构知识体系,进行具体部署,形成课程思政的整体设计。基于本专业课程特点建立常态化的课程思政建设机制,协同思政课老师、专业课老师、教育学专家,科学分工协作加以推进。

基因式情感融入,打造全时空浸润育人模式

情感样态是高校思政教育活动的重要形式。精神分析学说认为,人的精神生活由“意识”“无意识”及夹在二者间的“前意识”构成,作为一切意识行为前提的是一种无意识的心理活动,心理活动的意识好比冰山露在海面上的小小山尖,而无意识则是隐藏于海面下那未知的部分。传统教育崇尚课本,依赖于课堂及教师,拘泥于专业课程设计中的知识点,注重有意识的教育教学引导,即“有形的教育”,而学生的情感经验在无意识中被压抑着。教师通过言语引领学生思想动态和价值倾向,使人心境澄明还是将人引向极端主义,很大程度受教师的情感言语和思想倾向影响。通过教学设计的引导,学生将无意识的东西变为有意识的东西,把这种潜在的能量从一种自由流动的自在状态转换为一种安稳的自主状态。

利用情境学习法,发挥“无意识”作用。传统教学中的简单重复知识,并没有使学习者得到思想上的飞跃,甚至会适得其反。依据弹性认知理论,随机进入学习情境,充分发挥无意识心理作用的效果,通过感染、熏陶和陶冶,让学生发自内心地认同,就能收获事半功倍的效果。教育的目的并不是附加物,不需要学生去教育过程以外寻找,使教育服从这个目的。课程思政就是在特定情境下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维,使学生能够达到可预期的目标和效果,以此来指导自身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所有课程都可以提炼其蕴含的文化基因和研究范式,教师需要通过创造性活动,采取有效的教学形式,选择具体化、生动化的教学载体,开展丰富的课内外实践活动,最终达到“以文育人”的目的。在教学方法上要力求春风化雨,以话题交流、案例分析、争议讨论以及课堂练习为主,变说教式为建构式,由学生自己揭露问题并形成观点。

全方位挖掘育人元素,探索浸润式育人模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结合校史校训以及特有的校园文化,挖掘思政教学资源,开展丰富多样的大学生社团竞赛、校园人文景观建设,利用好微信公众号、班级群、论坛等网络信息媒介,联结课堂课后双渠道,实现课程思政的延伸。深化课堂教学设计,将立德树人贯穿课堂教学、教材研发、学生管理等方方面面,构建全时空浸润育人模式,在学生心中播下真善美的种子,使学生具備开阔的视野和深厚的爱国情怀。

系统性思维把控,将育人工作引向深处

人的心理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由认知、情感、意志等过程及个性倾向、个性心理特征等协同建构。个人镶嵌于一系列的生态环境系统中,个体心理系统与周围的环境互相作用,相互影响,在相互融合中推动着事物整体的发展。系统性是一种综合的、动态的思维理念,接受性与建构性的学习都需要系统性思维。课程思政赖以生存的情境蕴含丰富的文化,体现了人的心理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只有通过系统性思维把控,借助科学方法设计,才能确保课程思政取得实效。

推动课程思政架构系统研究。校园里的一棵树、一面墙都可以成为课程思政的育人资源,教师需要具备整体意识,将教育的各方力量形成合力,通过系统筹划,将课程思政落到实处。课程思政要求教师摒弃单向度、片面化的思维方式,对课程进行系统性研究,综合考虑和全面透视,基于系统性思维,借助科学的教学设计,统筹各种研究资源。课程思政不是要求每门课都要机械、教条地安排思政教育内容,而是结合各门课程特点寻找育人元素,找准课程思政切入点,进行整体化设计,多方通力合作,经过进阶性思维训练,层层递进,将育人工作引向深处。

实现课程思政的整体设计。课程思政的设计过程要符合系统设计的原则,层层递进,有序开展。首先,在整体上基于问题分析,进行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及内容设计,设计好融合课程德育及智育的教学目标;其次,精心发掘专业知识中的思政元素,通过这个目标去制定课程思政教学实施方案,精选合适的课程思政内容加以组织和呈现;再次,设计相应的教学方法及手段,将思政元素融入其中,将德育内容和教学方法应用于相关章节;最后,预设教学效果,进行教学效果评价,确保“目标、策略、评价”三者的一致性。以上过程完成以后,再回到整体设计,由此形成一个闭环系统。

重点内容突破,实现课程思政有序推进

重点论启示我们在遇到主次矛盾及矛盾的主次方面时,必须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高校在深化课程思政改革、落实立德树人任务过程中,也应坚持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聚焦教学设计的关键领域和主要环节,集中攻关制约课程开展的障碍,逐一攻破教学难点。让学生通过自主思考掌握知识点,进而分析归纳,在遇到实际情境时,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灵活应对。

重点推进,以点带面。课程思政教育活动初始阶段并不是全面覆盖所有学校,而是根据学校、学科、教师的具体情况不断探索,在经验成熟的基础上逐步开展。在课程选取上也不是全面兼顾,而是科学取舍,首先选取基础性课程和核心专业课程。具体实施对象和内容的差异,要根据课程自身的成熟程度进行优化选择。课程思政教学活动要根据不同学科和课程的差异性,立足学校、课程和学生实际,创建实践活动平台,创新专业课程话语体系,实现专业授课中知识传授与价值引导的有机统一。

深入育人,集中突破。在进行课程思政设计时,找准契合点,以无缝对接和有机融合的方式,建立内生性的合作关系。教学设计重在育人的深入和到位。基于对课程内容资源的深入挖掘,科学设计和规划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并据此制定相关教学目标、教育重点、评价方案和标准。无论是教学知识的学习把握,还是教学对象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都需要有针对性地集中突破,以重点突破带动课程思政整体推进。

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确保课程思政取得实效

课程思政不能止步于理论探索阶段,而是要将理论贯彻于具体的活动中,确立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理念,通过学生身体力行,挖掘内在潜力,将认识转化为自身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工具与手段,指导社会实践。

多元视角思维, 注入生命力。面对多元文化冲突,青年学生缺乏对丰富文化的判断及感受。课程思政设计应注重综合性和开放性,课程文化得以创新,课程改革才能达到实质性突破。课程思政除了考虑学生知识的获得,还要考虑学生兴趣的培养。课程并不是传递文化的简单工具,它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在注重知识选择與组织的同时,要注重课程思政文化的创新建设。课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不仅承载着静态的知识,也应充分关注各民族文化交流与互动方式,吸纳多元文化的新鲜血液,才能保证课程思政充满生命力。

实践创新,实现深度融合。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更需要创新思维。教学方法应体现先进性与互动性,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探索。根据学生智力的“最近发展区”,搭建学习过程的“脚手架”,以问题为“锚”,使学生到现实情境中获取直接经验,将学生引进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潜能,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课程思政的教学组织形式应灵活创新,课堂组织模式以学生学习为主体,增加课堂教学互动,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学方式,完善学生的德行修养。通过创新教学方式及内容,探索讨论式教学网络深度讨论、情景模拟与角色体验,深度拓展教学内容,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

猜你喜欢
高等教育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