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主主义与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民主党派语言转变对比分析

2020-12-21 03:37袁一苇
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民主党派对比分析

袁一苇

摘 要:语言是承载政党思想、表达政党利益的工具,对政党语言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把握政党性质,认识政党思想,解析政党行为。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迈入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是民主党派从幼稚到逐步成熟的成长关键期,对比分析两个时期民主党派的文献语言发现民主党派在语言态度、语言内容及表达方式上均发生了较为明显的转变,语言态度更加明确、语言内容更加丰富、表达方式更加科学,而在语言的民主性、利益代表性及包容性上呈现共性特征。语言的转变差异背后是民主党派自身的建设成长,反映新型政党制度“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生成逻辑,语言的共性特征可以对“民主党派是什么”这一问题做出有效回应,语言对比分析凸显民主党派的重要价值及新型政党制度的强大优势。

关键词:民主党派;政党语言;对比分析

中图分类号:D6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63(2020)05-00039-07

政党语言是一个政党核心思想与关键利益的集中表达与反映,担负着强化身份认同、表达群体利益、塑造公共形象的重要功能,是探析政党思想、理解政党性质以及分析政党行为的重要依据。中国现有的八个民主党派或其早期组织多成立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经历了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的硝烟战火,见证了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获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光辉历程,在推动中国民主政治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民主党派自成立经历了从幼稚到成熟,实现了从对自身性质认识不统一到定位为新民主主义政党到社会主义政党再到如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蜕变,与中国共产党共同走过了一段曲折坎坷的辉煌发展道路。在民主党派的发展史上,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迈入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即从20世纪20年代部分民主党派早期组织开始活动,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再到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是一段值得深入研究的历史。这一时期,多种政治力量活跃于中国的政治舞台,推动中国实现了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进而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历史转变。这一时期是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发挥作用的重要时期,也是民主党派自身成长的关键时期。通过对比研究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与社会主义革命时期(1949-1956)各民主党派的声明、纲领、讲话、报告等文本语言,可以更为清晰地看到民主党派在这一时期经历的思想转变与认识成长,透视其背后中国多党合作事业的不断发展。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与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民主党派的语言差异

对比分析民主党派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与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的语言,其差异主要表现在语言态度、语言内容以及语言表达三个方面。

(一)语言态度上:实现了对自身、对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当局及对中国革命的正确认识转变

政党语言态度即政党语言中反映出的对特定政治事物、政治现象的价值性定位与认识。语言态度的變化反映政治态度的变化,反映政党对特定历史条件下自身与其他政治主体关系及整个政治形势的认识。分析民主党派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迈入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的语言,其语言态度的转变基本以1948年为转折点,这种转变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逐步渐进式的。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民主党派语言可以清晰看到这一时期民主党派对自身态度、对中国共产党的态度、对国民党当局的态度以及对革命态度的鲜明转变。

第一,从对自身态度上看,新民主主义革命早期,民主党派对自身的描述很少使用“政党”一词,对许多民主党派早期名称中的“会”这一政治团体的性质语言界定并不明确。在描述自身定位上多使用“中间”“中立”等词汇,强调党派中立、不偏不倚、不左不右,主要代表广大民众呼吁和平民主。民主建国会在1945年的成立大会纪要中强调自身“决不做某一党某一派之尾巴,但亦绝不排斥任何党派……”[1]24,在《〈平民〉发刊词》中将自身性质定位为“一种代表中间派的政治力量”[1]260。民主促进会在1945年《我们的主张与态度》一文中写明“我们是无党无派的中国国民,以中国国民的立场来发言。”[1]298马叙伦在1946年《写在政协会议开幕之前》的文章中同样强调“只许全国民众的成功,不许一党一派或各党各派的成功。”[1]314而到新民主主义革命后期,民主党派开始使用“新民主主义政党”这一表达描述自身性质,民盟在1949年四中全会扩大会议政治报告中点明民盟的性质为“以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为主要成分的阶级联盟性质的新民主主义政党。”[2]117九三学社也将自己定义为“以小资产阶级文教科学工作者为主要成分的阶级联盟的新民主主义政党。”[2]591 话语态度上由之前的“中间”“中立”转为“一边倒”。民盟在1949年便强调“在国内政治问题上,我们也早就坚决主张一面倒的。”[2]120在1960年的四中全会扩大会议政治报告中,民革也坚持“一定要永远跟着共产党走,‘顾一头‘一边倒”[2]61,反映了民主党派对自身定位的转向,完成了这一时期对自身性质的界定,进一步明确了自身的政治态度。

第二,从对中国共产党的态度上看,部分民主党派早期语言中反映其对共产党是抱持观望与猜测态度的,对于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政治追求、政策纲领等认识存在偏差,未能看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重要意义。中国农工民主党前身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在其政治主张中提到“共产党纯粹是国际的,而我们是带民族性的。……共产党只盲目追求未来空想,我们却要把历史现阶段的要求得到解决”[1]385-386,强调自身与共产党的分界,未能看到中国共产党彻底的革命性与政治纲领的实践性,反映了对共产党认识的不成熟。随着革命洪流日益推进,民主党派亲眼见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中所取得的伟大成就,看到了中国共产党所具有的彻底的革命性与先进性,看到了中国共产党对于革命形势发展的重要作用,对中国共产党的语言态度发生明显转变,指出“中国共产党是历史先进阶级——无产阶级坚强领导的组织。”[1]425在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的发展过程中,民主党派看到了中国共产党的诚意与决心,认定自身“与中共不仅是今天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战友,而且是建设新中国的长期合作者”[1]425,初步确立了合作的友党关系。

第三,从对国民党当局的态度上看,新民主主义革命前期,许多民主党派人士因为抱持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救国理想,对国民党当局存有希望,拥护蒋介石政府的领导,这种态度明显见于早期民主党派的语言中。在1939年民盟早期组织统一建国同志会信约中指出“吾人以最纯洁的心情,拥护蒋先生为中华民国领袖……”[1]110;九三学社在这一时期语言中也出现“在蒋主席领导下及三民主义为最高原则下而努力”[1]466等牵涉政治态度的语言表达,充分反映了民主党派在这一时期对国民党当局政府认识的局限性,没有看到蒋介石政府已背离三民主义初衷,走向专制反动的事实。到新民主主义革命后期,民主党派清晰认识到了国民党反动势力对中国革命事业发展的危害,看到其丢弃民主的事实,语言表达中强调将“推翻反对民主破坏和平媚外卖国的蒋介石之反动独裁统治”[1]57作为最紧迫任务,指出“这样的民主……只有在彻底摧毁反动独裁的统治集团之后才能获得保障”[1]215,语言态度的转变充分体现其看清国民党当局的本质,坚决彻底消灭反动集团统治的决心。

第四,从对革命的态度上看,新民主主义革命前后期的语言对比凸显民主党派对革命态度的显著变化。“民主党派最初的政治纲领具有两面性。”[3]

抗日战争结束后,部分民主党派人士开始寄希望于“中间道路”,希望通过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方式,模仿英美国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府。在这一时期,许多民主党派对国民政府抱有幻想,忍让期待,希冀恢复国共合作,通过“温和呼吁”“合作妥协”的方式推动新式国家的建立,语言态度温和,强调“要使国共两党能够诚意团结、亲密合作。”[1]260新民主主义革命后期,失望于国民党当局的倒行逆施,面对中国苦难现状,受到共产党革命思想的影响,民主党派渐渐认识到“以妥协协商的方式,不能求得民主和平,而必须采取人民的革命斗争”[1]199,“赞成‘将革命进行到底,坚定而干净地将反动的国民党军队彻底歼灭”[1]282,“革命”“斗爭”等词汇在民主党派语言中的出现频率明显提高,实现了从“温和”到“革命”的语言态度转变。

(二)语言内容上:实现了由专注党外向重视党内、由宏观到具体的转变

政党语言服务于政党政治活动的需要及政治目标的达成。政党语言内容的变化突出反映了政党政治任务与政治目标的变化。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迈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民主主义社会为分界点,民主党派语言内容差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

首先,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民主党派语言内容较少涉及党内问题,有关民主党派内部的组织维护、思想建设内容极少。这一时期文献语言主要针对国家、民族问题,涉及停止内战、组成联合政府、反对帝国主义干涉等,内容集中围绕赢得民族独立解放、建设民主国家这一中心展开。1949年后,民主党派语言内容更加丰富,涉及为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外交等各领域的建设发展服务,核心任务是服务整顿国家经济、建设新中国,文献内容主要针对国家民主政治建设、经济发展提出建议。这一时期的突出变化就是语言中涉及党内建设的内容明显增多,集中阐述较多党内建设思想,例如“建立组织机构,提高思想认识”[2]446等,重视党内思想建设及组织建设。民革在1950年第二届中央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中强调“我们的基本任务是:整建党的组织,澄清党内外关系,提高党的思想教育……将我们的工作重点放在健全党内学习制度,加强党内思想教育……”[2]2这一时期民主党派在与中国共产党的交流中借鉴学习党建思想,语言中频繁出现“团结—批评—团结”“实事求是”等有关党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的特色词汇,重视在党内“展开批评与自我批评,实行相互帮助、相互监督”[2]267,语言中也出现了很多类似“两年来组织工作没有达到预期愿望,在中央委员间,中央与地方间联系不够紧密”[2]448的自我批评与自我反思。语言内容的变化反映了工作内容的变化,体现了新中国建立后在较为和平稳定的状况下,民主党派对自身建设发展的关注。民主党派语言内容从“革命”转向“建设”,关注点兼顾党内党外,充分反映了政党语言服务于政党中心任务的功能,体现了政党政治活动围绕社会主要矛盾展开的特点。

第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文献中,民主党派语言内容多口号式的宣传,语言的号召性较为明显。例如“只要大家把这些口号作为努力的目标,在不久的将来最后的胜利就可到来”[1]75,强调革命胜利这一目标,号召民众争取和平、争取独立、争取民主,较少有相关措施方法的具体描述,语言中宏观口号、倡导性的内容偏多,充分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民主党派职能不够明确、不够完善的状况。由于自身局限性与缺乏成熟的政治参与渠道,民主党派只能以言论宣传号召的方式进行政治活动。随着新中国建立与民主党派的自身发展,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格局的逐步形成,民主党派更多地参与国家政治与社会的建设发展,参政议政进一步规范化与制度化,面对经济建设恢复的任务,民主党派语言内容涉及经济、政治、外交、文化等领域的一系列发展措施与政策方法,表述更加具体,对实践更具指导意义,促进自身作用的有效发挥。

(三)语言表达上:实现了表达形式公文化、科学化的转变

语言表达形式的变化适应语言主体的发展与语言内容的转变,对比研究发现,民主党派语言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到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实现了向公文化、科学化的转变,语言表达形式的变革背后是民主党派自身的不断进步。

表达形式上的转变之一表现在公文化、标准化的提高。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民主党派文献格式主要以“声明”“宣言”“公告”“主张”为主,语言表达情感色彩浓,多感叹号等带有较强感情色彩的标点,语言的主要目的在于表达自身观点,引发民众情感共鸣,充满“革命”色彩。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的文献主要以“报告”“总结”“决议”“通知”为主,文体格式更加标准,开始有一个统一的表达形式以及表达逻辑,语言更加平实化、公文化、标准化。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民主党派的语言表达中较多文言文体,出现例如:“何去何从,宁待考虑!”[1]83“尤须农工平民自有其坚强之政治组织……本党所负荷之使命,端在于此。”[1]410等文言形式,表述文白夹杂。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民主党派语言为白话文体,几乎很少文言表达。表达方式的公文化、标准化反映了民主党派内部工作制度、工作规范的不断发展,是民主党派内部组织、制度建设的成果。

民主党派语言在表达形式上的第二个转变是其表达不断向科学化发展,集中表现为进入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民主党派语言中的数字表述明显增多,开始用数字作为事实佐证,重视用数据事实说话。这种转变表现在民主党派的各类工作报告中,主要集中在各民主党派组织情况以及参与工作情况的汇报总结。例如“大中城市建立29个新的组织机构,党员成分72.9%是政府机关工作人员,24.9%是文教界、工商界及其他在职人员……”[2]19,“据各地所报参加土改人数计北京61人,浙江21人,福建26人……”[2]445而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文献中鲜见数字表达,缺乏对党的组织情况以及其他工作情况的数据统计。这些数字表达增多的背后是民主党派党内组织管理工作的强化,展现着民主党派作为政党不断成熟的发展轨迹。

二、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与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民主党派的语言共性

对比民主党派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与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的语言,虽然在语言态度、内容及表达方式上存在差异,但其所呈现的民主性、利益代表性及包容性却是一以贯之的。

(一)民主性

民主性是这两个时期民主党派语言呈现出的最为突出的共性。民主党派在政治主张、声明、工作报告、宣言等一系列文件中对于“民主”一词均有较高的使用频率。在1948年1月1日在香港发布的《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成立宣言》及在1950年11月29日发布的《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第二届中央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中,“民主”一词分别出现了46次与31次,高词频反映民主党派语言以“民主”作为重要内容,关注“民主”议题。民主党派文献中有关民主的语言描述占极大比重,以民主为描述自身核心政治主张的关键词,提出“本会之筹设,其最大目的促成民主”[1]248“向以民主和平团结统一为一贯之主张”[1]186等。许多民主党派在表达中强调将民主置于和平、团结等其他政治目标之前,认为“必行民主,而后有团结之可言”[1]125“无民主即无和平”[1]57,充分体现了民主党派对民主的重視。无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取得民族的独立、民主、和平”还是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的“促进新民主主义建设、巩固人民民主专政”,民主始终是各民主党派追求的核心政治目标。民主党派语言这种明显的民主性特征突出反映了民主党派自成立以来便携带的“民主”基因。

(二)利益代表性

民主党派大多在成立初期便在党派章程等文件中界定了组织成员的范围或成为组织成员的标准与条件,有民主党派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便明确指出自身所代表与联系的群体。也有民主党派对“特定群体”的代表性是在自身组织的不断发展中、在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帮助下逐渐清晰的。通过梳理分析民主党派文献中有关宗旨及政治目标的描述,可以清晰地看到党派语言中强调的自身作为一个政党对特定群体利益的代表与维护,语言呈现明显“利益代表性”。民革早期组织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成立时将目标定为“为继承中国国民党总理之遗志谋中国国民党之复兴”[1]12,民革成立后在其章程的总纲部分指出“党团结、教育、改造的主要对象是原国民党及与原国民党有历史关系的中上层人士”[2]4,台盟强调“本同盟以实现台湾省之民主政治及地方自治为宗旨”[1]496,致公党也在响应五一口号宣言中指出“本党的政纲明白地有保护侨胞权力的种种规定,是代表华侨利益的革命政党”[1]454,强调对特定群体的利益代表性。政党语言的利益代表性强调所代表群体的特殊性与利益的一致性,有利于强化政党的向心力与凝聚力,是作为政治组织的民主党派能够稳定存在延续的根源所在。同时各民主党派语言的利益代表性塑造了政党制度话语体系的话语多样性,凸显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民主价值。

(三)包容性

民主党派语言的包容性集中体现为其语言所反映出的对其他民主党派、社会组织团体所抱持的包容性的语言态度。无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各民主党派语言均强调“国内一切民主党派,一律处于合法平等地位”[1]5,要“与各民主党派和全国人民实现共同纲领而奋斗”[2]352,坚持各民主党派的合法平等地位,强调各民主党派的团结一致。中国传统“和合”文化的根基塑造了中国“非竞争性”的政党关系,各民主党派虽有着具体利益的差异,但面对国家民族独立或是国家建设发展的核心矛盾,各民主党派总能找到“最大公约数”,找到利益的一致性,关注国家社会的核心矛盾,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科学地看待人民内部矛盾,正确处理与共产党、其他民主党派、其他社会团体组织的关系,以包容的态度协商合作。语言的包容性反映了民主党派开放包容的政治态度。这种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及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就凸显出来的政治特点成为民主党派的优良传统,是中国非竞争性政党制度优势的集中体现,至今仍然对保持和谐、稳定的政治生态发挥重要作用。

三、思考与启示

语言背后凝聚思想,政党语言浸润着政党特定的价值、观念、情感与文化。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到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民主党派话语权不断发展,语言内容不断完善,语言能力不断提升,不仅“能说”还更加“会说”,这背后是民主党派的建设成长及政党制度的发展保障。语言的转变过程反映中国特色政党制度“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4]生成逻辑。语言的共性特征对“民主党派是什么”这一问题给出回应。对比分析反映民主党派的政治价值,凸显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强大优势。

(一)语言转变反映民主党派的建设发展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到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民主党派语言态度的转变标志着政治态度的转变。在这一时期,民主党派清醒地认识到国民党当局的反动与落后,认识到共产党领导下的武装革命与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性,逐步明确了自身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参政党属性,坚定了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认识定位。“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服务于社会主义”“服务于人民”的思想沉淀成为民主党派思想理论的核心价值逻辑,为之后民主党派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实践、有效发挥自身作用奠定了坚实基础。语言内容的转变是核心议题的变化,反映民主党派政治实践的丰富发展。民主党派成立初期大多职能不清晰且缺乏政治保障,一般运用宣传手段表达自身政治诉求,参政途径不明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以“参、代、监、改”明确了民主党派的职能作用,使民主党派能够发挥自身优势、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显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运作的逐渐成熟。语言表达方式的转变是民主党派话语能力的提升,是民主党派组织、制度建设成果的集中反映,显示民主党派作为独立的政党组织在中国共产党的支持领导下、在中国特色政党制度保障下健康发展的成长轨迹。

(二)语言转变映射新型政党制度的形成逻辑

语言转变集中显示了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关系的变化,反映了以“中国共产党领导、民主党派合作、中国共产党执政、民主党派参政”为显著特征的新型政党制度在中国土壤中“长出来”的生成逻辑。

其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是在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实践摸索与认识发展中逐步、渐进形成的。民主党派成立的阶级基础决定了其早期思想的两面性及认识的局限性,话语的逐步转变反映在实践中民主党派逐步厘清了自身性质定位,看清了中国革命与发展形势,坚定了自身政治立场与目标。在长期的革命与建设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也对民主党派的价值作用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更加坚定了不断完善发展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的方针政策。简言之,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认识发展过程充分反映了新型政党制度的渐进生成过程。

其二,新型政党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民主党派的语言特点及其转变反映了民主党派的特殊性,凸显政党制度的中国特色。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与阶级状况构成了民主党派形成的历史背景,决定了民主党派区别于西方在野党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属性。中国的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与建设道路的特殊性,决定了中国必须走出一条具备自身特色的政党政治道路,使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能够在政党制度框架下、在思想共识基础上开展政治实践,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

其三,多党合作的政党政治格局是在非强制条件下发展起来的。民主党派语言对比反映了民主党派对中国共产党态度的根本转变及情感的不断深化,在中国革命浪潮中,民主党派主动走向共产党、团结在党的周围、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长期的合作中形成了亲密的友党关系,这种合作关系是在双方特别是民主党派自觉、自主、自愿的条件下形成的。民主党派語言转变反映出新型政党制度形成的“渐进性”“特殊性”与“非强制性”,凸显其“从中国土壤中长出来的”的必然性。

(三)语言共性回应民主党派性质的问题困惑

“民主性”“利益代表性”及“包容性”等语言共性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到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民主党派语言的核心特征。政党是具有共同政治利益的一部分人的政治集合体,代表特定群体,为特定利益发声,语言的“利益代表性”突出了民主党派作为政党的组织属性。“民主性”是根植于语言中的价值逻辑,反映民主党派的价值取向,“民主”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与内在要求,显示民主党派“社会主义”政党的性质特征。语言的“包容性”反映民主党派对自身在政党政治舞台上“参政”与“合作”的职责定位,将自身放在“参政党”的位置上。语言的“民主性”“利益代表性”与“包容性”显示了民主党派社会主义参政党的政党性质,回应了一段时期内对“民主党派是什么”这一问题存在的模糊困惑。这些语言特征至今仍可见于民主党派语言中,随着民主党派自身的不断发展与政党制度的不断完善,呈现出更丰富的形式与内涵,反映了根植于民主党派中的价值传统及其所塑造的民主价值。

民主党派语言凸显民主党派的政治价值及新型政党制度的强大优势,具备特定的语用功能。内沁民主、包容价值的民主党派语言的表达传播不仅有利于强化政党身份认同,实现党内思想引领,而且有利于全社会范围内的共识凝聚,在潜移默化中完成政治文化塑造。语言服务于民主党派的有效履职,发挥其在利益表达、矛盾协调及民主监督方面的重要作用,激发新型政党制度的国家治理效能。要重视民主党派的语言研究与语言建设,构建完善民主党派的理论体系与话语体系,深刻认识民主党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的重要作用,推动保障民主党派的自身建设与存续发展,进一步坚持好完善好发展好中国新型政党制度。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党校中共党史教研室.中国民主党派史文献选编(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科研办公室发行,1985.

[2] 中共中央党校中共党史教研室.中国民主党派史文献续编(社会主义时期)[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科研办公室发行,1986.

[3] 刘延东.当代中国的民主党派[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9:5.

[4] 习近平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盟致公党无党派人士侨联界委员时强调:坚持多党合作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团结奋斗[N].人民日报,2018-03-05.

责任编辑:龚万达

猜你喜欢
民主党派对比分析
中国共产党探索新型政党制度的基本经验与新的实践要求
高校民主党派成员履职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raditional Education Base Of China’s United Front in Chongqing
全面从严治党视角下加强民主党派监督的思考
对构建民主党派核心价值体系的反思
戴·赫·劳伦斯《菊馨》三个版本对比分析
成渝经济区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比较研究
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对比分析
参政党理论研究的创新思路
基于数据库的唐诗宋词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