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农民城镇迁移意愿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2020-12-21 08:52田明华秦国伟
开发研究 2020年5期
关键词:年收入城镇意愿

柴 梅,田明华,秦国伟

(1.新疆农业大学 管理学院,乌鲁木齐 830052;2.北京林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083; 3.安徽省林业局,合肥 230001)

提要:推进城镇化进程不仅需要政府的主导,还需要关注主要参与者农民的意愿。通过对新疆地区的农民进行实地调研,分析新疆农民个人特征、经济特征对城镇迁移意愿的影响。采用二值Logit回归模型分析新疆农民城镇迁移意愿:新疆农民的城镇迁移意愿较高,城镇化地点的选择呈现以疆内为主的多元化选择,农民的民族、年龄、受教育程度、区域、个人年收入、职业技能、家庭中是否有外出务工经历这些因素显著地影响着农民城镇迁移的意愿。最终,基于农民意愿,提出推进新疆城镇化的相关建议。

城镇化是衡量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是世界各国和地区文明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地缘辽阔,经济发展水平不尽相同,伴随着不断推进的城镇化,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已经进入到了城镇化的成熟阶段,但是,中西部地区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以新疆为例,新疆的城镇化水平,1949年是12.21%①,2018年城镇化率提高到了50.91%②,尽管在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和全国59.58%③的水平进行比较,仍有较大的差距和发展空间。为了减少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必须大力推进新疆城镇化的发展。城镇化关键是人的城镇化,通过城镇化让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向现代化转变,所以需要去探究农民城镇迁移的意愿以及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去研究城镇化,才能取得更加坚实的基础和长远的发展。

一、研究现状

新疆的城镇化对新疆的经济发展、各民族的共同富裕以及和谐稳定、长治久安有着重要的意义。以往的研究基本上是针对新疆城镇化的现状、特点、进程评价以及路径探索等方面展开。新疆城镇化发展水平持续提高,但整体水平较低[1],落后于工业化的速度,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2]。新疆城镇化发展水平区域差异明显,全区城镇化发展水平明显呈现北疆大于南疆[3],新疆的城镇化发展对不同地区在经济增长的带动方面绩效不同,东疆最为明显,其次为北疆,较弱的是南疆地区[4];新疆的城镇化质量提高较慢,城镇化质量的提高速度落后于人口转移速度[5];产业发展布局不均衡[1];相对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严重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阻碍了城镇化的发展;工业发展促进了新疆北部和新疆东部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第三产业发展的滞后导致新疆城镇化的后续推力不足[6]。除了产业发展,财政支出、人力资本积累、外向经济、行政力量、消费水平、水资源的充裕程度等因素都对新疆城镇化的发展有影响[7-8]。市场机制发育落后,而政府的调控作用明显。新疆城镇化发展的特殊功能定位、发展路径和行政体制背景决定了新疆城镇化进程必须由政府主导,充分发挥其在当地条件下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9]。

上述研究对于提升新疆地区的城镇化建设理论水平和推进城镇化的进程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的研究还存在以下不足:对于新疆城镇化的研究,往往从经济、制度的角度进行研究,缺乏对农民意愿的研究。就全国而言,对于影响农民城镇迁移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已有大量研究,个人特征、家庭特征、社会环境、经济发展阶段、地区等因素对农民的城镇迁移意愿都会产生影响。新疆的城镇化率相对于全国来讲,仍然有很大差距,新疆不同地区之间的城镇化发展水平也存在差异,对于新疆农民城镇迁移意愿的研究显得不足。在同样的外部条件下,农民是否迁移到城镇,主要取决于农民城镇迁移意愿,受到农民自身因素的影响。从农民自身因素来看,农民的个人特征、经济特征影响了农民的城镇迁移意愿。研究新疆农民城镇化的意愿以及影响因素对于推进新疆的城镇化发展以及完善我国城镇化在微观领域的理论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数据与方法

(一)数据来源

本文关于新疆农民城镇迁移意愿以及影响因素的相关数据资料主要来源于笔者就新疆不同地区所进行的实证性调查。为便于分析,重点分为南疆、北疆两个地区中进行调研。调查对象为年满18周岁,具有农业户籍在新疆农村进行生产生活的农民。调查采用纸质问卷进行实地调研,共发放问卷1 500份,回收1 357份,有效问卷1 173份,有效率为86.4%。

(二)样本特征

调查样本的农民男女比例相当,主要是维吾尔族、汉族、哈萨克族、回族等,年龄主要集中在18~60岁,农民的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大部分农民的受教育程度为初中。从婚姻来看,主要调查对象多数为已婚状态,新疆农民的家庭人口数4人占到了40.5%,但5~6人的也占到了1/3。

(三)研究方法

逻辑回归模型在影响因素的分析中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如果被解释变量是二分类变量,就可以使用二值逻辑回归。在二值逻辑回归模型中,Logit模型的样本不需要服从正态分布,主要采用极大似然估计,使得模型的使用范围更加广泛,是意愿实证分析的常用方法。本研究的调查数据大多数并不是呈现正态分布,所以,采用Logit模型进行影响因素的分析。本文的被解释变量是“农民的城镇迁移意愿”,把城镇迁移意愿分为“愿意”和“不愿意”两类,被解释变量只取1和0两个值,是二分类因变量,因此本文使用的是Logit模型中最基本的二分类Logit回归模型,在变量赋值上进行了相应的修正。

本文假定Y为二分类变量,Y1表示愿意城镇迁移,Y0表示不愿意城镇迁移,假设农民城镇迁移意愿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其中,Xi,i=1,2,3,…,k,那么二值Logit回归模型的一般形式可以表示为

(1)

对上述一般形式的表达式进行线性变换后得到

(2)

(3)

(4)

三、实证分析

(一)城镇迁移的意愿

1.城镇迁移意愿的总体情况

在本次调查中,农民愿意进入城市生活和工作的意愿很高,有1 023的受访者选择了愿意,达到了总样本量的87.2%,不愿意的受访者150人,仅占12.8%。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经过统计分析发现,约有79.5%的农民工倾向于选择留在城市定居[11]。黄振华和万丹通过问卷调查分析认为,大约有40%的农村居民有迁移入城的意愿[12]。相比与以往研究,新疆农民有87.2%的农民愿意进入城市生活和工作,可见,新疆农民城镇迁移的意愿相对较高。

2.城镇迁移地点的选择

在受访者中,当问及“如果能够进入城市生活,您愿意去哪里”的时候,选择疆外的占到13.4%,选择疆内的占到了86.6%。在选择疆内城镇化的地点时,32.6%的受访者选择了地级市市区,34.4%的受访者选择了县城,选择乡镇所在地的占16.9%,7.8%的受访者选择了原地安置。可见,选择就近就地城镇化的受访者占到了59.1%(如表1所示)。

表1 新疆农民城镇化地点的选择情况

(二)城镇迁移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1.变量的选择

(1)被解释变量。本文的被解释变量为农民的城镇迁移意愿,城镇迁移意愿选取问题为“您是否愿意进入城市生活和工作”,愿意赋值为1,不愿意赋值为0。

(2)解释变量。在本文中解释变量分别为农民的个人特征因素、经济特征因素。其中,个人特征和经济特征主要用来解释城镇迁移意愿。个人特征因素包括性别、民族、年龄、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家庭规模6个指标;经济特征因素包括区域、家庭类别、个人年收入、职业技能、家中有无外出务工经历5个指标。

从解释变量的类型来看,性别、民族、婚姻状况、区域、家庭类别、家庭中有无外出务工经历等为名义变量;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规模、个人年收入为定序变量。本文的解释变量均满足回归分析的基本要求。表2为被解释变量和解释变量的统计分布情况。

表2 解释变量定义与样本统计表

2.实证结果分析

本文对影响城镇迁移意愿的因素进行回归分析,从而更加清楚地观察各个因素与城镇迁移意愿之间的关系及其影响程度。将个人特征和经济特征纳入回归模型进行分析,观察各个变量对城镇迁移意愿的影响及影响程度。首先通过Stata的logit命令输出了系数、标准差、Z值和P值,由于系数只能反映变化的方向,不能反映变化的大小,所以,为了明确变量变化的大小,本文通过进一步在logit命令中加入输出概率比的命令,模型的Log likelihood=-348.676,准R2=0.212,LR=187.02,对应的P值为0.000,故整个方程所有系数(除常数项外)的联合显著性很高。本文通过预测值和实际值进行比较,计算出“正确预测的百分比”。通过二值logit回归,运用stata的estat clas命令,模型正确预测的百分比为88.56%,说明拟合优度很好。研究将个人特征变量和经济特征变量纳入回归模型中,具体的回归结果见表3。

表3 影响城镇迁移意愿的相关因素logit回归结果

(1)个人特征因素。个体特征因素中民族(B2、B3)、年龄(A1、A2、A3、A4)、受教育程度(E1、E2、E3)对城镇迁移意愿有显著的影响。

从民族来看,以其他民族为对照组,哈萨克族在1%的显著水平下,对城镇迁移意愿有着正向的影响,并且哈萨克族的城镇迁移意愿是其他民族的4.607倍。维吾尔族在整体模型下不显著,这说明模型中或许有变量和维吾尔族具有高度相关性,所以推测,是地区因素掩盖了民族因素,所以将模型中的地区因素取出后,做了一次logit回归,回归结果发现,维吾尔族在模型中的系数为1.079,概率比为2.942,P值为0.002,也就是说维吾尔族以其他民族为对照组在1%的显著水平下,对城镇迁移意愿有着正向的影响,并且维吾尔族的城镇迁移意愿是其他民族的2.942倍。回族在做回归模型中,直接和其他民族都一起成为对照组。汉族与其他民族相比没有显著性的差异。总体来看,哈萨克族、维吾尔族农民相对于其他民族对城镇迁移意愿有着显著正向影响。

从年龄来看,以年龄在61岁以上为对照组,18~30岁,31~40岁,41~50岁,51~60岁在1%的显著水平下对城镇迁移意愿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模型数据结果显示随着年龄由低到高,城镇迁移意愿不是逐渐下降,而是呈现波动性下降特征。从概率比具体来看,31~40岁,概率比为12.387,也就是说,相对于61岁以上的对照组,其城镇迁移的意愿是对照组的12.387倍,31~40岁,正是人生的发展阶段,人们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大多数人都有相应的职业技能,并且已经结婚生子,对自己的发展以及子女的教育和发展都会有所规划和考虑,他们希望进入城市,在自己的事业上有更多的机会和更大的提升空间,同时子女拥有接受更好的教育和发展平台的机会。其次为51~60岁,这组年龄的概率比为7.877,他们的意愿是对照组的7.877倍,这个年龄接近退休年龄,而且到了功成名就的年龄,有了更多的资本在城市落脚;18~30岁,概率比为6.460,他们的意愿是对照组的6.460倍,18~30岁,未到而立之年,多为依附家中的经济来源,经济条件和自身的成熟程度决定了其对于进入城市没有足够的能力和动力;41~50岁年龄段的概率比为5.835,他们的意愿是对照组的5.835倍,而41~50岁处于中年,来自经济和生活的压力较大,进入城市有太多的不确定因素和风险,所以,城镇迁移意愿较弱。总体来看,城镇迁移意愿随年龄的增长呈现波动性下降趋势,31~40岁的受访者城镇迁移意愿最强烈。

从受教育程度来看,以大专及以上为对照组,小学及以下、初中、高中或中专在1%的显著水平下对城镇迁移意愿有着显著的负向影响。从概率比具体来看,高中的概率比为0.037,初中的概率比为0.031,小学及以下的概率比为0.047,也就说,以大专及以上作为对照组,高中受访者的城镇迁移意愿相对于大专及以上受访者城镇迁移意愿减少了96.3%,初中受访者的城镇迁移意愿相对于大专及以上受访者城镇迁移意愿减少了96.9%,小学受访者的城镇迁移意愿比大专及以上受访者城镇迁移意愿减少了95.3%。高中或中专、初中、小学及以下受访者的城镇迁移意愿虽有差异,但差异很小,也就是说,随着学历的增加并没有呈现出城镇迁移意愿逐渐增加的趋势,而是从小学到初中、高中城镇迁移意愿变化微小,在大专及以上呈现飞跃式提升。原因在于,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大专以下学历已经表现不出竞争优势,城市对于人们的学历要求越来越高,要想在城市就业和扎根,学历是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不显著因素的解释和分析。个人特征中性别、婚姻状况和家庭规模对城镇迁移意愿影响不显著。虽然已有的研究认为从性别来看,与女性相比,男性更愿意进入城镇,但也有研究显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女性在经济上的独立性增强,社会经济生活地位提升,与男性之间的这种差别也变得不明显。所以,性别因素在本研究中并不显著。从婚姻状况来看,有研究认为个体的婚姻状况与迁移意愿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本文的研究结果中婚姻状况与城镇迁移意愿并不显著,与以往研究相符。家庭规模的大小意味着在生活上开支的大小,家庭规模大意味着生活成本高开支大,相对来说,人口少的家庭更趋向于留在城市。由于新疆地区,少数民族家庭人口规模普遍较内地要大,所以,家庭人口数对于城镇迁移意愿影响并不显著,但是从家庭规模的系数-0.195及概率比0.822可以看出,家庭人口数在4人以上受访者的城镇迁移意愿比4人及以下的受访者城镇迁移意愿减少了17.8%,也就是说,家庭规模虽然不显著,但是家庭人口少的相对于家庭人口多的受访者城镇迁移意愿要稍强。

(2)经济特征因素。经济特征因素中区域(D)、个人年收入(I1、I2、I3、I4)、职业技能(C1、C2、C3、C4、C5)、家中有无务工经历(W)等对城镇迁移意愿有着显著的影响。

从区域因素来看,经济特征中区域因素在1%的统计水平下显著,系数方向为正,也就是说,与北疆地区相比,南疆地区的受访者更愿意城镇迁移;从概率比2.749得知,南疆受访者的城镇迁移意愿是北疆受访者城镇迁移意愿的2.749倍。这与新疆的地理特征紧密相关,新疆的城镇依绿洲而建,主要分布在天山南北麓、昆仑山北麓、阿尔泰山南麓,且分布密度西部大于东部,北疆大于南疆,经济发达地区多于贫困地区。加之新疆城市间距离大都较远,城市之间的引力较弱,导致城市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不畅。南疆地区的农民进入城市的机会相对较少,加之贫困导致城镇化的能力较弱,相互作用之下,南疆的城镇化率明显低于北疆。研究结果证明了流出地的经济发展程度越低,农民越倾向于城镇化[10]。

从个人年收入来看,个人年收入(I1、I2、I3、I4)对城镇迁移意愿有显著的影响。以个人年收入在14 000元以上为对照组,个人年收入2 000元以下。2 001~5 000元在5%的显著水平下对城镇迁移意愿有着正向的影响,5 001~8 000元、8 001~11 000在10%的显著水平下对城镇迁移意愿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个人年收入(I1、I2、I3、I4)的概率比分别为2.669、3.028、2.452、4.365,也就是说个人年收入在2 000元以下的受访者城镇迁移意愿是年收入在14 000元及以上的受访者的2.669倍;个人年收入在2 001~5 000元的受访者城镇迁移意愿是年收入在14 000元及以上受访者的3.028倍;个人年收入在5 001~8 000元的受访者城镇迁移意愿是年收入在14 000元及以上受访者的2.452倍;个人年收入在8 001~11 000元的受访者城镇迁移意愿是年收入在14 000元及以上受访者的4.365倍;11 001~14 000元这个收入段虽然与14 000元以上收入段没有显著差异,但是概率比为1.390。随着个人年收入的增加,概率比呈现波动变化,但总体上来说是上升趋势,到达某一点11 000元后,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这与以往研究结论随着收入的增加城镇迁移意愿增加并不完全相符。研究发现,从低收入到中收入,农民城镇迁移意愿随着个人年收入的增加呈波动上升趋势,但会出现拐点,即进入高收入阶段,农民城镇迁移意愿急剧下降。推拉理论认为人们是为了改善生活条件才进行迁移,这个过程中推力就是流出地的不利生活条件,而拉力就是流入地的那些有利于改善生活条件的因素。农民从农村向城镇进行迁移,目的就是改善目前的生活状态,当在农村生活如果收入较低,又没有其他收入来源,而城市有更多的就业和增加收入的机会,所以,农民从农村向城市进行转移,而收入达到一定程度,农民的生活条件已经改善,可以带来农村生活的优越感时,人们的城镇迁移意愿就会减弱。

从职业技能方面,以其他工作为对照组,建筑行业/工厂生产工人、自己做零工、自己做生意、管理人员在1%的显著水平下对城镇迁移意愿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餐饮行业在5%的显著水平下,对城镇迁移意愿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系数大小排序为:自己做生意>建筑行业/工厂生产工人>自己做零工>管理人员>餐饮行业。从概率比来看,自己做生意的受访者城镇迁移意愿是其他受访者的6.541倍,其次为建筑行业为5.225倍,自己做零工为4.840倍,管理人员为4.462倍,餐饮行业为2.714倍。自己做生意说明自己拥有一定的资本和能力在城市中维持生活,建筑行业和自己做零工虽然工作不固定但也能够维持生活,所以意愿较强,而管理人员说明其自身具备技能和智能,所以城镇迁移意愿相对较强。对于餐饮行业,现实中少数民族进入城市多从事与餐饮行业有关,明显缺乏竞争力,城镇迁移意愿相对较弱,可以看出,基本呈现出随着职业技能的增加城镇迁移意愿在加强。

从家中有无外出务工经历来看,家中有外出务工经历在1%的统计水平下显著对城镇迁移意愿有着正向的影响,概率比为2.328,也就是说,家中有务工经历的受访者城镇迁移意愿是家中没有务工经历受访者的2.328倍。这与以往研究相符,大部分研究表明有过非农经历会使农村居民城镇迁移意愿增强。有外出务工经历的家庭,对于城市的生活有所认识和了解,更能体会城市的便利和机会,所以意愿就更加强烈。

四、结论与建议

(1)新疆农民整体的城镇迁移意愿较高,且南疆高于北疆,所以,要加快推进新疆地区的城镇化发展,尤其是着力推动南疆地区的城镇化发展。新疆要结合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并依托自身的资源和区位优势,加快新疆城镇化的进程。同时,针对南疆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地理位置特征以及自然资源的禀赋和劳动力资本的特点适时地调整和改革产业选择。大力推动南疆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通过培训加强南疆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积极引导更多内地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南疆转移,通过促进新疆城镇发展转型,使其对农村劳动力的消化能力得到提升。

(2)年龄对城镇迁移的意愿具有显著的影响。城镇迁移意愿随年龄的增长呈现波动性下降趋势,31~40岁的受访者城镇迁移意愿最强烈。原因在于,年龄太小,不具备城镇化的经济资本和职业技能,其他年龄段又会有更多不确定因素和风险,所以,整体上31~40岁农民正是人生的上升发展阶段,所以,城镇迁移意愿最强烈。要推进城镇化,就要考虑到不同年龄对于进入城市的需求和困难,进而针对不同年龄提供相应的社会保障和服务,为其进入城市给予引导和帮助。

(3)大专及以上学历城镇迁移意愿飞跃式提升,具备的职业技能越高,城镇迁移的意愿越强烈。受教育水平是一个人知识和技能的衡量标准之一,随着国家整体公民教育水平的提高,新疆农民的教育水平的提高势在必行。在此次调查中,农民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集中在初中水平,直接影响了新疆农民的城镇迁移意愿。所以,一方面需要加大教育投入,提高新疆各民族的受教育程度;另一方面,发展职业教育,让学历不高的农民,通过提升自身的职业技能,进而增加城镇化的意愿和能力。在此过程中,要重点关注和提升城镇化水平相对较低地区农民的受教育程度和职业技能。

(4)城镇迁移意愿随着个人年收入的增加波动性上升,但会出现拐点。本研究发现,在低收入段到中收入段,随着收入的增加城镇迁移意愿波动上升,但是,在到达某一点后,即到达高收入段后,城镇迁移意愿明显下降。所以要关注农村低收入人群加速城镇化。贫困、收入低带来了这些地方保守的经济思维、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等,所以,要做好贫困地区的扶贫工作,在扶贫的过程中,要拓宽思路,一方面,由于新疆部分地区经济资源和自然资源的限制,不能只限于本地扶贫,要让当地农民“走出去扶贫”,在城镇里实现自我技能的提升和经济收入的提高;另一方面,留下来的人相对来说就拥有了更多的资源和生产技术,进而提高了其经济收入。“走出去”扶贫可以实现“双提高”实现“双赢”,通过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提高了农民城镇化的能力。

(5)家中有外出务工经历的受访者城镇迁移意愿明显要高。针对农村地区资源条件恶劣、交通不便的情况,一方面,要加强农村地区交通运输建设的扶持,另一方面,在农村地区要加强电视、互联网等通信设施的建设,尤其是无线数字化的覆盖,创造农民与外界沟通和联系的桥梁,提高其城镇迁移的意愿。

注 释:

①数据来源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口统计资料》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统计局,1984年第3页。

②数据来源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统计局网站。

③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网站。

猜你喜欢
年收入城镇意愿
健全机制增强农产品合格证开证意愿
No.3 海底捞预计2021年最高亏损45亿元
2.5 MPa及以上城镇燃气管道与输气管道区别
年收入3000万美元的玩具网红
汪涛:购房意愿走弱是否会拖累房地产销售大跌
文化边城镇远
简述我国城镇老年群体轻体育运动的常态化开展
最难成为1%人群的美国州
An Analysis on Deep—structure Language Problems in Chinese
Chatterbox—Willingness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