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娟
我们常常对成长的伤痛与孤独熟视无睹, 粗粝地以为青春就应该明媚如春光。然而对一些孩子而言, 青春可能只是必须鼓足勇气, 才能穿越的一条逼仄隧道。
我总会遇到一些让人心生怜忧的孩子,女孩小帆便是其中一个。
两年前的寒假,我意外接到一条陌生信息, 先是自我介绍,继而表示希望将女儿转入我的班级。他是我以往学生家长的朋友的同事,这个关系一时让我有些转不过脑子,但想必对方经历了百般周折。我们约定开学后见面再说,关于入学选班这样的大事,一个普通老师实在没有决定权。
返校注册时,爸爸带小帆到学校来找我。文静秀气的她静静地站在爸爸身边,听我们聊天,眼睛里有着湿润灵性的光亮。小帆原本在北方一座小城读书,因为爷爷奶奶要到南方这座海滨小城养老,只能跟着南下。听同事的朋友说,我是一个很有耐心的老师,考虑到转学后可能会有心理不适,再加上家庭的变故,希望我能够多关照一下,小帆的爸爸这样讲。我第一次发现耐心竟也可算值得托付的美好品德,不禁心生些许感动。
我带着父女两人去教务处报到,经过一番争取,小帆留在了我的班级。南方的孩子热烈、张扬、自在,在小帆入门的那一瞬间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站在讲台上做自我介绍的小帆像是被卷入了一场奔涌的洪流,面对汹涌而来的询问,不禁有些飘飘摇摇。但我能感觉到,她湿润目光中有著坚定的力量。
小帆情感细腻温柔,加上读书多,有着超乎同龄人的早慧,这使得她能写一手好文章。也许有这部分原因,她上语文课便有些心不在焉,常常边看课外书,边听课。起初,她可能以为我没有发现,把书放在抽屉里或者腿上,趁我不注意时偷看两眼。但这种把戏怎么可能会躲过老师的法眼,有一次我趁其不备,绕道从她的后方“围剿”了她。她抬头满眼愕然又不安地看着我,紧抿着嘴唇,等候着我的发落。我把书翻到封面,一时有些震惊,竟然是一本《白话资治通鉴》。15 岁是草长莺飞的年龄,女孩们大多沉迷于霸道总裁的紫色梦幻里,她却有着完全不一样的志趣, 这不禁让我对她刮目相看。此后, 我便默许了她在语文课上看课外书。
一次班里举办辩论赛,她独自一人担当反方——“困境不利于人的成长”——与众人唇枪舌剑。一向看似秀气单薄的她,辩论场上却颇具大将风范,毫不怯场;再加上观点犀利,论证严密,赢得了阵阵欢呼。面对对手的阵阵紧逼,她毫不怯场的气势,让我心里对这个小女孩更多了一份喜爱。平日里她话并不多,由于插班的原因,在班里更像是一个自我主动隔离的多余人,常常蜷缩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读书。一次她给我讲,她初入班级的时候,在网络上甚至一度遭到匿名欺凌,呵斥她滚回自己的老家。但是没有想到,沉默少言的她并不畏惧,需要坚持和表达自己的时候,反而有着我们常人难以企及的勇气和胆识。
但小帆毕竟还是一个孩子,有着马虎、拖拉的习惯,在写作业这件事上常丢三落四。大部分时候,我对此睁只眼闭只眼。对于成绩优异的她,我确信写语文作业实在是一件浪费时间和精力的事,实在不如多读两本书有意思。但我的纵容却又不能太过于显眼,以免给同学留下有失公允的形象。偶尔,我借着她未交作业的契机,和她的家人联系。没有想到这么一件小事竟然会给她的心灵带来那么多的恐惧与无奈。
2019 年的最后一天, 课代表早早将未交作业的名单交到我手上,小帆赫然在列。面对我的询问,她目光犹疑闪烁,怯怯地说,作业落在了家里,下午再补交。下午久久没有等到她的出现,我更加确信早上她编造了一个谎言。我需要继续去揭穿她的谎言吗?我内心犹疑,如何可以让一个成年人对一个孩子的揭露和审问显现得不那么残酷?
我邀请她到教室旁的一间空课室,她耸着肩,耷拉着脑袋,小步跟在我的后面,细碎脚步声中是绷紧了的不安。傍晚的阳光有着金黄甜蜜的气息,铺散在半边教室,我们在光影相间处坐下。我拿出前几天给自己准备的手账本,鲜艳的红,柔软细腻的封面,在阳光照耀下有了温暖的质地。“送给你的新年礼物,明天就是新的一年了。”面对这意外,她一时有些错愕。很快她变得灵动起来,手指细细地抚摸着那个手账本。“老师,你怎么知道,我正好需要手账本?”她欣喜地问,眼里有着溢出的欢乐。她哪里知道,此刻并非心灵的呼应,只是我成人式的斟酌权衡,希望借此让自己不会表现得太过于粗暴。
她讲,有一次她忘记交作业,我让她给家长打电话确认她确实已完成作业,这件事让她万分为难。因为太多年不曾和爸爸一起生活,她并不记得爸爸的电话号码,而妈妈在北方老家;她只得求助遥远的妈妈,妈妈便为她做了伪证。晚上回到家后,母女俩隔着视频,满是无奈。父母离异后,她一直跟着妈妈,如今迫于生计,她只能南下跟着爸爸一起生活。不,是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爸爸有自己的新家,他们一周可以见一面,一起吃一顿饭。
她想念妈妈时便和妈妈打电话,但妈妈也有自己的生活要忙碌,不能让她因为自己牵挂太多。有时候这些痛苦说出来又怎样,一样也解决不了。小帆的话语中满是怅惘。爷爷奶奶已经年迈,身体常年经受着病痛的折磨,自己却一点也分担不了。小帆忍着眼泪,即便最疼痛处,也始终不曾让眼泪肆意滚落下来。我该怎么办?为什么这一切看起来那么难?女孩小帆问我,也问自己。
面对她的拷问——为什么一切看起来那么难,我一时语塞。青春期总会对身处其间的苦难有更浓郁的体会。这个问题,我解答不了,我如实回答她,你现在能做的只是慢慢成长,等长大了,也许你会发现这些困难便不再能让你那么疼痛,青春的困顿唯有时间可以作答。我的安慰轻描淡写,我实在不愿给她去虚构一个缥缈的美好幻境。成长的疼痛对于一些孩子而言是必经的道路,历经幽暗的心灵在起伏跌宕百转千回后,最终会抵达何处,无人知晓,年轻的心需要自己去历练。
小帆捧着那本艳红的手账本,希望我能够给她写赠言。她特意叮嘱,老师,你开头要写上“致15岁的坚强少年”。她不仅是小帆,还是一个15 岁的坚强少年。她内心经历的孤独与困顿隶属于15 岁,隶属于所有的少年,她恰巧只是途经其间的一个。透过她坚毅的目光,我隐约看到15 岁那个默默生长的自己,与此刻眼前的少年遥相呼应。我想这也许是命运于我的馈赠,对年轻的痛感拥有恒久的感受。
我在扉页上工整地写下:“致15 岁的坚强少年:生活企图将你掩埋,却忘了你是一颗种子,蕴藏撕裂黑暗的力量。”小帆捧着本子轻盈离去,如那消散的夕阳曼妙。她不仅仅是一个坚强的少年,在我看来,她还是一个金子一般的少年。
夕阳已经落下,教室里只剩下空荡的寂静。在这空荡之间,我想也许充盈着无数少年无解的困扰。但他们定然是坚强的,对破土而生的渴求足以鼓舞他们穿越这条逼仄的隧道,通往一个未知、敞亮的未来。
(本刊原创稿,豆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