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国家图书馆藏子部儒家类汉籍述略

2020-12-20 23:14
关键词:刻本公分

陈 恒 新

一、引言

法国国家图书馆馆藏汉籍(1)笔者在法国国家图书馆从事中文古籍编目工作期间,得以目验这部分典藏,据此撰写此文。,主要包括古恒(Maurice Courant)所作《Catalogue des livres chinois》目录下9080册古籍(chinois 1-9080)及1913年后采进汉籍有编号而未编纂书目的汉籍(chinois 9080-15934)、伯希和A藏B藏、敦煌文献及满文文献等。本文主要对古恒目录下子部儒家类善本古籍考述如下。

据《中国丛书综录》,子部儒家类有经济之属、性理之属、礼教之属。礼教之属又分鉴戒、家训、妇女、蒙学、劝学、俗训。据其现藏版本著录如下。

其一,子部儒家类经济之属。明崇祯五年(1632)陈仁锡刻本《大学衍义》四十三卷(chinois 3311-3312),宋真德秀撰。明崇祯五年陈仁锡刻本《大学衍义补》一百六十卷卷首一卷(chinois 3313-3318),明丘浚撰。明末毛氏汲古阁刻清吴郡宝翰楼印本《孔子家语》十卷(chinois 3256)。清康熙孔毓圻刻本《孔子家语》二卷(chinois 3258)。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世恩堂刻本《春秋繁露》十七卷(chinois 3256),汉董仲舒撰。清雍正间孔毓圻孔毓埏校刊本《孔丛子》三卷(chinois 3260)。清乾隆二年(1737)孔广棨刻本《孔子集语》二卷(chinois 3262)。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汪佩锷刻本《慈溪黄氏日抄分类》九十七卷(chinois 3843-3848),宋黄震编。

其二,子部儒家性理之属。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吴勉学刻本《性理大全书》七十卷(chinois 3333-3337),明胡广辑。清康熙间光裕、聚锦堂刻本《性理大全会通》七十卷《续编》四十二卷(chinois 3344-3348)。明崇祯间翼圣堂刻本《性理标题综要》二十二卷(chinois 3360-3363),明詹淮纂辑。明崇祯间豹雯斋刻本《性理标题汇要》二十二卷(chinois 3363-3366),明詹淮纂辑。清康熙间隆盛堂刻本《性理体注补训解》六卷(chinois 3368),清张道升、仇廷桂纂辑。清刻本《御纂性理精义》十二卷(chinois 3369),清李光地等纂。越南皇明嗣德二年(1848)合文堂刻本《性理大全节要》五卷(chinois 3370),[裴辉璧]节要。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内府刊本《渊鉴斋御纂朱子全书》六十六卷(chinois 3732—3737),等等。

其三,子部儒家礼教之属,主要包括家训、妇女、蒙学等内容。家训: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刻本《(康熙)上谕十六条》(chinois 3425),清圣祖仁皇帝玄烨撰;清康熙刻本《上谕十六条直解》二卷(chinois 3427),清范承谟撰;清嘉庆十三年(1808)《圣谕广训》二卷(chinois 3431),清世宗胤禛述;清雍正八年(1730)刻本《庭训格言》一卷(chinois 3444),清世宗胤禛述;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刻本《训俗遗规》四卷(chinois 3447),清陈弘谋辑;清道光六年刻本《朱氏家训衍义》二卷(chinois 3440),清朱凤鸣编,等等。妇女: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刻本《女四書集註》四卷(chinois 3285),清王相注。蒙学:清五云楼刻本《五云楼校正笺注幼学详解订本》二卷(chinois 3469),明程登吉著;清刻本《三字经》(chinois 3321);清刻本《伍奎府先生引蒙手课》(chinois 3441),清梁祚辑;清五云楼刻本《状元幼学诗》(chinois 3442);清乾隆五十年正祖会贤刻本《塾课易晓录》四卷(chinois 3894),等等。

二、子部经济之属

(一)《大学衍义》四十三卷,宋真德秀撰,明崇祯五年(1632)陈仁锡刻本,chinois 3311-3312

框高21.2公分,宽14.6公分, 10行20字, 小字双行同, 白口, 四周单边, 单白鱼尾, 版心上镌书名, 中镌卷次及小题, 下镌页数,眉端镌评。正文有朱笔句读。前有崇祯壬申(五年)陈仁锡《大学衍义序》、嘉靖圣谕二道、文震孟《大学衍义序》、真德秀《大学衍义序》、真德秀《进表》、真德秀《中书门下省时政房申状》、真德秀跋、尚书省札子、嘉靖元年杨廉《进表》、《大学衍义节略题辞》、目录。卷端题“大学衍义卷之一/宋学士真德秀汇辑/明史官陈仁锡评阅”。

真德秀(1178-1235),字希元,一字景元,号西山,福建浦城人。庆元五年(1199)进士,端平元年(1234)官拜参知政事,谥文忠。其著述有:《四书集编》《政经》《文章正宗》《续文章正宗》《西山先生真文忠公文集》等。

《四库提要》:“是书因《大学》之义而推衍之。首曰帝王为治之序,帝王为学之本。次以四大纲,曰格物致知,曰正心诚意,曰修身,曰齐家,各系以目。格物致知之目四:曰明道术,辨人材,审治体,察民情;正心诚意之目二:曰崇敬畏,戒逸欲;修身之目二:曰谨言行,正威仪;齐家之目四:曰重妃匹,严内治,定国本,教戚属。中惟修身一门无子目,其余分子目四十有四,皆征引经训,参证史事,旁采先儒之论,以明法戒,而各以己意发明之。大旨在于正君心,肃宫闱,抑权倖。盖理宗虽浮慕道学之名,而内实多欲,权臣外戚,交煽为奸,卒之元气凋弊,阅五十余年而宋以亡。德秀此书,成于绍定二年,而进于端平元年。皆阴切时事以立言,先去其有妨于治平者以为治平之基,故《大学》八条目仅举其六。然自古帝王正本澄源之道,实亦不外于此。若夫宰驭百职,综理万端,常变经权,因机而应,利弊情伪,随事而求。其理虽相贯通,而为之有节次,行之有实际,非空谈心性即可坐而致者。故邱浚又续补其阙也。”[1]

该本为《大学衍义》《大学衍义补》合刻。陈仁锡序云:“补《衍义》为丘琼山先生,数季以来诵《衍义补》有之矣,未有读西山先生书而好之者,予故合刻二书。”

《大学衍义》 成书于绍定二年(1229),端平元年(1234)进献皇帝御览,原为 《读书记乙集上》,后为献书需要,独立成四十三卷。《大学衍义》明代有弘治十五年(1502)仿宋本,嘉靖六年(1527)司礼监重刊本,陈仁锡据嘉靖司礼监本重刻。《大学衍义》一书刊刻于宋末,渐兴于元,造极于明,明代还出现了众多的仿作,如:刘元纲的《论语衍义》《孟子衍义》《孝经衍义》,李好义的《端本堂经训要义》,邱浚的《大学衍义补》等数十部仿作。

(二)《大学衍义补》一百六十卷卷首一卷,明丘浚撰,明崇祯五年陈仁锡刻本,chinois 3313-3318

框高21.3公分,宽14.6公分, 10行20字, 小字双行同, 白口, 四周单边, 单白鱼尾, 版心上镌书名, 中镌卷次及小题, 下镌页数。卷前有万历三十三年《御制重刊大学衍义补叙》、陈仁锡《大学衍义补序》、邱浚《大学衍义补序》、成化二十三年邱浚《进书表》、目录。卷端题“大学衍义补卷之一/明阁臣前国子监祭酒丘浚进呈/经筵日讲官左谕德陈仁锡评阅”。

丘浚字仲深﹐号琼台﹐广东琼山人。景泰五年(1454)进士﹐官至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他熟悉当代掌故﹐一生著述甚富。

《大学衍义补》一百六十卷﹐分《正朝廷》《正百官》《固邦本》《制国用》《明礼乐》《秩祭祀》《崇教化》《备规制》《慎刑宪》《严武备》《驭夷狄》《成功化》十二章。

丘浚自序云:“仿真氏所衍之义,而于齐家之下又补以‘治国平天下之要’也。其为目凡十有二……先其本而后末,由乎内以及外,而终归于‘圣神功化之极’,所以兼本末、合内外以成夫全体大用之极功也。真氏前书本之身家以达之天下,臣为此编则又将以致夫治平之效,以收夫格致、诚正、修齐之功,因其所余而推广之,补其略以成其全。”《四库提要》:“真氏原本实属阙遗,浚博综旁搜,以补所未备,兼资体用,实足以羽翼而行。且浚学本淹通,又习知旧典,故所条列,元元本本,贯串古今,亦复具有根柢。”

《大学衍义补》最早于弘治初刊行﹐万历时再版﹐明末有张溥刊本﹑陈仁锡刊本等。清代有《四库全书》本﹑《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本。明清时﹐学人为广传该书﹐还曾纂有多种节本或述要行世。如明凌迪知《大学衍义补精华》十七卷、胡世宁《读大学衍义虞见》二卷﹑清陈弘谋《大学衍义补辑要》十二卷等。

(三)《春秋繁露》十七卷,汉董仲舒撰,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世恩堂刻本,chinois 3256

框高20.4公分,宽13.7公分,半页9行20字,小字双行同,白口,四周单边,单黑鱼尾,版心上镌“春秋繁露”,中镌卷次,下镌页数,眉上镌评。

书衣题“汉董子春秋繁露”。书名页题“汉董子春秋繁露,孙月峰先生合诸名家批评,四十六代孙世恩堂藏板”。书前有庆历七年楼郁“春秋繁露序”,孙鑛“春秋繁露叙”,天启乙丑汪明际“春秋繁露序”,康熙戊辰许奇桂“春秋繁露序”,次朱养和“凡例”,次“春秋繁露目录”。后有“重刻春秋繁露后序”,序末题“康熙岁次己巳桂月榖旦四十六代孙文昌董沐拜题于世恩堂”。

卷端首行题“春秋繁露卷一”,书名据此。次题“汉广川董仲舒著,明东海孙鑛月峰评,西湖沈鼎新自玉、朱养统元一参评,朱养和元冲订,四十六代孙董文昌偕孙承绪重梓”。

董仲舒(前179-前104),西汉思想家,广川人,西汉经学家,春秋公羊学派代表人物。

书前许奇桂康熙戊辰序曰:“今董子文昌持是书谒余而叩曰:‘昌固仲舒先生四十六裔孙也,请合三策而并镌之。’”董文昌重刻序曰:“孙月峰先生合诸名家批评《春秋繁露》……悉照原刻灾诸梨枣,不敢泯没先贤,较阅精意,后又附刻天人三策。”据此可知,此书据孙月峰刻本增加“天人三策”等内容,重新刊刻。

(四)《孔子家语》十卷,题王肃注,明末毛氏汲古阁刻清吴郡宝翰楼印本,chinois 3256

框高17.8公分,宽13.5公分,9行17字,小字双行23字,白口,左右双边,版心中镌“家语”及卷次,下镌小题。

书前有王肃“孔氏家语序”,次“孔氏家语篇目”。卷端题“孔氏家语卷一,王肃注”,书名据书名页。后有虞山毛晋跋,大明正德二年何孟春序。

各卷卷首末页题“汲古阁/毛氏正本”。书名页题“孔子家语,汲古阁校,吴郡宝翰楼”,书名页钤朱长方印“宝翰楼藏书记”。宝翰楼主人为苏州沈氏(沈良玉、沈鸣玉),钤有以上相同印记的吴郡宝翰楼出版物基本都是刊行于清康熙年间,此本当为吴郡宝翰楼据毛氏汲古阁刻本重印。

毛晋跋曰:“忽丁卯秋,吴兴贾人持一编至,乃北宋板王肃注本子,大书深刻,与今本迥异,惜二卷十六页已前皆已蠹蚀,因复向先圣焚香叩首,愿窥全豹。幸己卯春,从锡山酒家复睹一函,冠冕岿然,亦宋刻王氏注也,所逸者仅末二卷,余不觉合掌顿足,急倩能书者一补其首、一补其尾,二册俨然双璧矣。”据此知毛晋得吴兴贾人宋大字本和锡山酒家本,一缺前二卷,一缺末二卷,糅合此二本刊刻而成。据考,毛晋所言北宋大字本应为南宋蜀刻本,二卷十六叶以前所用底本并非锡山酒家本,而是明嘉靖间陆治增删校补而成的新注本[2]。

书前序首行下钤有朱方印“梁弘任印”“济远”。梁弘任(Artus de Lionne,1655-1713),字济远,法国传教士,四川宗座代牧主教。

(五)《孔子集语》二卷,宋薛据纂辑,清乾隆二年(1737)孔广棨刻本,chinois 3262

框高19.9公分,宽14.2公分, 9行18字, 小字双行同, 白口, 左右双边, 单黑鱼尾, 版心上镌书名, 中镌卷次, 下镌小题。书名页题“孔子集语,乾隆丁巳重镌,阙里世藏”。书前有清乾隆二年孔广棨序,宋淳祐丙午薛据“孔子集语原序”,“中书省看详所进孔子集语状”,次“孔子集语目录”。

卷端首行题“孔子集语”,次“宋迪功郎浙东提举司稽山书院山长永嘉薛据叔容纂辑,皇清光禄大夫袭封衍圣公七十代孙阙里孔广棨京立校刊”。

薛据(1187-1264),字叔容,永嘉人,官至浙东常平提举。曾任秘书少监,得遍观秘书阁藏书。《孔子集语》成,景定初,秘书监谢子强、吏部尚书常挺,以及徐经孙等人,都为之推荐。当时官中书舍人的文人刘克庄亲为撰写进状,要求把薛据的书送入秘书省收藏,“上可稗乙夜之览观,下可实崇文之藏贮”。另有《采微天保末议》二卷、《宅揆成鉴》二十二卷已佚。

薛据序称此书“取诸书所载,裒而聚之,日累月积,寝成篇帙。而见于《曾子》《大戴礼记》《孔丛子》《家语》四全书,与夫载于《左氏》《庄周》《列御寇》《荀卿》者,皆不与。惟错见于汉儒诸书者录之”。《四库提要》曰:“特所录尚多秦汉古书,残篇断句,或可藉此以仅存,故考古者亦不能废焉。”

孔广棨(1713-1743),字京立,号石门,孔子70代嫡孙,雍正二年袭封衍圣公,喜爱经术,能诗文,著有《敏术斋文集》八卷等。书前孔广棨序言“得宋本,虑无以广其传,爰加校雠,亟登梨枣,告竣于乾隆二年丁巳”。

有明嘉靖四明范氏刊二十种奇书本,孙星衍辑《平津馆丛书》本[3],二十二子本等。

三、子部儒家性理之属

(一)《性理大全书》七十卷,明胡广等奉敕撰,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吴勉学刻本,chinois 3333-3337

框高20.9公分,宽14.7公分,10行20字,小字双行同,白口,左右双边,双顺黑鱼尾,版心上镌“性理大全”,中镌卷次,下镌页数字数。

书名页题“性理大全/太史李九我先生纂订/呈祥馆周誉吾藏板”。前有永乐十三年“御制性理大全书序”,次永乐十三年胡广等“进书表”,次“先儒姓氏”,次“奉敕纂修姓氏”,次“万历丁酉春[吴勉学]师古斋识语”,次“性理大全书目录”。卷端题“性理大全书卷之一”。每卷卷末题“新安吴勉学重校”。

胡广(1370-1418),字光大,浙江吉水人。建文二年庚辰科状元,授编撰。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兼左春坊大学士,永乐五年至十六年任内阁首辅。著有《胡文穆公文集》。

李廷机(1542-1616),字尔张,号九我,福建晋江人。官至吏部尚书,著有《李文节文集》等。

《性理大全书》宋代理学著作和理学家言论之汇编,收录宋儒之说一百二十家。前一部分抄录周敦颐、张载、邵雍、朱熹、蔡元定、蔡沈等人著作,后一部分仿《朱子语类》抄录宋儒的语录,《四库提要》评之曰:“庞杂冗蔓,皆割裂襞积以成文,非能于道学渊源真有鉴别。”

《性理大全》与《四书大全》《五经大全》在明代作为钦定教科书,成为参加科举士子的必读书目。

王重民《中国善本书提要》称:“师古斋题记与每卷后吴勉学题名,刀刻与原书不一律,疑此本原为应天府学旧板,后归吴勉学,补刻题记,又复印行。”[4]台湾国家图书馆藏有明嘉靖三十五年建宁[应天]府刊本,经对比二者书影,二者为同板,且版框高相同。吴勉学将版心下刻工铲掉,重新刷行。

吴勉学,字肖愚,又字师古,安徽歙县人,世代从商,藏书丰厚,建刻书坊“师古斋”,刊印大量图书,尤以刊刻大量的医学图书闻名于世,其刻本被称为“吴本”。吴勉学所刻书籍注重校勘,“尝校刻经、史、子、集数百种,雠勘精审”。其所刻书有《十三经》《史记》《汉书》《二十二子》《世说新语》等。

(二)清康熙间光裕、聚锦堂刻本《性理大全会通》七十卷《续编》四十二卷,chinois 3344-3348

框高19公分,宽14.4公分,10行20字,小字双行同,白口,四周单边,单白鱼尾,版心上镌“性理会通”,中镌卷次及小题,下镌页数,眉端镌评。书名页题“性理大全会通/李九我先生原本/钟瑞先先生补注/光裕、聚锦堂藏板”。

前有永乐十三年“成祖文皇帝御制性理序”,钟人杰“性理会通序”,次永乐十三年胡广“进书表”,次“敕纂修姓氏”,次“先儒姓氏”,次“性理大全会通目录”。卷端首行题“性理大全会通卷一”,次题“吴郡汪明际点阅,钱塘锺人杰订正”。

钟人杰,明末钱塘人,字瑞先。钟人杰序:“余因较刻是书,旁罗百氏,如阳明、龙溪、白沙、整菴、复所诸讲语,栢斋、浚川之五行,青田、梁山之象纬,皆近代宗工大儒,翊经阐圣之编,釆辑为续,附之卷末,以便学者商之云。”《性理会通续编》广罗明代士人著作而成,希望与《性理大全》一样在社会上流通。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编纂委员会影印明崇祯刻本《性理会通》七十卷《续编》四十二卷。

(三)《性理标题综要》二十二卷,明詹淮纂辑,明崇祯间翼圣堂刻本,chinois 3360-3363

框高20.5公分,宽14.5公分,9行19字,小字双行同,白口,四周单边,单黑鱼尾,版心上镌“性理综要”,中镌卷次及小题,下镌页数,眉端镌评。书名页题“性理大全综要/陈明卿太史订正/翼圣堂梓行”。前有崇祯五年陈仁锡“性理序”,次李廷机序,永乐十三年“成祖文皇帝御制性理序”,次朱从古“性理序”,次“性理综要谭薮”,次“性理综要凡例”,次“性理综要总目”。卷端首行题“性理标题综要卷之一”,次题“新安詹淮纂辑、古吴陈仁锡订正”,书名据此。

李廷机序云:“有司辄举以试士,非素涉猎则立论舛矣。盖先辈学者无不究心,而晚近以来诵习乃少,无论身心家国,天下之道阙焉莫讲,即发文辞亦未必根极……诵者亦少矣,其弊起于简帙浩繁,使人畏厌,遂至一切束之高阁……乃选择简略去烦就简,既以自习因以示从游者。”陈仁锡序:“先是评《通鉴》成,辛未评《纲目》成,窃取《性理》约略简便以示儿曹。” 朱从古序称:“故陈太史编辑之如《纲鉴》例,凡有切于身心治术者存之,有切于论表策题者存之;其提指处,有切于关节者存之。人略我详人无我核,井然有条,注释俱备,较之他刻,其亦性理之综其要者乎!因请斯编,谋寿于梓,以广其传。”

南京图书馆藏明嘉靖四十年书林归仁斋刻本《新刊性理集要》八卷(GJ/116664),万历中李廷机辑《性理要选》四卷,明末陈仁锡重订本在此二本基础上修订而成。而此本当为坊间举业用书,朱从古假借詹淮、李廷机、陈仁锡之作而编刻。

《凡例》:“性理有詹栢山、诸理斋、黄葵阳、李九我、董思白诸刻,皆删汰十之六七,存其有关论题策表题者十之三四……要使科场试题有关切者,悉罗集中,无遗漏云。”此书辑詹淮、诸燮、黄洪宪、李廷机、董其昌等人《性理》著作而成。

(四)《渊鉴斋御纂朱子全书》六十六卷,清李光地等编校,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内府刊本,chinois 3732—3737

框高19.2公分,宽14.1公分, 9行20字, 小字双行同, 黑口, 四周单边, 双顺黑鱼尾, 版心中镌“朱子全书”卷次及篇名, 下镌页数。书名页题“渊鉴斋御纂朱子小学四书五经性理全书/奉旨颁行”。前有清康熙五十二年“御制朱子全书序”,次清康熙五十三年李光地等“上表”,次“凡例”,次“职名”。卷端题“渊鉴斋御纂朱子全书卷一”。

朱熹,字元晦,福建路尤溪县婺源人,宋代理学家,程朱理学集大成者。李光地,字晋卿,号厚庵,安溪(今福建安溪)人。康熙九年(1670)庚戌进士,官至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

是书分为学类、大学、论语、孟子、中庸、易、书、诗、春秋、礼、乐、性理、理气、鬼神、道统、诸子、治道、论文、赋词、历代等门类。较为系统全面地反映了朱熹的学术思想体系。《四库提要》:“圣祖仁皇帝表章朱子之学,而睿鉴高深,独洞烛语录、文集之得失,乃特诏大学士李光地等,汰其榛芜,存其精粹,以类排比,分为十有九门。金受炼而质纯,玉经琢而瑕去。读朱子之书者,奉此一编为指南,庶几可不惑于多岐矣。”

康熙御制序:“康熙三十五年天山告警,朕亲擐甲胄统数万子弟,深入不毛砂碛瀚海,指挥如意,破敌无存,未十旬而凯旋,可谓胜矣,后有所悟而自问:兵可穷乎?武可黩乎朕读其(朱熹)书,察其理,非此不能知天人相与之奧,非此不能治万邦于祉席,非此不能仁心仁政施于天下,非此不能外内为一家。读书五十载,只认得朱子一生居心行事……朱子之道,五百年未有辩论是非,凡有血气皆受其益。朕一生所学者为治天下,非书生坐观立论之易……天下至大,兆民至众,舆图甚远,开地太广,诸国外蕃风俗不同,好尚各异,防此失彼之患不可不思。以智谋要结人心,如挟泰山而超北海也,以中正、仁义、老成、宽信似乎近之。凡读是书者谅吾志不在虚词而在至理,不在责人而在去过。”康熙大力倡导朱子学,以科举功名笼络士子。

李光地等《上表》:“其书为六籍之津梁,将俾沿河而东至于海,崇其礼秩,方自庑以升堂,荟其遗编,乃命官而授简。发凡起例,无非禀圣心之裁成。提要刊繁,逐一经御笔之删定。虽至微文碎义周览甚详,转注谐声摩求必当。”

《凡例》:“近代名儒,惟朱子之学最醇,其著作亦最备……今览者苦其烦多,迷于指趣,学人病焉,今合此二书。”知此书据《朱子语类》《朱子文集》二书而成,方便读者。

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藏清康熙五十三年内府刻本。北京大学图书馆藏两部清康熙刻本,翻刻内府原刊本。

四、子部儒家礼教之属

(一)《愚斋语录》,清熊赐履撰,清康熙二十四年敕赐经义斋刻本。包括《闲道录》三卷(chinois 3424)《下学堂札记》三卷后附《下学堂会约》《下学堂规》(chinois 3435)

框高20公分,宽14.1公分, 9行20字, 白口, 左右双边, 单黑鱼尾, 版心上镌书名, 下镌页数。书名页上题“敕赐经义斋刊行”,书名页题“愚斋语录/闲道录、下学堂札记、下学堂规约/川熊先生著/敬业山房藏版”,钤“敕赐经义斋”“敬业山房藏版”朱文印。

《闲道录》前有康熙六年萧企昭序,“目录”,后有康熙十年洪名后序。卷端首行题“闲道录卷上”,次题“受业门人晋安李光地、延平李玉如、姑苏徐秉义同校”。

《四库提要》:“是书大旨以明善为宗,以主敬为要,力辟王守仁良知之学,以申朱子之说,故名曰《闲道》。” 《闲道录》康熙六年成书。熊赐履受业门人洪名序云:“海内诵习,尊若筮龟,坊间急于剞劂,颇疏校订,字句舛讹,题跋冒滥,殊失先生立言明道之意,兹同人觅得真本,再三雠校,新付梨枣。”康熙十年洪名据原本重刻。

《下学堂札记》卷端首行题“下学堂札记卷之一”,次题“孝昌熊赐履著”。前有康熙乙丑(康熙二十四年)熊赐履自序。《自序》:“自戊戌迄于甲子廿余年积有若干卷,藏诸敝笥,未敢以问世也。今年夏友人取旧时所著《闲道录》重订授梓,以公同好。余乃就向所札记中摘其与是录更相发明者,得三百三十有三条,遂厘为三卷,并付剞劂,自余仍束之梁间而已。”后有七十五叟杜浚跋。据此跋,熊赐履著述数十万言,不能全刻,故“先刻其《闲道录》及《札记》二种,以代《答问》二书”,《闲道录》“熔铸微言”,《札记》“独抒心得”,称赞此书曰“是书出而后知天下古今之惟有一教也……是书一扫之始得见夫子之真面目”。杜浚作此跋时已经七十五岁,时康熙二十四年。

后附《下学堂会约》《下学堂规》,后有新安后学施璜“下学堂规书后”,施璜将熊赐履思想归之为“论道理只是一善字,论功夫只是一敬字”。

(二)《庭训格言》一卷,清世宗胤禛述,清雍正八年(1730)刻本,chinois 3444

框高21.1公分,宽15.6公分, 7行20字, 白口, 四周双边, 单黑鱼尾, 版心上镌书名, 下镌页数。卷前有雍正四年《御制圣祖仁皇帝庭训格言序》,序后钤朱方印“雍正尊亲之印”,卷端题“圣祖仁皇帝庭训格言”,共二百四十六则,“皆实录圣训所未及载者”。

猜你喜欢
刻本公分
和刻本《事林廣記》中所見宋詞——《全宋詞》未收《迎仙客》詞六首
郑之珍《劝善记》明清刻本流变再论
密韵楼藏元刻本《南丰先生元丰类稿》版本关系初探
古人做书为什么不加页码
黑城所出《地理新书》刻本残片考
笼 子
小黑螺
《大戴礼记》版本新论
150公分的生活(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