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东北方言童谣的农耕文化研究

2020-12-20 19:06蔡梦月纪燕如周天美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巫术农耕童谣

蔡梦月,纪燕如,周天美

(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云南 昆明 650222)

关于方言与历史文化的关系,老一辈的语言学家都曾有过关注。罗常培先生1950年出版的专著《语言与文化》,十分注重联系历史文化来考察方言。内容上比较成系统的是周振鹤、游汝杰合著的《方言与中国文化》(1986),该书用史料分析了移民与方言的形成,人文地理和方言分布的关系,构拟了历代方言的分布,也运用了地名、民俗的材料说明方言的表现,对语言接触和文化交流有重要见解[1]。此外,60多年前英国语言学家L.R.帕默尔在他的《语言学概论》里就有过明确表述:“语言忠实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全部历史、文化,忠实地反映了它的各种游戏和娱乐、各种信仰和偏见,这点现在是十分清楚的了。”[2]考察语言与历史文化的关系,一方面要宏观了解现存方言划分和发展的历史渊源;另一方面要从微观去分析方言语词里所反映的全民族和本地域特有的历史、文化、观念和习俗。

口耳相传的民间童谣是方言文化的一部分,流传于云南东北部的方言童谣以其浓厚的乡音乡情,传承着千年的农耕文化内涵。“小童谣,大智慧”,简洁生动的童谣是孩童时代不可磨灭的记忆,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与教育意义。方言童谣是散落在民间的一颗颗珍珠,散发着滇东北泥土的芬芳,反映了滇东北人民农耕生产生活以及对大自然的敬畏和信仰。这些朗朗上口的童谣口耳相授世代相传,儿童也在童谣的滋养中无忧无虑成长,丰富的农耕文化内涵在童谣的画卷里一一展现。

1 童谣的概念界定

“歌”和“谣”的区别在《毛传》里有了清楚的解释:“曲合乐曰歌,徒歌曰谣。”“童谣”属于歌谣里“谣”的一部分,是“传唱于儿童之口的没有乐谱的歌谣”[3],童谣大多为没有配乐的念诵,是为儿童作的短诗,强调格律和韵脚,通常以口头形式流传。“童谣”一词首见于《国语》;清代杜文澜在《古谣谚·凡例》中将儿谣、女谣、小儿谣、婴儿谣等都归入“童谣”;还有古籍中将童谣称为“孺子歌”“小儿谣”“童子歌”“女童谣”“儿童谣”等,名称虽不同,但所指大致相同。从发生学的角度讲,童谣隶属于民间文学。在人类文明的初始阶段,童谣便已经产生了,它是民间文学中一支最古老、最绚烂的花朵,具备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没有具体的作者,民众集体创作;发生于口头,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流传存在。

2 滇东北方言童谣与农耕文化概述

滇东北地区包括云南省曲靖市和昭通市全部地区及昆明市的寻甸县和东川区。滇东北方言属于北方方言区的西南官话,其中,曲靖、寻甸、东川三地的方言差异不大,昭通的语音和词汇与前面3种有一些差异,文中涉及的语料将标明采录地,并对方音字词注音释义。滇东北方言童谣主要流传于坊间,以当地方言吟诵的童谣,传承民间文化的同时,也保护了滇东北濒临消失的方言土语。方言童谣种类丰富,体裁灵活,除了儿童玩游戏时唱诵的游戏谣,还有启发孩子智力的谜语谣,以及传递先民经验和智慧的谚语谣,具有教育教化功能,从内涵上分析,包含着丰富的农耕文化信息。

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农业大国,农耕历史源远流长,农耕文化灿烂辉煌,自给自足的农耕经济也是先民们古朴的生活方式,世代沉淀的农耕文化信息负载于口耳相传的方言童谣之中。滇东北地处云南省东北部,素有“滇黔钥匙”之称,多为山地,地域广阔,气候寒冷,方言童谣就是在这块丰厚的农耕文化土壤中孕育出来的一颗颗闪亮珍珠,散发着浓郁的农耕文化气息。农耕文化是方言童谣里最为显著的文化特征,笔者在著作《滇东北方言童谣的记录与研究》中共收集甄选了600首方言童谣,50%左右带有农耕文化的印记。

农耕文化是农业生产的文化特征,是人类在农耕生产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总和。农耕文化的内涵包括农牧方式、稼穑周期、除病防灾等农事过程,以及祈盼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等愿望。在科技不发达的农耕时代,农耕生产“靠天吃饭”,人们对大自然的敬畏和信仰会通过一些忌祀、崇拜等仪式表现出来,农耕文化因此带上了巫术色彩。因此,滇东北方言童谣所展现的农耕文化包括农耕生活、农耕精神、农耕生产工具以及巫术文化等。

3 滇东北方言童谣里的农耕文化意蕴

3.1 滇东北童谣反映的农耕生活

这里所说的农耕生活,包括滇东北人的农耕劳动生活及与农耕有关的日常家居生活。滇东北童谣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幅多姿多彩的农耕生活画面。由于地势高,山地多,交通闭塞,在这块土地上,传承千年的农耕劳作方式一直延续到近现代。近年来,随着国家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适合山地劳作的小型现代化机械设备,正逐渐改变基础的劳作方式,相关的事物也在慢慢消失。牛犁、舂碓等词汇保留在方言童谣里,后代可以通过童谣追溯过去的农耕生活方式。如流传于昭通地区的《山坡上有头牛》,以拟人的方式刻画了牛儿的辛苦劳作,内容如下:

山坡上有头牛,口含青草哭流流(1)哭流流:哭得很伤心的样子。。

问你牛儿(2)昭通话有大量的名词儿尾,且以阴平、阳平的儿尾最常见,这里的“牛儿”是阳平儿尾。哭啥子,犁头把儿在后头。

黄金条儿(3)黄金条:赶牛的牛鞭。背上铲,口喊三声害瘟牛。

牛是农耕生产必不可少的象征,在乡村家庭里如家庭成员一般重要。滇东北童谣里有大量关于放牛的童谣,如“放牛小娃小滴滴(4)小滴滴,形容很小的样子,ABB式的叠音形容词,加强语义表达的程度。、身骑牛背口吹笛”“放牛放在大山头,篮子背起去找牛”等。

另外,童谣里具有地方特色的自制食物也呈现了自给自足的农耕生活图景。方言童谣里出现频率较高的“舂碓”“舂磁粑”等,是农耕生活的一面镜子。流传于曲靖地区的方言童谣“宝宝宝宝乖乖睡,妈妈还要去踩碓”“舂糍粑,哄娃娃”等,此处妈妈“踩碓”,即用最原始的方法去除米糠皮,是典型的农耕生活内容。“碓”是一种比较原始的粮食加工工具,主要用于将稻谷舂掉糠皮,或将包谷、高粱等加工成粉,还可以舂糯米磁粑,随着电气化时代的到来,这些事物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里,原始的农耕生活器具尘封进历史的农耕文化中。

“民以食为天”,饮食不仅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也蕴涵着丰富的文化信息。“糍粑”是方言童谣常出现的食物,滇东北山区地多田少,以前白米是稀缺之物,平时吃粗粮为主,只有过年节制成节庆食物。另外,西南少数民族喜食糯米,当地汉族受其影响,喜庆时刻总是离不开跟糯米有关的糍粑、米酒等,于是,舂糍粑、酿米酒也成了方言童谣里常常表现的场景。滇东北人民淳朴善良、热情好客,待客时竭尽全力让客人吃好喝好。乡村食物最贵重的就是腊肉。由于地处寒冷山区,腌制腊肉和火腿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每年冬腊月宰杀年猪,然后搓盐晾干,招待客人或改善生活时可以吃到腊肉,因此“腊肉”也是滇东北童谣里常见的主题之一,如“雅雀呀呀呀,有客到你家。房间里面煮腊肉,窗子下面推豆花(5)推豆花:用石磨推豆花,做豆腐。”。

3.2 滇东北方言童谣里表现的农耕作物

农耕作物泛指在农业生产中栽培的各种植物。滇东北农耕历史悠久,很多作物仍保持着原始的耕作方式。一般来说,山区主要种植包谷、荞麦等;水源丰富的坝子可以种植水稻;经济作物如棉花、烤烟等;蔬菜作物有辣椒、花椒、芋头、 洋芋、花生等,在方言童谣里均有体现。由于山地较多,特别是寻甸、东川的土质适宜种植酥粉可口的洋芋,在丰富的滇东北农耕作物里,洋芋是每个家庭饭桌上必不可少的食物,做法样式极多,让人叹为观止。它身兼二职,既是主食又是蔬菜,甚至是全国各省美食街上飘香的滇味小吃。滇东北孩子们熟悉的俗语“吃洋芋,长子弟(子弟在方言里是英俊的意思)”表达了对洋芋的喜爱。这首《蔬菜传奇》生动地展现了滇东北地区的蔬菜品种:

猴年马月子虚日 洋芋占山拉大旗

红薯不服来挑战 战鼓声声震天响

洋葱布下迷魂阵 豌豆充当急先锋

南瓜用的车轮战 板栗使的流星锤

麦子飞针必见血 花椒带刺只穿心

打得蘑菇伞下躲 打得花菜一头包

打得花生干瞪眼 打得包谷吹胡须

打得番茄红了脸 打得红薯躲一边

捷报频传东风送 洋芋登基称了帝

谱我传奇蔬菜史 铸我热血英雄魂

一句“洋芋登基称了帝”表明了其重要地位。由此可见,文学来源于生活,反映生活,作为民间口传文学的童谣也不例外。

3.3 滇东北方言童谣里唱诵的自然物产资源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背靠大山的滇东北人民,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这些资源哺育着一代又一代的滇东北人。大山里的山珍当数野生菌,每当雨水季节,山上各种野生菌如雨后春笋般从地里冒出来,当地百姓只要提着竹箩上山去拾回,配上当季的青辣椒,就是饭桌上的美味佳肴。人们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和给予,方言童谣里传唱着鸡枞菌、青头菌等山珍野馐,如以“月亮公公,打把鸡枞”起兴的童谣很多。另外,在“一只脚片地生,两只脚闹五更”的谜语童谣里,“一只脚片地生”形象地描绘了山上野生菌的样子。

同样出现在方言童谣里的还有滇东北的山茅野菜,大山庇佑着滇东北的百姓,一到春夏季节,各种野菜野果应时而出,有沙松尖、蕨菜、豆军孃等,成为当地人们食物的重要部分。在物质匮乏吃不饱饭的年月,它们是人们充饥的救命食物。滇东北童谣用比兴的方式,以“苦马菜”“糖梨花”“折耳根”“酸浆果”等起兴,将这些滇东北特有的自然资源鲜活地带进了童谣的世界。

3.4 滇东北方言童谣呈现的农耕生产用具

在农耕社会,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都离不开生产生活用具。一个区域的农业生产及生活用具的种类、形式与作用同这个地区的环境、农作物的种类及人们日常生活方式紧密相连。滇东北先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就地取材,制作了犁、簸箕、甄叠、土罐、风箱、蓑衣等丰富的耕种和日常生活用具。“铁公鸡,木尾巴,一头钻到地底下”的谜语童谣传唱的是犁的形状;再如谜底为“石磨”的童谣,“上石崖,下石崖,白胡子老倌钻出来”,石磨磨出的白面或豆浆,像老头的白胡子,上下两块石磨像两块石崖,形象鲜活地刻画了石磨的形象;又如《大懒使小懒》,“大懒使小懒,小懒使门槛;门槛使研臼,研臼蹲着拗”,以顶真和拟人的方法将憨态可掬的懒小孩的形象刻画出来,其中“研臼”是过去捣碎辣椒、茴香籽等香辛料的石制器皿。

3.3.2 支持多表模式。可在一个元数据结构下定义不同结构的视图,同类信息集中存储。支持多表模式,即多个表组合成一个视图,主要数据存储在主表中,另外一些字段引用其他表的信息。通过分类法标识数据,数据可以属于多个分类,通过分类法可以多维度展现数据和梳理数据、为网状数据链的建立提供可能。支持不同类型的字段:普通文本、多行文本、单选、多选、是否下拉列表、图文混排、分类法、数字、附件等。

另外,童谣里传唱的主题还有逐渐消失的手艺人,以前的铁匠、木匠、篾匠是农耕生活中的重要职业,也是方言童谣里常用的素材,如流传较广的《张打铁李打铁》。过去,生活用具依靠自制或请专门的手工艺人打制,这是几千年农耕生产的社会缩影。现在商品日益丰富,制作这些生产工具的手艺人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唯在方言童谣里留下了珍贵的乡村记忆。

3.5 滇东北童谣蕴涵的农耕精神

3.5.1 勤劳善良与乐观豁达的精神面貌

滇东北方言童谣体现了当地人民勤劳善良的品性和重农尚耕的社会风尚。自给自足的农村生活塑造了人们勤劳善良、吃苦耐劳的品格。想吃粮食自己种,想吃果蔬自己栽,想吃粑粑自己舂,想喝米酒自己酿,想吃豆腐自家磨,想吃红糖自己熬。长期艰苦的耕种生活,养成了当地人勤劳坚韧而又乐观豁达的精神,并且编进童谣里传给下一代。从某种意义上讲,儿童游戏就是对成人劳动生活的模仿和预演。在这个过程中,儿童不仅得到了游戏的快乐,而且热爱劳动的观念和理想也得以培养。大人的劳动场所,也是儿童游戏的乐园,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们从小耳濡目染,积极参与劳动的习惯和初步的劳动技能都得到了培养。这首《月亮出来亮堂堂》表现了一家人热火朝天辛勤劳动的场景:

月亮出来亮堂堂,

公公出来做木匠,

奶奶出来簸白米,

媳妇出来纳花底,

开开箱,花衣裳,

开开柜,花棉被,

开开箩,花骨朵,

开开桶,跳出蛤蟆。

3.5.2 “天人合一”的农耕思想观念

“天人合一”,简而言之,即天、地、人关系的协调统一。“天人合一”反映了一种以人与自然为核心的天人观、宇宙观,强调的是人与自然息息相关、和谐共生的密切关系。大自然有其客观的自然规律,人只有顺应自然,依照客观规律行事,才能生息不绝。尊重“天时”,不误“农时”,土壤肥沃,人民勤劳,是农业耕种的重要条件。“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核心内容,深刻地影响了滇东北的农业生产,滇东北方言里的很多篇章就体现了这种思想。老百姓知道,如果错过了农时,误了耕种的时机,日后必受其苦,《误农歌》生动有趣地反映了这一主题:“人家栽秧我不忙,人家割谷我也黄;人家栽的勾头穗,我家栽的冲天芒。”

在长期的农耕实践中,滇东北人民积累了丰富的农事稼穑经验,是民众智慧的结晶,先民们将这些经验浓缩成短小精悍的语言形式,教给儿童传唱,将宝贵的农耕经验和农耕文化薪火相传、绵延后世。在这些简洁明快的语言形式中,有一部分属于农业谚语和气象谚语式特殊的童谣,充分反映了滇东北民众尊重自然、顺应天时的天人合一思想[6]。

4 滇东北方言童谣里的巫术文化

4.1 巫术文化的概念及起源

在科技不发达的农耕时代,人们崇尚自然、敬畏天地,产生了寄托民众精神愿望的巫术文化。所谓巫术文化,是指以巫术活动为总体特征的文化。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哈维兰说:“巫术就是通过求助于某种方式为善的或者是恶的目的起作用。”[7]我国学者宋兆麟对巫术文化的表述如下:“巫术是史前人类或巫师的一种信仰和行为的总和,是一种信仰的技术和方法。是施巫者认为凭借自己的力量,利用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和方法,可影响、控制客观事物和其他人行为的巫教形式。”[7]钟敬文在《民俗学概论》里的表述是:“借助超自然的神秘力量,对人或事物施加影响以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8]我国古代有着深厚的巫术文化传统,巫术思维和习俗渗透到包括文学艺术在内的各个阶级、各个领域。巫术文化产生的根源基于数千年的鬼神信仰,集体无意识地潜移默化进人们的思想。植根于滇东北民众的思维观念和日常生活中的巫术行为习惯,自然而然地沉淀到民间文学——方言童谣的创作之中。随着民众科学意识的提高,明辨是非能力的加强,一些巫术自然淘汰,后人只能从文学作品中窥探一二,比如留在滇东北方言童谣里而实际已消失的“司娘”“端公”。需要强调的是,童谣有其“游戏性”特征,并没有强烈的巫术目的,儿童眼中的世界与原始初民是一样的,儿童思维中的“泛灵论”与巫术思维中“万物有灵观”具有同构对应性,使得儿童的游戏童谣无意识地染上了巫术色彩[9]。

4.2 滇东北方言童谣巫术文化的表现

4.2.1 育儿童谣表现的祈求巫术

祈求巫术是指祈求神灵显灵,帮助人们实现某种愿望的巫术。祈求在具有巫术色彩的方言童谣里占多数,体现了先民对自然的敬畏。比如长辈看到孩子摔跤、生病、哭闹时,一边拍孩子的背,一边念念有词地安慰着孩子,就是带有巫术文化的一种民间信仰。寻甸的《拍拍胸》[10]是儿童洗澡或游泳之前掬水拍身做准备活动时所诵:

拍拍胸,不伤风;

拍拍背,不咳嗽;

拍拍跨,不挨打;

拍拍肚,水好凫(6)凫:寻甸话的“凫水”即在游泳之意。。

另外,祈雨童谣自古以来也是民间童谣的重要主题之一。在以农为本的农耕社会,雨水是丰收的保障。祈雨的主题常常出现在童谣里,“小小童子苦哀哀,撒下秧苗不得栽,祈求老天下大雨,乌风暴雨一起来……”,以呼告的修辞方式,向上天发出祈雨祷告:“老天老天下天雨,栽完秧,吃白米。”

4.2.2 游戏童谣中的诅咒巫术

这里的游戏童谣指儿童在嬉笑打闹和辅助游戏时随口唱诵的童谣,而诅咒巫术的本意是借助语言的魔力以达到加害对方的巫术,是巫术行为的核心内容。童谣玩的诅咒巫术与成人世界的诅咒巫术不同:第一,童谣里的巫术使用者和接受者都是儿童,天真烂漫,并不是真想加害于人;第二,主要用于游戏玩乐之间调侃戏谑,面对面的诅咒。既然是“童言无忌”之词,便不具有损害他人的目的和结果。如嫌弃小伙伴不好玩的《玩不起》:

玩不起,玩不起,

一碗鸡蛋一碗米,

放在你家柜头起。

看似简单的语句,结合背后的民俗让人不寒而栗:过去滇东北的农村有人去世后,会在床头或脚处放一碗鸡蛋一碗米,直到送上山安葬。这是具有诅咒含义的童谣,但孩子传唱的时候可能并不知其背后之意,只是顺口念出。

4.2.3 生活童谣里的驱邪巫术

这里的生活童谣,指的是反映滇东北民众日常生活的方言童谣。采录自曲靖的《烟子别煪我》用拟人的方式生动地描写了祈求烟子不要熏我的场景:“烟子烟表(7)表:不要。煪(8)“煪”保留了古语词特征的方言词:“煪”:音同“秋”,火熏。《玉篇》:“煪,熮也。”《集韵》:①“煪,火貌。”② “煪,燥也。”《汉语大词典》和《现代汉语词典》无此字。滇东北方言音[??iu44]是“熏”的意思。曲靖方言同时包含了中古和《韵略易通》的意义,可用作动词,也可用作形容词,比如方言童谣“烟子烟子别煪我,我是天上梅花朵”用作动词“熏”意。我,杀个鸡来打平伙(9)打平伙:曲靖方言里的AA制,几个小伙伴贡献出自己好吃的东西,合并在一起聚餐享用。,我吃鸡脑壳,你吃鸡屁股,吃到鸡屎不怪我”。过去滇东北的农村家庭有火塘,置于正屋,用于煮饭、烧水和取暖。据说念此童谣烟就不朝自己的方向吹。当然,童谣更多体现的还是其娱乐游戏功能。

综上所述,作为民间文学之一的方言童谣,保留了滇东北地区的农耕文化以及巫术色彩的民间信仰并世代相传。方言表达的童谣是联结乡音乡情的纽带,有利于地方生活描写。邢向东[11]认为:汉语方言是精彩纷呈的地方文化的载体,在国际化的大背景下,如何处理共同语与方言之间的关系,如何对待方言与地域文化,已成为学界热议的焦点话题。方言童谣同地方的历史、文化、民俗、民间文学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互相印证,互相支持。因而,方言童谣的调查研究,对于考察这个地方的文化内涵具有史料价值,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巫术农耕童谣
农耕初体验
农耕旧事十二韵
童谣里的童年
快乐童谣
立足农耕 特色强校
《讲故事:中国历史上的巫术与替罪》
送餐的巫术经济学 精读
拾趣安吉,快乐“农耕”
神秘的地索拉诺“巫术市场”
西藏歌谣中的巫术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