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 鑫,史官清,欧阳天治
(1.贵州商学院经济学院,贵州 贵阳 550014;2.百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百色 533000)
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经过约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制造业正在取得世界级的竞争力。但在主要制造业产品出口品类上,均存在着核心技术、产品附加值、品牌观念等问题。如何改进中国制造业以提升制造业产品的出口竞争力,已经成为事关国计民生的根本问题。
关于中国制造业产品出口竞争力的研究成果丰硕,主要围绕中国制造行业国际竞争力、制造业出口品质量影响因素、产品附加值提升、存在的问题与对策4个方面。
制造行业国际竞争力方面,徐涛[1]运用网络型产业组织理论和实证方法进行研究,将竞争力的提升归因为外资企业技术外溢效应与产业聚集效应。杨华等[2]将国际社会分工进入产品拆分价值链的内分工阶段,认为制造业国际市场竞争力分野于价值链上的分工,国际竞争力弱主要因为我国制造业产品尚处于原材料粗加工、生产组装等低利润环节。戴翔[3]基于贸易附加值测算了制造行业的显示性比较优势(RCA)指数,认为比较优势仍集中于劳动密集型领域,资本及知识密集型领域优势不明显。
制造业出口品质量决定因素方面,刘曼曼[4]认为全要素生产率以及由此带来的技术进步效应、成本效应、综合效应影响了出口产品质量,嵌套Logit模型分析显示,产品跨越质量阶梯与人力资本、资本密度相关性高,但与开放程度以及研发密度相关度低。
制造业产品附加值提升方面,王秋红等[5]利用OECD数据和KPWW附加值贸易核算框架测算,结果表明,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参与度较高,但价值链分工及产品附加值低,被认为是“低端锁定”的代表,要素禀赋优势和鼓励科研创新有利于国内附加值的提升。
制造业及制造业产品问题与对策研究方面,邵青[6]详细分析了中国整体制造业以及分行业价值链的走向,构建了出口复杂度指标对制造业价值链进行分析,提出重视科研投入、引进外资、发展本土企业、价值链功能升级是解决中国制造业问题的关键。周丽[7]认为,中国已经成为国际供应链中心,中国制造凭借自身在产业规模、基础设施及成本等方面的优势,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逐渐提高,但是在管理水平、人才及知识产权等方面还存在不足。中国制造可从提高供应链协同、减税降费及创新等方面进行突破,以此提高中国制造的国际竞争力、构建创新型优势。
文献研究发现,对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普遍基于制造业价值链的研究,认为制造业的服务化与产业链条的拓展是制造业竞争力升级的主要关键因素。关于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与产品质量提升的研究,大部分学者认为,加大科研投入、学习国外管理经验是解决质量问题的关键。对产品附加值的研究,首要的结论在于中国制造企业需要延长服务链,将制造业服务化。对中国制造业存在的问题方面,首先承认与发达国家的起点差距以及由此导致的产业环节分工,指出一系列我国制造业发展的短板,从行业结构、产品结构、服务链条跨度、科技创新、人才支撑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经过近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制造业在规模上已经具备了世界级的竞争力。2018年8月,世界贸易组织(WTO)发布的《国际贸易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亚洲贸易量增长率为8.1%,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7%;中国贸易量居世界首位,2016、2017年间,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且处于贸易顺差;制造业商品出口比率为93.7%,占商品贸易出口绝大部分,主要出口目的国为美国和欧盟(28个国家)。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为26.5万亿元,连续多年在GDP中占比约30%,制造业无疑是我国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中国制造业22个大类的增加值均位于世界前列,其中纺织、服装、皮革、基本金属等产业增加值占世界的比重超过30%,在联合国全部19种大类制造行业中,中国有18种大类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2018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制造业增加值的28%,排名全球第一,同期美国占比为17%,日本占比为9%,中国制造业在规模上已经具备了国际竞争力(1)前瞻产业研究院:《2019年中国制造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在科学的“低垂之果”几乎被采摘完毕、新的划时代科技创新还未出现之前,规模本身就意味着优势,历次全球制造中心的演变都是大规模经济体对小规模经济体的替代。中国已经拥有了几乎全部经历过全球化洗礼的国民,最完整的工业体系,规模最大的产业工人,难以计数的工厂技术,这些都成为缩小与发达国家制造业竞争力差异的主要依凭。
2017年至今,我国低端制造产品出口规模平稳,而高端制造产品出口量不断提升。根据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发布的《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13》,中国的创新能力逐渐提高,国家创新指数在全球40个主要国家排名上升到第19位,中国企业研发活动经费稳居世界第三,高新技术发展产业的产品出口比例排在制造业出口的第一位。相较于其他行业,中国的制造业不仅有国家政策的扶持,其产业类型在国际市场上还有较强的竞争力。在产品结构方面,一些科技含量较高的制造品产量(含代工品)已经占有世界总产量的较大份额,如手机、计算机、化纤、彩电、水泥、粗钢等产品均已超过世界总产量的50%。一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制造业如高铁技术、造桥技术、医用材料技术逐步享誉世界。
几十年的制造业发展历程使中国积累了庞大的工程师队伍,能够迅速将设计转化为产品,成为我国制造业的一大核心竞争力。与制造过程匹配,一系列工厂技术诀窍(Know-how)强化了中国制造产品的成本优势。
在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面对甚嚣尘上的“反全球化”迷思,我国出台了系统的政策扶持,力争用30年的时间改变中国制造大而不强的局面。2015年5月19日,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国发〔2015〕28号)是第一个十年计划。该计划提出要想增强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就必须打造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必须坚持“六个一”,即一条道路——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一个主题——促进制造业创新发展;一个中心——提质增效;一条主线——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一个主攻方向——推进智能制造;一个目标——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建设国防对重大科技装备的需求(2)《中国制造2025》: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5/19/content_9784.htm。。实现中国制造强国的战略管理目标,要坚持问题导向,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加快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全面提高产品质量和产品核心竞争力。
中国虽然是制造大国,但还不是制造强国,在产品层次上仍以低端制造业为主,在工艺流程上仍采用传统制造工艺,在管理水平上仍相对落后,在贸易方式上多选择两头在外的加工贸易,在价值链跨度上仍然较短,在价值获取上仍然份额较低,因此中国制造业的整体竞争力亟待提升。
中国制造品以及制造企业也存在一些亟待提升的主要问题,如:1)缺乏核心制造技术,产品附加值过低;2)品牌观念不强;3)制造业人才不足;4)低端产品和高端产品产量相差过大;5)创新能力不足,传统制造业产品占据主导;6)产品单一化,产品市场结构设计不合理等。可以说,缺乏世界级的制造业企业与制造业核心品牌仍是我国赶超型经济的阵痛。
中国经济在社会的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始终维持了巨大的供求差距。2003年,时任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常务副秘书长的王建教授提出:中国最大的结构矛盾是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与产值结构错位,从产值比重(代表社会供给能力)的特征看已经是人均 3 000 美元GDP的国家,但是从劳动力和农村人口比重(代表购买能力)看,还是典型的人均500美元以下国家的特征。而中国的经济高增长一直以出口作为主要的驱动力,主要的高增长部门高度集中于电子、机械、冶金、化工等资金与技术密集型产业(3)王建:关于中国经济增长趋势的三个判断。http://m.aisixiang.com/data/947-2.html。。
结构调整的呼声很高但做得仍不足,10余年过后,这一巨大的供需矛盾并未明显扭转。如此巨大的差异导致国际市场的任何风吹草动都能对中国制造形成体系性冲击。当前中国处于培育内需的阶段,但由于初始差距过大导致中国制造业对国际市场的依赖度过大,如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导致订单大幅度减少,加之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企业现金流一旦断裂往往只能退出市场。以突如其来又旷日持久的新冠疫情为例,其对中国制造供应链及出口造成巨大冲击,制造业全球产业链与供应链出现重构。对于整个中国制造行业来说,这种重构也许是抢占滩头的机会,但对于单体的制造业企业(除少数与卫生防疫相关行业)来说,可以说是危大于机,行业的转型升级往往以一部分企业退出市场作为代价。
鉴于中国属发展中国家与赶超型经济体,为发挥后发优势,自然在原始创新方面积累不足,而以集成创新及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为主,因此在传统市场上往往因为核心技术难以掌握而让渡产业价值链的大部分价值。
低端产品和高端产品产量相差过大。截至2019年,我国仍然存在低端产品过剩的问题,因为我国的制造业多是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产品大多是手工产品,价格低廉,产量也因庞大的劳动力人口而久居世界第一,而高端制造产品不足是因为高端制造研发技术不够成熟,虽然在高铁和造桥方面的高端制造已经傲然于世界,但是在航母、飞机和数控技术等能大幅度增加综合国力的方面却显得捉襟见肘。
由于主要把控制造环节,处于微笑曲线中端的加工与组装环节,而处于前端的研发、设计、采购、材料环节以及处于后端的品牌、物流、销售、金融环节往往难以掌控,致使出口产品的离岸价格与最终消费价格之间差异巨大,以国人最常用的例子芭比娃娃生产来说,二者价格相差达10倍,利润率相差数十倍。
许多制造业企业为拓展海外市场,早期选择了贴牌经营这一相对容易的扩张策略,而没有从最开始就推广自己的品牌,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路径依赖”,品牌意识越来越淡漠,彻底沦为代工角色。
国家统计局监测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新增人口数量比2017年少,60岁以上人口比例达到历史新高,劳动人口数量也出现首次下降。在2018年底,中国大陆总人口比2017年增加530万;比2017年新增人口减少约200万,2017年出生人口约为 1 723 万,2016年约为 1 786 万,人口出生规模连续第二年出现萎缩。发达国家的工业制造业起步早,教育制造人才历史悠久,制造业人才素质极其成熟,而我国的制造业在改革开放以后才慢慢步入正轨,在人才培养方面很欠缺经验,导致现如今我国的制造业人才不足。
中国是全球化最坚定的推动者,甚至将开放经济上升到事关人类福祉的高度。“一带一路”倡议构建了一个发展的旋涡,越来越多的国家参与进来拓展了中国的地缘政治经济,由基础设施合作作为开端,迅速扩大至关税同盟、人民币可兑换、产业合作等新的合作主题。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这一合作体系,为我国开辟新的国际市场创造了重要条件。中国主导的亚投行、丝路基金逐步改变相关国家的经贸关系,延展了中国对外合作的网络。
《中国制造2025》规划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顶层设计与落地路线图,是推进制造业整体竞争力提升与制造企业转型发展的政策保障。经过30年的发展与努力,应能扭转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局面,由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
当前的外向型制造业企业,需兼顾国际国内2个市场、2种需求,不断提升出口品的科技含量与产品附加值,提升产品的出口竞争力。采取竞争优势导向型的出口模式,有利于发展、创新市场,为本国剩余产品找到新的市场出口,为闲置和过剩的生产力与生产技术资源寻求更多的使用价值,为本国制造业创造发展机会与就业机会,利用自身的技术、资源、人才优势参与国际分工,从而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谋取更大的发展空间。
制造业出口企业需要提升技术含量,破解转型发展的瓶颈。关键核心技术已成为我国制造业转型发展的瓶颈,关键的核心技术包括3个方面:一是基础性技术和共同性技术;二是关键性技术和区别性技术;三是尖端性技术和突破性技术。基础性和共同性技术在我国已经相对成熟,目前最欠缺的是关键性和区别性技术。关键性技术是目前国际市场上最具有产品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性技术,区别性技术是根据消费者的喜好、习惯、行为等方式为消费者量身制造、智能制造的产品,它能为关键性技术提供质变的附加值。
制造品牌不仅仅是一个符号和产品象征,更是一个能全面反映企业状态、运营团队和消费者信赖度的标志。品牌意味着“三高一低”,即高质量、高信誉、高效率和低成本,品牌的确立意味着在市场竞争中始终处于价格优势方。在创立品牌和扩大自身品牌影响力的过程中,要优化产品市场结构,增加产品多元化、专业化,整合存量资产,提高技术含量和加强科学管理。
一个产业中,人的因素是最主要的因素,制造业人才是一切创新的主体,培养适应21世纪制造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制造人才是当前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中国制造业需结合制造业发展需求,完善拓展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结构与深度,强化政产学研用合作,形成课堂教育与工厂现场教育有机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