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军
(民权县农机监理站 河南 民权 476800)
近几年农机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不仅影响了正常农业生产活动的开展,更是对基层农业劳动人民的健康安全造成了危害,因此加强对农机安全生产的监管与治理十分必要。要加强农业安全生产的宣传工作,对基层农机使用者进行专业性技术指导,提高其规范化操作的能力与意识,同时强化农机安全生产的系统化管理,以实现对农机安全事故的有效预防与控制,提升农机设备在劳动作业期间的性能与安全,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为了减少甚至杜绝农机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农机设备的正常安全运行,农机管理部门需要加强农机操作者的技术水平,安排专业的农机技术人员对基层农机使用者进行培训,使其掌握农机设备的技术知识与安全要点。但是因为基层农机使用者大部分都是农民,知识层面与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在学习掌握相关技术知识时进度可能较慢,在实际使用操作农机时,无法在第一时间排查出农机的安全隐患,从而导致安全事故无法完全杜绝。因此,技术培训人员应当全面总结出农机使用技术要点、农业机械设备的运行机理与安全隐患的排查方法,耐心地教授给基层农机操作者,并演示各项规范操作,保证其能全面且正确的掌握,能够在遇到故障或危险时,可以按照一定的流程进行故障的排查与简单维修。技术培训人员指导基层农机使用者对农机设备进行日常保养,可以延缓并保障农机设备的使用寿命,同时减少农机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
农用机械设备隐患的有效排查与治理,能够显著减少农机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劳动人员的健康安全及农业生产的顺利开展。做好农机隐患的有效排查与治理工作,首先是做好宣传工作,加强农机安全生产概念与意识的宣传力度,让基层农机使用者能够正确了解农机安全生产的概念与必要性,提升农机使用过程中自主防范的意识,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对于农机安全生产的宣传形式,既可以召开农机安全生产知识的讲座,也可开展农机安全培训,组织农机使用者对机械设备的规范操作流程进行学习,确保农机使用者的技术水平与安全意识得到提升,实现农机科学规范的使用操作。报纸、手机、广播车等宣传方式的全面使用,加大对农机设备违规操作的相应处罚以及隐患造成的安全事故案例的宣传,也能对农机隐患排查与安全防范工作起到巨大的作用,提升安全防范意识,减少安全事故的再次发生。
基层农机使用者的法律观念与文化水平有所欠缺,大部分地区基层农业劳动者的法律意识淡薄,在使用农机设备中无牌证操作、违章搭载等情况时有发生,从而导致安全事故频繁发生,因此需要农机管理机构连同相关部门加大力度进行普法宣传活动,提高基层农业劳动者的法律意识,减少甚至杜绝基层农机使用者违法违规生产,促进农机作业安全性的提升。另外加强对于农机设备的登记、驾驶证、农机设备年检、参保等问题的监管工作现象,做好农业机械系统全面性的监管,促进农机隐患排查工作顺利开展。农机登记、持证上岗、设备检验、规章操作等系统化监管措施能够有效的发现农机设备存在的隐患并进行及时处理,保证了农机设备的安全效率与农业生产活动的正常展开。
在实际农业劳动期间,针对不同的生产作业需求进行选择使用适合的农业机械设备。只有保证农机设备合理规范的应用,才能充分发挥出农机设备的功能与作用,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产量与质量,减少人力物力、资源,提升农业价值的整体效益,更快更好的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而农机使用者能够熟练使用各种农机并保证科学规范性的操作,才是实现农业设备合理应用的先决条件。但各种农机设备在实际使用时,由于监管制度、操作技术水平、安全法律意识等原因,许多农机设备使用者在进行作业时并没有参照相关标准安全科学的操作,不仅容易降低农机使用的效果,还容易引起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在排查安全隐患的同时,农机管理机构还应做好监管治理工作,严格管理约束农机设备使用中不规范或违法违章的操作的行为,并限期整改,保证农机能够合理安全的应用,大幅度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