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小麦生长异常原因及防治措施

2020-12-20 17:51:26韩连贞刘连蓬刘梅梅窦炳新
现代农村科技 2020年6期
关键词:死苗药害侵染

韩连贞 刘连蓬 刘梅梅 窦炳新

(河北省盐山县农业农村局 河北 盐山 061300)

在冬小麦生产管理环节中,秸秆还田、整地、播种以及苗期管理,是冬小麦整个生长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若管理不当,导致出苗不全、干尖、黄叶、死苗烂根等异常现象不断发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冬前苗情。为此,我们进行了深入调查,并就不同情况提出解决方案。

1 秸秆还田

1.1 苗情异常原因。调查发现,前茬没种作物的生茬地,麦苗长势良好,冬小麦发生干尖黄叶、死苗烂根现象较少;休耕种一季的农田,异常现象也比较轻;而连年两季复种、两季秸秆全部还田、秸秆处理粗糙、旋耕播种且旋耕深度较浅的地块,则麦苗异常情况严重。秸秆异常的原因:①秸秆处理粉碎粗糙,旋耕深度不够,造成秸秆大量以不粉碎的状态集中在播种层下,部分种子直接落在秸秆上,造成出苗不好或根本不能萌发。翌年春天,不萌发的麦种在秸秆腐烂后才与土壤接触,萌发生长出许多无效苗。②部分麦种萌发出苗后,根系扎在粉碎不好的秸秆上,直接被秸秆阻断,无法吸收土壤中的营养。③浅层秸秆量大,播种出苗后土壤暄松不实、透风冒气、秸秆腐熟过程中与麦苗争夺氮素。

1.2 应对措施

1.2.1 选择负责任的农机手。宁可多花作业费,也要选择好的农机手,做到旋耕深度到位,秸秆粉碎达标,减少小麦播层的秸秆量。播层即便有些许秸秆,由于粉碎好,混土后对小麦的出苗和苗后生长影响也不大。

1.2.2 播前土壤翻耕。把还田的秸秆翻到深处,能够避免秸秆集中在小麦播层下,减轻对出苗及苗期生长的危害。

1.2.3 播后镇压。由于秸秆还田造成土壤暄松,小麦播种后透风冒气。镇压可以压实土壤,使种子与土壤充分接触,减少因透风冒气、与土壤接触不实造成的生长异常。

1.2.4 播前增施尿素。整地前在粉碎后的秸秆上撒施尿素10 kg/667m2左右,然后再进行播前整地,增加了秸秆腐烂过程中的碳氮比,减轻了与小麦争夺氮素的问题,可减轻小麦生长缺氮黄化现象。

1.2.5 采取免耕播。免耕播能避免种子落在秸秆上,可防止出现苗情异常。

2 小麦播种深度

2.1 苗情异常原因。小麦播种适宜深度一般为3 cm左右,通常情况下,由于播种时土壤墒情不好,播种机手怕把种子播在干土上不出苗,有意提高播种深度,或者是随意加大播种深度。播种过深,致使小麦出苗时间比较长,形成地下茎,加重营养消耗,影响小麦养分的积累。干旱少雨时,农民有浇“蒙头水”的习惯,土壤因湿度过大,造成小麦出苗和麦苗生长过程缺氧而出现叶片干尖。

2.2 应对措施。足墒播种,如果土壤干旱,应该先造墒后播种,才能一播保全苗。近些年来,在秋作物生长后期天气干旱的情况下,有水浇条件的(尤其是玉米),可在收获前半月浇1 遍水,既保证了作物秋收前灌好浆,又为冬小麦种植造好了墒,还为小麦适时播种争取了时间。

3 病害

3.1 小麦常见病害。小麦发芽出苗期容易受到一些病害的侵染,常见病害主要有小麦茎基腐病、小麦根腐病、小麦纹枯病等。

3.1.1 小麦茎基腐病。小麦连年播种、秸秆还田、秸秆处理不当,容易造成病原基数的积累,促使病害逐年加重。小麦茎基腐病是由镰刀孢属病原菌侵染小麦的分蘖茎和主茎引起的,侵染部位与土壤中病原菌数量和分布情况有很大的关系。在免耕田块,病原菌多存在于地表,以茎基部及以下位点为侵染点;在小麦植株残体密集的地块,病原菌主要从根茎部入侵,在播种和幼苗期造成死苗烂种。小麦茎基腐病多在小麦萌发前受到侵染,导致苗期枯萎、茎基部叶鞘呈褐色、小麦根部出现腐烂。

3.1.2 小麦根腐病。病源菌为禾旋孢腔菌,土壤过于干旱或潮湿时发生重,幼苗遭受冻害病情加重。根腐病发生发展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土壤板结、播种过深、小麦连作、种子带菌等。当种子萌发后,病菌先侵染芽鞘,后蔓延至幼苗,引起芽枯和苗腐。分蘖期根茎部产生褐斑,叶鞘发生褐色腐烂,严重时引起幼苗死亡。

另外,纹枯病、全蚀病等其他苗期病害严重发生时,也可引起麦苗干尖黄叶、死苗烂根等现象。

3.2 应对措施

3.2.1 综合措施。①因地制宜选择抗病性好的小麦优良品种。②播种前对小麦良种用优良种衣剂进行包衣,通常使用种衣剂苯醚甲环唑+咯菌腈+噻虫嗪适量配比150 ml,对25 kg 种子进行包衣,对预防小麦苗期病害,防控中后期蚜虫发生,及趋避地下害虫效果很好。包衣剂中加入适量的芸苔素内酯,有利于促进小麦苗齐苗壮、提高小麦根系活力、增强小麦对病害的抵抗能力。③如果土壤带菌严重,可选用70%甲基托布津3 kg+30%苯醚·丙环唑悬浮剂混合撒施进行土壤消毒,效果较好。

3.2.2 针对性防治。①小麦苗期根腐类病害:可选用30%甲霜灵·恶霉灵30~50 ml/667 m2,同时加入适量的芸苔素内酯和磷酸二氢钾进行全田叶面喷雾,防效很好。②茎基腐病或纹枯病:可选用25%噻呋酰胺+25%嘧菌酯+芸苔素内酯+腐殖酸液肥进行全田叶面喷雾,防效也不错。③全蚀病:宜用硅噻菌胺种衣剂对小麦种子进行包衣。戊唑醇、丙环唑、福美双等杀菌剂都可进行包衣,但有的杀菌剂包衣会影响小麦出苗,使用时必须注意严格按剂量和操作规程进行。

4 小麦除草剂药害

4.1 除草剂药害种类。小麦除草剂药害包括前茬除草剂药害和当茬除草剂药害。前茬除草剂药害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玉米田苗后除草剂使用量过大、使用时间过晚,尤其是玉米苗后除草剂莠去津成分含量过高,错过了最佳除草时期,杂草偏大不得不加大除草剂使用量。莠去津在土壤中持效期较长,造成小麦种植后出苗不好,苗黄苗弱。另外,在冬前进行麦田杂草防治时,往往因施药不当产生药害,造成小麦干尖黄叶,死苗烂根。

4.2 应对措施。在玉米除草过程中,应注重玉米苗前封地除草。苗前除草剂残效期不到2 个月,对下茬小麦种植无影响。使用苗后除草剂,如果使用时间偏晚,尽量使用不含有莠去津成分的苗后除草剂,以防莠去津残留对小麦造成药害。

5 其它原因

土壤墒情差,幼苗生长过快,遭遇骤然大幅度降温,小麦苗期发生红蜘蛛、地下害虫为害等原因,都可造成小麦干尖黄叶、死苗烂根、缺苗断垄等异常情况,需要仔细观察、诊断,确定正确的防治措施。

猜你喜欢
死苗药害侵染
冬春小麦科学防治死苗
今日农业(2022年2期)2022-11-16 12:29:47
揭示水霉菌繁殖和侵染过程
当代水产(2022年1期)2022-04-26 14:35:30
作物遭受药害的补救措施
今日农业(2019年10期)2019-01-04 04:28:15
如何辨别肥害和药害
今日农业(2019年10期)2019-01-04 04:28:15
浅析水稻旱育秧死苗原因及对策
芸薹根肿菌侵染过程及影响因子研究
甘蓝根肿病菌休眠孢子的生物学特性及侵染寄主的显微观察
域外药害事件及其监管的几点思考
第四讲 棉花药害诊断及其防治
烟草靶斑病(Thanatephorus cucumeris)侵染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