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西增
(石家庄市藁城区种子产业总公司 河北 石家庄 052160)
大豆是豆科作物,具有根瘤共生固氮作用,种地养地生态效益显著。大豆成熟后,秸秆少、落叶多,养分归还率高,有培肥地力的作用。了解并掌握河北省大豆的产业现状、存在问题、技术需求以及高产创建主攻方向,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的意义。
1.1 基本情况。河北省是黄淮海地区大豆主产省份,各市均有种植,其中夏大豆占80%,主要分布在冀中南区域;春大豆占20%,主要分布在冀北区域。2018年大豆种植面积131.4 万亩,在全国排第14 位;平均单产达到162 千克/亩,总产21.23 万吨;规模农场平均亩产215 千克。
1.2 主要优势
1.2.1 消费需求旺盛,发展空间大。河北地处环京津都市圈,区域内居民历来有喜食豆腐、豆浆和豆腐脑等豆制品的习惯,巨大的消费需求,为河北省发展大豆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区域内有河北豆豆集团、北京老才臣食品有限公司、北京王致和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等大型豆制品加工企业,对大豆需求旺盛,年消费蛋白加工及食用大豆100 多万吨,榨油用大豆300 多万吨。
1.2.2 生态优势明显,大豆品质优良。河北省地处华北平原,光热资源充足,具有生产优质大豆的自然条件和地理优势,为我国的“双高”优质大豆产区。生产的大豆蛋白质含量(>42%)高于东北大豆(39%)和进口大豆( 38% )含量,油分含量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是豆制品加工行业和榨油企业理想的原料。
1.2.3 研发力量较强,育种水平领先。河北省大豆优质高产育种研究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并以品种为载体进行了相关配套技术研究。先后育成了以冀豆12 为代表的高蛋白系列大豆品种(蛋白含量>45%),以冀豆17 为代表的高油大豆系列品种(含油量>23%),以国内外第一个高蛋白无腥大豆五星4 号为代表的无豆腥味系列品种。
1.3 发展潜力
1.3.1 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近年来,国家大力压减高耗低效农作物种植面积,而且随着新一轮地下水压采任务的落实,大豆作为替代高耗水粮食作物的抗旱节水作物,种植面积增长空间大,特别是太行山、燕山的浅山丘陵及平原区尤为明显。以石家庄市藁城区为例,2017 年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遥感监测大豆种植面积25.7 万亩,2018 年达到了30 万亩。
1.3.2 健康消费需求拓展销售空间。每100 克大豆含蛋白质40 克左右,是小麦的3.6 倍、玉米的4.2 倍、大米的5 倍,是牛肉的2 倍、猪肉的3 倍,素有“田中之肉、营养之王”的美誉。大豆还含有异黄酮、卵磷脂、皂苷、可溶性纤维等,具保健功能,增加大豆消费有利于改善我国居民食物营养结构。
1.3.3 种植大豆生态效益明显。大豆具有固氮作用,可以减少化肥的施用量,一般每亩可节省8~10 千克化肥。同时大豆抗旱能力较强,比种植玉米每亩可节水450 方。大豆与玉米轮作,玉米每亩增产50~60千克,而且对病虫草害防控有调节作用,具有“减肥增收”的生态效益。
1.3.4 大豆生产顺应农业机械化生产方式。目前,随着土地流转步伐的加快、农民合作组织的兴起,作物生产正在由原来的小规模零散种植朝着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方向发展,为大豆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2.1 良种供应体系不健全,优质专用品种覆盖率低。多年来河北省从事大豆种子繁育和销售的企业少且经营量小。经营量较大的廊坊绿九州种子公司、河北华丰种业,年经营规模也仅100 多万千克,远不能满足市场对良种的需求,影响了河北省优质大豆品种的推广面积。
2.2 组织化和社会化程度低,种植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历史上,河北省大豆以小农户种植为主,新型经营主体参与度低,社会化服务跟不上,导致大豆种植分散,不成规模,良种良法不配套,管理粗放。优质专用品种专种专管专收没有形成机制,影响优质大豆品牌优势的发挥。
2.3 豆制品加工零散,附加值开发不充分。河北省大部分大豆是以原产品的形式外销京津市场,从事大豆深加工的企业除高碑店豆豆集团等少数几家外,一般是加工花生油的企业兼顾加工大豆,生产豆油、豆粕;大部分是小作坊生产豆腐、腐竹、豆腐丝等初级豆制品,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低,市场竞争能力不强,而且存在较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2.4 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产业链脱节现象较重。河北省大豆科研—良种供应—生产应用—商品销售各环节衔接不紧密,尽管河北省生产的大豆蛋白含量较高,但没做到按品种区域化种植、模式化管理、订单化回收,混种混收现象严重,致使商品大豆指标不稳定,加工企业不愿收购。
3.1 主攻方向。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升大豆产业竞争力为核心,充分挖掘大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紧紧围绕大豆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强全产业链技术研发和应用,以“全程机械化绿色、高效、高产大豆高产栽培技术”和“大豆高产创建”为载体,全力打造科技农业、绿色农业、品牌农业、质量农业,为保障大豆安全供给提供科技支撑。
3.2 总体目标。引进、筛选、培育优质、高产、多抗大豆新品种,以适应全省不同生态区、不同用途的需要。集成与示范大豆高产绿色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培育省内大豆生产专业化服务组织。培育种业、大宗原粮、高端精品粮等不同层次冀豆品牌产品,加强产后服务,提升河北省大豆产业发展竞争力。
由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牵头组建河北大豆生产技术创新团队,提出岗位专家和综合实验推广站设置方案。
4.1 高产绿色全程机械化大豆生产技术集成与示范
4.1.1 适于大豆绿色生产的大豆新品种筛选。重点筛选高产、高蛋白、高油、特用、耐密植、抗倒伏、耐病虫害、水肥高效利用、适宜机械化作业的大豆新品种。
4.1.2 适于大豆绿色生产的关键技术研发。重点研究、优化省内不同地区的平衡施肥及根瘤菌施用等高效施肥技术、“一喷多防”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高效低毒农药筛选。
4.1.3 适于大豆全程机械化生产的农机具选型与优化。重点筛选、优化大豆免耕播种机械;改进集成大豆田采收获装备;建成省内具有一定规模的大豆生产机械服务组织。
4.1.4 大豆绿色增产增效技术集成、示范与应用。重点集成品种、机械、播种技术、施肥技术、植保技术、收获技术,形成全程机械化绿色、高效、高产大豆生产技术模式。
4.2 创建大豆高产样板田
4.2.1 在调研分析基础上,找出高产创建亟待解决的症结所在。
4.2.2 在河北大豆优势产区开展“个、十、百、千、万”大豆高产创建,对优质品种和优良技术进行集中展示。
4.2.3 产后服务与品牌培树。培育河北省品牌化大豆种业公司;搭建大豆产业信息平台,拓宽销售渠道;培育绿色有机精品大豆品牌,推向京津等省内外高端市场;组织企业与科研单位进行加工技术研发和成果对接,开发和改进高附加值豆制品加工技术。如高活性大豆异黄酮微生物转化技术、益生菌及豆制品发酵技术研发应用。
4.2.4 产业经济与政策。围绕大豆产业发展和政策要求,掌握国内外大豆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开展全省大豆产业比较优势、发展定位、产业成本收益研究。开展经济评价、市场调研和市场分析,提出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技术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