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军 周燕 黄卫华 阮叶萍
1.浙江中医药大学 杭州 310053 2.浙江省医学科技教育发展中心
人才评价机制,是为实现人才评价功能,推进人才战略、发挥人才价值的各评价要素及其持续联动的运行系统[1]。人才评价机制作为人才发展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力资源有效开发、管理和使用的基础。近年来,中共中央、国务院相继出台了《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等文件,教育部、科技部也在今年2月印发了《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这些政策文件共同指向人才评价机制改革创新,通过发挥评价“指挥棒”的作用,释放科学评价正能量,激发创新创造活力,正确合理使用人才并促进人才职业发展。中医药高等院校作为中医药人才的聚集地,如何在改革背景下探索构建适合中医药学科发展的人才评价机制,显得尤为必要。
中医药人才评价是通过一系列方法和手段对中医药从业人员的素质能力、职业倾向、发展潜力和工作绩效进行评估的工作[2]。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指出,“要建立健全中医药发展的政策举措,建立健全中医药管理体系,建立健全适合中医药发展的评价体系、标准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和《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都提出“建立和完善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科技评价体系和管理体制”。近年来,随着国家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推进,在中医药人才评价方面相继出台有关政策举措,符合学科发展规律和特色的人才评价机制不断得以完善。
1.1 中医药人才评价体系更加健全 以人才项目和荣誉体系为例,目前有“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各省市“国医名师(名中医)”以及“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等各级奖项和荣誉称号构成的荣誉体系;国家层面有“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百千万’人才工程(岐黄工程)”,各专业学会、各省市层面与其相衔接的有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青年人才托举工程”、浙江省“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十百千’人才工程(杏林工程)”和广东省 “中医药领军人才和杰出青年人才培养工程”等构成的培养体系。中医药人才除了可参与国家、省市的各系列人才工程,还可参加中医药领域的专项计划,使人才评价和培养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
1.2 中医药人才评价自主权逐步落实 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提出“发挥用人主体在职称评审中的主导作用,推动高校、医院、科研院所等智力密集的企事业单位按照管理权限自主开展职称评审”。职称评审权的下放,最大限度地激活了用人单位作为评价主体在评价制度设计、评价实施和评价管理等方面的自主权,促进了人才评价和使用的有效结合。尤其是在中医药高等院校及附属医院,存在学科特殊性、岗位多样化、人员差异化等原因,评审权下放为更加科学、客观、准确地评价人才创造了前提条件。
1.3 中医药人才评价特色化不断彰显 中医药是我国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是最具代表性的中国元素,而用“西医的鞋”来套“中医的脚”一直以来是中医药人才评价的误区。近年来,随着人才评价机制改革推进,中医药学科的特殊性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各类人才评价、项目评审中,“中医药”绿色通道逐渐增多。以浙江省“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项目为例,单列了“具有特殊专长的中医药人才”专项。中医药领域人才评价也在努力扭转片面使用《科学引文索引》(scientific citation index,SCI) 论文相关指标等现象,2019年9月中华中医药学会联合中国中医科学院正式发布了首个《中医药科技期刊分级目录(T1、T2级期刊)》,引导中医药人才将研究成果首发在国内高质量中医药科技期刊,符合中医药学科特质的学术期刊评价体系正在逐步建立。
虽然中医药人才评价机制总体上不断朝着适合中医药学科发展的改革方向推进,但和导向明确、精准科学、规范有序、竞争择优的人才评价机制要求相比,还存在差距和问题。
2.1 人才评价导向简单化 过于强调论文、课题、获奖、专利等显性易量化指标,而忽视对人才品德、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实际贡献等的评价;过于强化论文等指标的数量、影响因子、引用次数,而忽视对论文创新水平和科学价值等的评价。评价导向的异化导致价值追求扭曲、学风浮夸浮躁和急功近利等问题。
2.2 人才评价标准单一化 评价标准针对性不强,还存在“一把尺子量到底”的现象,对不同专业背景、从业类别、岗位类型和发展阶段人才的分类评价不足。以主要从事中医药临床工作的人员为例,目前评价的核心指标基本和从事基础研究的人员趋同,以论文、课题和获奖为主,导致临床人员将大量时间和精力耗费在低质量论文的撰写和发表上,压缩了临床能力提升的空间,甚至出现职称和临床水平相背离的现象。
2.3 人才评价方式趋同化 现有人才评价方式仍以行政权力为主导,行政化色彩较浓,虽也运用“同行评议”等方式,但往往以医药“大同行”专家为主,中医药“小同行”专家话语权不足,不可避免地出现外行评内行的情况。另外,对中医药临床型、成果转化应用型人才的评价尚缺失社会化、市场化的评价机制。
2.4 人才评价管理滞后化 人才评价存在“重评价、轻管理”倾向,缺乏第三方监督机制和追责机制,人才评价失真和偏颇的情况时有发生[3]。人才项目仍存在定位不清、集中少数、重复资助的问题。此外,职称评审权下放,赋予了中医药院校内部评价自主权,但学科和学校外部评估仍以SCI论文、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ESI)等为核心指标,造成了评价体系的割裂。
中医药发展要实现“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关键在于人才。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健全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因此需要通过评价机制的不断完善,引领中医药人才队伍的持续发展。
3.1 坚持正确人才评价导向 坚持以德为先、德才兼备的评价导向,将“大医精诚”作为中医药人的德行准则和职业操守,不断挖掘、继承和秉持“大医精诚”的精神价值,以疫情防控中一线医护人员为评价标杆,在评价中突出家国情怀、社会责任、科学精神和职业操守等,不断丰富“德”的评价内涵。坚持回归学术性评价导向,避免人才“帽子”与薪酬待遇、资源分配等简单、直接挂钩,使人才称号回归到学术性、荣誉性本质。坚持能力贡献评价导向,不以“数量”评人才,从重数量向重质量转变,注重标志性成果的质量、贡献和影响;不以“存量”论英雄,从重成果向重能力转变,更多关注人才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推动人才发展性评价。
3.2 健全人才特色评价标准 中医药学作为我国特有的医学学科,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其理论体系与诊疗方法均不同于现代医学,一直保留着特有的文化印记[4]。其大量引用中国古代哲学中的概念和学说阐释医学问题,并在几千年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中国哲学,两者熔铸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所以中医药人才评价,要以中医药核心观念和思维模式为基础,在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指标和评价方式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医药味”,并将人才评价从当下关注学术创新为主,回归到传承与创新并重的双核心评价,把学术思想和优秀经验的传承能力、解决临床等实践问题的创新能力作为人才评价核心点。进一步健全中医药师承制度,推动师承教育与中医药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的衔接,并逐步纳入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条件。
3.3 完善人才分类评价方法 人才评价的一个重要功能在于实现人尽其才的目标,要按照“干什么、评什么”的原则,区分岗位类别,设置不同评价标准,明确评价侧重:对从事中医药临床工作为主的人才侧重于学术经验传承、临床实践能力和工作业绩评价;对从事教学为主的人才侧重于教学能力水平、教书育人成效评价;对从事基础研究为主的人才侧重于中医药原创思维、科技创新能力和创新成果评价;对从事应用研究的人才侧重于技术创新集成能力、成果转化绩效和对中医药产业发展实际贡献的评价。遵循中医药学科特点和人才成长规律,科学合理设置评价周期,对原始创新难度较大的中医文献、中医基础理论学科,适当减少考核频次、延长评价周期,给予研究者足够的时间进行长期积累和持续研究。
3.4 创新人才多元化评价模式 人才评价本身就是一个复杂多元的工作,在实践中应充分注重多元化特征。通过多元化评价设计,实现评价对象的分类化、评价标准的精准化、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方法的科学化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5]。中医药院校要结合自身定位和发展实际,创新多元化评价模式。在评价主体上,不仅包括管理部门、专家和学生,还要发挥人才自身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促进自我评价;在评价标准上,要根据分类设计多通道的指标体系;在评价方式上,要以同行评价为基础,积极引入社会评价和市场评价等第三方评价方式;在评价手段上,除了运用考试考评、考核认定、述职答辩、实践操作和业绩展示等手段外,更要注重运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人才多维度、全方位评价。
3.5 构建人才评价诚信体系 评价导向的异化,导致了诚信体系的坍塌。很多中医药人才被动或主动参与科研数据造假、抄袭代写甚至买卖论文的学术不端行为,而评价不端、人情评价也时而有之。完善人才评价诚信体系,要探索建立人才学术失信“黑名单”制,人才“帽子”流动制,防范学术不端和学术投机行为;要健全评价专家监督制度,包括专家库动态管理机制、专家遴选机制、专家责任信誉制、专家退出问责制等;要规范申报、公示、申诉、巡查、回溯等评价程序和评审规则,确保程序公正性;此外,还要从中医药文化中汲取精华,推动人才评价文化建设,营造开放包容、求真务实、注重传承、鼓励创新的评价氛围和环境。
2019年全国中医药大会召开,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一个新时代。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中医药的关键在于人才,构建适合中医药发展的人才评价机制至关重要。本研究立足实际,探索了中医药发展新形势背景下人才评价机制进一步完善的策略,最核心的是坚持正确评价导向、健全特色评价标准、完善分类评价方法、创新多元评价模式和构建评价诚信体系,既是对教育部、科技部深化人才评价改革的呼应,也是对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当然,中医药人才评价机制作为一种针对特定群体的人才评价机制,也将随着我国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提升,随着人才体制机制改革的深化而不断发展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