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模型构建与实践

2020-12-20 15:55刘汉东
关键词:保障体系学位导师

刘汉东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河南 郑州 450046)

研究生教育处在高等教育的顶端,作为国民教育的最高阶段,其培养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重要的人才资源,是社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更是科技创新的源泉和原动力[1]。我国的研究生教育自1978年恢复招生,之后逐渐步入发展的快车道,取得了瞩目的成就。研究生教育立足国内培养各专业各行业高层次人才的现实需求,不断优化生源结构,提高生源质量,改进招生措施,在学术科研、学术守信、学术创新各方面提高培养质量,既坚持立足国情的基本原则,又不断吸收借鉴国外先进经验,逐步建立了我国教育体系下的学位制度、研究生培养体系和质量保障体系,逐步实现了立足本土、自主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教育规划和目标[2]。2018年,全国研究生招生人数为85.80万人,比上年增加5.19万人,增长6.4%;其中招收博士研究生9.55万人,招收硕士研究生76.25万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结构的转型,当前正积极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强化应用型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优化研究生培养类型结构。2018年,全国招收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6 784人,占博士研究生招生人数的7.1%,比上年提高3.9个百分点;招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43.98万人,占硕士研究生招生总数的57.7%,比上年提高了2%。从各统计指标和要素看,我国都已经是研究生教育大国,这也给质量提高提出了要求,使任务更艰巨。

质量发展,制度先行,这是现代管理学的要义,也是社会各行业发展的前提,高等教育质量发展和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也概莫能外。探讨研究生质量保障,首先要明确内涵,厘清问题所在。教育的工作对象是人,这是区别于其他所有行业的根本特点,人性的复杂和人的高级特质也决定了教育行业的难点。百年大计基于教育,而作为教育体系顶端阶段的研究生教育更是重中之重,因为这是高级人才走向社会、回馈社会的起点和发端,其学术视野、创新精神、道德品质都对社会发展和个人价值起着决定性作用,这一群体的质量直接影响着社会各行业发展的走向和速度等重要指标。

一、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的内涵及存在的问题

研究者多认可安娜·朗斯黛尔关于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观点,认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主要在于保障两个方面,即满足两方面的需求:“首先是高校内部的需求,也就是进行教育管理并且为师生提供适宜的环境和服务的需求;其次是高校外部的需求,即教育管理行政部门要为高校制定统一的、授予学位相应资格的标准。”[3]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是在对研究生进行培养的过程中,高校自身和外部环境条件及诸多保障因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交互影响,并通过一系列的政策和方法来保障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进而以提高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的系列制度的有机整体[4]。这一质量保障体系是一个复杂的有机整体,涉及到当地政府、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高校等多方面的保障主体[5]。

在新时代背景下,有效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满足经济社会发展是目前研究生教育的首要任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了建立以质量保障为前提的研究生管理体系,重点提出了人才培养的学生管理制度、学术规范制度、课程体系建设和创新人才培养。国内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处于初创和构建时期,教育行政部门在保障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多元化的联合培养模式亟待落实,且原有的研究生培养的课程要求、刚性的制度体系难以实现根本转变[6]。在当前的实践工作中,构建合理的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关系到我国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和水平,分析研究生质量保障现状、构建科学体系非常现实且必要。

当前研究生培养体系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如下: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还不够完善,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原动力不足;研究生的专业水平、创新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还不能够协调发展,以问题为导向的专业培养体系还不够完善,培养质量保障和配套服务还不够健全;在服务社会方面,研究生教育对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服务和支撑力度不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与企业行业的互动与联合还不到位[1];传统教育模式下的“以教师为中心”制约了研究生培养体系能动性的发挥,新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需要进一步深化。

(一)质量保障机制不健全

我国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机制的不健全影响了研究生教育由大到强的战略转型,并影响了由规模扩张向内涵建设提升的进程。在生源质量方面,受扩招、地域差异、出国留学等因素影响,优质生源流失严重。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得导师数量增多,导师的教学质量与学术水平直接影响着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和水平,研究生导师队伍整体质量亟待提升。高等学校研究生教育机构是质量保障体系的直接主体,是内部组织,机构内一系列政策措施需要深化改革。政府行政部门委托的研究机构、专家团体等是保障体系的外部组织,承担着对高校研究生教育质量和标准进行评估或评价,确定其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的任务。我国现阶段的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突出表现为外部质量保障的控制程度相对较强,内部质量保障的意识和能力相对薄弱[7]。

我国研究生教育是国家政府主导的整体规划,其招生规模、经费设计与划拨由政府计划、支付和监督执行,期间的各种事项由政府统一管理和规定,期间因地域条件、生源质量造成的差异难免导致具体落实中出现各省、各校、各专业的不平衡。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宏观上负责统筹规划,再由教育主管部门制定和落实具体的教育计划、招生复试和后期的学制学年教育培养。学年期间的教育经费由国家财政部门划拨并监管使用[2]。政府在质量保障体系中占据着主导地位,招生、课程设置、教育经费等都由主管部门全权负责,导致质量保障机制失衡,带来诸如教育资源不均衡、权力滥用、研究生培养规模增量不能满足高校的需求等弊端,严重阻碍了高校等教育机构的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

(二)研究生教育结构失衡

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离不开良好的研究生培养体系,而培养体系的结构直接影响着研究生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即决定着研究生本身的才学素养。研究生教育结构是研究生教育各组成部分的占比、关系及不同部分的组合方式,主要包括层次板块、区域板块、专业板块等内容。2018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34次会议指出,要进一步优化研究生培养结构,要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过程管理、科研创新等方面实现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协调发展。

目前我国有博士学位授予单位426个,硕士学位授予单位762个。其中,高校312所,其他科研院所单位503个,其余为其他性质单位。拥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分别占普通本科高校的10%和40%,但当前我国的博士学位供需比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距离。当前研究生教育的区域结构与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大致相匹配,但有的省情况有出入,这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学科结构是不同类型的教育阶段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在不同学科领域的构成状态。当前我国的研究生教育有13个学科门类,不同学科领域的人数、发展程度差异非常显著,学科结构的调整速度总体落后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发展状况。当前我国博士学位授权点排名前3的学科领域依次是工学、理学和医学,总体占比分别为 32%、17%、13%。硕士学位授权点排名前3的学科领域依次是工学、理学和法学,总体占比分别为 29%、15%、12%[8]。

(三)质量保障体系主体失位

研究生作为受教育的核心对象以及质量保障体系中的利益相关者,是评价教育教学质量的主体,但在教育和培养过程中,参与度远远不够[9]。研究生对教学质量的评价手段和方式不够灵活,评价标准格式化,不能全面反映研究生对教学内容、方式和水平的需求,评价结果可用性不强。

不同高校对研究生毕业学术标准有不同的要求,如发表一定量的论文、参加一定次数的学术报告活动等,这些硬性指标方便操作和评价,但缺少了评价的信度和效度;此外,缺少对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术规范教育、社会伦理教育等,也影响了研究生心理素质、学术素养和道德操守的养成。

(四)课程体系缺乏创新

课程建设和内容修订不及时,不适应新时代的形势和要求,尤其是无法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之投身于研究生课程建设。课程体系结构中核心课程不均衡,实验课程比重偏低,研究方法和交叉学科课程少。课程内容系统性有待加强,专业课程难度不够,实验课程设计不合理,且课程体系中大多缺乏诚信和伦理教育方面的内容。当前的应用伦理学,如大数据伦理、互联网伦理、人工智能伦理、环境工程伦理、水利工程伦理等均与科学发展前沿连在一起。一切伦理的规范与准则都处于动态演化的过程中,所以应开设呼应当前社会阶段的伦理课程体系。在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保障层面,陈旧的教学模式较为常见,缺乏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生评价标准大多以平时成绩和发表论文层次作为主要依据,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通过问卷对全国21所高校进行调研,重点研究水利工程学科的研究生课程设置情况,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发现,相当数量的高校水利工程学科存在基础课、公共课和专业课内容设置雷同,课程课时设置不科学,内容缺少及时更新,吸收当前科技新成果不够,学生的科研实践参与程度不足等;实践类课程及学科前沿类课程的设置门数和学时比重明显偏低;全英文课程体系还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50%的课程教学方式以讲课为主,研讨、案例式及现场教学方式所占比例相对偏少[10]。

二、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模型构建

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决定着其培养质量。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把影响培养质量的因素作为保障的研究对象,形成多元和有机结合的体系,并构建质量保障体系模型,该模型包括以下五个因素,五个因素各自独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和学生管理、人才培养控制又具有交互作用,共同影响和制约着培养目标的实现(见图1)。

(一)生源质量

创新研究生招生计划分配方案,构建以学术和科研为导向,以促进学科建设为目标,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的招生计划动态分配机制。突出扶优扶强原则,推动招生计划向教育质量高、人才培养绩效好、科研经费充足的学科和导师倾斜,对优势学科、高层次人才和高水平团队优先保障。

充分发挥学院、学科及导师的宣传作用,开展行业特色暑期夏令营活动,通过各种媒介突出宣传学校的办学历史、文化底蕴、学科特色和地缘优势,吸引校内外优秀生源。

明晰学院、导师在研究生招生中的权责,在初试复试中全面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发现解决专业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尤为重要。设立推免生奖学金、学业奖学金等,向推荐免试生及第一志愿报考生倾斜,吸引优质生源。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体系,满足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核心的发展要求。

(二)课程体系

人才培养目标是研究生教育的顶层设计,从人才培养的宏观目标、具体方案到课程体系的内在学术逻辑决定了所培养人才的学术能力和发展潜力。多数高校的研究生教学管理实行学分制,学位课程基本包括公共必修课、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非学位课程包括公共选修课、专业选修课和实践环节等。学位课程是本学科专业性很强的必修课或必选课,非学位课程是相近学科研究生可以根据自己兴趣选择的学分课程。

课程体系作为研究生教育过程的核心环节,是提高研究生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课程体系质量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质量。研究生课程体系设计要贯彻研究生培养目标和学位授予基本要求,要保证课程体系与培养目标、学位基本要求相一致。研究生课程设置应有足够的宽度、广度、深度和精度,以保障本科教育课程体系与研究生课程体系的一致性与连续性。要坚持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创新能力培养为重点,注重不同培养阶段课程设计的整合、衔接[11]。要不断优化课程结构,完善课程体系,有效发挥课程学习在研究生从事创造性科学研究工作中的作用。

积极推进高校与科研院所和企业单位联合培养基地的建设,加强案例教学,强化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鼓励研究生积极参加国际和全国性学术会议,以获取直接向本专业领域有名望的资深学者请教的机会。

(三)导师队伍

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导师的作用不仅在于教,更在于导,要引导学生认同学术,学会研究。要使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不断稳定研究方向,创新理论思路,并进行专项课题研究。导师要切实履行立德树人的神圣使命,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严格遵守学术道德,遵循研究生教育规律,创新研究生指导方式,潜心于研究生培养,提升指导质量和效果,做好研究生成长成才的指导者和引路人[12]。导师在培养方案制定、课堂教学、实践指导、学位论文选题、写作及答辩等培养环节要全程参与。

基于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培养的双重需求,要优化导师队伍建设,动态调整各类导师上岗遴选指标体系,区别遴选学术型、专业学位型导师。建立以学术水平和能力为标准的导师动态选聘机制,定期根据研究生招生计划,对需要招收研究生的导师进行条件审核。取消导师终身制,打破职称限制,建立高水平人才和优秀副教授担任博导的遴选新机制[13]。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突出政治标准,制定研究生导师工作条例,真正把基础知识扎实、学术造诣深厚、创新意识突出的优秀教师充实到研究生导师队伍中。全面加强导师指导研究生能力的培养,组织导师培训,实施新导师岗前培训制。开阔导师国际化视野,积极鼓励导师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活动,推进年轻导师出国研修计划。

(四)论文水平

论文水平是培养水平的标志,学位论文是评定研究生学术水平、知识水平、综合素质和独立从事科研能力的重要环节。要加强研究生学位论文过程管理,构建和完善学位论文质量保障体系,制定可操作性的学位论文质量保障措施,明确学位论文学术标准。要加强论文开题选题、中期汇报、预答辩、校内外专家盲审、答辩各环节的全过程质量控制,强化研究生培养单位在学位论文质量保障体系中的主体地位和责任意识。要加强学术诚信教育,对学位论文造假行为零容忍,坚持学位论文复制比超过10%则不能送审。学术失范是当前研究生中部分人存在的问题,这些失范行为严重败坏了学术道德,污染了学术环境。研究生阶段是学术素质培养的重要时期,管理者要高度重视其学术精神的培养,狠抓学术道德规范,日常管理中要从源头重视,重视本校学术氛围的营造,学术评价的导向,使教师在学术研究中做到严于律己,成为学生的榜样,对出现的学术不端行为要严格管理和教育,培养学生真正的学术精神。

导师在提高研究生毕业论文质量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在能力培养、研究内容及方式、预期目标的制定以及学位论文的工作计划进度等方面,导师要时刻督促和监管[14]。要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激励学生开展原创性科学研究。要开展校级、省级优秀学位论文评选,对获奖学位论文研究生和指导教师给予奖励。

(五)质量评估

进行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估,需要狠抓质量,提高学科建设水平,以实现推动研究生教育内涵建设的目标。要根据研究生培养的要素,遵循研究生培养的教育规律,在生源质量、导师队伍、课程建设、教学效果等方面开展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估,狠抓落实,努力使其真实反映研究生培养状态,发挥评估的导向作用。国家、省级和高校学位委员会应建立学位授权与授予质量评估制度、抽检制度。在学位授予单位完成首次学位授予后应对其进行质量评估,并在两次评估期内对学位授予单位和授权专业进行培养质量的抽检。要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位授权点专项评估结果给出具体处理意见。评估后期,主管部门要对各高校不同的评估结果提出不同的要求,对有问题的学校,需要要求其针对性整改,要使质量评估成为改进的契机,使各高校都能认清不足,抓住关键环节,以评促改,在评估中得到进步,通过评估促进自身质量提升,并得到发展。

三、结语

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是新时代高等教育的使命,新的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催生了新的教育需要,催生了新的人才培养需求,研究生人才质量保障体系的目标、措施要根据个体发展规律、贴合人性特点、结合新时代社会互动各要素特征设立,要建立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完善的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深化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树立正确的研究生培养质量观,严格控制生源质量;建立高素质的导师团队;合理设置教学课程,不断优化学科结构;持续加强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和认证。要不忘初心使命,把我国由研究生教育大国逐步建成研究生教育强国。

猜你喜欢
保障体系学位导师
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教育部就学位法草案公开征求意见
我国生态安全保障体系的研究
『博士后』是一种学位吗?
V eraW an g
关于构建战区联合作战后勤聚合保障体系的思考
英国大学本科一等学位含金量遭质疑
苏州市体育生态化发展保障体系研究
以创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构筑完善老年人保障体系
爱情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