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视角下地方师范院校师范文化价值重塑的路径探析

2020-12-20 14:15张雪卿
关键词:师范院校师范师范生

张雪卿

(忻州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西 忻州 034000)

师范文化,是师范专业为了培养合格的教师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文化,它的价值就是秉承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职责,引领和激励师范生去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1]。地方师范院校的师范文化,是由其多年的师范教育所孕育而成的独特的文化体系,核心是一种价值理念,是学校发展的内生动力,本应为师范院校大多数师生思想上认可,情感上接受,行为上践行。但随着师范院校向综合化方向发展以及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转型,地方师范院校师范文化价值逐渐缺失,这将直接影响学校的办学质量与师范生培养的质量。

纵观师范文化的研究,在内容方面主要集中于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关于师范精神的传统内涵[2]、形成、特征、培育以及其在转变过程中的内在矛盾的研究;二是关于师范院校中教师文化、教师意识、课堂文化、校训文化、组织文化等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研究;三是关于高师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模式的研究;四是关于百年来的师范办学传统及课程文化反思的研究。虽然关于师范院校的文化研究有很多,但鲜少有明确界定师范文化概念的内涵及外延的,这对师范文化价值的研究非常不利。因此从社会学的视角,挖掘地方师范院校师范文化价值缺失的原因,重新审视与提炼地方师范院校师范文化价值的特质,将对地方师范院校师范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开启师范教育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1 师范文化的特征决定着师范文化的价值

价值离不开主体的需要,也离不开客体的特性,即客体的某种性质、结构和属性。主体的需要同客体的特性都是客观存在的,同时主客体之间总是相互作用的[3]。师范文化作为一种客体,它的价值不仅依赖于主体——师范院校师范专业师生的需要,更与它本身所固有的诸多特性即导向性、制度性等密切相关。也就是说,作为师范院校师范专业的师生,他们特有的学习生活方式、在共同的学习生活中所体现出来的价值理念和价值追求以及师范文化特有的价值,这些都是由他们的需要所决定的。

1.1 师范文化的导向性特征可决定其对师范生培养的主导性价值

所谓导向性,简言之,就是外部因素引导事物向某个方向发展的指引性。作为我国培养未来师资的主要场所,师范院校所蕴含的师范文化应以体现师范院校独特的教育特色以及人才培养目标和规律为宗旨,以帮助师范生建立起符合教师职业特点和新时代要求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根本[1],有效地将社会主流文化的价值取向与国家和社会对师范生成长发展的要求和期望相融合,渗透到师范院校的方方面面,从而形成一种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引领力的精神氛围。同时,在各种具体的教育教学情境和丰富多彩的活动中,穿插对师范生的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专业思想教育和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最终对师范生的行为产生最持久、最深刻的影响力。

1.2 师范文化的制度性特征可增强其对师生行为的规范性价值

师范文化的制度性是指由国家、地方政府所制定的,关于教师教育的各项法律法规以及由师范院校或院校内部各院系所制定的关于师范生的各项规范(管理体制、人才培养方案与模式、专业与课程设置),目的是保证师范院校有一整套有机结合的规则性系统,以规范和引导师范院校师范生的行为模式。随着师范院校制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师生会不知不觉地在无形中受到影响,时刻遵守学校有关制度的要求和规范,交往与沟通都按照制度的规定进行,按制度的模式调节行为,从而成为学校文化对外的信息传递者。具体来说,师范文化的制度性特征决定了师范生特有的行为方式与行为习惯,有利于师范生在真正进入教师职业后拥有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及正确的交往行为与交往方式,以便协调与学校、家长和学生之间的关系。而师范生一旦形成对相关法律法规、学校制度的自觉遵循,就表明他们从内心里认同这种制度文化,并将自觉遵守与维护,不仅外化于行,更内化于心,最终把实现教育理想、从事教育职业作为自觉行为。

1.3 师范性与学术性相结合的特征可为师范文化有效提升师范生专业素养提供保障价值

师范性是指师范院校区别于其他高等院校的本质属性,它体现了师范院校人才培养的特殊性——专门培养教师、关注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这与其他专业和职业的要求不同,因此它具有不可替代性。师范性不仅仅是要解决教师“怎样教”的问题,还必须解决教师“职业如何发展”的问题,具体体现为在专业思想、专业精神、专业人格、专业智慧和专业技能等方面对教师提出相关要求。而师范院校的学术性,指教师所教和学生所学的学科的专业化水平,它强调培养教师的学科知识与研究水平必须保持较高水准[4]。它能够体现一所高校的科研实力与学科水准,表现在具体专业学科的学术性和教育学科的学术性这两个专业领域。具体专业学科的学术性包括一般大学里的学术性与职业性,这里的职业性既指培养学生从事有关专业实际工作的能力,也指适应职业需要所应达到的学科水平[5];教育学科的学术性包括对教育基本理论和基础教育改革实践等一系列问题的学术研究和探索, 它指向的是提高未来师资的专业自主发展能力。

在地方师范院校的师范文化中,师范性和学术性相互融合。二者基于以下的关联而存在:学术性是建立在师范性基础之上的学术性,师范性是蕴含在学术性中的师范性。因为在高等师范教育中,不仅要注重培养师范生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培养师范生对相关学科的兴趣,而且还要培养师范生对教育实践的敏感性与反思思维能力,敦促其养成理性抽象的思维习惯,这既有师范性的内涵,又有学术性要求的体现[6]。师范文化中师范性与学术性的结合,加深了师范生对教师职业认识的深度和广度,能更大程度地激发师范生的学习动力和对未来教师职业的情感,进而促进师范生专业素质的实质性提升。

1.4 师范文化的创新性特征可赋予其崭新独特的文化生态价值

师范文化的创新性特征是指新时代师范文化所面临的新的文化使命。面对蓬勃发展的互联网,师范院校师生思想价值取向逐渐趋于多元化,师范文化新的文化使命就是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培养合格教师的事业中,通过人工智能等新科技,推进师范院校校园网络宣传理念、内容、形式、方法、手段等的创新,着力创新新时代教师培养的方式方法,从而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教师,营造崭新的师范院校的文化新生态。

综上所述,由师范文化的特征所决定的师范文化价值,主要包括对师范生培养的主导性价值、规范师范院校师生行为的价值、提升师范生专业素养的保障价值以及独特的文化生态价值。然而,这些价值实际上在地方师范院校中存在一定缺失,只有找到原因,才能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对策。

2 社会学视角下地方师范院校师范文化价值缺失的原因分析

地方师范院校师范文化价值的缺失,不仅是师范院校自身发展所导致的,还与社会变迁、教育理念落后等社会结构性因素有关,所以从社会学的视角切入分析,对地方师范院校师范文化价值重塑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1 社会变迁削弱了地方师范院校师范文化的主导性

在我国教育领域里,其中一次影响深刻的社会变迁即是师范院校综合化。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我国师范教育的培养模式是比较封闭、单一、定向的。但随着八十年代经济体制开始改革,原有的教师培养体制逐渐落后于新的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经济的迅猛发展需要复合型及创新型人才,师范院校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尤其是到了九十年代,国际上兴起的新教育理念也在影响着国内的教育发展,这使得师范院校的教育体制逐渐被打破,从封闭走向开放,师资的来源向多元化发展,师资的培养也由竞争代替了垄断。经济体制的改革及教育理念的更新,促使二十世纪末国家对师范院校的优惠政策取消,而全国各级各类师范院校为了生存与发展,相继开设非师范类专业。师范院校综合化的发展给师范教育带来了很大冲击,甚至大多数师范院校师范专业的发展速度已经远远落后于非师范专业的发展,非师范专业在数量、质量上都取得了明显发展。师范院校的转型,虽然是为了满足历史发展需要和社会需求所进行的合法变革,但是作为我国基础教育师资培养的主要力量,它长期所沉淀累积的特有的师范文化的主导性,却在师范院校综合化的发展过程中逐渐缺失,传统的师范文化价值也随着师范教育的弱化而渐渐递减,这在根本上制约了师范文化价值的充分发挥。

2.2 盲目地移植或缺乏理性地建构使师范文化的制度性得不到认同

师范文化的制度性特征表示,师范文化不单是师范院校师生的心理精神活动,而是其全部活动的集合。师范院校师生的心理精神活动必然会寻求一个适宜的环境来保证和维系精神文化生存,而这个环境就是指设计或建构的规则——制度文化。因此,师范院校的制度文化是师范文化的集中体现,地方师范院校师范文化整体的协调互动必须依赖一个良性有效的秩序,这唯有通过制度才能达到。

制度文化包含三个层面:一是基本层面,由传统、习惯、经验与知识累积形成;二是高级层面,通过理性设计和建构形成;三是实施机制层面,包括机构、组织和设备等。制度文化功能实现的关键在于制度文化的基本层面与高级层面相互统一与协调一致。地方师范院校师范文化在发展过程中,或单一地依靠由传统、习惯、经验与知识积累形成的基本层面的制度文化,或盲目地移植其他综合类院校的制度文化,如果没有理性地设计和建构适合自身生存发展的高级层面的制度文化,很容易导致师范文化跌入制度的陷阱中。原本想要创新师范文化,将师范文化中制度文化的价值更好地发挥出来,结果却演变成为无效的制度安排,导致师范文化的价值无法得到有效利用。

2.3 师范文化与非师范文化的冲突消解了师范文化的创新性

社会学认为,每一种文化都有其内在的文化模式,即文化的核心结构。它规定了文化群体中个人的生活方式、价值取向等。在地方师范院校中,由于师范专业与非师范专业并存,因而师范文化与非师范文化是交织在一起的。地方师范院校主要的历史使命是培养师范类人才,因此,师范文化应是学校的主流文化,应具有一定的权威性,是地方师范院校安身立命之本。地方师范院校的管理者应将更多的精力及关注投入到师范文化的建设上,推动师范专业的建设与发展。但是在师范文化与非师范文化的博弈中,由于师范专业是传统的、有着悠久历史的相对成熟的专业,所以往往容易被学校忽视,因此造成一种非师范文化“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局面:地方师范院校虽然在口号上坚持以师范教育为主,但在实际工作中却将发展重心倾向于非师范专业,而且师范专业还出现了非师范化痕迹,师范教育特色变得不再明显。因此,师范文化与非师范文化的冲突不可避免,当这两种有差异的文化发生对抗与矛盾时,会逐渐使师范文化在学校的中心地位不复存在,失去其应有的价值。

2.4 教育理念的落后使师范文化不能及时地与时俱进

文化认同,指文化群体或文化成员对群内文化或群外异文化因素的价值效用的一种认可态度与方式[7]。师范文化认同是师范院校师范专业师生的一种身份的构建和归属,反映了教师和师范生两类群体所构成的共同体意识。对师范文化的认同,本质就是对师范文化价值的一种肯定。

社会学认为,没有一种文化是固定不变的,所有的文化都处于不断变动中。地方师范院校应对高等教育大众化、教师教育转型和基础教育改革等带来的竞争和挑战的过程,其实也是一部师范文化的变迁史。师范文化的变迁,必然会使地方师范院校师范专业的师生产生文化焦虑和认同危机,必然会触及对师范文化的重新认同。这是地方师范院校发展的特殊性问题,不仅涉及师范文化在现代的尴尬处境,同时也影响到地方师范院校的存在基础。

由于缺少可借鉴的成功转型案例,地方师范院校在重建师范文化认同时往往容易陷入两种极端,要么是努力回到传统的师范文化上,要么是全面否定师范文化的传统或全盘接受非师范文化,静态地对传统或现实的师范文化价值进行认定。这种认同方式是一元的、简单的、独断的和理想化的,并不具有积极意义。而通过对什么是“更好地促进地方师范院校的发展”的开放性讨论,比较各种文化价值的意义,才能在动态的过程中逐步构建出新的对共同体师范文化的认同。也就是说,地方师范院校师范专业的师生在重建文化认同时缺乏全新的视野和智慧,同时也缺乏多元的和综合的理性建构意识,结果导致师范文化价值缺失。

3 对师范文化价值重塑的建议和思考

师范文化在塑造地方师范院校师生的行为和师范院校的制度建构时,承担的是一种拥有相对自主性的“独立变量”的角色,它能够对地方师范院校的发展主体——师生的行为注入源源不断的勃勃生机。然而,当师范文化的价值满足不了地方师范院校师范专业师生的需求时,就需要通过各种措施来不断完善、丰富和创新师范文化;当师范文化的价值未得到充分发挥时,就需要通过各方面的不断努力,深入挖掘师范文化的潜在价值,将其变为现实的存在。

在《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中共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加大对师范院校的支持力度;研究制定师范院校建设标准和师范类专业办学标准;师范院校评估要体现师范教育特色,确保师范院校坚持以师范教育为主业[8]。这为地方师范院校师范文化价值的重塑提供了政策依据以及参考路径。

3.1 寻求地方政府及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支持和保障

师范文化是地方师范院校的灵魂,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一个地区、一座城市的文化风向标。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地方师范院校师范文化价值的有效发挥不能脱离地方政府及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大力支持,地方政府及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支持对师范文化价值的发挥也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

3.1.1 政策方面

地方政府及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根据地方师范院校的具体情况,在师范生的招收上,满足那些有利于师范院校长远发展的要求,并给予一定的政策保障。例如,从师范生招收开始,可实行提前批录取或者在入校后进行二次选拔,确保师范生生源的稳定与质量。同时,在师范生的培养上,要求地方师范院校必须以核心素养为基本,建构优质的师范文化,进而培养出符合要求的卓越教师。此外,还要将地方师范院校本科、硕士师范生的培养系统化、专业化,鼓励地方师范院校提高办学层次,鼓励符合条件的地方师范院校积极培养更多的教育硕士。

3.1.2 资金方面

师范文化价值的发挥离不开资金保障。地方政府及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积极帮助符合条件的地方师范院校发展免费师范生,采取公费培养或定向培养等方式,吸引优秀的高中毕业生报考地方师范院校的师范专业。也可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通过提高师范生的补助标准来提高师范教育的保障水平。同时设置合理的奖助学金制度,帮助师范生减轻负担从而更好地完成学业。

总而言之,地方政府及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深入贯彻《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落实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在政策上保障本地师范院校教师教育的主体地位以及师范专业在师范院校办学中的主体地位。同时,还要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制定一系列能够促进地方师范院校师范文化发展的新方案,并给予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和保障。

3.2 从地方师范院校自身出发,重塑师范文化价值

地方师范院校对于重塑师范文化价值,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在充分挖掘自身院校文化传统的基础上,通过多层次开发师范文化,打造现代师范文化服务体系,推动师范文化的价值重塑。

3.2.1 充分挖掘师范文化传统内涵

传统师范文化指的是师范文化中那些影响深远,以致对现在仍有影响的文化。当师范文化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形成之后,自身文化功能的稳定性与普适性使师范文化成了一种强有力的文化习惯,并逐渐渗透到文化主体——师范院校师生的集体意识中。二十世纪末期,国家明确提出了师范教育从三级师范向二级师范过渡的布局,中师教育随之逐渐消亡,但是它所蕴含的师范精神仍对地方师范院校的发展起着较大的影响。例如,中师学校始终秉承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精神传统[9],不仅在当时促进了师范生品德素养的有效提升,在今天依然有着不竭的生命力和传承意义。地方师范院校要深入挖掘这类师范文化的传统价值,围绕本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及人才培养规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以社会主流文化价值为方向,对师范生进行深入的师德教育,使他们真正地热爱上教师这一职业。

3.2.2 多层次开发师范文化

地方师范院校要强化教师教育特色,必须对师范文化实施多层次开发,使地方师范院校的师范文化内涵得以发展,把能够提升师范生专业素质的文化价值更好地发挥出来。例如,可以开展以“师范生教学设计能力提升工作坊”为主题的基础层次开发,师范生通过参与可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与管理能力;可以开展以“网络教学电视化实验”为主题的延伸层次开发,帮助师范生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有助于师范生树立新的教学理念;也可以开展以“导师—团队制”为平台的拓展层次开发,师范生在入学后,选择进入一位导师的队伍进行学习,在导师制的运行机制下,师范生参与的各项活动包括创新创业大赛等都有导师的跟进与认真指导,通过导师的指导,师范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都会得到很好的培养。

3.2.3 打造现代师范文化服务体系,建构有效的制度文化

师范文化是一个有机系统,服务体系是否科学、完善,制度文化建设是否合理,将直接关系地方师范院校师生对师范文化价值的认同度。

①倾力构建现代师范文化服务体系

地方师范院校的师范文化服务体系,包括办学定位、办学理念、办学目标、指导思想、发展规划以及校训校风等。面对新的时代特征、教育要求和校情,地方师范院校需要制定特色鲜明的学校发展规划,将办学理念、治校精神与教育思想贯穿到校训中,还要进行新的思考和新的实践,进一步提升师范文化内涵。比如在校徽、校歌的设计上,向全校师生征集,集思广益,有利于深化师生对师范文化的了解,增强师生对师范文化的认同感。或者通过不断完善校园环境、充分利用校园空间,来建设符合本校历史韵味的名人雕塑、建筑物与景观,并标注由来,以创造有利于师范生成长的文化氛围。同时还要着力宣传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使学生尤其是师范生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此外,还应不断完善教学设施,不断开发新的教学资源等。

②在师范生的培养上建构有效的制度文化

师范生的制度文化,主要是指对地方师范院校的全体师范生的行为产生规范性、约束性影响的规范体系,主要包括国家、地方政府所制定的关于教师教育的各项法律法规以及地方师范院校各师范院系师范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

第一,要保证师范专业在师范院校专业体系中的主体地位。在地方师范院校中,最能体现“师范”二字价值的,即是在院校的师范专业设置上。地方师范院校若想将师范类专业建设成一流专业,必须保证师范专业在专业体系中的主体地位,明确师范专业发展的方向,同时借助于师范专业与非师范专业在同一院系中培养的实际,促进教师对人才的综合性培养。同时,也应投入专项的建设经费来支持和发展优势与特色学科,建设师范类一流学科。

第二,要建立合理的师范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师范类精品课程。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顾明远曾指出,师范院校要推动师范教育课程的改革。地方师范院校必须从整体上系统地规划课程设置,必须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各院系的培养目标、每门课程在整体中的作用,使得课程安排由浅入深,使得学科类知识与教育类知识相互补充。同时,还要考虑中小学教学的目标要求,也就是说中小学要培养学生哪些能力,院校就要设置对应的课程来培养师范生的教学能力,即深入基层教育中研究中小学学生的特点,了解基础教育改革所要求的能力。

第三,要建立合理的师德监督机制。师德在教师教育中一直处于首要位置,师德建设与师德教育是长期过程,非一朝一夕就能实现。地方师范院校应该加强教师师德培训,着力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尽量避免和杜绝师德失范行为,对教师师德进行监督,并形成一定的奖惩标准。同时,在教师聘任、奖励等环节上,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而这一机制同样适用于师范生,对于违反道德的师范生,也应在奖助学金等项目上实行“一票否决制”。

第四,要积极开展师范类的专业认证。师范类专业认证是提升我国师范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一项至关重要的举措。认证标准出现之前,我国长期存在师范类高等教育机构师范生就业“无门槛”的现象。而师范类专业认证的出现从两方面解决了这一问题:首先,为高等师范教育设立行业标准和准入要求提供依据;其次,推进地方师范院校的教师专业化发展进程,提升师范生的教学技能,并对师范生培养质量的提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师范类专业认证不仅为地方师范院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其师范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动力和标尺。认证的实施促使地方师范院校思考自身在整个师范类院校中的定位,更加明确本校的师范专业目前所处水平,并为今后师范文化建设在设施和师资等方面的提高设立了清晰可循的可参照目标。

总之,现代师范文化服务体系的打造,要回归到地方师范院校师范生的培养这一根本点上,而建构有效的制度文化正是殊途同归。

3.2.4 从管理者入手,树立新型的师范文化发展观

地方师范院校师范文化价值的发挥离不开管理者的掌舵。管理者必须要有与时俱进的发展理念,能够充分利用师范文化资源以消除外界因素的不利影响,保持和扩大地方师范院校在所在区域的影响力。与此同时,地方师范院校的师范专业管理者要突破传统认识局限,不能把地方师范院校看作一个普通师范院校,而是要建立一种大师范院校意识,从整体布局的角度规划和设计地方师范院校师范文化的发展,不过也不能盲目建设。在此过程中,要不断提升师范文化的品格,增强师范文化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打造属于地方师范院校的师范文化名片。而且还要发挥多元主体的能动性,形成合力,建构地方师范院校特有的师范文化模式,共同推动地方师范院校的师范文化走出去。

3.2.5 注重教师的基础性作用,推动师范文化的价值重塑

地方师范院校的师范专业教师首先要树立师范文化自省意识,正确认识师范文化的传统。当前,地方师范院校文化的发展已经进入重要转型期,难免使师范院校的教师陷入困惑。抛弃师范文化传统,就等于割断了地方师范院校的精神命脉。因此,师范专业教师要以实事求是的精神、实证主义的方法来加强师范文化自省,真正理解师范文化既有的传统,提炼师范文化价值的核心概念与逻辑结构,并以“中国梦”为核心,提炼师范文化价值观念的话语构成,使地方师范院校师范文化在历史和社会中找到适合的位置。

地方师范院校师范专业教师的师范文化自觉意识是重塑师范文化价值的动力引擎。师范文化自觉意识主要表现在教师自身专业发展水平的提高上,如对教师角色的更深层次理解,专业知识结构的优化,以及自身所具有的教师专业精神、专业人格和专业智慧。地方师范院校的师范专业教师通过精进自身专业发展,从而影响和培养师范生的专业素质,达到助力师范文化价值重塑的效果。

关注师范文化价值的重塑,是所有地方师范院校教师教育发展的必然方向,也有助于解决我国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转变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唯有充分认识到师范文化在提升地方师范院校核心竞争力的价值,并找准师范文化缺失的原因,才能使地方师范院校在激烈的竞争中得到较好的发展。

猜你喜欢
师范院校师范师范生
师范院校中OBE理念下生本教学的产出分析
南昌市师范院校食育开展现状及促进策略
哈尔滨新区师范附属小学校
“寻访身边的好老师”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作品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作品
师范院校应有“师范味”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2018年公费师范生招生专业及计划数
师范院校应进行一流的教师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