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凤
(长春大学,吉林 长春 130022)
腾讯2018年一季报数据显示,微信用户数量已达到10.4亿,对国内移动互联网用户实现了大面积覆盖,成为当前国内最大的移动流量平台之一。微信平台自2011年1月上线以来,经历了用户积累、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丰富三个发展阶段,由简单的移动通信工具成长为多功能的生态系统,已经成为国内网民重要的生活方式。高用户量、高使用粘度的微信平台,与当初互联网一样对现实生产生活形成了无差别影响,大学生作为微信平台的忠实用户群体,日常生活、学习也随之发生重要改变。在此背景下,高校与教师无法避免微信发展的影响,更不可能对大学生使用微信作出限制,只有顺应社会与时代的发展潮流,充分利用微信平台在用户粘度、内容形式、传播效率等方面的优势,建立起以微信平台为依托的思政教育模式,实现对思政教育关系、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的全面创新。
微信时代对人们形成的改变性影响是深远且持久的,而且会从人们的社会交往层面不断延伸到思维模式、观念意识、情感价值等高级层面。大学生作为微信的忠实用户群体,受到的影响将会更加直观地反映在日常学习之中。一方面,学生想要打破话语权威、重构教育关系;另一方面,教师需要面临更加复杂的教育环境和日益狭窄的舆情收集渠道。这些都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不小挑战。
话语权威是人们对话语的自愿服从与支持,这种意识表现没有太多的被迫成分,是基于话语认同而形成的,所以话语权威往往更能起到凝聚作用与引导作用。思政教育话语权威体现了教师对思政教育教学的掌控能力,也可以看作是学生对思政教育教学的服从和支持。在传统的教育环境下,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模式得到普遍认可,学生对教师教育话语的服从有种“与生俱来”的意味[1]。但随着微信等新兴媒体手段的兴起,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更加多样,而且庞大的信息数量、丰富的信息形式、便捷的信息获取方式,对学生形成前所未有的吸引力优势。高校传统的思政教育无论是内容方面还是形式方面,都难以满足学生日益多样的教育需求。在此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话语权威被一再削弱,而教师想要通过强制命令来要求学生接受思政教育,无异于将思政教育话语推向另一个霸权极端。这与学生在微信时代进一步唤醒自我意识、强调自我表达、争取话语权利是矛盾冲突的。与此同时,学生不用经过理解与思考就可以通过微信平台获得思政内容的直接阐释,这不仅削弱了教师思政教育的话语权威,而且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形成明显制约。
微信作为一款通过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信服务的应用程序,已经成为当前社会最为流行的社交软件。微信迅速崛起的过程中,其最初基于即时通信的工具属性已经被完全超越,娱乐功能、商业功能不断拓展的同时,通过帮助用户管理社交关系,实现了网络弱关系向强关系的顺利转化,并且依靠所形成的群体部落完成了“建立关系”向“情感依存”的逐渐过渡,也就是说微信已经被赋予了更多价值属性,也会对用户群体产生更广泛、更深刻的影响。微信拥有强大的信息传递功能,但是信息内容的筛选净化相对滞后,所以既可以传播积极信息、传递正能量,也可以传播负面的、消极的、低俗的信息,甚至可以充当违法犯罪的工具。人们所能看到的“朋友圈”已经不是一个分享生活的单纯空间,而是一个充斥各种信息、行为的复杂环境[2]。教师与高校可以努力为学生构建一个健康稳定的校园环境,却无法对学生的“微信世界”进行干预把控,这就使得高校思政教育环境更加复杂多样,教育难度也随之不断加大。此外,一些不良思想、消极行为通过微信空间会被进一步放大,并且在网络技术的催化下呈现出裂变式传播态势,形成十分广泛的辐射影响网络,这对高校思政教育的速度与广度形成了不小的挑战。
传统思政教育大多采用课堂教学的方式展开,形成了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教学关系,学生往往处于从属地位。中国历来推崇“尊师重道”,但这种思想的局限性在于过于强调教师的地位与威严,一开始就具有教师“凌驾”于学生之上的倾向,这也是当前教育过程中基本以教师为主导局面的重要原因。在这种思政教育关系下,虽然相对而言有利于树立教师权威,但师生之间始终保持着距离感,不利于建立“教”与“学”的双向互动。微信作为新兴社交软件,为用户搭建了一个高度自由、平等的沟通平台,大学生使用微信软件的过程中其主体性被进一步放大,而身份背景却被一再弱化。简单来说,学生利用微信可以自由地社交、娱乐、传播信息、发表评论,做一切“我”想做的事情,但不用过多顾及“我”的身份背景影响。对微信高度依赖的大学生群体,会将微信世界带来的平等与自由延伸到现实生活,他们更渴望打破距离与界限,也希望现实学习、生活中的各种关系能像微信世界的“朋辈关系”一样,给予自己更多的平等空间和话语自由。这对高校思政教育关系的挑战,不是提出民主要求与话语权利那么简单[3]。因为大学生要求思政教育和教育关系做出的改变,很少是从提高思政教育效率与质量的角度出发的,大多只是过于强调自我感受的表现。所以,改变当前过于刻板和疏离的思政教育关系是必然选择,但如何在保证教育效果的前提下满足学生身心变化要求,是高校与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
高校思政教育背景下的舆情收集,主要指的是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具体涉及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实际需求等方面。高校只有及时掌握这些情况,才能准确把握思政教育的方向与思路,才能为学生提供具有针对性、实践性的思政教育服务。早期教师主要依靠课堂教学、专题交流、会议沟通等面对面的方式直接收集大学生思想动态,随着网络技术与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QQ、微博等社交软件和BBS、人人网等网站论坛迅速崛起,在丰富大学生课余生活的同时,也拓展了高校教师收集学生思想舆情的渠道,对思政教育而言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微信作为一款设计新颖、功能丰富的即时通信软件,由于被赋予了更多情感价值而在众多新媒体平台中脱颖而出,并在迅猛扩张的过程中不断挤压其他社交工具的发展空间,基本形成了“一家独大”的发展格局。实际上,这种相对单一的社交工具使用局面,并没有为学生思想舆情收集工作带来集中、高效的优势,反而明显弱化了教师的舆情收集渠道。因为微信朋友圈的隐蔽性较高,而且社交回路相对封闭短小,降低了教师获取信息的机会。与此同时,基于微信环境下的信息传递具有多层次、立体化特征,信息传递的速度与范围达到难以预测的状态,对舆论导向产生明显影响,对教师而言如何展开舆情判断工作也是一个不小的难题。
微信作为社交软件能够在短时间内得以迅速发展,既依赖于科技发展的全力支撑,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这种社交工具在丰富信息传播形式、加速信息传递效率的同时,充分关注了“人”作为独立个体的特征与诉求,对人际关系的全新定义和对交际模式的完整重塑都将进一步唤醒个体的自我意识。反映在思政教育工作中,也会从教育对象和教育模式两个方面形成强有力的教育优势。
微信具有较强的交互性,用户之间可以展开即时交流,并建立起相对平等、宽松的沟通关系。应用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有利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与学生基于微信平台展开的思政教育,实际上在构建平等师生关系方面达成了共识,因为以“朋辈交往”为主的微信平台强化了个体对平等、自由、尊重等感受的需求,也满足了个体对话语表达权利的渴望,所以长期高频率使用微信的大学生群体,其主体意识明显增强,自我表达天性得以充分释放,在微信思政教育中更具主体性和主动性。一方面,学生在思政教育中的参与程度上升[4]。微信环境下师生之间的讨论交流免去了面对面沟通带来的束缚和压力,学生会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的拘谨状态,更主动地参与话题讨论,更积极地表达个人观点,或者主动发布、转发与思政教育教学有关的信息内容。另一方面,学生对思政教育的要求明显提高。传统思政教育模式主要以传播理论知识为主,“教什么”“怎么教”都由教师独自决定。在微信环境下,学生更关注思政教育和自身发展之间的直接关联,更希望思政教育能够摆脱理论说教,贴合大学生的现实生活与实际需求。不管是出于主动还是被动意愿,“微信思政”下学生主体地位的突出都使思政教育更加具体化、实际化,对提升思政教育效果具有积极意义。
利用微信平台开展思政教育,能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在微信环境下开展思政教育,虽然师生之间缺乏面对面的直接交流,但能拉近师生距离,有利于建立平等、互动的思政教育关系[5]。实际上,普通受众很多时候对话语权掌握在谁的手中并不敏感,作为独立个体他们更加关心在某种话语体系下,自己的权利能否得到保障,自己的感受能否得到关注。所以微信环境下的思政教育,并不会因为师生关系的重塑而削弱教师话语权和主导权,反而由于学生能在相对平等、自由的师生关系中获得被重视、被尊重的体验,愿意更广泛地参与思政教育,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除此之外,微信平台拓展了信息形式,思政教育可以有更丰富的呈现方式,跳出了以往高高在上、刻板枯燥的形象,能够满足学生不断提高的视听需求,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贴合学生实际生活的思政教育,着眼于学生成长成才的目标要求,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服务,使学生能从自身角度感受其价值与意义,也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综合来看,利用微信平台开展思政教育工作,能从获得尊重体验的心理层面、获得视听刺激的生理层面、获得价值体验的发展层面,不断强化学生的思政教育感受,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高校利用微信平台开展思政教育,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资源利用效率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第一,减少对公共教育设施的占用。利用微信开展思政教育,师生之间的许多教学互动依靠移动设备就可以完成,不用额外占用学校的教室和设备,有效缓解了高校设施设备资源紧张的问题,为其他教育教学活动提供了便利。第二,打破了传统教育的时空限制。高校传统思政教育以线下模式为主,需要在统一时间、统一地点集中展开,无法随意进行调整。微信平台依托网络技术与信息技术能够随时随地为用户提供服务,教师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随时推送社会新闻、热点资讯,而且可以自由选择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不同的信息形式。学生的学习过程也如同将思政教师带在身边,课间休息、排队等位、课后自习等各种背景场合都可以进行思政学习[6]。第三,教育材料可重复使用。以微信平台为依托所形成的各种教育教学材料,保存、传递过程方便而快捷,教师与学生都可以根据需要随时查阅发布的过往资料,这种不占用外部空间、可供反复使用的资料形式在很大程度上节约了思政教育成本。与此同时,教师与学生都可以利用“微信朋友圈”转发思政教育内容,进一步扩大了思政教育的辐射范围,提高了思政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
当前高校的思政教育有线上、线下两种主要形式。线下教育以课堂教学为主,辅以会议讲座、专题报告、主题讨论等活动。线上教育大多通过校内网络教学平台展开,教育资源相对丰富,进度与时间安排也更加灵活自由。总体来看,高校当前的这两种思政教育形式都是统一规划安排的集体性教育,对于个别学习能力较弱或部分有更高学习意愿的学生而言,他们的学习要求很难得到有效满足。微信平台应用于思政教育工作,从教育模式来看是对线上教育的补充,扩展了思政教育的具体手段。微信平台应用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能够丰富思政教育形式,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其一,使学生的选择空间更加广阔。微信平台为海量信息资讯的储存、传递提供了良好条件,教师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发布深度不一、形式多样的思政教育资源,无论是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还是学有余力的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与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7]。从某种角度来说,这是因材施教的“自主选择”模式。其二,使集中学习与个别辅导相结合成为可能。微信平台为师生之间的即时互动提供极大便利,不仅可以利用微信群展开集体性的交流讨论,而且能一对一进行私下沟通,为教师展开个别辅导创造了良好条件。
微信公众平台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充分证明了其作用与价值,应当成为高校开展思政教育的新平台、新途径。具体实践过程中,高校要注意从不同角度提高微信载体的使用效果,既要重视对平台功能的开发和完善,也要加强教育内容管理和教育资源开发,把好思政教育的第一关,还要在此基础上关注学生媒介素养的重要性,通过切实有效的教育引导帮助学生理性使用微信软件。
高校打造思政教育微信公众平台,要以推动思政教育发展为主线,不断完善平台功能、凸显服务价值。首先,要保证思政教育信息的发布与共享。高校要建立专门的微信公众平台和公众账号,由思政教师担任管理者,要求全体学生成为这些平台、账号的订阅用户,然后教师做好思政教育内容的整理、编辑工作,定期向学生推送,初步完成思政教育信息的发布与共享。微信“订阅号”可以多人订阅一号,也可以一人订阅多号,所以高校可以建立多个差异化的公众号,由不同教师分担管理、运营任务,为广大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选择,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意愿。其次,要拓展学习与生活服务功能。大学校园覆盖了大学生大部分的生活与学习,思政教育工作也要放在与大学生密切相关的整个校园环境中考量。所以思政教育微信公众平台也要为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而服务。比如可以设置专门的答疑解惑版块,为学生解决学业发展、职业规划、心理咨询等问题提供帮助。再次,思政教师要建立管理有序、良性互动的微信群,定期组织学生就思政学习展开讨论交流,及时为学生解决学习难题和生活困扰,使微信真正成为沟通师生关系、关注学生发展的良好平台。总之,微信平台应用于思政教育,既要以提高教育效率、强化教育质量为目的,又要跳出思政教育,将目光投放在与学生成长发展有关的各个方面,打造一个紧密围绕学生成长发展的校园微信空间。
高校教育是一个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充分对接、教学活动与育人育心紧密结合的完整系统,强调了教育投入的均衡平等和大学生群体的全面协调发展,所以任何教育教学活动不可能脱离整个教育系统而独立存在,也不可能在挤压其他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获得发展,这就要求基于微信平台的思政教育工作,必须提高学习资源整合能力,充分发挥教育合力。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应当以“立德树人”为主线,充分发挥思政教育引领作用,同时也要跳出思政教育的局限,为学生成长与高校发展贡献更多力量。一方面,高校微信公众平台要进一步开发、利用自身的多媒体优势,积极整合校内专业课、公共课、通识课等各类课程资源,并制作成包含文字、音频、视频、动漫等形式在内的微信公众平台学习课件,为学生利用移动终端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提供支持。另一方面,高校与教师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向学生推送专业资讯、学习技巧、校园生活指南、就业招聘等信息,从而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发展规划。也就是说,高校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开展思政教育,必须放在教书育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大背景下进行,要整合各项学习资源,与其他教育教学活动形成协同育人机制。
身处信息爆炸时代,人们面对快速更迭的海量信息,逐渐习惯了碎片化、快速化的浅阅读模式,并越来越依赖通过感官刺激来捕捉和强化信息。微信等软件平台能准确识别用户的需求变化,能提供契合用户阅读习惯的内容。在此背景下,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开展思政教育工作,高校与教师必须在内容管理方面下足功夫。其一,摒弃长篇大论的说教思想。基于微信开展的思政教育,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选择,是对传统教学手段的拓展与创新,如果只是将书本中复杂冗长的理论知识“搬”到微信中,不仅会受到微信软件的篇幅限制,而且在简短、丰富的各类信息中毫无优势,很容易受到大学生的忽视或抵制。所以,教师必须抓住思政教育的重点,向大学生群体推送有价值、有深度的高质量内容,尽量从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实际出发,提高教育内容与大学生的契合性,从而提高大学生的思政学习兴趣。其二,注重原创性与趣味性。大学生身处各种信息高速流动的微信空间,无论是信息数量要求还是获取信息的速度要求都能得到极大满足,大学生真正缺乏的是与自身密切相关、能令人耳目一新的优质信息。教师切忌做微信空间的“文字搬运工”,要充分发挥自身知识储备的价值,结合大学生身心特点与微信标题、语言特征,向学生推送更多生动活泼的原创作品,以便在提高大学生关注度的同时,对他们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形成影响。
大学生不仅构成了庞大的微信用户群体,而且具有非常高的忠诚表现,但是由于大学生的判断能力与辨别能力相对较弱,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消极影响,所以非常有必要对大学生加强媒介素养教育。首先,要制定合理的媒介素养教育计划。专门的教育活动是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最有效的方式,高校在制定教育计划之前,可以通过问卷调查、交流访谈等方式展开深入调研,及时掌握学生的媒介素养水平,准确把握学生媒介素养的难点和关键点,然后根据当前高校思政教育的重点,制定具有针对性、适用性的教育方案,从而保证媒介素养教育效果。其次,媒介素养教育要以实践为导向。要想提高学生的媒介素养,培养学生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意识,必须让学生了解信息制造、发布、传播的整个过程,了解信息在网络环境下“裂变式”传播的深远影响。高校可以通过学校官网、校园广播、高校微信平台等途径,为大学生提供更多了解信息生成与传递的机会,让学生在亲身实践过程中能更客观、更理性地看待各种微信信息。最后,要提高大学生的网络法律意识。教师在讲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时,要着重强调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使大学生明白传播虚假信息、低俗信息的危害以及所要承担的法律后果。
总而言之,微信时代所产生的影响是无所不及、无处不在的,而且这种影响必然具有积极与消极并存的两面性。思政教育与学生密切关联,与时代发展紧密相关,必然无法脱离微信世界而独立存在,高校与教师必须正视微信平台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从思政教育教学优化的角度出发,开发好、利用好微信这一教育载体,为深化思政教育效果、推进大学生成人成才积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