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峰龙
(成都理工大学,四川 成都 610059)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8月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强调:“必须把凝心聚力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中心环节。”[1]乡村振兴归根到底是依靠群众、发动群众,最终实现农村群众全面发展的社会变革,提高参与主体的综合素养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环节。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是着力提升乡村社会现代化水平、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落实落细的重要途径。
目前,农村是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体现,产业是农村发展短板的典型特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效益的主线,人才要素的有效聚合成为智力兴农的内在要求。产业兴旺的核心在人,夯实现代农业发展基础需要人才支撑、动能支持、规划引导。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农村人力资本开发摆在首要位置,强化乡村振兴的人才支撑[2]。乡村振兴寓涵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逻辑,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化解人才匮乏的现实困境,通过挖掘和汇聚多元化人才破解乡村振兴的人才瓶颈。乡村人才振兴需要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导向,助推构建多元化、精准化、系统化的人才格局。要探索打造一支强大可靠的乡村人才队伍,需采取因时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不同地域特色的农村制定差异性与普适性相统一的人才引进规划。可从积极培育本土人才、努力吸引外部人才、鼓励外出能人回流、引导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等方面扩充乡村人才队伍。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人才振兴的重要论述为指导,拓宽视野优化农村地区人才引流条件,不断汇聚推动乡村振兴的合力,需要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者集思广益。新时期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助力人才振兴需要创新宣传工作机制,构建系统性与层次性相统一的发展策略。充分发挥农村思想政治教育铸魂育人的作用,探索日常工作与培养人才的契合点,促使参与主体深刻理解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自觉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进程。
坚持人力资本开发导向,是破解人才匮乏现状的有效路径。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有两个核心观点:“一是在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的作用大于物质资本的作用;二是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核心是提高人口质量。”[3]9根据人力资本开发的最优化思路,思想政治工作需要下功夫探索建立乡村本土人才、外部人才、外出能人、大学生村官等不同类型的人力资源开发机制。针对乡村本土人才,努力激发他们建设家乡的热情,强化乡土精英的使命感。建立健全本土人才培养机制,促使他们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大力量。外部人才能够为农村发展注入新鲜血液,要让外部人才成为激活农村事业创新发展的源泉,通过宣传工作使他们认识到新时代农村发展的广阔空间,为人才搭建干事创业的良好平台。要重视外部人才的利益诉求,马克思深刻地指出:“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4]286通过创业减税、政府税收补贴等优惠条件,让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的人才受到尊重,保证他们留得安心、尽其所能。外出能人包括青年务工人员、农村大学生等群体,他们往往具备较为新颖的思维,能够结合自身的所见所闻提出符合家乡实际情况的建设性意见。鼓励外出能人返乡创业,通过他们将资本、技术、经验输回本土,促进人才回流是实现人才振兴的重要渠道。引导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从全局规划大学生村官制度,确保大学生村官队伍有序更新,促使他们为乡村振兴贡献最大力量。基层工作者对乡村人力资本进行质的管理,实质在于充分发挥参与主体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协调思想、把握心理和管理行为的动态结合为乡村振兴战略注入内生动力。
发展现代农业是产业兴旺的主要内容。现代农业需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提高农村群众的综合素养,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加大政策宣传和思想教育,让尊敬农民、爱护农民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充分调动农村群众投身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通过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将“满足需求”同“提高素养”共同推进,增强农业农村发展的精神动力。在满足需求方面,加强精神食粮供给,提供更多、更优质的精神文化产品,不断满足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在提高素养方面,基层工作者要加强道德宣传教育提高农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农村群众的法治素养。同时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宣传工作的主要内容,引导农民群众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价值取向,坚持供给精神产品与提升思想政治素养的双向驱动。三是充分发挥地方高校特别是职业技术院校服务培训农村劳动力生产技能的重要作用,开办弹性学时的专业技能培训班。创新培训方式,鼓励农村群众成立生产技能交流团队、社会企业承担专业技术培训、选派科研院所专业人员赴村挂职锻炼等多渠道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切实增强农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效能。通过调动农村群众建设家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塑造与提升现代新型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育乡村发展创新动力,激发乡村振兴的强大动能。
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者是政策传达和民意反馈的桥梁。构建农村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需要群策群力做好规划。首先,地方政府需要加强新时期“三农”工作的顶层设计,确保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者参与其中,共同谋划健全财政优先扶持农业企业发展、金融机构重点倾斜农业领域、社会资本积极投入的保障制度,解决好农村社会发展资金不足的难题。其次,深化农村制度改革创新。第一,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不断探索建立完善的农村土地经营制度。第二,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统筹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能力。第三,深化闲置农房和农村建设用地改革,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前提,通过优化村庄布局,引导农村集体资产和社会资本共同兴办第二、第三产业。结合当地自身条件发展乡村旅游、养老度假、绿色产业等产业链,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者可以通过教育引导农村群众树立现代化的经营理念,提高农村第二、第三产业的吸引力。采取多种方式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提高农村发展综合效益,真正实现强农惠农富农的目标。最后,延长农业产业链,解决农产品销路问题,让农民安心扎根农业生产。为此,要发展更高水平、更高层次的农村电商经营平台,积极顺应“大数据+农业”的历史趋势。打造基于互联网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需要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者结合自身工作实际,遵循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挖掘农村的特色优势,实施电子商务深度融合特色产业发展道路。促进农村产业兴旺需要规划先行,推动地方政府加快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顶层设计,深化农村各项制度的改革,帮助农村建立“互联网+”的现代农业新模式,这些都需要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参与和引导。
生态宜居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内容,居住环境关乎农村群众的切身利益,建设美丽乡村是提升广大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的现实路径。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肩负着培养农民生态意识、综合治理农村突出环境问题、化解村落规划矛盾等任务。
第一,保护好生态环境是建设美丽乡村的前提和基础。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论述,利用村务宣传栏、组织专题学习会议、发挥乡村大喇叭广播作用、开展知识竞赛、微信公众号推送好文等多渠道大力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教育引导农村群众充分认识生态环境的脆弱性,深刻理解生态环境与自身利益的紧密联系。同时加强对农村群众的生态环境警示教育,推动破坏环境必将付出高昂代价的观念入脑入心入行。通过制定阶段性与长期性有机结合的宣传工作计划,激发农民保护生态环境的热情,发挥群众的首创精神,增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内在驱动力。
第二,以往“高投入、高污染、低产出”的粗放型农业发展方式已经难以为继,长期发展过程中缺乏环境保护意识导致农村面临着巨大的生态环境压力。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乡村全面振兴的主要因素,综合治理农村突出环境问题需要从推动绿色农业生产、加强环境监管、落实落细环境保护主体责任等方面集中推进,兼顾好乡村发展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推动绿色农业生产要从源头上控制普遍存在的过度使用农药化肥的现象,同时严格防范城市污染物向农村转移。加强乡村环境监管需要建立严密的环境保障体系,重点形成排查整治常态化、信息平台监督精准化、乡村两级联动执法规范化同向发力的长效机制。落实落细环境保护主体责任需要明确乡村两级责任清单,推动实施网格化环境治理制度,鼓励引导农村群众主动参与环境治理,促使良好生态成为夯实乡村发展后劲的有力支撑,实现人与自然共生共存共荣。
第三,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大局,科学规划农村农业生产区、生态保护区、农民居住区等生产生活板块,优化农村空间布局。传统村落公共文化空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体现了当地居民的生存智慧,是人类的宝贵财富和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5]。通过扎实推进乡村人居环境改善,努力补齐农村群众生活短板,为农民谋取看得见的利益。大力开展“厕所革命”,于细微处不断提升农村群众的生活品质。加快农村空间形态实现根本性变迁,塑造乡土性与现代性和谐统一的乡村新面貌。涉及房屋升级改造问题时,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者要耐心聆听群众意见和诉求,认真做好动员宣传工作,助力打造美丽宜居新乡村。
加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推动乡俗新风的蔚然成风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坚持“塑形”和“铸魂”的齐抓共管,通过凝心铸魂内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不竭动力,不断提高乡村社会的文明程度。
重视民风教化引人向善古已有之。《韩非子·五蠹》曾记载:“当舜之时,有苗不服,禹将伐之,舜曰不可,上德不厚而行武,非道也。乃修教三年,执干戚舞,有苗乃服。”[6]339尧舜时代的国家,国力的比拼全靠国民精神是否团结统一。如果一个国家民风不正,百姓各行其是,那么这个国家会遭到征伐甚至有灭国之虞。三苗部落不服从舜的统治,舜没有讨伐而是教化自己的国民,百姓团结一致彰显的强大震慑力令三苗部落诚心归顺于舜。注重“教化”是古代教育的突出特征,伦理与政治相结合是我国古代传统教育的基本特征;儒家思想是古代教育的基本指导;君王德行是古代教育的顶层规范;家庭教育、乡规民约、礼乐教化是我国古代传统教育的主要内容,也是新时期培育新农民的经验借鉴。回溯我国古代传统教育的发展历史,透视着道德伦理与行为规范紧密结合的基本逻辑。积极探索新时期培育良好家风、乡风、民风的实践路径,是提升农村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感染力的必然旨归。
培育积极向上的家风、乡风、民风是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选择。文化振兴是乡村社会发展的根本与灵魂,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需要从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传承发展与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开展移风易俗行动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
第一,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首要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坚持价值引领、榜样示范、创新驱动。其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做好爱国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采取深入浅出的方式向农村群众传播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其二,积极推进农村群众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实现农民道德素质的整体提高。根据不同地区农村中涌现出来的道德模范事迹进行重点宣传,提高思想道德教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创新驱动是增强农村思想道德教育效果的重要手段,包括宣传思维理念、运行机制、方法手段创新。思维创新是运行机制、方法手段创新的逻辑前提,思想宣传理念的创新是推动农村思想政治宣传工作跨越式发展的重中之重。运行机制创新是提升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保障。方法手段创新包括由以往单向灌输转为“点线式”相结合的多元化教育宣传方式,以及采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提升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科学性和预测性,清晰梳理农村群众的思想脉络与发展趋向,实现思想信息的准确把握。其三,推进诚信建设,用诚信涵养乡村思想道德建设。积极开展农民诚信评选活动,探索失信惩戒机制,营造“诚信光荣、失信可耻、无信难行”的良好守信氛围。同时注重培育农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增强他们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二,传承发展与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要以农村传统道德教育资源为思想宣传的切入点,传承保护好优秀的农耕文化遗产,大力挖掘地域传统文化资源具有的优秀思想观念、伦理规范、人文精神,不断增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吸引力。历史建筑、民俗民规、传统村落等承载着地域和民众的历史记忆和价值认同,延续好乡村文化的历史根脉,切实保护好乡村风貌,保留好乡村记忆,是传承好、发展好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环节。在振兴乡村、改造乡村的过程中凝聚情怀,避免乡村沦为非城非农的滥觞,维护好农村群众的精神家园。
第三,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建立健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首要,农村基本文化设施建设是关键,公共文化资源是重点。建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通过强化政府主导、乡村两级联动、协调社会力量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加大基本文化设施投入力度,摒弃全面铺开的宏观思路,确保基本设施到位,真正提高农村文化基础设施使用率。充分发挥县级融媒体的文化辐射中心职能,加强主流思想宣传,提升服务效能。丰富乡村公共文化资源既需要外部优秀公共文化资源的倾斜,也需要农村内部的深入挖掘。深入推进文化惠民工程,“鼓励文艺工作者不断推出反映农民生产生活尤其是乡村振兴实践的优秀文艺作品,充分展示新时代农村农民的精神面貌”[7],为农村提供更丰富、更优质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不断提高农民的获得感。激活内生型文化资源的关键在于释放农村群众的内在潜能,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引导乡土文化本土人才创作新时代的乡村文艺作品。
第四,要大力开展移风易俗活动。移风易俗是重塑乡俗新风的基础,重塑乡俗新风需要培养农村群众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的生成路径。农村群众的自知自觉是推进移风易俗的内在动力,梁漱溟先生认为乡村建设的关键在于农民自觉,只有“农民自觉,乡村自救,乡村的事情才有办法”[8]618。农民的自觉需要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教育和启发,引导农村群众正确认识传统的风俗习惯,自觉抵制陈规陋习和封建迷信活动。根据每个村庄的实际制定完善的乡规民约,村干部要带头身体力行,整治红白事大操大办、厚葬薄养等不良现象,形成优良淳朴的风气。广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贯穿社会主流价值观熏陶,培育乡村文明新风尚。实现乡俗新风的转化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涵,通过文化育民,实现文化强民。
乡村振兴需要不断提升乡村治理理念、治理方式、治理水平,坚持不懈地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持续激活农村发展动力与活力,坚持党建引领先行、深化乡村三治实践、多元主体共治,建设安定有序又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基层党组织是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旗帜,也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核心力量。锻造更加坚强有力的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政治保障。发挥农村基层党支部的政治领导力、价值引领力、群众组织力,将基层党组织领导乡村发展全局的政治制度优势顺利转化为有效的治理优势。一是健全党组织统领乡村治理的体制机制,强化改善乡村治理过程中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充分发挥党组织举旗定向的作用。二是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治理水平,通过自身思想建设牢牢坚守初心和使命,在进行思想宣传工作的过程中实现育人与育己的有机统一,是党员干部肩负起推动乡村全面振兴重要使命的内在要求。农村的政治生态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基层党组织的建设质量,优化政治生态是推动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之义。重塑乡村良好政治生态,以不断提升农村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认识为主要抓手,以严惩“微腐败”严打“黑势力”为突破口,为提高乡村治理效能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通过教育引导农村党员干部准确理解和把握全面加强党组织建设的深刻意涵,推动党员干部积极投身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促使党员干部践行知行合一,切实发挥模范先行的榜样力量。三是坚持党建引领群建、群建促进党建的治理方式。教育引导党员履行贴近群众、服务群众、宣传群众的职责,通过转变以往单向灌输式的宣传工作理念不断密切干群关系、党群关系,带动群众积极参与乡村社会治理工作,拓展乡村治理深度。
稳定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性因素,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基础。乡村社会稳定情况是检验农村基层党组织治理成效的根本标准。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确保乡村社会和谐稳定是党开展农村工作的优良传统。邓小平指导农村工作的论述中蕴含着保障广大农民切身利益的基本思路,贯穿着解决农村发展问题的全过程。他强调把提高农民的积极性作为教育农民的出发点,同时深刻指出稳定压倒一切,“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9]284。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离不开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要求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10]。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快速推进过程中引发的诸如农地纠纷、涉农信访等社会矛盾交叠增加,成为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再加上西方错误思潮在农村的广泛渗透,农村群众受到不同程度的意识形态冲击,导致金钱主义、极端利己主义出现不同程度的蔓延。巩固农村意识形态安全、引导农民自觉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透视和化解农村社会的不稳定因素是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加强和改进思想宣传工作的主力军,提升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力度、频度、效度,维护好农村群众的整体利益,巩固农村意识形态阵地,是党员干部必须肩负的政治任务。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是新时期指导和开展“三农”工作的重大理念创新和实践创新。首先,将自治置于“三治”首位,突显“自治”在构建乡村治理体系的基础性地位,要求发挥农村群众在自治实践中的主体作用,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通过打造村民良好的自治局面推动“三治”深度融合。其次,改善乡村自治局面要扩大乡村公共事务覆盖面,这是整体性推进实施乡村自治规划的基础。“乡村振兴需要构建自治、法治、德治有机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推动乡村政治治理向乡村共治转型发展。”[11]农村社会阶层分化导致乡村治理权力异化,富人群体挤压着老、弱、穷等弱势群体参与乡村公共事务的空间。推动乡村治理重心下移,打造乡村社会治理共同体,保障和提升农民参与公共事务的意愿,是乡村自治的核心要义。最后,自治实践应当以满足农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为发展导向,摒弃以往重经济、轻治理的“乡政村治”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理念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通过适时交流了解农村群众的多元化需求,思想政治工作能够在关照现实中彰显思想的力量。一是要了解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突出问题,将解决民生问题作为工作重点。二是要提升公共服务质量,为群众提供更丰富、更优质的社会资源。三是通过提升农村思想宣传工作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全面激发群众参与乡村社会治理的热情,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乡村治理效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健全法治保障是推动“三治”融合的重要抓手,完善法律约束机制是实现乡村现代化治理的核心。第一,严格规范农村行政执法流程,推动村务公开透明化。强化对基层党员干部的政治理论和法律法规的集中轮训,促使基层干部依法行政确保农村基层权力规范运行,是实现全面依法治理的重要保证。第二,完善乡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基层司法行政部门的职能作用和资源优势。费孝通先生认为:“现行的司法制度发挥着很特殊的副作用,它破坏了乡土社会的礼治秩序,却并未重塑有效的法治秩序。”[12]56反思农村法治建设的现实困境,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公共法律服务队伍,真正维护好乡村的公平正义。第三,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具备一定的法律素养,要在思想宣传中加强普法宣传的频度、力度、效度,推进法律宣传进村进户,将法律强制规范转化为农村群众的行为自觉。同时在法律宣讲中明确村民自治的边界,防范可能出现的越权和缺位现象,全面提升乡村治理法治化水平。加快推进农村各项事业纳入法治化轨道,健全矛盾化解机制,学习和践行“枫桥经验”建设平安乡村,提高农村群众在法治乡村建设进程中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环节。尽管传统意义上的乡土熟人社会面临着一定程度的消解,但是重人情、乡情的心理仍然存在。德治是乡村善治的重要体现,充分发挥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在乡村德治工作中的主导地位,通过加强思想引领增强德治的感染力和约束力。新时期农村德育工作要实现“时”“度”“效”三向度的统一,摆脱思想宣传工作和农村生产生活“两张皮”的现实困境,转变原有的教育宣传方式,促进乡村道德建设与社会治理的互动互补。为此要把握好时间节点,一方面要紧跟时代,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村工作的重要论述为主要内容。另一方面要有针对性,思想宣传工作需要选择外出务工青年回乡期间进行适时的教育引导,或者与当地具有特色的节日结合起来,即寓教于乐,是提升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现实选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宣传工作要符合群众实际需求,要落地生根。”[1]农村思想宣传工作要把握好三个“度”,即深度、精度和温度。首先,要积极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将教育内容进行创造性转化,促进农村群众的消化吸收。其次,要深入推进道德建设工程,实施多样化和特色化的思想道德教育方案,引导农民自我教育,推动新时代公民道德要求入脑入心入行。最后,要特别注重思想道德教育的温度,消除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者与群众之间的隔离感,挖掘传统道德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之处,促进农村基层工作者与群众教学相长。“时”跟“度”操控的适当,是德育效果得以显现的前提和基础。阿历克斯·英格尔斯认为,“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前提,要求现代人必须具备特定的心理、思想、态度、观念和习惯等”[13]22。要在乡村治理中不断强化思想道德建设,充分发挥德治滋润人心的引领作用,培育具有现代思想道德的新农民。
现代中国基层依然具备乡土性特质。传统乡贤为我国乡村的政令传达、伦理规范、社会治理发挥着重要作用,近代社会的巨大变革导致传统乡贤退出了历史舞台。乡村振兴背景下新乡贤的“返场”是推动实现乡村有效治理的时代选择。一方面,乡村“空心化”成为社会治理的最大挑战,城镇化进程加快导致空心村数量急剧增加,“386199部队”(妇女、儿童、老人)已经是农村生产生活的主要群体。乡村发展面临着基层党组织影响力和号召力不强、优秀青年干部后继乏人的现实困境。另一方面,“以大学生村官和驻村第一书记为代表的外部力量嵌入可能诱发社会治理‘脱嵌’风险”[14]。因此,乡村治理“自治”和“他治”脱域演化出有效治理主体的“空场”。中国传统社会治理是一个“上统”和“下治”相结合的治理体系[15],乡贤群体占据着传统乡土社会权力结构中的核心。乡贤治村与传统乡村治理具备自洽逻辑,因为其契合着乡土中国的实际需要,“乡绅或乡贤与村民通过一套约定俗成的礼法体系共同维系着乡村社会的运转”[16]。乡村治理现代化视野下的新乡贤是村民和社会共同认可的精英群体,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资源。从历史传统与时代要求的双重视角审视并发挥新乡贤的独特作用,能够成为提升乡村治理水平的重要途径。
新乡贤之“新”不仅表现在语义表达的转换,更意味着价值内涵的更迭,核心是契合新时代乡村治理的需要。新乡贤之“乡”明晰着“本土性”意涵,无论学界采取何种视角厘定“乡贤”或是“新乡贤”概念,与乡土社会的关联性必然成为概念构成的核心要素。新乡贤之“贤”确定着“道德性”要求,只有经济实力却缺乏道德修养并非乡贤而是乡绅。新乡贤往往具备较高的知识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实现乡村有效治理需要新乡贤的“回归”,培育契合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新乡贤实质在于引导发挥其协同力量,推动乡村治理多元主体深度融合形成聚合效应。基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解决好新乡贤合理性嵌入和合法性嵌入的问题。积极创设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良好环境,通过思想宣传给予新乡贤合理的角色定位,激发他们参与乡村治理的意愿,避免其“返场”可能遭遇的尴尬。推动“新乡贤治村”要尽可能规避“人治”色彩,确保他们合法性参与乡村社会治理,防止新乡贤把控基层权力逾越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
鼓励新乡贤积极参与乡村社会治理,使他们成为政策解析和民情反馈的信息传播枢纽,增强乡村治理工作开展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充分释放新乡贤反哺家乡、报效桑梓的责任感,尤其要发挥新乡贤在农村思想宣传工作中的助推作用。新乡贤群体具备现代思维和时代视野,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有着更加清醒的认识和准确地把握。新乡贤在地缘、血缘、业缘上的独特优势能够帮助农民正确认识乡村社会的热点甚至是痛点问题,辅助基层思想政治工作者沟通疏导农村群众内心的郁结,协同构建乡村社会治理内生性秩序,降低社会治理成本,为打造乡村治理新格局提供必要支撑。
促进农民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改进和加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在于充分调动乡村振兴参与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落脚点在于提高农村群众收入,实现从“生活宽裕”到“生活富裕”的跨越,切实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消除贫困是实现农民生活富裕目标的逻辑前提。脱贫攻坚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战略规划,是我党下大决心、花大力气坚决完成的重大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几乎以每年减少1 000万贫困人口的显著成果彰显着我党强大的行动力和战斗力。扶贫思路从“输血”转化为“造血”,扶“智”又扶“志”,实质都在于激活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扶贫实践路径从单一物质脱贫模式到能力脱贫再转化成精神脱贫,更加凸显贫困不仅仅是经济发展问题,更是教育问题和社会问题。扶贫的对象和关键都是人,“脱贫致富的根本是自力更生,核心是提高人的综合素质”[17]。扶贫工作者要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论述,要让贫困人口在具体计划实施过程中兼顾好个人利益与整体公共利益的关系,消解小农意识。当前需要将脱贫方案的五种路径贯穿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发展生产脱贫需要鼓励贫苦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同时提高其生产技能,奋力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目标。易地扶贫搬迁要注重做好政策宣传工作,讲清楚其中的利害关系,促使群众主动配合易地搬迁工作。生态补偿脱贫要引导群众走绿色发展道路,合理挖掘当地特色资源,利用好生态补偿资金,发展生态产业,实现生态治理和生态脱贫的互惠融通,切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教育脱贫工作中思想政治宣传是内核,思想政治工作者是主体,协调多方共同发挥塑造思想观念的作用。通过牢牢树立自力脱贫的思想,增强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社会保障兜底要让脱贫群众充分认识到生活改善归根到底在于我党的政策保障,深刻体会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厚植党执政的政治根基。
总之,实现从“生活宽裕”到“生活富裕”的跨越,需要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的统筹规划和协同共进。提升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加强在推动产业兴旺、打造生态宜居、营造乡风文明、实现治理有效、促进生活富裕方面的渗透力,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思路和行动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