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文化教育嵌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2020-12-20 10:20李宇征刘美麟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2020年10期
关键词:乡土传统思想

李宇征,刘美麟

(河北工业大学,天津 300401)

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实现文化自信的主要途径。作为中华传统文化奠基的乡土文化,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直接影响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文明乡风的实现。在快速迈入现代化的新时代,学界现有的研究成果多集中在乡村,教育主体集中在农村学校,教育对象仅限于农村学生,缺乏整体、系统与协同的视角。在共建、共享、共赢的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需要全社会多元力量的协同参与和行动,乡土文化教育是全民的教育。高校承担着教育和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合格建设者、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使命,如何使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有生力量的大学生循序渐进地认识、重视、改造和创新乡土文化,从而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基础、更深厚与更长久的力量,成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和工作目标。

一、乡土文化教育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功效与作用

“乡土文化”是个界域概念,是与城市社区文化相对的。乡土文化是发生在特定地域,是在土地依恋基础上形成的,是对于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习惯、思维模式和行为取向的凝练和概括,蕴含着态度、品性、知识和技能等要素,决定着乡土社会人群的归属感、幸福感与获得感。乡土文化不仅仅包括审美功能和经济功能,还包含着人文功能与整合功能,文化振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和内生动力,乡土文化教育是乡村振兴的精神前提和理论基础。“乡土文化教育并不是将乡土的事物简单复制或移植至教育领域,而是以文化的视角对乡土事物进行精神凝练、心灵演绎、本真诠释和教育优化,使之在保留价值内核和绵延文化精髓的基础上能够与时俱进——质朴而不寡淡、自然而不土气、纯粹而不单调,时刻在现代化进程中焕发蓬勃生机和向上活力。”[1]新时代,强化乡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对于传承和创新乡土文化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乡土文化教育有利于改变社会对乡村价值的认识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反映了党和国家对“三农”问题——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高度重视,其精神实质是对乡村社会价值的肯定。现实中“重城市、轻乡村”的城乡二元政策导向,在整个社会氛围中,酿成一种整体性的“贱农主义”思想,这种“‘贱农主义’是指当代中国逐渐形成的以农为贱的观念、话语、价值取向和政策取向。它表现为压制农民的权利、贬损农业和农村的价值,从文化上否定、从物理上消灭农业、农村和农民”[2]103-104。这种“贱农主义”不但体现在显性政策法规之中,而且暗藏于内在价值观念之中;不但被许多城市人认同,而且被许多农民所接受,“摆脱农村、脱离农业”成为许多农村青年的价值追求。

新时代,实现乡村振兴,必须首先从价值观念上消除这种“以农为贱”的价值倾向,使全社会养成重视农业、器重农村和尊重农民的观念氛围,方能使新时代的乡村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才能为乡村振兴注入精神力量。新时代,要针对全民开展乡土文化教育,对乡土文化资源进行合理挖掘、开发和利用,留得住乡愁,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心灵的“寻根”之旅。如今,在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快速发展的中国,乡土社会中的文化地标、地域先贤、民风民俗、地方戏曲源远流长,为功利化、快捷化、格式化的都市生活带来心灵的调节,“不管社会怎么变化,乡村仍然是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道德生活的根基,是我们精神的家园和灵魂的寄托,是我们观察外在世界、了解自我的土壤,是通过族群认同达至国家认同的基础”[3]。

(二)乡土文化教育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

乡土文化的重要特点就是“本土性、地域性”,而从心理层面来看,现代化的转变就是“要求人们把自己对集体和与己直接相关的集团——家庭、宗族和村社——的忠诚及认同扩展成为对更大和更抽象的集团的忠诚”[4]25。这样有助于克服地域视野的狭隘局限,形成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合力,保持对国家的整体认同,是现代民族国家建立的心理基础。然而,现代民族国家在建设的过程中,必须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和实践状况,制定适宜的方式与方法,在保持家园认同的基础上实现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即国家价值观必须经历一个逐步深化认识的过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关系到全体人民的共同的理想信念、道德观念与价值理念,是民族相互依赖的载体,是构建国家共同体的精神根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乡村社会的传播,必须紧密结合乡村社会的实际情况,充分挖掘、利用当地的“地方性知识”,寻找乡土文化资源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佳契合点与切入点。一方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改造乡土文化资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凝聚中国力量的思想道德基础。”[5]35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抵御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错误思想影响的巨大精神武器,是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城市文明与乡土习俗的碰撞中所导致的价值多元化、功利化、模糊化、低俗化困境中的指路明灯。另一方面,运用乡土文化资源保护,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6]164充分发掘当地乡土文化知识中所蕴藏的优良美德、淳朴习俗和优秀品质,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分众化、多样化、生活化、人格化传播奠定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渗透到农民日常衣食住行等生产、生活领域中,才能达到“日用而不知”的生根发芽的目的,而乡土文化正是农民生产生活中经验的概括和提炼,对乡土文化的无知或漠视,只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乡村的传播走上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歧路。

(三)乡土文化教育有利于打造良性的乡土社会秩序

“乡土文化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它的实用性,它是村规民约的‘依托’,是诚信体系的‘护栏’,是农业文明的‘基石’。”[7]在打造“自治、法治和德治”三治相融合的现代乡村治理体系的过程中,以“礼治”为核心的传统文化资源为“德治”打下深厚的基础。虽然当今乡村社会已经经历了由相对静止到快速流动、熟人社会到半熟人社会的变迁,市场经济大潮下商品等价交换原则对原有乡村人情的互惠原则带来巨大的冲击,但是传统乡土文化却没有彻底消失,只不过是为了适应现代形势在内容和形式上发生了改变。

要建设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必须在创造性利用传统乡土文化资源存量的基础上开展,“社会秩序的中心要素是文化价值(和信仰、象征)的制度化和(或)内部化”[8]63。但也应看到,在广大乡村社会,乡土文化依然具有蓬勃向上的生命力,尤其是在年长人的复述中,通过社会记忆的表达形式,传统乡土文化至今仍发挥着维系社会秩序结构的规则性作用。这种社会记忆是乡村社会共同生活过程中演变下来的共有的价值观念和思想形态,凝结于风俗习惯、乡规民约、宗教信仰、传统仪式、人情来往等各种社会活动之中,“社会记忆系统形塑的‘集体意识’,是支配农民的‘行动地图’与象征体系,也是乡村秩序结构再生产的思想关键”[9]。特别是在老年人居多的所谓留守农村中,老年人通过共同的社会记忆营造公共空间,发挥着乡村治理的基础性规则作用。

二、乡土文化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功能体现

乡土文化教育作为“基础性软件”,成为新时代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作为乡村建设的主战力,青年人是承担传承、创新乡土文化的重要力量。高校是青年学子的集中地,肩负着向社会培育并输送合格、优秀建设人才的重任。新时代的乡村振兴,迫切需要青年学子的积极参与。因此,在高校科研、教学、组织、文化、实践等育人工作中增加乡土文化教育的相关内容,是新时代高校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职责和使命。相比之下,当前普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对乡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程度认识不够,从总体上缺乏从政治的高度认识乡土文化教育对于提供乡村建设人才、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实现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推广传播乡土文化责无旁贷,乡土文化知识和乡村生产生活技能只有进入大学,取得大学生普遍的关注、广泛的认可和普遍的赞同,乡村振兴才能获取新生力量的支持。乡土文化教育嵌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实现以下功能。

(一)重塑大学生的城乡就业理念

教育的重要职责和使命就是改变人的思想观念。改变对城乡社会地位和发展前景的错误认识是创造性利用、创新型发展乡土文化的前提。当前,我国从基础教育开始,特别是在乡村小学,出现了“重工轻农”和“重城市轻乡村”的教育倾向。由于受人口流动的影响,加上撤村并校工作的推进,许多乡村小学被合并到城镇,而且实行寄宿制,“低龄儿童寄宿,不仅在空间和时间上割断了他们与父母、家庭的联系,也割断了他们与乡土的联系。他们体会不到父母辛勤的劳作,听不到长辈们关于家族、村落的传说,也无法感受到土地、庄稼、丰收甚至自然灾害给村民带来的喜怒哀愁”[10]。从接受学校教育的那一天起,乡土文化就被贴上落后、愚昧的标签,而城市文化是现代、进步和文明的象征,都市是实现人生梦想的理想场所。当前我国绝大多数高校坐落在城市,而且教育内容多以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为主要内容,除农业院校和一些高校的科研院所外,涉及“三农”教学和研究的课堂教学整体比例偏低,变相助长了大学生向往都市、轻视农村的就业倾向,蜻蜓点水式的暑期实践成为乡村观光旅游,达不到真正体验乡村生活的目的。突出表现在当代大学生的农村就业意愿偏低(仅有30%),“在农村地区,孟加拉国和泰国约60%的学生对工作持积极态度,中国和印度为50%,越南只有33%”[11],较低于其他国家。中国人才的紧缺成为阻碍乡村振兴推进的重要因素。

“教育的本质在于人的发展,培养适合社会需求和发展的人。”[12]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工作是围绕“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需要,不仅仅包括“物质文化需要”,而且还涵盖着对于民主、公平和正义等意识的需要。高校思政工作要坚持问题导向,使当代大学生清楚地了解我国现存的城乡差距是不平衡的重要体现,农业、农村和农民的不充分发展是制约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发展的短板。高校思想政治育人工作中,要让学生清晰地认识到历史上农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主力军作用,在新中国的工业化建设中所付出的巨大牺牲,以及新时代“三农”工作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使当代大学生充分认识农民的小康是实现全民小康的关键。站在时代前列的大学生,不但要有强烈的时代责任感和坚定的使命感,而且还要充分认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可以为自身潜藏才能的充分发挥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机遇。乡村振兴战略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由此看出,“这就把农业农村摆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国家战略高度,从根本上改变了农业农村长期从属于城市的现状,实现了从优先满足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需要到优先满足农业农村发展的需要这样一个历史转轨”[13]。这就意味着,公共要素、公共服务等基础资源将从城市向乡村大规模转移,乡村后发优势将逐步显现。高校思政工作应该将城乡关系作为乡土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使广大青年学生厘清传统到现代转变过程中城乡关系演变的历史脉络,并厘清其规律,自觉服从并利用规律,将自身远大理想与国家实际需要相结合,在时代大潮中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

(二)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觉能力

思想政治课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主阵地,在所有课程中,作为公共必修课,高校思想政治课学时占本科生总学时的1/10左右。加上校选课等通识课,高校思想政治课的覆盖面是其他课程所无法比拟的。近来国家提倡的“课程思想政治”,强调所有的课程都承担思想政治育人的使命。加上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组织育人、文化育人等要素,全程、全员、全方位的思想政治育人大格局已经形成并逐步走向成熟。在高校“大思想政治”育人格局中,高校必须把传承包括乡土文化在内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放在突出的位置。在“四个自信”之中,文化自信是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的精神支撑,而“文化自觉”为“文化自信”奠定了笃实根基,二者共同促进文化正向发展。按照费孝通先生的解释:“文化自觉只是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旧’,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者‘全盘他化’。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14]

文化自觉是文化主体对于自身文化的发展脉络、内涵底蕴、价值取向、精神特质的整体理解与系统把握,是克服文化自卑与文化自大的前提条件。这种文化自觉的关键是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入认识,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15]41。也就是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文化育人的“文化”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者共同组成的统一整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历史源泉。固本清源,方能在全球化的今天,自发警惕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文化复古主义等错误的社会思潮的干扰,在多元文化比较中巩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感。追根溯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深扎根于乡土社会的泥土之中,“中国传统文化犹如一棵千年古树,它把自己的根深深扎在乡土社会中。乡土社会供给其营养,是它的生命之源,它的每一个细胞都散发着浓浓的乡土气……所以,没有乡土社会,就没有中国传统文化”[16]。也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产生并服务于农耕社会的乡土文化。虽然今天的中国正在快速迈入工商业大国,中国传统乡土文化赖以产生的社会环境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我们既不能悉数吸纳,更不能全部摒弃,不忘传统之根,方可容纳、吸收外来文化,因为“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5]313。

(三)传承、创新传统乡土文化

任何文化中都包含德育的功能,同样,德育必须通过文化来体现。“德育是文化的德育,文化是包含德育的文化,文化与德育本性一致,功能上相互承载,它们不可避免地是一种辩证的互动或交互中介关系。”[17]1由于传统乡土文化诞生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适应当时安土重迁的相对静止的社会,满足当时人们的生活需求,因为情境的改变,有许多的文化已经难以适应今天的情境,我们必须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对其进行改造,如强调族群而对个人权利的忽视、强调男女有别导致的重男轻女现象、强调忠孝节悌导致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不平等和不自由等。所以对待乡土文化,我们不能全盘继承,那样做在现实中既不必要也无可能;也不能全盘抛弃,将传统文化当作保守、守旧、落后、愚昧的代名词,那样只能自断其根,致使中华民族失去根柢。通常来讲,对待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应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这就产生一个问题,什么才是“精华”?按照学者的观点,“精华”必须是“先进文化”,文化的先进性体现在三方面:“第一,它是引导人向上的,所谓‘向上’,既有物质生活上的提高,也有精神上的逐步走向高尚与崇高,能够激励人,为了一个更美好的未来付出自己的全部力量。第二,它需要适合自己的民族与国家,能为广大人民所接受。第三,这种文化是人人能够享受到的。”[18]144简单概括为科学的、民族的、大众的文化,乡土文化天然具有民族性、大众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传承和创新乡土文化时,最需要做到的就是“科学性”,也就是发掘传统乡土文化中能够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吻合的要素,进而与现实工业文明相结合,达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目的。

三、新时代乡土文化教育嵌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

“嵌入”一词,最初被卡尔·波兰尼、格兰诺维特等学者用来分析经济发展与社会网络的互动关系,后被广泛应用于多个学科。一般来讲,嵌入是包括“嵌入”和“受嵌”的主客体双向互动过程。乡土文化教育嵌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既包括乡土文化主动融合进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适应时代需求,在传承中实现创新性发展,也包括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与时俱进,开放包容,主动将乡土文化教育纳入工作中,提升认识,端正态度,更新方法,实现互利双赢。

(一)思想上高度重视

首先,乡土文化教育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文化自信。城镇化、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就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人来讲,“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19]603。乡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底色,承载着中华五千年文明发展的历史轨迹和发展脉络,是维系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精神力量。在经济全球化伴随的文化同质化的时代,乡土文化起着防范“西化”、保持文明多样性的重要作用。“乡土文化是民族传统文化的源头和载体,乡土教育是培养人们的乡土情感和乡土认同的重要教育形式,是实现乡土认同与国家认同相统一的主要途径。”[3]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5]313因而可知,新时代树立文化自信,必须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带有浓厚地域色彩的、丰富多样的地域文化,蕴藏着丰厚的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根据课程特点,及时在教学内容中“嵌入”相关乡土文化内容,可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课程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培育大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建设家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达到在文化自信中实现文化育人的目标。

其次,乡土文化教育是向高校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持的必要前提。由于历史和现实复杂因素的作用,我国的乡村自现代化进程开始后,总体呈现出持续衰败的景象。党中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既体现出党中央对于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高度关注,也凸显当前我国农业、农村与农民问题的严峻性和复杂性。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的、综合的、系统的工程,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就高校来讲,向乡村振兴贡献人才力量不仅是农业院校的职责,更是全部高校的使命。但是就目前大多数高校来讲,涉及乡村教育的教学内容广泛存在着一些弊端:“中国乡村教育走错了路!他教人离开乡下向城里跑,他教人吃饭不种稻,穿衣不种棉,做房子不造林;他教人羡慕奢华,看不起务农;他教人分利不生利;他教农夫子弟变成书呆子;他教富的变穷,穷的变得格外穷;他教强的变弱,弱的变得格外弱。前面是万丈悬崖,同志们务须把马勒住,另找出路!”[20]653普通高等教育内容几乎都是以工业化、城镇化建设为核心,即使涉及乡村,也大都以旅游、建筑等内容为主,真正把乡村社会的民风民俗、地理环境、人文特质、精神风貌等作为主要内容进行系统介绍的课程设置严重不足,而且普及面较窄,不但导致乡村治理人才短缺,而且使下乡人才遭遇水土不服,难于真正扎根乡村、服务乡村。乡土文化教育是培育、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人才队伍的关键环节。思想政治教育普及面广,占学时量大,其特有的思想引领、理念塑造的作用,使其在乡土文化教育中占据优势。

最后,乡土文化教育是实现乡村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根基。乡村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根基。按照美国学者亨廷顿的观点,“现代化进程中充满不稳定因素,城市永远是反对派的力量根源,而农村的作用是个变数:它不是稳定的根源,就是革命的根源”[4]241。就中国这样一个转型中的世界农业大国而言,现阶段乡村建设的主要目标不是建设“强富美”的农村,而是要维持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的基本秩序,是底线治理。“因为基层事务的细小琐碎、不规则性、季节性、偶然性、综合性,要求基层治理必须保持适度的灵活性,与乡村社会保持密切的互动、顺应农村社会发展目标与社会基础。”[21]203而最能节省国家治理成本、提升治理效率、贴合乡村实际的莫过于增强乡村的自治能力。我国乡土文化中包含丰厚的自治传统,如何通过制度政策设计唤醒这些资源,成为新时代乡村治理的一项重要任务。创造性应用、创新性转化乡土文化的治理资源,需要大批致力于乡村建设的人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乡土文化内容,不但可以为当今乡村治理提供大批合格人才,而且可以通过对乡土文化资源的创新,提升乡村治理质量,充分发挥高校服务社会的使命。

(二)内容上有机融入

乡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教育内容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作为一门科学,必须讲求准确性、完整性。具体来讲,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的乡土文化必须完整传授以下三个部分的内容。

一是乡土知识。乡土文化是对乡村社会历史发展经验的概括和归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摇篮。2017年,教育部印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明确提出,深入推进文化育人,必须“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施‘中华经典诵读工程’‘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开展‘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戏曲进校园’等文化建设活动,展示一批体育艺术文化成果,建设一批文化传承基地,引导高雅艺术、非物质文化、民族民间优秀文化走进师生”。由此可以看到乡土文化传承的主要内容就是高雅艺术、非物质文化、民族民间优秀文化,其中的中华经典、传统节日、民间戏曲、民间工艺等都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当然,因为高校承担科学研究的使命,所以对乡土知识的传播就不仅仅在于简单的、表面的知识介绍,而是要在此基础上对传统乡土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进行系统的梳理,对其产生、发展、演进的规律进行总结,深入分析传统乡土文化在全球化、城市化、工业化快速推进的今天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引导大学生深入思考,唤起拯救民族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是乡土情怀。20世纪30年代,留学英美回国的中国乡土建设派的代表人物晏阳初、陶行知,以及身为大学教授的梁漱溟,面对中国积贫积弱的国情,尤其看到中国乡村的衰败、农民的贫困、农业的落后,这些知识分子毅然放弃城市的优越生活,脱下西装革履,换成布衣粗履,住进茅草屋,和农民打成一片,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呼吁高级知识分子“走出象牙塔,跨进篱笆墙”,对农业、农村、农民进行艰苦细致的改良与改造。虽然由于各种复杂原因的影响,这些改良运动最终陷于失败,但是这些知识分子身上所具有的敏锐的问题意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至今仍然值得大学生认真学习和领悟。虽然国家相继颁布了一系列的鼓励政策,如大学生村官、中西部志愿者服务计划等,从物质待遇、晋升机会等各方面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就业,但也应该看到,相当一部分农村在地理环境、公共设施、社会保障、文化娱乐等各方面与城市差距依然悬殊,大学生去这些艰苦的地方服务乡村振兴,仍然需要有强烈的乡土情怀和社会责任感,这正是当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务和使命。因为就今天的乡村振兴来讲,农民毫无疑问是主力军,但是因为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制约,单靠农民自身力量无法解决所面临的难题,农民必须依靠外来力量的帮助。就如晏阳初先生所说:“乡村问题的解决,一定要靠乡村里的人……乡村问题的解决,天然要靠乡村人为主力……有了乡村人为解决问题的主力就够了吗?不够!单是乡村人解决不了乡村问题,因为乡村人对于问题只能直觉地感觉到,而对于问题的来源,他们不够了解认识……所以乡村问题的解决,第一固然要靠乡村人为主力,第二必须依靠有知识、有眼光、有新方法、有新技术(这些都是乡村人所没有的)的人与他们结合起来,方能解决问题。”[22]189

(三)方法上推陈出新

深耕课堂教学,拓宽师资来源。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将深刻的理论转化为生动的语言成为增强教学实效的关键一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宣传话语替代教学话语等现象仍不同程度的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比较突出。所以,将乡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在深耕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必须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关键着力点,讲方法、讲策略,以通俗的形式、鲜活的内容、生动的案例将乡土文化知识传送给学生。现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走出去,深入民间,学得一身本领,使教师不但具有“科学的头脑、改造社会的精神”,而且还具有“农夫的身手、艺术的情趣”,改变夸夸其谈的形象,以其实际行动征服学生,达到言传更要身教的目的。与此同时,更应将高校所在地的民间艺人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请入高校,不但以讲座、表演的形式,而且要创立“文化传承基地”,设立民间艺术实验室,就如现有高校大量的自然科学的实验室一样,将学生吸纳进来,运用亲自动手的方法和形式,在民间艺人的指点下,亲自参与和体验民间传统工艺的魅力,如传统戏曲、民间剪纸、小型陶瓷器的制作等中国传统民间工艺都可以在高校作为弘扬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这样做既可以达到美育促进德育的目的,也可以改变思想政治教育偏重枯燥讲授的特点,贴近当代大学生动手能力强、参与意识高的特点,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推动校外实践,注重切身感受。当今社会,网络媒体高度发达,学生可以借助互联网等媒体手段,足不出户、无成本地获取海量的信息资源。但是,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更应深刻体会网络教育决不能代替传统教育,网络教育最大的缺点就是缺乏亲身体验带来的质感。在我国地大物博、江河秀丽、人杰地灵的中华大地上,各地乡土文化丰富多彩,本身就孕育着丰厚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思想政治工作决不是坐在电脑前观看几幅图片或纪录片就能达到目的的。2017年教育部颁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明确提出要深入推动实践教学改革,依靠包括农村、乡镇在内的多个实践基地,开展形式各异的社会实践活动,其中特别提到生产劳动、社会调查、社会公益、志愿服务等多种实践渠道,并且明文规定哲学社会科学类的实践学分不少于总量的15%,理工农医类不少于25%。该实施纲要既已明确方向,重要的是如何贯彻落实,以提升服务社会发展和提升学生素质能力的实效性。深入开展乡村社会实践,采用多种形式让大学生贴近农村、接触自然、亲近自然、熟悉自然,对乡村社会具有感性的、经验层面的认识,从而培养对乡土社会生活的热爱之情,使更多大学生能够投入乡村建设进程中,从而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推进提供丰富的人才资源。

猜你喜欢
乡土传统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重视培育多层次乡土人才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思想与“剑”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乡土中国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