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吉星
(云南省楚雄州姚安县人民医院,云南 楚雄 675300)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n=42)男31例,女11例;年龄(51.47 ±20.11)岁,肺心病病程(5.4 ±2.1)年。对照组(n=42)男30例,女12例;年龄(52.33 ±18.79)岁,肺心病病程(5.4 ±1.8)年。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患者均已确诊为慢性肺心病右心衰。(2)患者无药物使用禁忌症。(3)患者自愿参与研究。
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强心剂+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具体如下:(1)强心剂:给予患者地高辛治疗,初始剂量0.25~0.5 mg,口服,后每6~8 h服用0.25 mg,连续给药2~3 d。(2)利尿剂:给予患者呋塞米治疗,初始剂量20~40 mg po qd。必要时,可隔6~8 h追加20~40 mg,至效果满意。(3)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给予患者依那普利治疗,5 mg po qd。用药后严密监测患者的血压,根据血压指标调整剂量至10~40 mg po qd。
观察组联合给予中药加味苓桂术甘汤治疗,药物组分包括黄芪、丹参、桂枝、甘草、白术、川芎等。上述组分随症加减,水煎服,200 ml/d,早晚服用。
上述药物均连续应用3个月。
采用SPSS 21.0软件处理数据,P<0.05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治疗后PaO2(88.7±3.0)m m H g、PaCO2(41.7±2.6)mmHg、心功能(17.9±2.0)级,与对照组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观察组有效率97.6%、死亡率2.4%,与对照组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慢性肺心病右心衰患者,多伴有肺功能及心功能异常,患者死亡率高,预后差。发病后,常规给予西药地高辛+呋塞米+依那普利治疗,可有效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功能,预防水钠潴留,降低血压指标,减轻病情。本文研究发现,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疾病,患者治疗后PaO2(68.9±4.1)mmHg、PaCO2(50.4±1.7)mmHg、心功能(21.3±3.9)级,与治疗前相比,心肺功能均有所改善。本组患者有效率73.8%、死亡率21.4%。
表1 肺功能及心功能对比(±s)
组别 阶段 PaO2(mmHg) PaCO2(mmHg)心功能(级)观察组 治疗前 51.4 2.0 63.5 1.8 31.4 3.5治疗后 88.7 3.0 41.7 2.6 17.9 2.0对照组 治疗前 52.4 1.9 64.3 3.0 32.9 4.1治疗后 68.9 4.1 50.4 1.7 21.3 3.9
祖国医学认为,慢性肺心病属“肺胀”的范畴,发病与“痰饮”、“心悸”、“水肿”等因素有关。给予加味苓桂术甘汤治疗疾病,可有效减轻病情。本院治疗慢性肺心病右心衰所用的加味苓桂术甘汤,组分包括黄芪、丹参、桂枝、甘草、白术、川芎等。上述组分中,黄芪具有利尿之功效,丹参可活血化瘀,桂枝可降血压,甘草可清热解毒,白术及川芎对患者病情的缓解,同样具有促进作用。本文研究发现,采用中西药联合治疗疾病后,患者PaO2(88.7 ±3.0)mmHg、PaCO2(41.7 ±2.6)mmHg、心功能(17.9 ±2.0)级,与治疗前相比,患者心肺功能进一步增强。进一步观察发现,本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7.6%、死亡率2.4%,较未给予中药加味苓桂术甘汤治疗者相比,优势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采用加味苓桂术甘汤结合西药治疗慢性肺心病右心衰,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及心功能,且能够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