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亚平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外国语学院,河南 郑州450046)
目前学界对现代汉语附加问句的界定,或主要着眼于形式,如张伯江[1],徐盛桓[2],牛保义[3],刘钦荣[4]等;或主要着眼于功能,如李宇明、唐志东[5],邵敬敏[6]等。关于其句法结构,或只着眼于后附的“表疑部分”,如邵敬敏[6][7],高华、张惟[8]等;或把前面的小句或句子也包括在内,如张伯江[1],徐盛桓[2],牛保义[3],刘钦荣[4],荣丽华[9],王森[10]等。关于其语用功能,大多数学者主要关注附加问句的人际功能,而较少涉猎其语篇功能。为此,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我们把现代汉语附加问句界定为:“所谓‘附加问句’,是指在非疑问句后面附加上一定的‘表疑部分’,如‘是不是’‘好不好’等,而具有特定语用功能的疑问句。它由两个基本的语块构成——前面的小句或句子(S)和后面附加的‘表疑部分’(以‘X不X’为代表)”,“‘表疑部分’的附属性和整个附加问句的特定功能性是现代汉语附加问句的两个基本特点”[11]6。在廓清这一界定的基础上,我们又把现代汉语附加问句的语用功能具体归纳为“人际沟通互动功能”和“语篇连贯功能”两大方面。
形式是功能的标志,功能是形式的效用。“形式—功能,本为同根;绿叶红花,相互映衬,缺一不可。”[12]31话语形式的序列位置不同,功能也不尽相同。作为日常会话和机构会话中高频使用的句式,现代汉语附加问句在会话中的序列位置对其所发挥的语用功能又有着怎样的制约与影响呢?本文试对这一问题展开探讨。
话轮是会话的基本构成单位。一个话轮就是会话交际的一方一次说话的全部。语料表明,现代汉语附加问句在会话中可以独立充当话轮,也可以居于话轮之首、话轮之中和话轮之尾,且不同话轮位置的现代汉语附加问句,其语用功能也有所不同。
所谓独立充当话轮,指的是现代汉语附加问句占据一个话轮的位置,前后均无其他语句,为单独充当话轮。比如:
例1:
记 者:那一碗汤端过来,其实特打动你,是不是?
李雅雯:对,就感觉心里面真的很暖,……我觉得其实他这一点是真的还蛮体贴的。(媒体语言语料库(1)媒体语言语料库(http://ling.cuc.edu.cn)。)
例2:
水均益:都是属于政府开支的手段,对不对?
尹 卓:对,我们军队只是海军派了一艘护卫舰,空军派了四架飞机去接这种和平的方法把我们的受难的人给接出来,这种跟军事预算根本就连不上关系的。(媒体语言语料库)
例3:
“你们四张嘴欺负我一张嘴是不是?”
“你老嚷什么?”大胖子不耐烦地训宝康,“就你烦人,没个眼力价(眼力见儿——编者注),这会儿有你什么事?再嚷把你轰出去。”(王朔《一点正经没有》)
例1—3中画下划线部分,为判断词“是”和“对”构成“表疑部分”的现代汉语附加问句,独立充当话轮,因为其前后均无其他语句。语料统计显示,这时附加问句的主要“人际沟通互动功能”,一是为求取听话人对前面小句所陈述内容的核实,如例1和例2中画下划线部分就是求取听话人对“那一碗汤端过来,其实特打动你”和“都是属于政府开支的手段”这一内容的核实;二是为强化发话人的负面语气,如例3中画下划线部分就带有反诘、质疑与指责听话人的意味,只是通过“问”的形式来强化发话人的负面语气与态度。
独立充当话轮的现代汉语附加问句,其“表疑部分”也可为表态词“好”“行”等。比如:
例4:
鲁四凤:(恳求地)那你不要进来吧,好不好?
外面的声音:(转了口气)好,也好,我就走,(又急切地)可是你先打开窗门,叫我……(曹禺《雷雨》)
例5:
主持人:拿上来让我们一块瞧瞧行不行?
吴根升:行。(媒体语言语料库)
例6:
我急道:“你不要乱扯好不好?”
“谁也不瞎,星期六也不愿回来,打电话一找就发脾气,……你根本忘记了还有我这样一个人存在!”(邓友梅《在悬崖上》)
例4—6中画下划线部分,为表态词“好”“行”构成“表疑部分”的现代汉语附加问句,独立充当话轮。语料统计显示,这时附加问句的主要“人际沟通互动功能”,一是为希望或请求听话人接受或执行前面小句所陈说内容,如例4和例5中画下划线部分就是希望或请求听话人接受或执行前面小句所陈说内容——“你不要进来”和“拿上来让我们一块瞧瞧”;二是为强化发话人的负面语气,传达发话人的生气与不耐烦情态,如例6中画下划线部分所示。
而不论是判断词“是”“对”,还是表态词“好”“行”“成”构成“表疑部分”的现代汉语附加问句,独立充当话轮时,其“语篇连贯功能”都主要为标记话轮结束,触发话轮转换。因为现代汉语附加问句独立充当话轮,为语法和语义上完整的话轮构成单位,所以,它的完结就明显标志着话轮转换关联位置的出现。而话轮转换关联位置,既是发话人放弃话轮的标记和话轮结束的标记,也是下一发话人话轮开始的标记。于是,独立充当话轮的现代汉语附加问句的完结,就意味着发话人话轮的结束,进而也就意味着下一发话人话轮的开始,从而有序触发会话中话轮的转换。
所谓居于话轮之首,指的是现代汉语附加问句处于话轮开始的位置,其后还有别的语句。比如:
例7:
蒋凤鸣接通了房村,带着哭腔对那个白书记说:“老白,咱可是多年伙计了,是不是?工作上一直配合得不错,是不是?这回你老兄可别玩我呀?我这思想觉悟再不提高,你就准备担架吧!好,好,一切就看你的了。”(周梅森《人间正道》)
例8:
“何雷,”董延平双肘压在桌上,充满感情地说,“咱是老粗但不是流氓对不对?见异思迁吃里扒外搞资产阶级自由化,那都是知识分子好干的事儿,咱们,你也不是一向瞧不上?”(王朔《永失我爱》)
例7和例8中画下划线部分,为判断词“是”“对”构成“表疑部分”的现代汉语附加问句,居于话轮之首。因为其不仅处于话轮开始的位置,其后还有别的语句。语料统计显示,这时其主要“人际沟通互动功能”为寻求听话人对前面小句所陈述内容“咱可是多年伙计了”“工作上一直配合得不错”和“咱是老粗但不是流氓”的认同,从而为话题的推进打下共同认知背景与语境基础。
而随着发话人对前面小句所陈说内容主观肯定倾向性的增强,处于话轮之首的现代汉语附加问句,则主要用来增强交际双方的互动,提升听话人参与会话的积极性。比如:
例9:
窦文涛:现在咱们这个百姓文化生活,很丰富,对吧?但,是很丰富,而且我觉得这个文化现象,春节之后,出现了一些讨论的热潮,正好请你评点评点。就是说,最近听说你在《读书杂志》上,写了一篇赵本山。(媒体语言语料库)
例10:
主持人:彦宏就应大家的要求,继续绽放一下你的笑容,好吧?我告诉你一个消息,不知道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我们《对话》也开始做搜索了。真的,你别笑,你回头看一眼,来,大家看看大屏幕,看到了吧?(媒体语言语料库)
例11:
主持人:现在要给它一瓶水和一瓶饮料它会选择哪一个?
刘晓强:肯定是饮料。
主持人:我们试验一下行不行?矿泉水闻一闻。
刘晓强:好。(媒体语言语料库)
例9—11中画下划线部分所示的处于话轮之首的现代汉语附加问句,都出现在作为会话的主导者和处于支配地位的主持人话轮中。在这些语例中,作为主持人的发话人使用的附加问句,并不等到或者确切地说无须得到听话人的回应,就继续陈说下面的内容。因为其使用附加问句的主要目的,并不在于求取核实,也不在于希求应允,而是为了增强与听话人之间的互动,引起听话人的注意,保持或提升听话人参与会话的积极性,避免将听话人长时间“搁置”在其话语之外。可见,随着发话人对前面小句所陈说内容主观肯定倾向性的增强,处于话轮之首的现代汉语附加问句,其主要“人际沟通互动功能”为增强互动。
而不论是判断词“是”“对”,还是表态词“好”“行”“成”构成“表疑部分”的现代汉语附加问句,居于话轮之首时,其“语篇连贯功能”都主要为润滑话轮,为单话轮中后续话题的推进增强形式上的衔接和内容上的连贯。因为从发话人所占据的单话轮整体上看,例7—9中附加问句前面小句所陈述的内容——“咱可是多年伙计了”“工作上一直配合得不错”“咱是老粗但不是流氓”和“现在咱们这个百姓文化生活,很丰富”,是话轮后面内容推进的关键前提和基础,是发话人后续观点的重要前提和论据支撑。所以,发话人通过附加问句这一“问”的形式,大大增强听话人对这一前提和基础的注意和思考,进而为单话轮中后续话题的顺利展开增进了形式上的衔接与内容上的连贯。例10和例11中附加问句前面小句所陈说的内容——“彦宏就应大家的要求,继续绽放一下你的笑容”和“我们试验一下”,虽不是话轮后面内容推进的关键前提和基础,但却大大有助于增强作为主持人的发话人与受访嘉宾之间的互动,有效提升了作为听话人的受访嘉宾参与会话的积极性,并自然而顺畅地带动了话轮后续要求或建议的提出——“真的,你别笑,你回头看一眼”和“矿泉水闻一闻”,从而促成了单话轮中前后部分形式上的紧密衔接与内容上的有序连贯。
此外,居于话轮之首的现代汉语附加问句,还有一个独特的“语篇连贯功能”——启动话轮。比如:
例12:
洗老太太:我说是不是?我的儿子,我还不知道?他不是无情无义的人。唉!这我就一块石头落了地啦!媳妇,你就教我省点心吧!他既肯照常给你钱,你也就得买着点好,别再跟他顶上不散。……(老舍《残雾》)
例13:
说着她转身把蘑菇老人一搡,“爷爷你说好不好?你别再进山采蘑菇啦!你这一辈子够苦的啦!夹皮沟的叔叔哥哥们可好啦,他们会和我一样地亲你,……。”这姑娘一口气说完了这一大堆话,引得大家笑起来。(曲波《林海雪原》)
例12和例13中画下划线部分处于话轮之首的现代汉语附加问句,采用变体的形式,即“表疑部分”处在反问句、祈使句的前面,在寻求听话人认同相关内容或希求听话人接受相关建议的同时,在语篇连贯方面,则主要用来提醒听话人他开始说话了,唤起听话人的注意和对紧随“表疑部分”之后的反问句、祈使句所陈说内容的重视,为当前发话人索取话轮和启动话轮的标记形式。
所谓居于话轮之中,指的是现代汉语附加问句的前后都还有别的语句,居于一个话轮中间的位置。比如:
例14:
程谓奇马上借题发挥,说:“庄书记,这就叫好心有好报嘛。你真诚待人,真诚助人,最终总是不吃亏的,是不是?有些同志就不这样呀,我这个县委书记做担保,要他借点钱给人家胜利矿救救急,他都阳奉阴违嘛。田大道,你别翻白眼,我说的就是你。”(周梅森《人间正道》)
例15:
宋兆文:它的变化就是以寡击众,以少数战机来主宰空中战场,……像他这样来讲的话,因为他很可能就先把你空中预警机给打掉,然后再来打战机,很可能是这样。你看它一架就可以打十架,它来十架就打一百架了,它有十八架的话,打一百八十架,你要这样算,是不是?它的战力相当强。而且……(媒体语言语料库)
例16:
主持人:其实在这张照片的拍摄当中,可能会有这样或者那样的故事。我们让李宁坐下来跟大家慢慢聊,好不好?来,谢谢。就在拍摄这张照片的现场,在那个小教室里,所有的同学好像都不认识李宁,当时你还记得那个情景吗?(媒体语言语料库)
例17:
主持人:……你看我的都出汗了,要不我们把衣服脱了吧?咱俩都脱了行不行?你回来之后人家那儿还专门派人到这儿来学。后来它那总统顾问也来了?农业部长也来了?都到我们这个地方他们都见了这个舞蹈。(媒体语言语料库)
例14—17中画下划线部分的现代汉语附加问句,居于话轮之中。因为其前后都还有别的语句。语料统计显示,发话人在话轮之中使用现代汉语附加问句,可以不等听话人的任何回应就继续陈说下去。可见,这时发话人使用附加问句的主要“人际沟通互动功能”,或主要是为了增强其与听话人之间的互动,从而有助于后面内容的继续和推进,如例14和例15,或主要是为了提升听话人参与会话的积极性,避免将听话人长时间“搁置”在其话语之外,确保会话顺利进行下去,如例16和例17。此外,如例16和例17这样居于话轮之中的祈使性附加问句,由于其至少在形式上把话语的最后决定权交给了听话人,避免了强加于人,所以,也同时发挥着弱化语气的作用。
相应地,居于话轮之中的现代汉语附加问句,其“语篇连贯功能”主要为润滑话轮,为单话轮中后面部分的推进增强形式上的衔接与内容上的连贯。从例14—17这些单话轮整体上看,发话人通过使用陈述性附加问句——“你真诚待人,真诚助人,最终总是不吃亏的,是不是?”和“你看它一架就可以打十架,它来十架就打一百架了,它有十八架的话,打一百八十架,你要这样算,是不是?”,既自然地承接了附加问句前面的内容——“庄书记,这就叫好心有好报嘛”和“像他这样来讲的话,因为他很可能就先把你空中预警机给打掉,然后再来打战机,很可能是这样”,强化了听话人对附加问句前面小句所表达内容的注意和思考,又顺畅地带动了话轮后面部分的推进,促成了话轮前后部分形式上的紧密衔接与内容上的有序连贯。通过使用祈使性附加问句——“我们让李宁坐下来跟大家慢慢聊,好不好?”和“咱俩都脱了行不行?”,提升了听话人参与会话的积极性,加强了双方之间的互动,进而为话轮后面部分问题的提出奠定了语境基础。
所谓居于话轮之尾,指的是现代汉语附加问句位于一个话轮结束的位置,其前面有其他语句,而后面不再有其他语句。比如:
例18:
杨先生:……大哥,你看,我们必须抓住抗战,像军火商抓住抗战一样。在抗战中爬上去,一辈子就不用发愁了,抗战的功臣永远有吃有喝,是不是?
洗局长:见得很对!很对!坐下!(老舍《残雾》)
例19:
年轻民警掂着那把螺丝刀,“你们孩子也动手了,还用了家伙,这性质就变了,成了斗殴了。……你对付这些流氓不能也使同样的流氓手段,那就不占理儿了,吃了亏自己倒霉,占了便宜我们还得抓你对不对?”
“你说得对,非常对,这些道理我回去一定跟他讲。”马林生连连点头。(王朔《我是你爸爸》)
例18和例19中画下划线部分,为判断词“是”“对”充当“表疑部分”的现代汉语附加问句,居于话轮之尾。因其前面有其他语句,而其后却不再有其他语句。语料统计显示,这时附加问句的“人际沟通互动功能”主要为寻求认同,也即寻求听话人认同前面的陈述性小句所陈述的发话人认为经得住推敲、有着严密逻辑的“道理”——“在抗战中爬上去,一辈子就不用发愁了,抗战的功臣永远有吃有喝”,或基于客观事实、自身或他人经历的“事理”——“你对付这些流氓不能也使同样的流氓手段,那就不占理儿了,吃了亏自己倒霉,占了便宜我们还得抓你”,以期形成共识。
而由表态词“好”“行”“成”充当“表疑部分”的现代汉语附加问句,居于话轮之尾时,其“人际沟通互动功能”则主要为希求应允。比如:
例20:
杨柱国:除了他的身体不大好,没有别的理由不准他去。我亲自跟他谈谈,问问他身体能不能支持得住,好不好?(老舍《西望长安》
例21:
主持人:拍胸舞怎么个拍法?先给我们拍两下,行不行?
大 叔:可以啊,12345678,这是拍胸舞的基本动作。(媒体语言语料库)
例20和例21中画下划线部分,为表态词“好”“行”充当“表疑部分”的现代汉语附加问句,居于话轮之尾。语料统计显示,这时其“人际沟通互动功能”则主要为希求应允。也即希望或请求听话人接受或执行前面小句所陈说的内容——“我亲自跟他谈谈,问问他身体能不能支持得住”和“先给我们拍两下”。
发话人通过现代汉语附加问句寻求听话人认同的最终目的,是要为接下来话题的推进打下语境基础;通过现代汉语附加问句希求听话人应允的最终目的,是要进一步推进事件或话题的继续向前。因此,居于话语之尾的现代汉语附加问句,其“语篇连贯功能”主要为标记发话人话轮的结束和听话人话轮的开始,触发会话中话轮的有序转换。
会话中围绕同一话题交替进行的所有话轮,统称为一个话串。话串与话串有序相连,构成整个会话语篇。语料表明,现代汉语附加问句在会话中既可以居于话串之首,也可以居于话串之中,且不同话串位置的现代汉语附加问句,其语用功能也有所不同。
所谓居于话串之首,指的是现代汉语附加问句位于一个话串首话轮的位置。比如:
例22:
(小标题:是鸟救了俺的命)
主持人:鸟曾经救过你的命是吗?
阎福兴:对。12岁那年是在我童年放羊的时候,……
主持人:毒蛇?
阎福兴:我们当地叫与白蛇,也是毒蛇一种。
主持人:你看到了之后什么样?
……
阎福兴:对,一点不差。(媒体语言语料库)
例23:
主持人:……陈先生您自己来告诉大家,讲述一下这张照片背后的故事好不好?
陈清泰:哎呀,看到这张照片令人非常兴奋,我其实就在那么多人群当中的一个,这是一个六×六的军用越野车。
主持人:啊,记得这么清楚,是不是我们二汽也就是现在的东风当年下线的第一辆车?(媒体语言语料库)
例22中画下划线部分,为判断词“是”充当“表疑部分”的现代汉语附加问句,居于一个话串首话轮的位置。语料统计显示,这时其“人际沟通互动功能”主要为求取核实,即让听话人就前面小句所陈述的情况来加以证实。而例23中画下划线部分,为表态词“好”充当“表疑部分”的现代汉语附加问句,居于话串首话轮的位置。语料统计显示,这时其“人际沟通互动功能”则主要为增强互动与缓和语气。因为发话人为会话中处于主导和发起者地位的主持人,本可以直接使用祈使句“陈先生您自己来告诉大家,讲述一下这张照片背后的故事”来表达他的要求与建议。但在这里,作为主持人的发话人却通过附加问句“陈先生您自己来告诉大家,讲述一下这张照片背后的故事好不好?”来委婉表达他的要求和建议。通过作为主持人的发话人这一“假问”的形式,一方面,有助于增强其与听话人受访嘉宾之间的互动,增强受访嘉宾参与会话的积极性,避免将其长时间“搁置”在话语之外;另一方面,至少在形式上实现了把话语的最后决定权交给了受访嘉宾,所以,又起着弱化语气的作用。
而由于其“表疑部分”的疑问指向前面的小句或句子,信息量大,所以,居于话串首话轮位置的现代汉语附加问句,在“语篇连贯功能”方面表现出显著的效用。它不仅能有效诱发一系列后续话轮的有序出现,进而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话串,又能帮助发话人设立话题,友好打开会话局面,促进会话的顺利进行。从例22和例23所选语段我们可明确看出,通过作为主持人的发话人所使用的居于话串首话轮位置的附加问句“鸟曾经救过你的命是吗?”和“陈先生您自己来告诉大家,讲述一下这张照片背后的故事好不好?”的带动,促使作为受访嘉宾的听话人做出相应的回答。继而从这一回答出发,作为主持人的发话人带领着听话人——受访嘉宾步步深入,最终把受访嘉宾或与其密切相关的第三人的某段经历渐次完整地呈现了出来。同时,也就有效诱发了整个话串的有序产生与展开。从内容上看,例22和例23所选语段谈论的话题(确切地说属于分话题),基本上在位于话串首话轮位置的附加问句的前面小句中已体现出来,即:分话题“是鸟救了俺的命”已体现在“鸟曾经救过你的命”,分话题“照片故事”已体现在“陈先生您自己来告诉大家,讲述一下这张照片背后的故事”。可见,居于话串首话轮位置的现代汉语附加问句,不仅起着有效诱发话串的形式衔接作用,又起着显著的设立话题、友好打开会话局面的内容连贯作用。
所谓居于话串之中,指的是现代汉语附加问句位于一个话串中间的位置,其前后都还有别的话轮。比如:
例24:
(小标题:乡村记忆)
……
主持人:如果叫八强的话肯定是兄妹八个。我听说其他的这个兄妹三人好像很早就辍学了是不是?
三 强:那时候家里头比较困难,供不起这么多孩子上学,最后只有我留下来上学。
主持人:他们主动辍学的吗?
三 强:大哥二哥,是想要为家里头做点事,出去打工能挣点钱。
主持人:也好能供你上学是不是?
三 强:是。
主持人:最喜欢音乐课是不是?
三 强:在高中以前都没有上过一节音乐课。
主持人:没有上过音乐课?那听音乐怎么听?
三 强:我们家有戏匣子,咱们说的收音机,那时我们叫戏匣子,走到哪都带着戏匣子听音乐。
主持人:我听说唱歌,后来还获过奖是不是?
三 强:那是上高中的时候,我们全县是筛选节目在高校里头,……
主持人:那时候除了唱歌你那个最大的爱好就是吹口哨是不是?
三 强:因为听收音机听多了,记不住歌词怎么办?只能吹口哨吹旋律,也没有音乐课,家里也没有什么乐器,最简便的乐器就是这口哨了。
……(媒体语言语料库)
例25:
……
郑永年:4月19号,我的很多学生也去参加了,我是觉得他们去参加伦敦的集会,表达他们对西方媒体的不满,主要是表达对BBC的不满。……
主持人:……杨扬,我们一块儿邀请李洹用法文把这段他当时的演讲再给我们重现一下好不好?来。
李 洹:在这次对中国的妖魔化的扭曲报道事件当中,我们全世界的中国留学生我们感觉很痛,我们的感情受到了伤害。但是……(媒体语言语料库)
例24和例25中画下划线部分,分别为判断词“是”和表态词“好”充当“表疑部分”的现代汉语附加问句,居于一个话串中间的位置,其前后都还有别的话轮。语料统计显示,居于话串中间位置的现代汉语附加问句,在“人际沟通互动功能”方面,与居于话串首话轮位置的附加问句基本一致,即由判断词“是”“对”充当“表疑部分”的现代汉语附加问句,主要为求取核实,即让听话人就前面小句或句子所陈说的某种信息或某种情况加以证实;而由表态词“好”“行”充当“表疑部分”的现代汉语附加问句,主要为增强互动与缓和语气。
而在“语篇连贯功能”方面,居于话串中间位置的现代汉语附加问句,则发挥着润滑话串和推进话题、转换或相对转换话题的重要衔接与连贯作用,从而推动会话进程,促进会话顺利向前。例24所选语段,谈论的主要话题如小标题所示,为“乡村记忆”。围绕这一话题,作为主持人的发话人,在这段会话中先后使用了5个附加问句——“我听说其他的这个兄妹三人好像很早就辍学了是不是?” “也好能供你上学是不是?”“最喜欢音乐课是不是?”“我听说唱歌,后来还获过奖是不是?”“那时候除了唱歌你那个最大的爱好就是吹口哨是不是?”,显然对推动会话阶段的进展和整个话串的不断向前发挥着重要甚或关键的润滑和形式衔接作用。同时,也对促进会话从一个分话题过渡到下一个分话题发挥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因为,作为主持人的发话人每使用一次附加问句,就把话题往前推进了一步,并以此引领作为听话人的受访嘉宾的相应回应,把听话人的吹口哨成长过程完整、有序地呈现了出来,顺利完成此段会话的主要任务与目标。例25所选语段中,作为主持人的发话人,在话串中间位置所使用的附加问句——“杨扬,我们一块儿邀请李洹用法文把这段他当时的演讲再给我们重现一下好不好?”,既有序承接了前面的访谈内容——受访嘉宾郑永年教授对此次游行活动的评价,又有效诱导了访谈的顺利向前——受访嘉宾从郑永年过渡到当事人之一李洹及其对此次游行活动的评价。可见,处于话串中间位置的现代汉语附加问句,在这里发挥了很好的甚或是关键性的话串润滑和话题推进功用。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话语形式的语用功能与其序列位置有着较为紧密的关联与制约。具体表现为:
第一,当现代汉语附加问句独立充当话轮或处于话轮之尾时,发话人常用它来求取听话人的核实、认同(由判断词“是”“对”等充当其“表疑部分”),希求听话人应允(由表态词“好”“行”“成”等充当其“表疑部分”)以及强化语气;在“语篇连贯功能”方面,则主要用来标记话轮结束、触动话轮转换;
第二,当现代汉语附加问句处于话轮之首或话轮之中时,发话人常用它寻求听话人对前面小句或句子所陈述内容的认同和增强其与听话人之间的互动;在“语篇连贯功能”方面,则主要为增强单话轮中前后部分形式上的衔接与连贯和当前发话人索取话轮、启动话轮的信号与标志(处于话轮之首);
第三,当现代汉语附加问句处于话串之首或话串之中时,其“人际沟通互动功能”主要为让听话人就前面小句或句子所陈说的某种信息或某种情况来加以证实和增强互动、缓和语气;在“语篇连贯功能”方面,前者(处于话串之首)主要为诱发话串、设立话题、友好打开会话局面,后者(处于话串之中)主要为润滑话串、推进话题、转换或相对转换话题等。
可见,从会话和语篇视角可以更深入、更全面地挖掘话语形式在人际沟通和篇章建构中的作用。这也启示我们不能仅仅把语序研究局限于传统语法的句法范围内,而应该且非常有必要拓展到更大的范围内,拓展到语篇的范围和会话分析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