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治理黄河方略述评

2020-12-20 05:47郭书林
关键词:治河方略堤防

郭书林

(岭南师范学院 法政学院,广东 湛江 524048)

黄河含沙多,水沙关系不协调,是一条多淤、多决、多徙的河流。黄河既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一条泛滥频发的河流。为了治理黄河水害,历代治黄人士不断探索治黄方略,逐渐加深对黄河自然规律的认识,积累了丰富的治理黄河的经验教训,为后世治理黄河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古代治理黄河方略的发展演变,往往在黄河决溢灾害频发时最为活跃,因而古代治理黄河方略述评主要选取先秦、两汉、北宋和明清等黄河决溢灾害频发的几个时期展开。同时,几千年的治黄历程中涌现出众多治黄人士,提出了许多治黄方略,难以一一评析,所以笔者选择有代表性的治黄人物提出的治黄方略加以述评。

一、先秦时期治理黄河方略的初探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远古时代,社会生产力低下,人们为躲避洪水泛滥造成的灾害,往往“择丘陵而处之”。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修筑堤埂,抵御洪水,逐渐试探着在靠近河流、湖泊一定距离的地方安居下来,开荒耕种。相传在尧、舜、禹时期,黄河流域连续出现特大洪水。“‘汤汤洪水方割,当当怀山襄陵,好好滔天,下民其咨’。即滔天的洪水淹没了广大的平原,包围了丘陵和山岗,人畜死亡,房屋积蓄都被洪水吞没。大水经年不退,农业无法进行,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1]38面对严重的自然灾害,我们的祖先同洪水展开了英勇的搏斗。面对洪水威胁,部落联盟议事会议最初决定由禹的父亲鲧主持治理洪水。鲧采用“障水法”修筑堤堰治水失败而受到处罚,之后,部落联盟议事会推举禹继续主持治水工作。据《史记·河渠书》记载,“禹抑洪水十三年,过家不入门。陆行载车,水行载舟,泥行蹈毳,山行即桥。以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贡。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然河菑衍溢,害中国也尤甚。故道河自积山历龙门,南到华阴,东下砥柱,及孟津、洛汭,至于大邳。于是禹以为河所从来者高,水湍悍,难以行平地,数为败,乃厮二渠以引其河。北载之高地,过降水,至于大陆,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渤海。九川既疏,九泽既洒,诸夏艾安,功施于三代”[2]1。大禹采用“因水之流、疏川导滞、分流入海”的方略,平息了水患。

大禹治水之所以成功,在于他注意从水的自然流向出发,逐渐地认识山川、沟壑、丘陵等地形,选择流势顺畅的河道,除去水流的障碍,增加泄水的出路。大禹治水告诉后人,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地认识黄河的客观规律,才能成功治理黄河。大禹治水使治黄方法由“障”到“疏”,是治黄的一大进步。大禹治水采用“疏”的方法增加河道的泄洪能力,减轻了洪水的危害,但还不能有效地控制洪水。堤防在西周时出现,春秋时期有了发展。到了战国时期,随着铁制工具的广泛使用,黄河下游地区进一步开发,人口增加,城市兴起。这对黄河治理提出了新要求,为了不让洪水四处漫溢,各诸侯国的堤防工程已有相当规模。堤防系统的出现,促进了治黄理论的发展。“堤防可以显著加大河床容纳的水量,防止洪水漫溢出槽,从而大大提高防洪能力。于是堤防逐渐成为人们与洪水斗争的主要手段。有了堤防,防洪更加主动了。由‘疏’到‘堤’,是治河理论发展的第二阶段。”[1]55

二、两汉时期治理黄河方略的发展

汉代是历史上黄河决溢开始增多的时期。在两汉四百多年间,黄河决溢见于史书记载的有16次,大多出现在西汉中后期和东汉前期。两汉时期决口次数虽然不多,但部分决口造成的灾害却相当严重。如汉成帝建始四年(公元前29年),东郡河决,造成“泛溢兖、豫,入平原、千乘、济南,凡灌四郡三十二县,水居地十五万余顷,深者三丈,坏败官亭室庐且四万所”[2]9。为了解决频繁决溢问题,汉朝政府多次下诏征求治黄方策,治黄议论颇多,使当时成为历史上治黄思想较为活跃的一个时期,出现了改道说、分流说、水力冲沙说和贾让“治河三策”等治黄主张。其中,贾让“治河三策”是古代治黄的重要方策,对后世治黄影响很大。

贾让对当时的黄河水情做了实地调查,分析了黄河下游河道的演变,于汉成帝绥和二年(公元前7年)提出了“治河三策”。贾让的“上策”是放弃旧道,人工改河北流。“今行上策,徙冀州之民当水冲者,决黎阳遮害亭,放河使北入海。河西薄大山,东薄金堤,势不能远泛滥,期月自定。”[2]12贾让的“中策”为开渠引水,灌溉冀州农田;并另设水门,用以分洪入漳。“若乃多穿漕渠于冀州地,使民得以溉田,分杀水怒,虽非圣人法,然亦救败术也。难者将曰:‘河水高于平地,岁增堤防,尤尚决溢,不可以开渠。’……冀州渠首尽当卬此水门,治渠非穿地也,但为东方一堤,北行三百余里,入漳水中,其西因山足高地,诸渠皆往往股引取之;旱则开东方下水门溉冀州,水则开西方高门分河流。”[2]12贾让认为,加固原有不合理的堤防是“下策”。“若乃缮完故堤,增卑倍薄,劳费无已,数逢其害,此最下策也。”[2]13

贾让“治河三策”是被保留下来的最早的系统论述治黄方策的历史文献,具有积极意义。“统观三策,贾让在其中客观总结了堤防发展的历史,批评汉代无计划围垦滩地所造成的堤防不合理状况,并提出发展引黄淤灌,兴利除害,变害为利的建议等,这些都是他的合理成分。”[1]208但是,贾让最推崇的“上策”是在以放弃当时的冀州为代价的前提下才能实现的。而当时的冀州人口已达五百多万,占西汉全国总人口的十二分之一,农业、手工业经济已有了很大发展,经济发展水平已超过关中地区。可见,贾让的“上策”没有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出发,缺乏实际操作性。加上西汉后期政局不稳,国家财力有限等各种因素制约,贾让主张的上、中两策没有被采纳。而贾让之后七十余年出现的王景治河,采用的技术方案正是被贾让认为是下策的筑堤之法。王景治河成功的实践,从某种意义上是对贾让“高论”的否定。这说明,在当时生产力水平条件下,以堤束水,与水争地,是征服洪水、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除了贾让“治河三策”之外,水力冲沙说在汉代也具有开创性。王莽统治时期,张戎言:“水性就下,行疾则自挂除成空而稍深。河水重浊,号为一石水而六斗泥。今西方诸郡,以至京师东行,民皆引河、渭山川水溉田。春夏干燥,少水时也,故使河流迟,贮淤而稍浅;雨多水暴至,则溢决。而国家数堤塞之,稍益高于平地,犹筑垣而居水也。可各顺从其性,毋复灌溉,则百川流行,水道自利,无溢决之害矣。”[2]13在当时技术水平条件下,他对河道冲淤的认识难能可贵,具有积极意义。“张戎认识到黄河含沙量大的特性,河槽逐渐淤高的危险性。同时还认识到单纯依靠筑堤,只能成为地上河,不能根本解决‘溢决’的问题。他根据水流‘行疾则自挂除成空而稍深’的理论,建议增加水量以提高其挟沙能力。虽然河道未变,但由于流量大,深度加,流速亦增,能达到‘行疾’的要求。”[3]28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他提出用禁止灌溉的方法来治理黄河,这违背了除害兴利的治理初衷,显然是错误的。

三、北宋时期治理黄河方略的继续发展

古代治理黄河方略是针对黄河决溢情况提出的,王景治河成功之后,魏晋至五代时期黄河相对平稳,决溢灾害较少,这一时期提出的治黄方略较少。但是,北魏崔楷提出的治黄方略颇有建树。北魏孝明帝熙平元年(公元516年),由于黄河连年泛滥,弥漫东北冀、定数州,崔楷向皇帝提出治河建议:“量其逶迤,穿凿涓浍,分立堤堨,所在疏通,预决其路,令无停蹙。随其高下,必得地形,土木参工,无从便省。使地有金堤之坚,水有非常之备。钩连相注,多置水口,从河入海,远迩迳通。”[2]15-16即根据河势地形,该修堤的修堤,该疏通的疏通,使水有出路。为防御非常洪水,多置分水口,使涝碱地里的积水,从河里排泄入海。皇帝采纳了崔楷的意见,并付诸实施,但工未完成,即把崔楷“诏还追罢”。

到了北宋时期,河患日益严重,“在一百六七十年间,决、溢、徙一百六十五次,平均每年一次,甚至比五代时期还要频繁。泛滥所及,北犯漳卫,南侵淮泗。自真宗天禧四年(公元1020年)到宋朝南迁的第二年,即高宗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的一百零八年间,就改道(徙)六次”[3]46。严重的河患,不仅给沿岸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而且对京师的安全也造成重大影响。北宋期间,为防御契丹南下,制定了借河御敌的治黄方略,实施了三次“回复故道”的治黄工程。围绕如何回河,朝野上下展开了争论,提出了众多的治黄方针,代表性的有宽河缓流和遥堤约水之说、全河分流说、疏河减淤之说等,莫衷一是。

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公元1101年),任伯雨提出:“盖河流混浊,泥沙相伴,流行既久,迤逦淤淀,则久而必决者,势不能变也。或北而东,或东而北,亦安可以人力制哉!为今之策,正宜因其所向,宽立堤防,使不至大段漫流。”[2]54用遥堤宽河及缓流的办法,仅能解决河患的燃眉之急,只看到黄河的水,忽视黄河的沙,没有抓住河患的根本所在。主张全河分流之说的李垂,在宋真宗祥符五年(公元1012年)提出:“因于魏县北析一渠,正北稍西迳衡漳直北,下出邢、洺,如夏书过洚水,稍东注易水、合百济、会朝河而至于海。大伾而下,黄、御混流,薄山障堤,势不能远。”[2]17这种全河分流的做法,不仅不能减轻河患,反而使河水越分越缓,越缓越淤。

为了解决河道淤积问题,欧阳修提出了疏河减淤之说。欧阳修对黄河成患原因在于泥沙淤积有正确的认识,指出庆历以前的各项大决溢和改道,皆在于其下游淤积所致。为此,他提出:“河之下流,若不浚使入海,则上游亦决。臣请选治水之臣,就其下流,求入海路而浚之;不然,下流梗塞,则终虞上决,为患无涯。”[2]26疏河减淤是稳定下游河床,减少河患的好办法,但是当时技术水平下,实施起来绝非易事。欧阳修提出疏河减淤之说,说明他已经形成对淤积规律的认识,并提出了初步的治理方法,具有进步意义。

北宋时期,封建统治集团为了自身利益的需要,将治黄与御敌防边掺杂在一起,没有考虑地形条件和对泥沙的处理,强用人力实施三次“回复故道”的治黄工程,结果失败,使黄河治理蒙受了重大损失。

四、明清时期治理黄河方略的革新

明清时期,建都北京,经济重心却在南方,京杭大运河是南粮北运的黄金水道,成为国家的经济大动脉。但是,黄河的泛滥和淤积影响了大运河畅通,维持漕运畅通成为明清时期治理黄河的主要目标。“一怕黄河改道,漕运中断,就要维持‘贾鲁故道’;二怕黄河北决,冲积山东境内运河,就要加强北堤防护;三怕洪泽湖东溃,冲击苏北运河,就要坚守高堰、畅通清口。”[3]79简而言之,维持漕运畅通,就要把黄河固定在一条河道里,在进入大海前不能决口漫溢。黄河是一条多泥沙河流,水少沙多,具有“善淤、善决、善徙”的特点,要想束住黄河,就要研究如何解决黄河的泥沙问题,提出相应策略。

嘉靖后期,河患频繁,并且集中在徐州、沛县之间的区域。嘉靖三十七年(公元1558年),黄河在徐州上游约二百里处的新集附近决口后,河水忽东忽西无定向。“特别是在徐州、沛县、砀山、丰县一带,更是洪水横流,泥沙淤积,运道、民生都处于黄河的严重危害之下。这样不堪收拾的局面,无疑与前期实行的北堤南分、多支分流的方略密切相关。现实迫使人们认真思考、总结以往的教训,探索新的治河方略。”[4]85于是,筑堤束水、固定河槽、以水攻沙的方略应运而生。万恭是明代主张束水攻沙的代表人物之一,曾主持治理黄河。他在论述水沙运行的规律时说:“夫水之为性也,专则急,分则缓。而河之为势也,急则通,缓则淤。若能顺其势之所趋而堤以束之,河安得败。”[5]64这是鉴于明代河道紊乱,淤积严重而提出的建议,主张通过缮治堤防,以束水流,解决淤积问题。潘季驯也主张筑堤束水,并发展了万恭的治黄思想。他提出:“水分则势缓,势缓则沙停,沙停则河饱,尺寸之水皆由沙面,止见其高;水合则势猛,势猛则沙刷,沙刷则河深,寻丈之水皆由河底,止见其卑。筑堤束水,以水攻沙,水不奔溢于两旁,则必直刷乎河底,一定之理,必然之势,此合之所以愈于分也。”[2]147他提出的“筑堤束水,以水攻沙;借水攻沙,以水治水”治黄方略,是对过去长期治黄方法的一大变革,具有重大意义。“在当时的科学技术条件下,潘季驯根据对客观情况的分析,提出的治河方法是黄河史上的一大进展。在20世纪20年代前后,西方专家对于治理黄河也先后有其建议,但大都没有超出‘筑堤束水’的范畴,有的甚至认为黄河没法治。潘季驯在16世纪六七十年代就提出了他的理论,并满怀信心地加以实践,取得一定成就,且为后人所继承和遵循。”[3]109潘季驯治河之所以取得成功,源于他在借鉴前人经验的基础上,从改造自然的观点出发的不懈努力。

清代的黄河治理大都遵循潘季驯的观点。清代靳辅说:“黄河之水从来裹沙而行,水大则流急而沙随水去,水小则流缓而沙停,水漫沙随水去,则河身日深,而百川皆有所归,沙停水漫,则河底日高而旁溢无所底止。故黄河之沙,全赖各处清水并力助刷,始能奔趋归海而无滞也。”[2]216而清代陈潢提出治水应着眼全局,“源流并治”,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治黄思想,具有进步意义。陈潢曾到过宁夏的灵武等地,对于黄河上游的情况有所了解,在当时缺少资料的情况下,能认识到黄河洪水及泥沙主要来自上、中游,比较正确地分析了洪水的成因与来源,这是难能可贵的。但是,明清时期是为保漕运而治理黄河,不能从治黄全局去谋划,限制了治黄的发展。“在这样以治黄保运为方针的指导下,当时河官的主要任务是防止黄河给运河捣乱。在这种情况下,尽管当时在具体河工技术方面有所发展,有所创造,但是防字当头、保运第一的目的,牢牢地束缚着河工人员的思想,使他们难以有所作为。明清两代,为保运耗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每年防汛,结果灾害不但没有减少,‘悬河’形势还日益严重。”[6]

五、结语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育了灿烂的华夏文明,但黄河下游决溢灾害频发,又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为实现“黄河宁,天下平”的美好愿景,古代劳动人民先后提出了各种治黄方略。从大禹治水的“疏川导滞”到汉代贾让的“治河三策”,从北宋时期的“兴筑遥堤”到明清时期的“束水攻沙”,治黄方略的演进说明古人对黄河自然规律的认识逐渐加深,已经明白泥沙淤积是黄河泛滥的根源。但是这些治黄方略都没有形成全流域统筹治理的全局观念,加上受每个历史时期政治经济因素的制约,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黄河决溢问题,黄河安澜的愿望也就无法实现。治黄方略发展到今天的综合治理 ,体现了其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演进的过程。当前研究治黄方略 ,不仅要从历史的角度去汲取经验教训,更需要立足现实,秉承“人水和谐”的理念,科学地治理和开发黄河,使黄河为人类造福。

猜你喜欢
治河方略堤防
价值共识、国际法与“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方略
浅谈水利工程中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应用
堤防防渗施工技术研究
南京市高淳区某河流堤防加固工程概预算编制的几点思考
浅谈软地基堤防的抢险方法
在尧治河酒业首届“诗酒交响”论坛上的致辞
在尧治河酒业首届“诗酒交响”论坛上的致辞
“滑块”模型题解题方略
魏源应对河患的治理思想及现代启示
例析交流问题的求解方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