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贴不良反应原因分析与防治措施

2020-12-20 05:07闫俊丽李晓东陈燕清
中国疗养医学 2020年2期
关键词:伏贴水疱皮肤

闫俊丽 李晓东 陈燕清

三伏贴,是以中医整体观念、春夏养阳思想为指导,通过药物、穴位、时间三种因素共同作用的一种中医外治方法,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疾病的防治当中。但在贴敷后皮肤出现轻度灼热、瘙痒、潮红、小水疱、色素沉着等反应,部分患者出现大水疱、皮肤溃烂、灼痛难忍等严重的不良反应,不仅给生活带来困扰,也使后续治疗无法正常进行。因此,分析不良反应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对更好的推广应用三伏贴有积极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资料 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治未病中心2013—2018年间,贴敷有资料可查共有6 080例患者行三伏贴治疗,年龄7~60岁,贴敷资料中记载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有112例。

1.2 贴敷方法 药物选择以清代张璐在《张氏医通》中记载的三伏贴处方为主,白芥子、甘遂、细辛、延胡索等药物按比例加工成细粉末,贴敷前用姜汁调成糊状,制成黄豆大小的药饼,选择大椎、肺俞、膏肓俞、至阳、脾俞、肾俞等穴位,在三伏天内10 d贴1次,2~6 h/次,首次贴敷2 h,如无不良反应,下次可适当延长贴敷时间。

2 三伏贴不良反应因素总结

总结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治未病中心近6年6 080例患者贴敷后产生不良反应的患者共112例,分析其原因并进行比较,其中因贴敷时间过长的42例;胶布过敏28例;进食辛辣刺激、海鲜等发物23例;揭下药物后抓挠11例;药物残留2例;不明原因6例。

3 不良反应原因分析

通过分析以上资料,概括为四大原因:一为药物因素;二为体质因素;三为时间因素;四为不良的生活方式。

3.1 药物因素 三伏贴中有白芥子、甘遂、细辛等药物,还以生姜汁作为赋形剂。其中白芥子归肺、胃经,有温肺化痰、通络止痛的功效。白芥子中包含芥子油苷、白芥子苷、芥子碱、芥子酶及脂肪油等化学成分。其中白芥子苷本身无刺激作用,但其水解后产生的芥子油,挥发性较小、有辣味、呈黄色油状,具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可令皮肤发红、起泡[1]。甘遂归肺、肾、大肠经,性寒,味苦,有毒,具有泻水饮、破积聚、通二便等功效。甘遂中含有巨大戟二萜醇型化合物和三萜类化合物等化学成分,其中,巨大戟二萜醇型化合物具有很强的毒性和皮肤刺激作用[2]。生姜辛、辣,也对皮肤有刺激作用。以上药物均可诱发皮肤受损。

3.2 体质因素 中医认为由贴敷药物或膏药所致的急性接触性皮炎为“膏药风”[3],是由于患者体质禀赋不耐所致,起病迅速,病情发展较快,一般发生于第一次贴敷后,有时第一次贴敷没有出现,在数次贴敷后出现,发生时间一般是在贴敷后数分钟到数小时。皮损区出现鲜红色斑片,甚则肿胀突起,短时间内渗出明显、出现水疱或大疱,水疱破裂后则创面糜烂、肿胀、渗液,瘙痒剧烈、灼痛难忍,入夜加重,影响患者睡眠,导致精神焦虑等。

还有一种是因为患者对医用布胶布过敏,不是因为药物本身的刺激而过敏。本院贴敷采用医用纸胶贴,但因为夏季出汗过多,为使三伏贴牢固,部分患者需要使用医用布胶带固定,导致皮肤对胶布过敏,产生皮损。一般症状较轻,皮损在局部胶布粘贴处。

3.3 贴敷时间 部分患者误认为三伏贴和伤湿止痛膏类似,延长贴敷时长可加强疗效,便自行延时;还有部分患者贴敷后忙于工作、生活,忘记取下三伏贴,均使药物对皮肤的刺激时间过长,导致皮肤起疱、破溃等严重皮损,影响继续治疗。有的患者取下三伏贴后未及时清理干净残留药物,药物与皮肤接触时间过长导致皮损。

3.4 不良生活方式 患者贴敷后未遵医嘱,食用辛辣刺激、海鲜、酒等发物。海鲜类食物含有组胺成分,可使血管通透性增高、扩张微血管、导致充血、血浆渗出、水肿以及腺体分泌亢进,亦可使嗜酸性白细胞增高等,从而导致机体发生变态反应,即过敏反应。中医认为,不注意饮食,食用肥甘厚腻、食用发物,导致热毒湿邪蕴结于肌肤,诱发皮肤病,如出现红斑、丘疹、水疱、发热等。

由于贴敷后皮肤有灼热、瘙痒感,患者对贴敷处抓挠;或者穿着质地较硬、粗糙的服装,过多的摩擦使本来被药物刺激发红的皮肤受损加重。

4 不良反应的防治措施

4.1 贴敷环境 三伏天是夏季气候最为炎热的时候,前来贴敷的患者较多,所以医院应该提供一个宽敞舒适的场所,温度适宜,不可过热,以防汗出,影响贴敷时的固定,也不可过凉,致汗孔闭塞,不利于体内阴寒邪气的祛除。

4.2 贴敷前健康指导 ①建立患者贴敷档案,详细记录个人史、过敏史、家族史、体质类型、既往贴敷情况等,可有效地指导贴敷治疗和减少水疱反应的发生。②对于首次贴敷的患者,因其对三伏贴的原理、注意事项不了解,须在贴敷前进行健康宣教[4],可以印发宣传单或者口头指导。建议如下:贴敷期间忌烟、酒、生冷、油腻、辛辣之品;贴敷当天注意穿着舒适柔软的衣物;不用过冷过热的水洗澡;不在阳光下曝晒;当天不可游泳;不从事剧烈的活动;不可让空调、电扇对着贴敷处吹;不可将室内温度调得太低、太冷,以免影响治疗效果。③贴敷时间成人2~6 h,儿童0.5~1 h,具体情况应因人制宜,灵活多变,自我感觉疼痛不适可提前揭掉,不宜过长,时间过长会导致皮肤起疱严重。④在贴敷时,告知患者治疗后可能会出现皮肤发痒、灼热、疼痛等不适感觉,属药物正常反应,如症状轻微,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如果较严重的话请回到科室对症处理,或给患者留下科室联系方式,方便其电话咨询,从而让患者心理有一定的接受度,增强患者依从性。⑤因为贴敷后皮肤会发红、灼热,洗澡时应避免对皮肤过度搓洗,避免使用过热的水及用碱性强的肥皂,以免刺激皮肤。⑥不适宜贴敷的人群:肺炎及多种感染性疾病急性发热期;对贴敷药物过敏者;特殊体质或接触性皮炎等皮肤病患者;贴敷穴位局部皮肤有破溃者;妊娠期妇女;糖尿病患者;肿瘤患者等。

4.3 药物的制作 患者进行三伏贴治疗时,白芥子是导致患者发生皮肤过敏反应的重要原因。相关文献[5]指出,将白芥子炒制成深黄色,能够有效减少其对患者皮肤的不良刺激,保证其治疗效果。陈润林等[6]通过三伏贴剂量调配试验,在25 ℃的室温下,将烤箱的烘烤温度设定为250 ℃,然后冷机启动烘烤模式对白芥子进行5.5 min的烘烤。得出结果,三伏贴配方中白芥子占比≈25.53%时,对腧穴具有良好的刺激作用且安全性较高。金海鹏等[7]通过白芥子不同配比三伏灸对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观察得出,生、熟白芥子不同配比均能改善支气管哮喘的症状,但生白芥子比例越大,皮肤反应越重,起泡比例愈高,但并非皮肤反应越强疗效越显著,生、熟白芥子1∶2配比时能够改善支气管哮喘症状的同时,对ACT评分、FEV1、PEF、EOS均有改善作用,且皮肤反应较传统生、熟白芥子配比轻,起泡少,患者接受度高。以上研究可作参考。

4.4 不良反应的处理措施 贴敷后局部皮肤微红、有色素沉着、轻度瘙痒、小水疱均为正常反应,无需特殊处理,可自然吸收。如果水疱很大,可使用0.45%~0.55%碘伏消毒液进行消毒,消毒范围应大于伤口边缘,2~3次/d;水疱未破溃者,需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将水疱内液体抽出,可根据伤口渗液情况抽吸2~3次,最后涂抹百多邦[8]等消炎药膏,或者使用复方黄柏液[9]、紫草油[10]等药物帮助愈合。

三伏贴符合中医“春夏养阳,冬病夏治”的思想,通过时间、经络、药物三种因素共同作用,进而疏通经络,调畅气血,温经散寒。与中医的“治未病”理论相契合,起到未病先防的作用。三伏贴疗程一般需要坚持贴敷三年,以保证疗效。但是很多患者由于一两次的贴敷不良反应放弃了治疗,本文通过对三伏贴不良反应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防治的解决措施,使其成为一种更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得到更好的推广与应用。

猜你喜欢
伏贴水疱皮肤
第二层皮肤
四肢骨折后张力性水疱的处理方法
皮肤“出油”或许就能减肥
警惕诊疗问题生活化
高频超声在皮肤恶性肿瘤中的应用
拔罐起水疱是体湿吗
拔罐起水疱是体湿吗
不同治疗时机对扁平苔癣疗效的影响
一起聊聊三伏贴
我爱洗澡,皮肤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