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文艳
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尿毒症患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研究表明[1],超过90%的尿毒症患者会伴有顽固性高血压,患者在进行全面降压治疗后,其血压仍一直处于上升状态[2]。临床经验指出[3],尿毒症顽固性高血压患者长期受高血压影响,极易引发心血管疾病,甚至引起死亡,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相关报道显示[4],临床上常采用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顽固性高血压,虽然能够达到一定的治疗目的,但治疗总有效率较低。因此,研究更有效的治疗方式具有重要意义。为观察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尿毒症顽固性高血压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本文对在我院确诊的124例尿毒症顽固性高血压患者进行研究,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接收的124例尿毒症顽固性高血压患者进行研究,根据双色球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所有参与本次研究者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并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认证。纳入标准:诊断为尿毒症顽固性高血压患者;无心血管疾病患者。排除标准:心力衰竭患者;伴有传染病患者;年龄>60岁。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n(%)]
原发病高血压肾病 慢性肾小球肾炎 糖尿病肾病 梗阻性肾病观察组 30/32 55.64±2.33 14(22.58) 12(19.35) 16(25.81) 20(32.26)对照组 29/33 56.09±2.28 13(20.97) 16(25.81) 14(22.58) 19(30.64)χ2/t值 1.086 9 0.767 4 P值 0.279 2 0.857 2组别 性别(男/女) 平均年龄/岁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血液透析治疗,具体方式为:采用美国MESALABS 90XL血透机分析仪(膜面积1.3 m2)进行治疗,透析液成分是碳酸盐,3次/周,每次透析时间4 h。治疗过程中血液流量控制在200~250 mL/min,将透析液流量设置为500 mL/min,同时将其温度控制在37 ℃左右,治疗过程中同时需要进行肝素抗凝。
观察组患者给予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具体方式为:治疗前将血液灌流器连接血液透析仪,血流量设定为150~200 mL/min,治疗时间2 h;血流灌流系统达到饱和状态时移除灌流器,再进行血液透析治疗2 h,控制血流量为250 mL/min,2次/周,血管通路为动静脉内瘘,抗凝剂为低分子肝素,使用剂量依据患者血管凝血及出血情况进行适当调整。血液透析设备及治疗方式均与对照组相同。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①心功能指标[5]:采用多普勒超声仪(SonixOP)对患者的心功能各指标进行检测,主要包括左心射血分数(LVEF),心脏指数(CI)及舒张早期与晚期最大血流速度比值(E/A)。②血压情况观察指标[6]:采用动态血压监测仪(MOBIL-O-GRAPH)监测患者的血压情况,包括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③疗效评价指标[7]:根据患者的治疗情况,将其疗效划分为显效、有效及无效三个等级。显效:患者治疗后血压水平小于140/90 mmHg(1 mmHg=0.133 kPa);有效:患者治疗后血压明显降低,但仍高于140/90 mmHg;无效:患者治疗后血压无明显变化。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数据以()的形式表示,行t检验;计数数据以率表示,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比较(表2)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功能各指标水平均明显升高,观察组患者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情况比较(表3) 治疗前,两组患者SBP、DBP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BP、DBP水平均明显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比较()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LVEF/% CI/(L·min-1·m-2) E/A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62 35.24±8.11 48.12±7.68* 1.84±0.62 2.24±0.20* 0.82±0.31 1.45±0.48*对照组 62 35.09±7.95 39.42±7.80* 1.85±0.58 2.91±0.18* 0.74±0.36 0.92±0.35*t值 0.104 0 6.258 2 0.092 7 19.606 6 1.325 9 7.025 0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情况比较() 单位:mmHg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情况比较() 单位:mmHg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SBP DBP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62 156.85±5.12 123.32±7.06* 113.40±6.29 86.46±7.24*对照组 62 157.61±4.77 139.56±7.13* 115.02±5.89 100.05±6.62*t值 0.855 2 12.744 1 1.480 3 10.907 7 P值 >0.05 <0.05 >0.05 <0.05
2.3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表4) 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78%和83.87%,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4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尿毒症是肾功能衰竭导致的,临床上肾脏疾病均有可能引起肾功能衰竭[8]。有研究指出[9],尿毒症患者常引起多种并发症,其中顽固性高血压占比最高。由于患者长期处于高血压状态,严重阻碍了尿毒症的治疗。现阶段,临床上治疗尿毒症顽固性高血压的常规方式是进行血液透析[10],这是由于血液透析能够清除血液内的小分子物质及水电解质,但是对于肾素等大中分子、多种炎症因子的清理效果较差,不仅导致顽固性高血压,而且直接参与了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治疗效果并不理想。血液灌流可引入和中大分子具有较高亲和性的吸附剂,提高清除能力。虽然血液灌流清除多余水分的能力有限,而且无法调节酸碱及电解质平衡,即血液灌流单独治疗尿毒症的价值不明显。但血液透析和血液灌流联合应用时,可借助互补作用,改善整体治疗效果。
相关文献指出[11],尿毒症顽固性高血压患者发病机制与其血管内部大分子物质水平有直接关系。鉴于此,本文对在我院确诊的124例尿毒症顽固性高血压患者进行研究,以观察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尿毒症顽固性高血压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功能各指标水平均明显升高,两组患者SBP、DBP水平均明显降低,并且与给予血液透析治疗患者相比,给予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患者改善程度更明显,表明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降低其血压水平。这是由于血液灌流治疗过程中,需要将患者血液引入体外循环,在循环过程中,灌流器通过其吸附作用,可以将血液中的大分子物质进行清理,达到净化血液的目的,然后再将净化后的血液输回体内。同时结合血液透析对小分子物质进行清理,能够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因此,给予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患者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6.78%,明显高于给予血液透析治疗患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83.87%。
综上所述,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顽固性高血压患者,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有效降低患者的血压水平,临床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