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科
(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浙江宁波 315211)
进入21世纪,中国改革开放迈入全新阶段。国家将法治建设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是保证公民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享有平等权利。改革开放至今,我国法律体系基本形成,为依法治国和保障公民权利奠定了基础。但在现实的执法场景中,一个人如果被认为涉嫌违法犯罪,其权利最容易受到侵犯。民众的权利是否得到保障,能够直接反映出司法人员的权利意识和司法机构执法的人性化程度。
语言作为交流的媒介,从来都不是透明的介质,语言背后隐藏着权力与谈话双方的人际关系。话语是执法过程中交际双方必不可少的,也是构建双方关系的基本手段。福柯认为:“话语是唯一的在者,不是人在言说语言,而是语言在言说人。话语即权力,话语与权力的共生使得作为主体的人沦为制度和规则的奴隶。”[1]警察与民众的问答话语就是通过话语实施权力和维护权利的过程,双方的互动交流实际上是一场语言游戏中的权力博弈。本文试图以费尔克劳夫的话语秩序思想为理论基础,以警察与民众对话中的问答话语为语料,通过分析语料中的规则性,揭示警察与民众对话中话语的真正本质与权力博弈的过程。
话语秩序这一概念来自福柯。福柯在《话语的秩序》一书中指出:“每个时期的人们为了认识世界都要运用某种标准和原则对周围的事物加以分类,其结果必定是形成‘秩序’的概念。”[2]话语系统同样受到秩序的约束,话语生产总是按照一定程序受到控制、选择、组织和分配,具体的语篇受潜在的规则约束,这些常规惯例是相互联系的组合。费尔克劳夫认为:“人作为社会中的一员,无时无刻不在社会机构中存在和发展,这些社会机构界限分明,有各自的体系,共同构成了错综复杂的社会秩序,话语秩序是在语篇层面表现的社会秩序,是社会文化实践在语篇上的历史印记。”[3]费尔克劳夫指出:“话语秩序是一个社会机构的所有话语实践以及它们存在的关系,这种话语秩序以具体方式决定内部话语秩序的结构。”[4]可见话语秩序不是单纯由词和句子的语言范畴组成,而是由介于语言和非语言成分之间的话语实践组成。话语秩序控制交际过程中话语的使用,设定什么样的话语可以使用,规定什么可以说、什么不可以说。公安机关作为一种特定的社会机构,其内部必然拥有特定的话语结构和话语秩序,警察和民众的两种不同话语在问答之中相互交织,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话语秩序结构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费尔克劳夫认为话语秩序的结构变化都有其社会根源,与机构和社会层面的矛盾和斗争密切相关,话语在权力关系和权力斗争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社会机构或社会权力的拥有者对话语秩序的控制是维持他们权力的手段之一,控制了话语秩序就控制了话语,从而控制了整个社会结构。话语秩序内部或话语秩序之间界限的重组是权力斗争和社会文化变化在话语层面的体现。费尔克劳夫用Gramsci的霸权理论来解释话语秩序的斗争:“霸权本是政治术语,指在经济上取得决定性支配地位的社会群体把其影响扩张到整个社会和国家,并在政治文化领域占据领导地位的过程。”[5]可见社会生活中的霸权能在话语中得到再生产和改变。费尔克劳夫指出:“话语秩序的界限是潜在的文化霸权斗争的领域,在领域内,控制集团努力强调和维持他们内部和它们之间具体的结构。”[6]因此话语秩序的变化实际上是新的霸权在话语领域得以建立的过程,某种话语秩序会暂时处于霸权地位,维持现有的权力关系并使之合法化。处于霸权地位的话语秩序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取决于当时的社会权力关系和社会发展变化的主要趋势。费尔克劳夫认为:“话语在特定的话语秩序中如何形成结构的以及这些结构如何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归根到底都是由社会结构层面或社会层面的权力关系的变化决定的。”[7]他指出:“问答话语的规则性能够反映出交际双方权力关系的改变,这种改变会导致话语秩序的变化以及社会权力关系的改变。”[8]
通过对警察与民众的问答话语进行分析,揭示警察如何通过问答彰显自己的权力,双方如何在对话过程中进行权力博弈。
本研究选取语料来源于北方L市的某派出所,参与者为警察和报案的居民(以下简称“民众”)。研究者得到允许后进入派出所通过录音方式进行数据收集,采取人种志的研究方法,通过公安系统内部观察的“局内人”以及事后分析的“局外人”相结合进行语料分析。本研究对录音数据进行转写并选取有代表性的资料作为语料,尽可能确保语料的真实可靠。
维特根斯坦强调话语使用的规则性,认为:“一个语言表达式在一个语言游戏中究竟是如何被使用的,或者说在其中它究竟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这取决于其所属的生活形式。”[9]实际上,具体的语言成分如何被使用到现实的话语互动中,是由其所在的语境或者文化决定的。这凸显出语言使用的规则性,不同机构的话语语境使其需要遵守不同的规则。语言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信息系统,语言的产生、演变与发展包括信息的传递、接受和加工,总是以一定的条件为前提并受其影响。这种前提就是语言环境,话语的使用不可能独立和分离于语言环境之外。警察和民众的话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语类,产生于特定的情境语境中,并受情境语境制约。警察对民众的问话作为一种机构话语,必然基于一定的语境且遵循一定的规则。
问话是指“一定语境中为一定目的而发出的、具有一定语力的言语行为”。问话是提问言语行为,其目的是发话人希望从受话人那里得到自己需要的信息。
警察:“路边停靠一下,有没有驾驶证、行驶证,有没有呢?请你马上拿出来。”
民众:“说什么?”
警察:“请你马上把驾驶证,行驶证出示一下,听清楚没有呢?”
民众:(沉默)
警察:“没有是吧?”
民众:“没有牌照,我哪有驾驶证!”
警察:“我是xx公安局(交警大队)民警,依法对你进行行政处罚,请必须配合执法。”
民众:“我没有驾驶证,你动手是吧?你!”
警察:“你什么,警告!把驾驶证拿出来,你不要抵抗。还抵抗是吧?”
民众:“没有驾驶证,可是我也没有抵抗。”
疑问句是话语权力的潜在资源,一般来说,问话者比答话者拥有更大的权力,问话本身就对答话者产生约束,问话者对答话者具有话语支配权,这一点在反问句中体现得尤其明显。冯江鸿指出:“反问句式具有强化语力、引人关注、促人思考和说服听话人的作用。”[10]在使用反问句的时候,问话人显然在交流中占据支配地位,并试图通过使用反问句加强语气,以说服听者接受自己的观点,是构建权威人际关系的有效手段。这类句式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有强加于人的意味。这段对话中交警使用了四个反问句。第一第二个反问句中,由于查到车辆没有牌照,警察让民众靠边停车并出示驾驶证,交警使用了两个反问语气,即“有没有”和“听清楚没有”,既不要求对方回答,也不需要讲话人自己回答,答案就在问话中。讲话人试图通过反问,促使对方必须拿出驾驶证。第三个反问句中,交警使用“没有是吧”用来核实信息,该民众确实是无证驾驶,并且驾驶的汽车没有牌照。第四个反问句中,交警提醒民众不要抵抗。这里有一个特点,交警使用反问句已经强化了语气,但同时又使用一个陈述句来再度强化语力“你不要抵抗”,迫使对方思考并接受交警的要求。交警在使用反问句的过程中构建了一名教育者的身份,并在言语中透露出权威者的身份和地位。四个反问句穿插使用,强化了民众作为被教育者的身份。虽然其说教的内容属于常识,但是连续的反问却使得这位驾驶员只能聆听、接受教育,并没有任何反驳的机会。构建教育者身份的交警正是借助这种反问语言设置为自己构筑了居高临下的位置,也通过不断的反问迫使驾驶员在话语的冲击下顺从自己。
祈使句使用祈使语气,表达命令、禁止、劝告等言语功能。在这段对话中,警察使用了两次“请你马上拿出来”以及一次“请你配合执法”。警察通过使用“请你马上拿出来”构建了一种执法者的身份,通过使用“请你配合执法”强化了自己的职业身份,通过使用祈使句引导和控制执法顺利有序地进行。此外,语料中出现两次“呢”和“吧”。根据《汉语字典》的解释,“呢”是语气词,用在疑问句的末尾表示疑问和反问的语气;用在陈述句的末尾,表示确定的语气;用在祈使句末尾,加强恳求语气。其中“有没有呢”表示一种质疑,呵斥对方尽快拿出驾驶证。“听清楚没有呢?”表示核实自己所说的话,此外还带有警示的作用。冉永平指出:“‘吧’是语气词。放在句末,表示商量、推测、请求和命令等;用在句中表示假设、不敢肯定的语气。‘吧’主要表示祈使和推测语气,还起到语用缓和与商榷功能。”[11]语料中两个“吧”都是在双方互动过程中关系比较僵硬时使用,都是为了缓和彼此之间的关系。
从以上对话可以看出,警察与民众互动中提问的规则性很强,这是由国家赋予警察的身份和权力所决定的。民众几乎没有主动提问的权力,民众在问答互动中的表现也相对被动,只能通过利用答话的机会来争取自己的权益。
问话期待答话,答话的生成必须在问话所容许的几种答话之内进行选择。Robinson和Rackstraw认为:“答话既是话语,又是行为,答话是对问话的反应。”[12]Baumert指出,“应”是指对问话的任何反应,包括言语和非言语的;“答”指在语言上正确的反应。他认为答话要以“合适答话的真值”为判断标准,正确的答话要能正确地再现知识,同时又是对该问话的准确回答[13]。本研究的答话是对问话具有回应功能的话语,是言语行为,属于“应”而不是“答”。
由于答话主要受到问话的制约,在警察与民众的对话中,答话人通常是民众,民众的答话受到警察问话的限制和掌控。廖美珍曾经指出法官问话分为开放型和封闭性两种,本文借助廖美珍对问话的分类,将问话分为宽式问话和窄式问话。窄式问话的疑问点主要是“谁”“什么人”“哪里”“什么时候”。这类问题对应的答话内容较简单,多为词语。宽式问话的疑问点主要是“为什么”“怎样”“什么”。这样的问话开放程度高,答话人通常需要回答的内容较多,答话人权力相对较大,可选择的范围大,答话的规则性弱。例如:
(1)警察:“你知道,如今电动车上街行驶需要上牌和戴头盔的,你应该很清楚是吧?”
民众:“是的。”
(2)警察:“后来有没有再去找过他?”
民众:“没有。”
(3)警察:“最后一次见到你的电动车是在哪个位置?”
民众:“槐安路。”
(4)警察:“有没有见过监控里面这个来你店铺的人呢?”
民众:“哪个?穿红色衬衣这个男的吗?”
警察:“不是,那边那个穿蓝色外套的男的。”
民众:“不认识,好像没见过。”
通过以上四个例子可以看出,窄式问话的控制力很强,预设的答话内容相对固定。在警察与民众的对话中,这样的问话具有很强的引导性,答话更具规则性,一旦答话内容超出了预设的范围,就会引发新的话轮。在例(4)的对话中,问话人预设的答话应该为“不认识”“认识”“不清楚”。但是,答话人并不是直接拒绝,而是进一步追问,答话人突破规则的行为引发了问话者又一轮问话“那边那个穿蓝色外套的男的”,目的在于确认答话人提供的答案。
答话的规则性进一步体现出警察与民众之间的权力关系。一方面,国家赋予警察质询、询问的权力,民众要接受合理询问、真实回答,从根本上保障了问话人的权利。警察在问答过程中掌握了主动权,可以通过问话形式和内容的设计来最大程度地追求自己需要的理想的答话。然而,窄式问话在某些情况下会误导受话人,或是将真实的答案排除在符合规则的答话之外,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答话人有时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经常会出现“不合作”的答话,例如:
警察:“为什么阻挠工程施工?”
民众:“他们(工程)违法占有我们耕地,这块原来是我们的农田,我们依法保护耕地。”
警察:“但是这是政府重点工程,之前政府不是和你们已经协商好了吗?”
群众:“那你有没有政府的红头文件或者合理征地批文?”
警察:“不知道。”
民众:“那怎么知道是政府工程?”
警察:“再阻挠施工就拘留你。”
民众:(沉默不言)
警察与民众互动中的答话受到较强的规则性制约。福柯曾指出,话语存在的场所,就是权力运行的场所,权力渗透于话语的整个运作过程中。语气的选择是反映交流双方关系的重要语言设置,“达到说话者交际目的”的功能语气和表达说话人态度或情感的意志语气,也是构建双方人际关系的有效手段。例如:
民众:“赵所长,我有个事情想要咨询您一下,我如果想办这个手续我需要去找谁?”
警察:“给你管片儿民警的电话,您看您得联系他一下,看看怎么开这种证明,您要在没做新证的情况下,我们才能开具证明,而且新证证明(临时身份证)有效期只有七天。”
民众:“行行,新证我得换。”
警察:“我跟您说,那种证明只能开一次,我不知道民警会不会给您老去开去,要不我把负责民警电话给您,行吗?”
民众:“可以,谢谢您!”
“吗”如果用在句尾常常表示疑问和反诘的语气,用在句中表示提示,便于引出下文。这段对话中的“吗”主要是征求对方的意见,是一种等待对方回答的疑问。首先这位女士称“赵所长”,称呼职务体现出对派出所领导的尊敬,同时也表示彼此之间存在距离。这种称谓彰显和建构了双方不平等、不对称的权力关系,每一次的称呼对方职务都是重申对方在双方关系中的支配地位和相对权威。这一点凸显出警察被视为“权威者”的代表,民众处于相对弱势地位。权力实质上是相对的也是动态的,语言受社会权力关系的影响,权力也影响语言的生产、传播与消费,说话者往往企图以某种方式获得权力或者控制会话参与者。第一句使用了“咨询”一词,语气暗含请求的意思,请求是一种“自下而上”的言语行为,实际上是承认对方“居高”的地位和自己“居下”的位置,这样的语境下采用这种称谓只会固化不平等的关系和身份。从民众最后一句话我们可以看出对警察的语言回应,民众并未有抱怨,似乎合情合理,反映出制度的不可妥协性和由制度引发的合法化的警察态度被民众认同,从而成为社会结构再生产的力量。
在汉语中存在T/V现象,T代表你,表示不尊重,大多含有不敬、伤害对方的行为。V是您,表示尊重和尊敬。在真实的话语中,参与者的权力、身份和地位等都是影响话轮公平分配的关键因素。在上述对话中,民众与警察称呼对方都采用“您”,说明双方在交流过程中试图建立亲切平等的关系,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这一点体现出民众与警察双方都构建了平等的身份。赵所长并没有因为其执法者身份而居高临下,贬低他人,而是与民众在平等对话的环境中进行沟通。这段交流的结构特点是双方在交流中行使了作为交流参与者的发言权,也履行了推进交流发展的义务。他们分别在履行各自推进交流义务的时候侵犯了对方的发言权。然而,这些称谓语的使用并没有使得交流的气氛变得紧张,相反,交流双方的关系变得更近,对交流话题的兴趣更浓,显示出警察在执行警务过程中的另一个侧面:尊重、平等和热情。也说明身份的建构是随着具体语境变化而不断变化的,而且呈现出动态变化的多样性特点。
作为一种社会行为,话语互动能够正常开展的基础是双方默认并遵守共同的规则。好比下中国象棋,双方一定要遵守“马走日、象走田”等规则,游戏才能继续。而话语互动既是交际双方协商的过程,也是双方交际目的与话语规则博弈的过程。在话语互动的过程中,交际双方不断作出话语选择,说话者根据自己的交际目的和语境对话语资源进行选择从而建构自己的话语,而他的话语又会进入语境,如此循环往复,语境与话语资源都是不断动态变化的,这种动态性在与目的性的耦合中表现出语言选择结果的多样性。警察通过问话和答话规则性的约束,将自己作为执法者的身份渗入其中,民众对于警察的权力话语则采取或容忍或沉默的态度,可见长时间权力意识的灌输,让民众内心养成了顺从与屈服的习惯,并没有对这种权力形态进行反抗和斗争。在一定程度上,双方对话交流是为寻求各自利益而互动协商以达成共识。
语言作为话语资源被用来强化已有的不平等关系,警察掌握并利用的话语资源显然多于民众。派出所不仅仅是为民众提供服务的场所,同时也是社会关系得以展现和被建构的场所。警察通过话语媒介行使权力的时候,存在过度使用权力的倾向,并且通过各种话语资源构建自己与法律之间的模糊界限,树立自己作为执法者的主体地位,话语中还保留着官僚习气。而民众在与警察的交流中构建了自己作为服从者和被教育者的身份。警察与民众的问答话语体现了对话背后的权力博弈,警察凭借国家赋予的权力采用窄式发问方式,而民众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有时候会对警察的问话“不作回答”,双方对话体现了彼此用语言进行博弈的过程。
党中央提出了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这样的发展愿景在引导、规范政府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同时,必然重塑、规范从政府到事业单位、企业组织甚至个人的言语行为。在涉及阻碍工程施工的对话中,“再阻挠就拘留你”这一责问、命令的语气说明如今尚有部分警察认为自己是国家权力的代言人。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一些机构或个人对自身定位的变化并不清楚,政府机构的官僚作风并未伴随计划经济体制的淡出而消失。尽管法律法规在不断健全和完善,但对于那些涉嫌违法犯罪的社会成员来说,其人格尊严很容易被忽视、被侵犯,执法的文明程度有待提高。警察作为执法人员,其话语是否得当,是否体现以民为本,关乎政府形象的塑造和和谐社会的建设。
在警察执法语境下,执法者的话语所承载的权势与民众的话语所承载的权利呈现出明显的不对称,同时民众也利用话语资源,积极参与这种不平等关系的建构,话语建构的不平等人际关系更容易得到民众认同。警察执法要遵循执法为民、服务于民的理念,执法过程中不能以法律代言人的身份自居,要积极转变思想观念,找准角色定位,多站在民众角度换位思考。在执法过程中要坚持融法、情、理于一体,处理事情要说透情理,用真诚的态度与话语对民众进行劝说和引导,而不是用自己的权力进行压制。要注重以理服人,让民众心悦诚服,通过道德教育与感化,激发民众心中的道义,努力化解争议与冲突。
有必要在政府机构等公共管理与服务机构的培训中增加有关话语艺术与话语策略的内容,提高公共管理与服务人员使用话语资源的能力。提高警察等公共管理与服务人员的业务素养是构建和谐社会、打造服务型政府以及贯彻以人为本理念的重要举措。目前针对警察的相关培训主要集中于政策水平、业务水平和服务态度,即使关注到言语行为,也是把警察话语作为衡量其服务态度的一部分,而没有把话语上升到权力资源的高度,使得警察很少从权力的角度反思和控制自己的言语行为。通过培训增强警察的话语反思能力,有利于践行以人为本理念和打造服务型政府。警察应该努力提高自身修养,掌握良好的交流技巧,提高语言交流能力,避免语言暴力,努力运用语言能力为公众排忧解难、化解矛盾。
警察每天面对犯罪嫌疑人,为了调查案件、理清案情,长时间从事大量重复而复杂的工作,难免产生心理压力。如果这些心理问题不能及时化解,任其发展,就很有可能转化为对话语权力的滥用,影响警民关系。因此,应加强对警察的心理辅导,调整心态,减少由个人情绪驱动造成的话语资源滥用。如果警察的语言能够充满感情色彩,在充满刚性的执法活动中渗透柔性的语言艺术,寓理于情,就能彻底打开民众的心门,使民众能够加深对警察工作的理解。
建立和完善具有可操作性的规章制度,能够从制度上遏制话语资源的滥用。政府部门应通过建立清晰明确的行为规范来引导和规范其工作人员的语言方式,避免因工作人员的个人风格或情绪因素带给民众伤害。要依靠制度规范来克服官僚作风,防止公权私用,维护政府机构及法律的公正性与权威性。如果警察在处理案件时坚持公平公正,不夹杂私人情感与个人成见,民众就会从心理上理解并配合警察执法,进而共同维护法律的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