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我国新个人所得税法的人文情怀

2020-12-19 23:01冯小查
陕西开放大学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个人所得税法税法纳税人

冯小查,张 华

(1.2.陕西工商职业学院 会计学院,陕西 西安 710119)

2019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个人所得税法的六项专项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租房租金、赡养父母等六项,既是对纳税人在收入取得时必要的支付的一种扣除,同时,也体现了税法的人文情怀和新的设计理念。文章将从个人所得税的六项附加扣除的人文设计出发、对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所采取的解决途径进行探讨。

一、个人所得税法六项专项附加扣除的人文情怀分析

个人所得税法中的专项附加扣除,每一项扣除概念的提出、扣除标准的制定、扣除方式的选择、特殊情况的说明,都深刻体现了税法中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

我们从新个人所得税税法中的专项附加扣除为分析要点,窥视其中的人文关怀理念设计,从法律的角度诠释税法设计的人文关怀理念,依次展开分析,以探索其中的人文情怀。新个人所得税法专项附加扣除有六项,税法具有严格的法律限定和规范,现将六项附加扣除分析如下:

1.子女教育的生养情怀

新税法规定:子女接受学历(小学、中学、大学、研究生)教育,每人每月按照1000标准进行扣除,包括幼儿园教育(年满三岁至小学入学)。

扣除方式采用父母自愿选择,可以每人100%扣除也可以选择每人按50%的标准扣除,要求选择后一年之内不能变更。

对于子女教育扣除法式的自由选择,充分考虑了纳税人收入的情况,让纳税人按自己情况决定,自由度很高,但要相对保持稳定,提出了一年以内一经选择不许改动的相对稳定性,人文关怀切入到点,细致入微。同时从纳税人角度,纳税人权衡自己真实的支出作为一项扣除,个人从中可以获得一定的支出补偿,对于提高纳税人的实际生活,具有一定的意义,以人的实际支付为收入确认标准,体现了国家对纳税人的养育功能的肯定和法律限定。

2.继续教育的人文发展情怀

继续教育在我国包括:第一,纳税人接受学历教育的支出,每人每月扣除标准为400元,最长学习期限为48个月;第二,纳税人本人接受技能培训、职业资格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的资格继续教育,以取得证书年度按照3600元标准扣除。

这一扣除,对于提高民族的竞争力,提高劳动力的知识、技能水平具有积极的意义,同时对个人的真实负担,从人性化的角度进行衡量,再在税收中予以扣除,体现了税法以人的实际支付为依据的人文情怀。

3.大病医疗人的维护保养情怀

税法规定:个人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与基本医疗相关的医药费支出,扣除医保报销后个人承担的部分累计超过15000元部分,由纳税人在办理汇算清缴时据实扣除,但是不能超过80000元限额。

扣除可以选择本人或者配偶扣除,对于未成年子女发生的医药费支出,可以由父母一方扣除。

这也是这次税法改革最深入人心的一项举措,人病的时候是最需要得到救助的,物质的救助或给人无限的精神力量,为身心健康提供后盾,解除忧患,内在的人文情怀意义重大,现实生活中,由于疾病而致贫的家庭生活重负不堪,要是不考虑这个现实因素,有失于社会发展的总目标所以在收入附加扣除中考虑到大病医疗的因素是从深处考虑到纳税人的负担。

4.住房贷款利息人居有定所情怀

税法规定:贷款利息是指纳税人或者配偶在我国境内购买住房产生的利息支出,每月按照1000元标准扣除。

将纳税人实际负担的购房利息每月按1000元标准扣除,从生活上,确切减轻了纳税人的负担;从实际出发,让纳税人收入中不能真正形成有效支付的部分予以扣除,体现了收入支付的人文关怀,为安有定所的人文思想提供了物质保障。

5.住房租金生有所栖情怀

税法规定:如果纳税人在居住城市无自有住房而租房居住的,发生的租金支出按照:第一,在直辖市、省会城市、及国务院规定的其他城市,每月扣除1500元;第二,除第一所列城市外,辖区户籍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每月扣除1100元;辖区户籍人口不超过100万的城市,按照每月800元标准扣除。

规定从现实出发,每月支付的房租按照不同城市的实际生活水平来进行分层,既体现了税收的公平性,也体现了税收遵从差异的现实性。

6.赡养老人,生命的延续和回馈情怀

税法规定:子女赡养年满六十岁的父母(继父母、养父母)、祖父母(父母不在人世),独生子女的,每月扣除2000元,非独生子女的,子女分摊或约定分摊,但没人分摊额不能高于1000元标准。

本条规定,从我国传统生活模式出发,考虑到现实情况,老人年纪大了以后,从精神上到生活上,需要儿女扶持、慰藉的真实状况,扣除数额也从中国目前现实出发,对独生子女家庭与多生子女家庭,进行分别数额扣除,体现了公平、担当的社会伦理现实。他的人文情怀意义非凡。

二、存在的问题

新个人所得税法尽管相比以往有了极大的进步和更加专注人文的考虑,但其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新税法对于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采取全国统一标准,对于我们国家本身存在的地域差异没有考虑在内。由于地域差异的影响,各专项附加扣除中每一项扣除标准,更应该实行国家设定范围,具体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行划定区域扣除具体数额。这样才能真正体现收入的差异性和支出的不同性。2.有些标准应该以实际发生为准,采取政府每年支出实际调研,而不是全国一个固定标准。同时标准应该和实际支出进行联动,而不是依次固定。3.应该再加入影响人们实际生活水平的支出扣除。例如对于实际购房这一部分支出,应该将购房款的支出部分考虑在扣除之内。目前城市生活不菲的房价支出,着实影响着人们的消费水平和实际生活标准。既然扣除设计基于人文关怀考虑,就应该确切关注人们实际生活支出的真实影响因素,进行扣除。

三、解决途径探析

新个人所得税法实施一年来,六项附加专项附加扣除对人们生活有极大的影响,使纳税人由原来的单一税收支出扣除变得更加多样,实施效果显示:2019年前10个月人均减税1786元,惠及2.5亿纳税人,其中,低收入群体受益明显。国家减税惠民政策得到落实,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但就如我们前面提出的问题,还存在着急需解决的必要,下面我们就问题解决途径进行分析,以使国家发展成果惠及民生、社会,使税法设计的以人为本思想、理念更深入人心。

1.以各省市直辖市自治区的城市调查队数据为依据,参考各地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扣除标准,既有利于促进各地的经济发展,又考虑到中国现阶段的不平衡性和差异性,使税收支出反映纳税人的实际水平和收入状态。

2.对于纳税人实际支付水平进行调研研究,既要保证税收的稳定,又要保证税收的平衡发展和建立在实际基础上,个人所得税关乎到每一个的贴身利益,使人们认识税收、了解税收的窗口,我们一定要使这扇窗户透彻明亮,使人们对税收有一个真实的了解和理解。即就是不交税,却和税收联系起来,这才是税收人本情怀的意义所在。

3.实际影响收入的确定,对于形成真正支出的项目,应该纳入到税收的个人专项附加扣除中来,让房价这个影响纳税人真实水平的支出纳入到专项扣除中来,让人们真正做到居有定所,安心乐业,这才是社会发展的目标所在,也是人文情怀的最后归属。

综上所述,个人所得税法六项专项附加扣除的实施,已经初现其无穷魅力,对纳税人各收入阶层具有真切的关怀和怜爱,人文之光已经温暖着每一个人,应该在深入的开展附加扣除的研究和探寻,做到符合实际,惠及民生,发展经济,获取双赢。

猜你喜欢
个人所得税法税法纳税人
辽宁省2020 年度纳税信用A 级纳税人名单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与小规模纳税人身份转换的现实困境与对策研究
税负平衡点在混合销售时纳税人身份选择中的应用
浅析我国个人所得税法的改革路径
论我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完善
房地产税法正式列入立法计划
浅议税法效力及其减损
新增值税条例下纳税人身份的筹划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