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诗箴
( 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学前教育学院,福建 泉州 362000 )
闽南童谣沿着古今 “海上丝绸之路” 越洋传播,现已成功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还成为 “全球本土化” 情境中重要美育资源,构成今日想象闽南,思想中国,乃至诠释世界的另类路径。 从原型结构而论,闽南童谣以充满童趣的本真方式显现理解自我与把握世界的素朴诉求;从现实层面来看,闽南童谣以生动活泼的独特方式回应时代精神对主体的历史询唤,建构并重构海内外闽南族群在现代性语境中的共有记忆与身份认同;从超越维度上讲,闽南童谣在现代性的乡愁想象中执拗地进行历史寻根,精心营造一个纯净美好的审美乌托邦,从而有效缝合民间话语、 知识者话语与主流话语之间的审美裂隙。 因之,在不容小觑的外部推力下,如何在“海丝” 文化传承的背景中讲好 “童谣的闽南故事”,成为学界知识生产的经典议题与热点话题,下文就对这一复杂的实践问题与巨大的学理问题进行分类梳理阐释。
文献是一切研究的入口与始基。 闽南童谣在“闽南海丝文化圈” 中的传承推广扎实有效、 有声有色,教育研究趋于深入,走向系统,乃是建筑在相关文本之广泛搜集、 系统整理、 出版刊行的坚实基座之上。
首先需要提及的是由原厦门市台湾艺术研究所老所长陈耕与厦门大学中文系老教授周长楫编著的 《闽南童谣纵横谈》,此书下编 《闽南童谣大家念》不仅汇集闽南文化区域150 首童谣,还不厌其烦地逐一注音、 解释和翻译,并专门录制读音光盘[1],可谓融知识性、 普及性与收藏性为一体。 此外,周长楫还与原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中文系周清海主任合作,亲身到新加坡、 马来西亚闽南籍华人华侨聚集地展开深入调查,还参考 “新加坡口述博物馆和新马地区一些闽南县市会馆出版的或本地前辈有关著作文章里所记录的一些俗语和歌谣材料”[2],最终编撰成带有资料抢救性质的 《新加坡闽南话俗语歌谣选》(《南洋理工大学中华语言文化中心丛书》中的一册)。 这本书收录数量颇为可观的闽南童谣,当中既有来自闽南原乡亦有本地新创,共同构成闽南族群 “海丝” 文化记忆的珍贵见证。
不言而喻的是,潮汕地区属于闽南方言区,其所流传的本土童谣亦是属于闽南童谣。 缘此,与前面所提的 《闽南童谣纵横谈》成明显互补的是,韩山师范学院潮州分院林朝虹教授和原韩山师范学院院长林伦伦教授在其悉心编著之《全本潮汕方言歌谣评注》(广东省哲学社科项目“潮汕方言歌谣收集整理与资料库建设”)基础上,演化为更具亲和性与实用性的 《精选潮汕方言童谣》。 该书依据内容将50 首本地特色浓郁、 代表性强的潮汕方言童谣,分别纳入数数歌、 游戏歌、 摇篮曲、 童话歌、 常识歌、 猜谜歌、 劳作歌、 亲情歌、 滑稽歌、 咏景歌这 10 个类别当中,其虽是 “潮州市重点文艺研究项目”成果之一,但作者仍有心将之定位为 “潮汕方言普及读物”,因而配上可爱精美的卡通图案与示范朗诵的CD 光碟,既适应小孩朗读,也适合亲子共读[3]。
原闽南师范大学图书馆张嘉星研究馆员编著的 《漳台闽南方言童谣》(江玉平主编《漳州与台湾关系丛书》中的一册),在其作为主体的第二部分收集漳州与台湾两地400 首童谣,并在充满张力与歧义之不同版本、 传本与异文的互文本比较中清晰显影海峡两岸人民的共有集体记忆与共同情感结构。 其书体量庞大、 材料翔实,摒弃了历史文化内涵较瘠薄、 类似于顺口溜的纯嘲讽、 取笑人之类的俳谐歌,以及属于文字游戏的绕口令、 韵谜歌和颠倒歌[4]27,依据歌篇内容相似度与幼儿成长阶段特征依次呈现摇篮歌、 止哭歌、 祈福禳灾歌、 育儿歌、 劝学歌、 亲情歌、 生活歌、 岁时歌、 时政歌、 劳作歌、 咏物歌、 民俗歌、 游戏歌、 盘问歌、 童幻歌、 手艺歌、 连珠歌17 类童谣[4]目录,从而在审美提纯中诠释作者对“漳台童谣” (作为“闽南童谣”的重要子集)这一概念内涵的特有理解。
值得一提的是,原石狮古洋小学校长蔡婉聪在周长楫教授的指导下,带领该校师生花费三年时间,几易其稿,精心选编170 首纯真朴实的童谣汇集成 《闽南童谣》一书。 该书图文并茂、装帧精美,作为 《东亚文化之都丛书》的一册,以及主编所主持之泉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项目“走进童谣,亲近闽南”[5]的课题成果,有意识地根据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将上述童谣分门别类,从而让儿童在游戏类童谣中领悟闽南方言美感,在趣味类童谣中提升思想品德修养,在动植物类童谣中感悟海洋生物的无穷奥秘,在亲情类童谣中渐次领会世间基本做人哲理,在 “海丝”风俗类童谣中知晓岁行节气蕴涵的民俗风情,在新编综合类童谣中欣然感受闽南侨乡之厚重历史与日新月异之变化。
除此之外,原厦门艺术学校民间舞蹈教师尤金满老师、 原厦门市群众艺术馆徐常波副馆长、原厦门市文化局陈武星副研究员接受原厦门市文化局委托,本着 “挖掘、 整理宝贵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发扬和继承民间优秀文化传统”[6]之崇高目的,以行书加注释的别致风格与直观方式,在其编辑的 《行书闽南童谣百首》一书中精心呈现100 首个性鲜明、 独具风姿的闽南童谣。 于此或须补充的是,这本书在 “闽南海丝文化圈” 中的影响远远比想象中的要大、 要广,现今众多网站、 论坛、 微博、 微信公众号冠以“闽南童谣100 首” 之名而广泛传播的匿名文档大多出自于此,因而在闽南童谣普及方面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
如前所述,一方面闽南童谣文献材料的搜集整理有助于其现实保护与普及推广,亦为学者借助童谣来谈论历史和通过历史来论述童谣,铺平道路、 创造条件;另一方面其所积淀之丰厚富饶的 “海丝” 历史记忆,作为一个尚待也亟待开掘的富矿吸引了众多文史工作者的关注。 当中成果,略述如下。
其一是 “大范围、 长时段” 之移民史下的童谣源点回溯。 张嘉星的 《闽南歌谣起源年代及其流变——论漳州 〈排甲子〉 在闽南语区的影响嬗变与发展》一文就颇见作者出入文史、纵贯古今的考据功力。 此文在童谣研究 “史学化” 冲动下,借由系统比较对照童谣 《排甲子》传本,细腻考究其在漳南地区之异中有同、 同中有异的历史流变,及其对泉州、 台湾地区、 新加坡等闽南语区 “排” “点” 系列歌谣的影响、 嬗变和衍化[7]。 在张文具体而又直接的影响下,与其具有相同知识谱系与学术传统的闽南师范大学艺术学院的宋振卿和黄丽荧合作撰写了 《论漳州童谣的起源、 嬗变及传承》,该文转述了张嘉星的话,用更加清晰明了的笔触指出: 《排甲子》是以歌谣和民间集体记忆的记述方式记录了漳州地区发生的大事件,它产生于陈元光入闽建漳初期,是漳州闽南方言歌谣之源,也是迄今发现的漳州闽南方言歌谣第一篇[8]。
其二是与第一点紧密相连的童谣演化图谱绘制。 长期深耕闽台民间文学并且精研闽南方言俗语的张嘉星发挥所长,在其所著之严谨周延、 体大思精的 《漳州方言童谣过台湾》一文当中,通过详细爬梳漳州方言声腔在台湾地区的流布发展脉络,进而在比较文学影响研究范式下刻画漳台两地民间童谣的关系轨迹,从而令人信服地描述与复原了漳州童谣进入台湾地区的整体脉络,即: “始于明代万历十五年漳州人王锡等开发台岛唭里峰(今台北市北投区吉利),而真正形成规模的童谣流播,应是被尊为 ‘开台王’ 的漳州人颜思齐明末天启元年(1621)所率领的漳府移民以及紧随其后的郑芝龙招募闽南民众开发宝岛(崇祯元年,1628),最重要的则应推郑成功及其子郑经和施琅所带领的两度收复台湾的漳州将士(1662—1683),以及康熙年间闽南-漳州大移民。”[9]
历史与审美是打开闽南童谣精神世界的两扇大门,与前述充满使命感的历史探勘形成双峰对峙的是细致精微的审美分析。
其一是借助文本细读法对其审美形式特征展开抽丝剥茧的细密探讨,从细微处挖掘潜隐其间的隐喻机制与文法逻辑。 比如,三明学院外国语学院蔡恒声博士等在 《闽南童谣文本特征与目的论视角下的翻译原则——以 〈天乌乌〉 为例》的论述当中,并不满足于前人所概括的节奏、 句型规则、 讲究押韵和题材丰富4 个词曲特点[10],而是深入闽南方言童谣的褶皱腠理,结合具体文本的细致分析,将其特性扩展为有机统一的8 个方面: 节奏轻快响亮,句型简短工整,音韵和谐、 讲究押韵,语言活泼、 用词简单,题材广泛、 主题丰富,充满童真童趣,反映传统民俗文化,沿袭闽南方言独特语法[11]。 平心而论,与之分享共同价值判断、 持有相似观点之论者不乏其人。 再比如,莆田学院音乐学院罗林盈也从方言运用之美的角度指陈: “闽南童谣带有朴素易上口、 节奏韵律规整、 旋律流畅,且不失诙谐幽默的趣味特点,亲切富有美感直抒胸臆。”[12]
然而在此或须赘言的是,闽南童谣或许不仅仅是一种需要反思的美学形式,更是融入其中的海内外闽南人获取自我表达与理解他者的审美路径,体现整体时代精神及其文化嬗变轨迹。 因此晚近学者愈来愈将阐述重点放在对其所投射之审美文化意涵的多维透视。 例如,泉州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庄超颖教授所著的 《论泉台童谣物象的文化内涵》就是通过生动详实、 鞭辟入里的个案分析,耐人寻味地挖掘闽南童谣核心审美意象所蕴涵的闽台两地文缘,即厚生爱子、 重视民俗节日与讲究礼仪[13]。
除了上述关乎闽南童谣充满怀旧乡愁的学理研讨之外,更多富有现实关怀与使命感的研究者是以 “闽南海丝文化圈” 内的文教人士(特别是美育工作者)为潜在对话对象,不仅全力发掘闽南童谣所蕴藏的美育资源,还致力于现实操作层面的具体策略探讨,推动其阔步迈向群峰耸峙、气象万千之壮丽新境界。
首先蔚为大宗的自然是 “非遗” 语境中如何更好地保护并发展这一 “闽南方言活化石”的对策建议。 例如,身处 “非遗” 传承一线的厦门市集美区文化馆王丽珍馆长基于亲身经历在其所撰的 《论闽南童谣的传承与发展》一文当中提出几条相互关联、 切中肯綮的建议: 一是“文化部门应把保护及推广闽南童谣列入电视台、 广播电台、 文化馆、 少年宫、 图书馆及博物馆的日常工作”;二是 “闽南海丝文化圈” 内的中学与小学音乐课堂将闽南方言童谣列为教学内容;三是成立由各界广泛参与的 “海峡两岸闽南童谣研究会”,积极开展 “海丝” 沿线地区的交流活动;四是在保持民间底色与地方特色的基础上根据时势创新发展[14]。 无独有偶,厦门理工学院数字创意学院阮俊宇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语境下闽南童谣文化价值及传承》[15]以及厦门市台湾艺术研究院李晖的 《闽南童谣的多元文化价值及其当代传承》[16]也从各自视角提出类似的传承发展策略。
与之相映成趣的是,华侨大学音乐舞蹈学院王淼着眼于闽南文化是联系祖国大陆与台湾地区最直接的精神纽带,闽南童谣对于推动闽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与现实意义,在实地考察闽南童谣现状基础上意味深长地提出依托民间生态文化机构,探索建立 “闽南童谣民间艺术数据库”,以及在加强 “非遗” 传承人保护的同时培育创新型年轻力量等建设性意见[17]。
有别于上述高校学者与专业科研人员在“非遗” 文化传承的时代大背景下高屋建瓴的宏观把握与大开大阖的原则性探讨,“闽南海丝文化圈” 中的广大基础教育工作者主要依据实践经验为闽南童谣教学把脉问诊、 建言献策。 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高燕真基于课堂教学是童谣文化的主要依托亦是其传承领域,在提出加大闽南方言培训力度与编写适应儿童接受能力之高质量教材的基础上,进一步给出优化闽南童谣教学的三条策略: 强调感知理解体验,关注闽南童谣趣味;重视审美能力培养,品味闽南童谣乐味;突显音乐要素学习,唱出闽南童谣韵味[18]。
林欣茹通过调研指出: 当前幼儿园在开发利用闽南童谣资源方面存在诸如盲目跟风模仿而缺乏特色差异,驻留于表层经验总结缺乏美育理论提升,缺少专家精准指导与培训经费,以及评价机制不健全等问题,进而提出建立共享健全的本土文化教材数据库,加强师资团队建设与协同创新攻关、 完善奖惩评价机制等方面的改革建议。难能可贵的是,她还就如何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更好地实施运用闽南童谣展开不懈思考,特别强调了综合运用图谱朗诵、 表演朗诵、 节奏朗诵、 表演唱等多变灵活的教学方式。[19]
综上所述,闽南童谣传承闽南地区的 “海丝” 文化基因并在历史长河中跨界发展,融“民间性、 地方性、 艺术性” 为一炉,具有建构记忆、 感悟现实与审美超越等多重功能,俨然成为具有不同知识谱系之各式学人展开思想演练的话语场域。 新时代闽南童谣传承发展以相关文献的收集整理、 刊行出版为基点,以 “大跨度、高概括” 的历史脉络描述与 “小切口、 深分析”的审美精神探讨为路径,并最终落实于具体生动的美育实践与文化推广活动,从而将这一国家级“非遗” 项目的 “创造性转换” 与 “创新性发展” 推向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