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输”与“说服”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策略性结合

2020-12-19 15:40何宛怿
关键词:灌输教育者对象

何宛怿

(浙江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28)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 注重启发性教育,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 思考问题, 在不断启发中让学生水到渠成得出结论。”[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否要坚持“灌输”, 以及“灌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怎样的地位, 是理论界争论已久的话题。 应当明确的是, “灌输”不是一种方法, 而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 甚至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 在方法论层面上, 援用“说服”可为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灌输”效果和启发性提供新的思考视角, 可以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性、 理论性和亲和力、 针对性有效提升。

1 “灌输”和“说服”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定位

列宁的灌输论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重要理论基础, 是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 近年来, 一些学者对“灌输”的概念界定及实践走向产生了不同的理解和争鸣, 出现了灌输“过时论”“无用论”或者“用说服代替灌输”等观点。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 从策略性结合的角度重新审视“灌输”和“说服”, 对于明确二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及相互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1 “灌输”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原则

列宁的灌输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原则, 可以从教育主体、 教育内容和教育路径三个方面去理解。 首先,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应该是先进的革命知识分子, 无产阶级尚不具备自我教育的充分条件。 针对无产阶级能否自发产生社会主义意识这一问题, 列宁指出:“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 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 各国的历史都证明: 工人阶级单靠自己本身的力量, 只能形成工联主义的意识。”[2]这就需要革命知识分子作为教育主体灌输给工人阶级先进的思想理论。 其次,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必须通过灌输来传达。 由于自发的工人运动只能形成不触及资本主义制度的工联主义意识, 这种意识反映的是一种自发的阶级状态, 没有形成自觉的阶级意识, 所以工人运动必须接受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指导, 才能产生真正的革命行动。 最后, 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特定的内容决定了其由外而内的灌输路径。 革命意识和阶级觉悟无法在工人内部原始地自生出来, 必须通过先进知识分子的教育和引导才能生成。 可见, 当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坚持灌输原则, 既是新时代条件下坚持列宁灌输论的应然, 也是高校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管理权和话语权的必然。

1.2 “说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法

就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而论, 无论是从教育对象对教育内容的接受、 信服和转化, 还是从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的沟通来看, 说服正在成为一种越来越重要的教育方法。 “说服”一词出自《礼记·学记》:“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 近者说服, 而远者怀之, 此大学之道也。”《辞海》中对“说服”的解释是:“采用足够的理由来劝解对方, 并让他们心服。”思想政治教育基于马克思主义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引导受教育者逐步确立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 价值观, 其真正的信念形成于合理的说服过程中。 传统沿袭下来的非说服性教育方式和“权威—服从”的师生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教育对象的主体性, 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未能充分达成理想效果。 与此同时, 当代大学生不断增强的主体意识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立足于师生之间的对话交流来开展, 因而具备亲和力和吸引力的说服教育应成为新时代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法。

1.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坚持灌输原则, 运用说服方法

所谓策略, 简单地说是指实现目标的方案。 目标通过原则得以坚持, 借由方法得以实现, 原则和方法结合成为策略。 原则、 方法和策略既存在区别, 又相互联系。 原则是抽象的, 方法是具体的, 策略是抽象与具体的结合; 原则是指导性的, 方法是操作性的, 策略则是实施性的; 原则为方法提供“指向标”, 方法为原则寻找“着陆点”, 策略结合它们绘出“航海图”。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将“灌输”视为原则, 灵活运用“说服”方法, 在方法论上实现二者的策略性结合。 一方面, 我们不能简单地将“灌输原则”跟灌输式宣传、 灌输式教育乃至灌输式教学放在同一平台上来讨论和比较, 否则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灌输原则”的误解。 另一方面, “灌输原则”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原则, 不能直接作为一种方法使用, 而必须策略性地借助于其它方法来实现。 因此, 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一定会存在策略及其运用问题”[3], 将灌输原则与说服方法策略性地结合可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直气壮且刚柔并济, 旗帜鲜明又婉转悦耳”[4]的理想效果。

2 新时代条件下为何必须坚持灌输原则

列宁根据当时的革命条件在《怎么办?》中曾指出, 不坚持把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灌输到工人运动中来, “就是把资产阶级思想和资产阶级因素灌输到社会主义运动中来”[2]。 如今, 面对互联网时代价值多元、 信息泛滥, 不同的文化观念、 意识形态和政治势力都在争夺舆论高地等新情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坚持的灌输原则具有更加丰富的内涵。

2.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高势能”优势的发挥要求坚持灌输原则

“势能”是指系统及其要素由于位置不同而具有的能量。 “势高”则“能高”, “势低”则“能低”, 系统或要素由高位向低位运动才能释放势能。[5]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由诸多要素组成的系统, 其中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在各自角色位置上所具备能量的差距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总体势能发挥的关键。 师者之所以为师, 缘于其在知识掌握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价值判断的客观性和准确性方面明显优于学生, 相对于学生而言居于更高的“势位”。 这种“势位差”为一定社会要求的思想观念、 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从“高”向“低”流动提供了条件, 因而教育者对大学生自上而下的“灌输”也必须存在。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坚持灌输原则, 可充分发挥教育者的势能优势, 帮助教育对象突破理论知识和人生阅历等方面的局限, 正确把握社会发展趋势和人生发展方向, 自觉肩负起历史和时代赋予的重任。

2.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主导的教育内容要求坚持灌输原则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政治性与教育性兼具的实践活动, 与一般的教育活动相比更强调意识形态的本质规定性, 必须按照主导意识形态确立的方向、 目标并运用主导意识形态的内容开展教育[6], 其灌输原则在任何时候都不可丢弃。 在网络信息资源普遍共享成为大学生学习和生活新常态的当下, 教育者在知识储备上占据绝对优势的格局被打破, 多元化的价值观念与思想文化共同影响着大学生的成长, 一些具有误导性的文化价值观念, 如个人主义、 利己主义、 种族主义等也在新媒体中被大量传播和宣扬。[7]在如此现实的境遇下,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坚持灌输原则, 就是坚持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权和话语权。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更加坚定有力、 旗帜鲜明地告诉大学生应该坚持什么、 抵制什么, 消除大学生思想选择和价值判断上的迷茫, 引导其作出有利于个人和国家发展的判断和选择。

2.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由外向内的教育途径要求坚持灌输原则

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生活的革命年代, 工人阶级的革命意识无法从自发的工人运动中产生, 需要由外部“灌输”给工人, 使他们获得“精神武器”。 在新的历史时期, 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和实践同样也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灌输与指导, 并有赖于一系列专门的教学课程和教育活动来实施。 从受教育者方面来看,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一般要经历“接受→内化→外化”三个阶段, “灌输”既是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起点, 又是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先决条件。 这要求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起始阶段, 就必须方向明确、 立场坚定地把党和国家要求的主流意识形态由外向内地“灌输”到大学生头脑中去, 帮助其克服盲目自发性, 提高理论自觉性, 继而将教育内容转化为自身的思想品德和良好言行。

3 运用说服方法教育大学生的策略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坚持灌输原则的基础上, 应当充分运用说服方法, 促使教育者与教育对象更好地进行交流沟通, 将前者输入的教育内容在后者身上发生“内化于心”和“外化于行”的切实转化, 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能。

3.1 通过说服逐步化解教育对象的“逆反心理”

思想政治教育说服指在教育对象能够自由抉择的情况下, 教育者通过人际沟通等方式来成功影响教育对象心理状态的一种劝服和引导行为, 它强调对象能够自主选择, 而不是被迫接受。 正因如此, 说服可以有效化解教育对象长期以来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灌输方法的抵触态度和逆反心理, 成为优化师生关系和增强教育功效的重要方式。 当代大学生是主体性显著和自主性很强的一代青年, 在思想政治教育说服方法的实际运用中, 教育者需要纠正并超越传统的教育模式, 将教育对象视为能动的主体而非单一的客体或接受的容器, 展现思想政治教育更具人性化、 亲和力的新时代教育理念。 通过循循善诱的说服教育, 逐步化解大学生的逆反心理, 激发其主体性和创新性, 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绽放新的生机与活力。

3.2 通过说服有效规避教育对象的“心理免疫”

心理学家认为, 人类抵抗生理疾病的防御方式同样适应于其心理活动。 如果个体原有的观点在受到“攻击”后仍未被改变, 便会形成更强的防御体系, 反抗之后遇到类似的“攻击”, 产生“心理免疫”的状况。 这种心理免疫现象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值得格外注意, 通常不分对象、 简单粗暴的“一刀切”很容易引发大学生的心理免疫式的抵触情绪, 使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无法在当下达到预期效果, 而且令日后的工作开展更加困难。 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建构是一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上升过程, 同时也是一个渗透情感的心理过程, 所以说服必须合情合理, 充分契合大学生的认识过程和心理特征。 教育者在使用说服方法时, 要由“说”到“服”循序渐进, 逐步深入, 帮助教育对象更好地接收、 理解和接受信息, 对感觉材料进行深入细致的加工思考。 如果教育者能够联系实际、 直击痛点、 破解难点, 则更有可能引起教育对象的情感共鸣, 破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常见的“心理免疫”难题。

3.3 通过说服切实提高师生之间的“卷入程度”

高校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时会根据自身的知识结构、 价值体系、 个人需求等对教育内容进行自主性地选择, 因而教育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教育内容的接受和认同, 也取决于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研究表明, “相关性”是刺激受众关注信息的前提要素, “有用性”是促使受众接受信息的关键因素[8], 而能否让教育对象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相关信息与自己密切相关或者对自己有益, 有赖于教育者的耐心说服和教育对象的精细解读。 师生之间的互动是产生教育效果的动力和基础, 决定了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参与程度的高低, 直接影响教育目的最终能否实现。 因此, 教育者要通过引导和劝服, 鼓励学生直接卷入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如此既能够彰显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对于学生应有的主导地位, 又有利于唤起学生参与教育过程的积极情感, 为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性开拓沟通途径和交流空间。

3.4 通过说服真正实现师生之间的“授受合一”

如果“说”是一种外在的话语行为, 那么“服”就是一种内在的心理活动, “说”与“服”密不可分, 统一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师生之间的“授受合一”。 教师传授的思想和价值对于学生而言, 只有“内化于心”, 才能“外化于行”。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 大学生经过深思熟虑并自觉形成的态度, 远比未经思考或强制要求形成的态度更有利于引发其行为的改变, 对反面观点的抵抗能力也更强, 不仅实现了发自内心的认同和接受, 而且更有利于达到知行合一的教育效果。 由于大学生在被说服时必然会经历由接触信息源到批判性思考再到选择性接受的过程, 因而教育者在其中的主导作用不可或缺, 但教育者也要尊重学生独立思考的自由, 给予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 在和谐的师生关系和科学的教育活动中, 有效达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预期目标。

4 “灌输”与“说服”策略性结合可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三统一”

策略是原则和方法在理论上的有效结合, 是目标和手段在实践中的统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灌输原则与说服方法的策略性结合, 可达成教育者与教育对象、 教育内容与教育方法、 教育目标与教育效果这三个方面的具体统一。 教育者主导作用、 意识形态内容和立德树人目标均要求灌输原则贯穿其中, 而大学生的主体性及其思想品德的塑造和实效性则呼唤说服方法。 将灌输原则与说服方法加以策略性结合, 有利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三统一”的理想目的。

4.1 教育者主导作用与教育对象主体性相统一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 教育者是目标的制定者、 活动的组织者和过程的引导者, 他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和教化, 发挥方向明确、 立场坚定的主导作用。 高校学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 面对教育者拥有选择是否接受教育内容及是否付诸行动的权利, 是自我意识强烈和行为目标明确的主体。 坚持灌输原则的指导, 教育者可充分发挥“高势位”优势, 推动合理的思想观念、 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由“高势位”向“低势位”流动; 而贴近生活、 有的放矢的说服教育, 摒弃了以往将教育对象置于被动和绝对服从地位的错误做法, 有利于教育对象在与教育者的积极交流中接受和内化学校及社会的规范要求。 因此, 将二者加以策略性地结合可实现教育者主导作用与教育对象主体性相统一。

4.2 教育内容政治性与教育方法科学性相统一

在意识形态领域争夺阵地始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 甚至是关系到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 在任何时候都必须予以高度的重视。 如何有效地对互联网时代下长大的“90后”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前所未遇的挑战, 将灌输原则和说服方法策略性地结合, 一方面坚持了教育内容的主流意识形态灌输, 在当下价值多元、 去中心化的全媒体时代直接明确地告诉大学生应该相信什么、 反对什么; 另一方面, 适应了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新情境, 运用科学的说服方法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核心价值观真正转化为大学生的信念, 避免了压制对象主体性和忽视个体差异性的强输硬灌。 方向不明确、 立场不坚定的说服毫无意义, 但脱离实际、 无视学生的灌输也没有效果, 所以灌输原则与说服方法的策略性结合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政治性与教育方法的科学性之间的统一。

4.3 教育目标确定性与教育结果有效性相统一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十分明确的, 即提高教育对象的思想道德水平, 实现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与教化。 然而, 将一定社会的政治思想和道德行为要求灌输给教育对象只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开端, 并不等于教育对象真正接受了这些要求, 也不等于教育对象最终能够履行这些规范。 大学生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 他们的态度和言行是否发生符合教育目标的转变, 是衡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标志。 为了确保教育效果的真正实现, 在一以贯之地坚持灌输原则的同时, 还需要运用科学、 有效的说服方法。 坚持灌输原则可以保证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沿着正确的方向生长, 运用说服方法能够促使其态度和行为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 进而达到教育目标与教育结果相统一的理想目的。

猜你喜欢
灌输教育者对象
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灌输”体系的构建
——列宁《怎么办?》“灌输论”的当代阐发
品读
我国教育者心目中的未成年人好奇心激发和培养
晒晒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拟推荐对象
我国教师教育者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教育者要怀揣梦想上路
衰老是被灌输的概念
6-year-old girl uses lemonade stands to help fellow students
攻略对象的心思好难猜
区间对象族的可镇定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