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智慧博物馆发展现状及对策

2020-12-19 15:40
关键词:文物博物馆大数据

岳 娜

(太原学院 旅游系, 山西 太原 030000)

人类文明之旅饱含着历史的功绩, 它的每一小步都离不开知识的贡献, 而博物馆在这其中又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早在1905年, 我国就创办了第一所博物馆——南通博物馆。 这所博物馆的创建, 标志着人们从过去对博物馆猎奇心理到重视的态度转变。 现在,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博物馆也逐渐走进普通人民群众的视野, 并成为人们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场所。 据国家博物馆官方消息, 仅2017年, 国家博物馆就接待了800多万人次的参观者。 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分支, 博物馆不仅具有研究、 教育、 欣赏的功能, 还是收藏、 保护及作为对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见证物的载体。 此外,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迈进与网络环境的发展, 信息技术也得到广泛应用。 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 “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 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 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习总书让告诫我们要与时俱进, 结合当前最新技术, 让我们的文物都“活”起来。

1 大数据与智慧博物馆

1.1 大数据的概念与特点

大数据(Big Data), 根据研究机构Gartner给出的解释, 即: 为适应海量、 高增长及多样化信息资产, 需要新的处理模式才能具有的更强决策力、 洞察发现力以及流程化能力以满足需求, 而能满足需求的这项技术即为大数据处理技术。 麦肯锡全球研究所也给出了类似的定义: 大数据就是一种可以超过传统数据库软件去获取、 存储、 管理、 分析一项大规模数据集合的手段。 IBM也提出, “大数据”具有五大特性(5V): 大量(Volume), 高速(Velocity), 多样(Variety), 低价值密度(Value), 真实(Veracity)。

与传统数据相比, 大数据的特点更为明显, 特别是大量(Volume)与多样(Variety)两大特性。 首先, 就大量性(Volume)而言, 以往的传统数据, 一般较为孤立, 而且数量也较小。 但对于当前社会, 包括博物馆内部, 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数据, 例如: 文物属性的指标数据、 文物流转的流通数据、 观众参观的喜好数据、 建筑物的修缮数据及博物馆内部人员的管理数据、 馆内外的环境数据, 各种各样的数据每天都在源源不断地产生, 而对这些数据的采集、 处理、 分析与应用则需要更为先进的技术做支持。 因此, 大数据技术较传统数据处理技术则会表现出更为强大的功能。 其次, 就多样性(Variety)而言, 不仅表现在数据来源的多样性, 例如: 文物、 游客、 管理人员, 同时也表现在处理方式上。 因此, 较传统数据处理技术, 大数据具有更为明显的优势与价值。 此外, 大数据时代的博物馆, 利用大数据的先进数据收集、 分析技术, 可以更好地完善自身的服务和观众的服务系统, 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

1.2 智慧博物馆的提出与特征

智慧博物馆, 与传统博物馆、 数字博物馆都有所不同, 智慧博物馆是在数字博物馆的基础上, 结合当前的人工智能(AI)、 物联网、 云计算等技术, 实现智能化管理、 控制、 推荐等服务。 也就是说, 智慧博物馆就是将数字博物馆、 物联网、 云计算等技术结合。[1]

大数据主要应用于收集、 识别 、 提示、 匹配优化等方面, 为智慧服务、 智慧保护和智慧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而智慧博物馆要求我们应当以数字博物馆为基础, 把信息化技术作为管理手段, 将展示、 保存及保护文物作为最终归宿, 实现博物馆的智能化发展。 此外, 智慧博物馆也可以大大拓展其所关心的层面, 从过去的人与物的联系, 扩展到人、 物、 人与人、 人与物、 物与物。[2]同时, 智慧博物馆应充分利用当前重点研究的人工智能(AI)技术, 改变以往文物信息的收集、 展示、 管理等工作。 具体来说, 智慧博物馆可如下表示:

智慧博物馆 = 数字博物馆 + 物联网 + 云计算 + 人工智能

总体来说, 在整个平台中, 数字博物馆为基础, 是实际的载体; 物联网技术作为博物馆内外信息获取的技术支持; 云计算技术则为收集到数据的进一步处理及分析提供算法支持; 人工智能则作为信息提取、 展示与推荐的技术工具, 为保护传统历史文化及文物、 人性化服务公众、 建设一流的超时空博物馆提供科学的技术支撑。

2 智慧博物馆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 针对博物馆的五大业务: 藏品、 展览、 服务、 传播与引领[3], 智慧博物馆的建设, 突破以往人工讲解或文字介绍等形式, 将文物信息以更加生动、 便于理解的形式讲解。 同时, 作为参观者, 也可以在任何时间与地点了解、 学习各地文物知识。 例如: 河南博物院、 台北历史博物院以及福建省博物院等许多博物馆都建立了交流互通机制[4], 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填补传统博物馆在交流互通与文化传播的欠缺与空白, 为参观者提供更好的学习、 参观体验。 然而, 各省博物馆在转型过程中, 很自然地就会造成信息量越来越大, 资源配置越来越复杂, 同时也诱发了一系列问题。

2.1 数字化建设程度不高

建设数字化博物馆, 是对李克强总理提出的“互联网+”这种新社会形态的积极响应。 数字化建设, 不仅仅是一种工具或手段, 也不会停留在提高博物馆工作效率或辅助信息展示等方面, 而是一种脱胎换骨式的平台建设。 然而, 纵观当前国内图书馆, 除国家及省属博物馆积极探索数字化建设, 大部分县市级博物馆还停留在文物的简单观赏层面。 平台建设资源配置作为平台建设的关键必因素, 部分地方博物馆的馆藏文物甚至还要靠省部级馆出人出物, 然后对文物进行异地拍照、 录入以及上传[5], 这些薄弱的环节现已成为影响智慧博物馆建设的“瓶颈”问题而一直存在。

2.2 对新技术的关注度与利用率低

不论是数字化博物馆建设, 还是智慧博物馆畅想, 信息技术永远是作为基础与工具存在。 早在2000年, 美国就提出物联网概念, 而我国, 2009年温家宝总理在视察无锡时提出“感知中国”, 并将物联网列为国家五大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 但到目前为止, 物联网在博物馆中的应用少之又少, 绝大部分的馆内文物信息还是靠人工维护及展示。 此外, 国内在博物馆方面的互联网应用还是偏少, 使得我们悠久的灿烂历史文化不能得到快速传播与大范围辐射, 而那些已经完成并且使用的手机或PC端应用程序也较为分散, 这也不利于受众系统地便捷地了解中华文化。

2.3 技术与软件间存在的衔接困难

目前, 层出不穷的新技术让人眼花缭乱: 云计算、 3D打印、 大数据、 人工智能、 神经网络等, 这些新技术不论是在传统的生态学、 生物学、 金融领域, 还是在国家通信、 军事安全等领域, 抑或在物理、 数学等教育研究领域, 都已渗入其中[6]246-252, 引领各行各业的发展与改变。 当然, 新技术对博物馆发展的积极驱动也有目共睹、 毋庸置疑: 改变传统博物馆直接将文物枯燥无味地展示, 取而代之的是利用web技术、 3D打印技术、 人工智能技术, 将文物及建筑物的信息予以生动形象地展示, 这样做会使文化更能深入人心。 即使这样, 智慧博物馆也会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 缺点及弊端: 技术与软件之间不能无缝衔接, 即: 技术更新速度快, 软件开发未能及时利用新技术而服务; 藏品管理及人员管理软件功能“天生缺失”, 导致工作开展遇到“瓶颈”问题; 软件与软件之间互通性弱, 导致“信息孤岛”问题的出现。[7]

2.4 管理松散

随着大数据热潮的不断升温, 先知、 先行者既可能率先受益, 也可能率先迷失, 关键在于能否看清创新方向并找准应用模式。 对于国家及省部级博物馆而言, 由于参观人数较多, 应用技术相对成熟, 从负责人到工作人员都认真责任、 工作严谨。 但对于地方博物馆, 尤其中小型博物馆而言, 每年参观人数少之又少, 由于缺乏统一的管理标准, 再加上专业人才的相对缺乏, 这就容易造成工作上的懈怠与管理上的疏忽, 从而影响到后续的参观体验。 如何科学有效地管理, 是我国博物馆发展面临的一大问题。

3 关于智慧博物馆发展的几点建议

3.1 设计智能化管理架构,加强博物馆管理

智慧博物馆管理架构的搭建, 主要体现在日常工作的管理, 例如: 文物信息的管理、古建筑的管理、工作人员的管理、影像视频的管理、参观者的管理, 甚至是馆内的一些公共设施、馆内的环境都可以整合在其中, 从而方便管理者与工作人员工作的开展。 当前, 国内博物馆大多利用自动化办公系统予以管理日常馆内工作及文物。 国内较早的博物馆办公系统是国家博物馆OA系统, 该系统将国家博物馆的管理行为通过数字技术予以固化, 这样不论是普通工作人员, 还是高层管理人员, 都不能跳过已经设定好的流程办公, 也不可以利用自己的权限私自改动,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办事效率, 也可以保证工作的准确性及可追溯性, 从而杜绝管理行为的随意性。

相关人员应研究智慧博物馆的建设标准。 据我们了解, 欧美博物馆的智慧化建设尽管起步较早, 但他们尚未形成系统的解决方案, 缺乏广泛认可的智慧博物馆建设标准。 推进智慧博物馆建设, 要求在尊重博物馆事业发展规律的前提下, 结合国情实际和博物馆需求, 从加强博物馆管理、提升策展水平、改进观展体验出发, 制定切实可行的智慧博物馆建设标准, 形成智慧博物馆的全球样板;在“大数据”时代, 专业化的管理者和技术人才是博物馆事业发展的核心, 智慧博物馆建设对博物馆工作人员的思想观念和专业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管理层和执行层都需要更多既具备文化传播、展览策划等专业知识, 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因此, 我们应该高度重视专业人才的培养, 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和创造性, 博物馆管理才能满足不同层次的公众需求。

3.2 充分利用新技术, 打造智慧博物馆

首先, 我们要建立数据采集系统, 对于参观游客信息的采集, 依靠互联网技术, 将游客的参观路线、偏好以及在博客等社交平台发布的信息予以采集。 对于管理人员及工作人员, 采集的信息则为在管理区域以及值守情况。 对于文物与建筑物, 采集的信息则依靠“感知中国”而提出的物联网技术, 通过温度、湿度、压力等传感器节点对信息进行自动化与按需采集, 然后再利用无线网络技术, 将信息传递至上位机或其它网络中的文物节点, 从而实现信息的互通;其次, 对于数据存储系统, 则依托云存储技术, 将数据采集系统采集到的数据存储至云端。 当文物信息收集之后, 利用云计算, 可实现对数据的分析与挖掘, 得到对决策有利的结论;再次, 利用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及智能视频监控技术, 对博物馆及周边建筑的关键环节及重点区域应做到重要事项重点监控, 重点文物及建筑实时监控。 同时, 利用温度与湿度无线传感器即可较为及时地探测到温度与湿度变化, 通过智能视频监控可以实时查看到突发情况的当前状态, 从而为接下来的决策提供一定的依据;最后, 作为最终的信息展示系统, 可以通过分析参观者的需求偏好, 利用当前手机移动端的APP或PC端的web展示技术, 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消息推送, 从而提升参观者的参观兴趣。[8]

为提升馆内参观者的参观体验, 我们可以利用三维动画及虚拟现实(VR)的形式, 将博物馆历史及文物历史予以展示, 从而为博物馆提供高性价比的沉浸式互动体验。 利用3D打印技术, 对馆内藏品予以模仿, 这项技术的使用, 不仅可以对文物及建筑进行合理有效地保护, 同时, 还可以让游客身临其境地感受文化的魅力, 例如: 在国外, 美国大都会为游客提供3D打印复制艺术品, 大英博物馆提供面向观众的14件藏品的3D打印服务[9], 我国各地博物馆可以借鉴其优点。

3.3 深挖场馆内涵, 建立以观众为核心的智慧服务系统

科学技术会不断改变博物馆的形态及其日常工作形式, 但这并不代表着会动摇博物馆的价值与其传承服务的效用。 不论是屡见不鲜的传统博物馆, 亦或是当下随处可见的数字博物馆, 还是正在崛起的智慧博物馆与虚拟博物馆, 它们与人类社会传承的图书馆、 博物馆一样, 都会以不断传承人类历史的灿烂文化为最根本出发点与落脚点。 因此, 不论是传统博物馆的继续发展, 抑或是智慧博物馆的不断涌现, 都主要取决于博物馆自身的文化底蕴。 要落实这些政策, 就要求国家博物馆与地方博物馆, 首先明确自身类型: 以综合性为主, 还是历史类、艺术类;其次, 要明确自身特色及定位, 充分展示出自身所拥有的文化内涵。 在博物馆建立以观众服务为核心的观众智慧服务系统, 依托互联网平台的网站, 主要是社交平台、 社交软件、 智能终端等工具, 将具体的文物与古建筑数字化, 在互联网平台的工具上予以展示。 这样不仅可以提升信息化服务的种类, 而且还能增加文化产品的丰富性。 根据观众的行为、消费数据、地理位置以及观众的社交数据、互动体验、知识分享和用户的评论等方面进行分析, 可为观众提供参观前的指导服务, 全方位、交互式的观战体验, 收藏、 共享的功能, 也可为观众提供具有预见性的智慧观众服务系统, 使其更好地享受服务。 同时可搭建博物馆观众参与和诉求平台, 通过数据化手段进行统一管理, 使博物馆成为公众的一种日常的生活方式, 从而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社会教育的功能。 此外, 线上线下的相互配合, 也能打破时空的限制, 实现参观者身临其境地感受来自远古时代的文物。

3.4 加强LAM三馆的融合

2016年10月26日, 中国图书馆年会分会场设置在安徽铜陵, 其主题为: 未来图书馆新形态与新功能。[10]其中, 来自西北大学的马光华副研究员从历史与未来两个层面, 对过去图书馆(Library), 档案馆(Archive), 博物馆(Museum)三馆的发展进行了分析。 他指出, 从历史角度来看, 三馆曾使用一体化的管理模式进行协同管理, 而且取得了显著效果。 例如: 早在西汉时期的汉石渠阁以及天禄阁均为国家图书档案馆, 而且, 后来汉成帝“重藏轻用”的指导思想, 也推动了三馆的一体化管理。 此外, 从历史角度及社会发展史来看, “分久必合, 合久必分”, 三馆的发展、藏品、文献依旧会相互转化。 例如: 档案馆的文件随着时间推移很可能就会成为博物馆收藏的对象。 目前, 世界上很多LAM已开展了合作, 其中主要的趋势是进行数字资源融合。 在2000年, 俄罗斯学者兰尼德·古比雪夫和娜杰日达·布日艾克就对博物馆和图书馆信息资源整合进行了展望, 提出了不同文化遗产保存机构信息整合的三大趋势,分别是博物馆图书馆信息化、共同开发语言软件、全球文化遗产数字践信息整合。[11]不论是档案馆还是博物馆, 都需要像图书馆那样提供各种信息和娱乐服务, 它们已不再是单纯的保管和展览场所, 正逐步向着让用户可以直接存取到它们独一无二资源的方向发展。[12]因此, 加强LAM三馆的融合, 就需要国家层面提供政策的保障和技术的支撑, 加大资金投入, 组织协调机制, 这样在博物馆智慧化建设和发展过程中, 才能充分借鉴图书馆及档案馆的发展模式, 取长补短, 从而在智慧化博物馆的建设道路上深入推进。

4 结 语

正如前文所述,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传统的数据收集、存储、分析和利用方式, 由此而引发的一系列变革, 正改变着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 作为为公众提供知识、教育和欣赏的社会公共文化教育机构, 博物馆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数据应用技术革新的影响。 如何从各种类型的数据中, 快速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并加以利用, 从而为公众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是博物馆面临的新课题和新机遇。

当前, 智慧博物馆领域在数字化过程中已经取得了骄人成绩, 但在智能化方面还有所欠缺。 我们应立足于当前传统博物馆向智慧博物馆转型阶段, 切实理解当前平台建设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在“大数据”背景下, 在当前“以服务为导向”职能转变政策的引导下, 博物馆发展应该关注新技术, 利用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新技术的支撑, 打造智慧博物馆, 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 为观众提供更好的个性化服务。 国家层面, 也应加大力度扶持, 促进LAM三馆的融合, 从而更好地推进智慧博物馆的建设步伐, 实现博物馆的长远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文物博物馆大数据
文物的栖息之地
博物馆
文物的逝去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露天博物馆
文物失窃
文物掉包案
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