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合唱教学有效性的方法探析

2020-12-19 02:50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泮洋中心小学陈友曦
亚太教育 2020年17期
关键词:竖笛吐字咬字

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泮洋中心小学 陈友曦

小学阶段的合唱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在培养学生道德、情感、性格、情操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合唱可以提升学生的反应能力、肺活量、审美能力、合作能力,帮助学生口齿变伶俐;还能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锻炼学生的意志,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因此,如何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合唱习惯,教好二声部合唱,是每个小学音乐教师应该探讨的问题。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认为可以从激发兴趣、科学训练、乐器辅助等三个方面出发,提高合唱教学的有效性。

一、激发兴趣,点燃学习热情

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只有让学生对二声部练唱感兴趣,才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兴趣不是天生的,是环境影响和教育的结果。教师如果善于为学生设计有趣的教学情境,就可能引起学生学习二声部合唱的兴趣。下面,笔者将介绍三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

(一)情境导入,进入状态

上课之初,学生的兴奋点不在课堂,教师如果直接授课,教学效率必定较低,而情境导入法是一种更容易将学生注意力集中到教学内容上的课程导入方法。例如,笔者在上《铁路修到苗家寨》一课时,是这样设置的节奏练习:“‘呜,咔嚓咔嚓’,音乐列车来了,让我们分组(上声部、下声部)上车。”之后出示课件,火车启动,请学生模仿火车声音,读一读下面的节奏。

上声部:呜 —— —— ——

下声部:咔嚓 咔嚓 咔嚓 咔嚓

笔者把枯燥的二声部节奏练习设计成两列火车同时鸣笛和开动火车产生和谐美妙的声音,激发学生兴趣。这样的情境导入很容易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给学生创造一种和谐、融洽、宽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需要。

(二)趣味课堂,保持激情

良好的课堂氛围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率,例如教学《叮铃铃》这首歌曲的合唱部分时,抓住“叮铃铃”这一学生熟悉的拟声词。笔者引导学生结合歌词的内容,根据旋律特点展开想象,创设适当的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和表现音乐,以此降低学习难度,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带前倚音和下滑音的旋律,如同牧童的吆喝声、响铃声、琴声交织在一起,整个二声部描绘了一幅热闹的牧童赶羊图。有了情境的想象,学生练习歌曲就不会觉得枯燥无味。

二、科学训练,解决音准问题

科学的视唱练耳,能提升学生的反应能力和思维的敏捷性。视唱练耳包括视唱和听觉训练,良好的训练有助于改善学生节奏感、音准和音乐表现力,提高学生的音乐记忆力和创造力。只有当学生能较快地唱准自己的声部,同时很快熟悉其他声部,合唱训练才能快速顺利地进行。另外,吐字咬字的训练也很重要,若咬字含糊不清,歌唱技巧再好,也会影响听觉效果。

(一)发声训练,培养良好唱歌习惯

练习发声是歌唱教学的基本内容,所以教给学生正确的姿势和发音方法非常重要。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唱歌习惯,笔者首先让学生坐在凳子上,双眼平视前方,收紧下巴,挺胸,脸部状态积极,睁亮眼睛,打开笑肌(微笑),左手扶腰感受气息的运动走向。其次,闻花香。松肩膀、开肋骨、收腹、胀腹、气沉丹田,发声“a”,体会腰腹肌放松的感觉。最后,模仿公鸡打鸣时的嘴型,了解轻声高位置发声方法。轻声高位置的歌唱方法如下:微笑、眼睛睁亮、表情积极,嘴巴张成“O”型,耳朵听清琴声位置,再轻轻地模唱出来。

教师讲解示范到位,学生学得轻松愉快。经过几次训练后,学生唱歌发声不再是在嘴里“偷偷唱”,也不再是扯着嗓子乱喊乱叫,而是开心喜乐柔美地唱。

(二)音阶训练,提高音高节奏准确度

由于小学生接触的歌曲都是简谱,对音的高低位置概念不明确,起伏的旋律线条往往被唱成平行线条,即唱歌容易走调。因此,音阶训练至关重要。为了让学生训练音阶不枯燥,笔者采用了以下三个方法。

1.运用柯尔文手势学音阶

笔者课前先从网络上下载了柯尔文手势的《音阶歌》,课堂上让学生观看生动有趣的视频,优美的肢体语言很容易吸引学生模仿。唱“do”双手半握拳平行放在腰腹部,依次升高位置,用柯尔文手势唱出“re、mi、fa、sol、la、si”时唱到高音“do”的位置越过头顶。学生在这种游戏式的教学环境中进行音阶训练,认真又开心,学习也不枯燥。

2.设计走“楼梯”学音阶

运用多媒体画出阶梯,再把音名写上去,让学生从低音到高音“上楼梯”,然后再从高音到低音依次“下楼梯”。这样多形式地训练音阶,课堂生动有趣,学生学习热情才会高涨。

(三)和声训练,培养内在感知能力

合唱的协调由音量、音色、音准三种因素组合而成,因此教师还要加强学生听音练耳的音准训练,每一节音乐课都需要进行适当的和声训练。教师可以先从一个简单的和弦音程开始训练,再逐级进行乐句训练,最后进行合唱歌曲训练。这样的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内在感知能力,逐步形成合唱的氛围,最终有效提高合唱的艺术水平。

1.听音练耳

创设情境:音乐乐园里有一对双胞胎,他们一起去游玩,一个遇见“mi”和“sol”,一个遇见“mi”和“la”。用钢琴声音让学生感受C 和弦的明朗欢乐和Am 和弦的柔和忧郁,初步感受大三和弦与小三和弦的音色,为和声训练打下基础。

2.和声训练

和声训练的方法是将喉头放松,声音充满气息支撑,边唱边听,主动调整自己的声音与别人的声音,构成和谐音色、音高准确的三度音程,训练的目的是为唱好合唱歌曲做铺垫。

(四)吐字咬字训练,展现独特艺术魅力

吐字咬字训练在合唱教学中不容忽视,因为字头不准会影响字正与字义。字头“喷口”没有力量,字头着力点不准确,会显得有音无字,而且不能很好地连接字腹,因此咬字吐字训练在合唱教学训练中必不可少。

1.运用练声状态分读每个字

找准声母、韵母,声母要咬准确、快速,并与韵母迅速结合。咬准字头(声母),找准字腹(韵母),发音吐字,收字尾,把气息和咬字联合在一起。

2.歌唱时吐字要夸张

歌唱时的口腔动作要比平时说话的口腔动作大,做出一定的口型,打开喉咙,达到共鸣效果。例如,教唱《欢乐颂》时,笔者指导学生先朗读歌词,一个字一个字地抠,横母音的字(如“之”)咬字时嘴唇翘一点,竖母音的字下巴放松(如“欢乐”),呈打呵欠的嘴型。运用正确的嘴型,清晰地咬字吐字,在合唱时学生发出的声音才会自带立体效果。

三、乐器辅助,提高合唱水平

二声部练唱难度很大,声部容易混淆。但有了乐器的帮助,学生的听音能力在不断地训练中,会慢慢分辨出自己的声部,并找到音高位置。在小学中高年级段教学中,涉及竖笛和口琴辅助音乐教学,合唱水平就会慢慢提高。

(一)利用竖笛帮助学生学唱二声部歌曲

竖笛吹奏在气息运用上和唱歌是相通的,在教学竖笛吹奏的同时,可以与歌唱训练相结合。比如呼吸训练,让学生深吸一口气,做吹纸练习,要求平稳、均匀,保持几秒钟,以此训练学生对气息的控制能力,感受正确的运气方法。竖笛演奏能提高学生的视谱能力,竖笛固定的音高能帮助学生校正音准。二声部合唱如果仅靠教师上课时教学,难度太大,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两组,先分声部把乐谱分发给学生,让学生在课余时间练习演奏。一部分学生用竖笛吹旋律,另一部分学生跟着演唱,一组一个声部跟竖笛练唱。当竖笛演奏达到一定水平时,即可安排两个声部的合奏。当学生学会演奏二声部的曲子时,二声部的合唱水平自然也就跟着提高了,也能缩短学生音准的训练时间,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与机会参与艺术实践。例如在教《小乌鸦爱妈妈》一课时,笔者让学生借助竖笛固定音高,帮助学生掌握三度音程的概念,感受二声部的和谐,学会声部配合。

(二)利用口琴帮助学生学唱二声部歌曲

教学二声部合唱时,想准确地掌握音准和音程,学生往往会遇到困难,而口琴却能很好地引导学生把握音准和音程。如教学《唱支最美的歌》二声部歌曲时,先让学生分声部演奏旋律,互相聆听,接着合奏,然后要求学生把合奏时的音准和音程感觉转移到合唱中去。在合唱过程中,每个声部指定几名学生演奏口琴,交替进行。通过这样有步骤的过渡,合唱的音准问题慢慢就能得到解决。

书山有路“趣”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用科学的方法教学二声部合唱,对学生而言是一种享受,只要音乐教师在合唱教学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科学的方法训练学生歌唱、运用乐器辅助二声部合唱,合唱教学的前景将是一片光明。一线音乐教师需要共同努力,不断学习,提高教学水平,给学生创造一片广阔的艺术天地。

猜你喜欢
竖笛吐字咬字
农村小学竖笛教学有效性的探索
声乐歌唱语言与咬字的艺术处理探索
孩子吐字不清,可能是舌系带过短
有关声乐教学的咬字
孩子吐字不清,可能是舌系带过短
高校声乐教学中声音“气”、“点”结合与咬字关系研究
用心吐字,为爱发声
“孩子吐字不清如何处理才好”
笛声悠扬 回味悠长——八孔高音竖笛整班起步教学三计
小学竖笛教学“分层互动”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