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海门市余东小学 唐佳怡
《新概念英语》编著亚历山大说:“英文思维训练无疑是英语教与学最根本,最实质的内容。”语言是思维的载体,人的语言表达是受思维方式支配的。学生只学习语言不研究思维是不行的,我们教师只有帮助学生们了解和建立起英语思维模式,才能使其把握英语词汇和语言使用的真谛,才能使英语学习富有成效而且充满兴趣。
作为一个小学英语教育工作者,我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发现一些相似的问题困扰着学生,如单词颠来覆去记不住,词组的搭配混淆,中式的英语翻译,写作靠模板,等等这样的问题困扰着学生,使他们觉得英语的学习十分痛苦,无法获得英语学习的快乐,从而丧失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甚至有较明显的抵触心理。并且日常教学工作互动中经常发现诸如此类常见的口语表达错误:
①没有为什么。错误表达:No why. 正确表达:No reason.
②天气很热。错误表达:I’m so hot. 正确表达:It is so hot.
③我很喜欢...错误表达:I very like...正确表达:I really like.../I like...very much.
为什么这么简单的口语表达,我们仍然满口的Chinglish?口语靠寒暄,写作靠模板,不知道要表达什么,表达时总是受到中文思维的干扰。那如何跳过母语去表达英语呢?我们要怎么破解这个问题?答案是,只有不断去学习和培养英语思维。
英语阅读时你的理解语言是什么?你用中文理解就是中文思维,你用英语理解就是英语思维。简单来讲就是你看见的事物可以跳过中文翻译的步骤,脱口而出用英语表达,不用自己脑中先出现汉语再翻译成英文的思维就是英语思维。
这就很好理解为什么译林版五年级英语的重点there be句型的教学过程中,时不时有孩子在翻译中会蹦出have这个词。所以对于小学英语教学而言,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就是引导培养学生用英语的语言习惯、思考顺序和方式来组词造句,进行思考与表达,从而强化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和学习能力,提高学生英语的核心素养。
汉语属于汉藏语系,英语属于印欧语系,分属不同语系,所以两者发音、书写的关系都不太大。首先是词汇思维的差别,英语中有很多常用的表达,由于用词的习惯和文化的差异,在汉语里往往没有直接的对应;其次是中文的主观性强、英语的客观性强,比如英语中computer 一词,compute 是指计算,加上后缀指的是计算的机器,英语思维的感受是客观的。而中文中电脑一词,字面理解插上电能像大脑这样计算的机器,它的感受则比较主观,所以不同思维方式的人,所形成的文化背景知识是不一样的。且中文主跳跃思维,英语主逻辑思维,比如中文的散文,形散而神不散,而英文更注重逻辑性,上下文有联系,明确总分、主次或并列。最后是表达习惯的不同,中文习惯把事物本质属性放在最后,英语把事物的本质属性放在最前面。英语表达中先讲发生的事,然后才具体讲时间、地点、方式来补充细节。而中文一般要先铺垫,渲染氛围再进入主题讲重点。英文思维是线性结构,中文思维是螺旋状结构,简单讲中文习惯比较委婉,英文习惯直来直去,直切主题。
误区1:背单词没有方法,只能通过死记硬背。
小学英语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学生背单词比较困难,有把first 拼写成frist,字母写全但顺序不对,有第一天默到第二天全忘的,等等。这些似乎无解的问题,死记硬背耗时费力令师生都痛苦不已。首先我们要知道英语是拼音文字,而拼音文字最大的特点就是发音影响拼写,也就是说如果只是机械地背单词,是无法体会到英语词汇的规律和魅力的。所以我们会发现往往单词记忆有困难的学生对单词读音的把握是比较困难的,单词的读音咬不准,对单词的记忆效果和听说读写各方面都会打折扣,听力会停留在某个低阶阶段,很难有好的语感,阅读和写作能力也会有障碍。要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就要掌握单词的发音规则与拼读技巧,让记单词靠拼读而不只是背,这样才能提高英语学习的效率。所以,自然拼读在小学阶段英语启蒙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误区2:固定搭配没有为什么,就是背。
英语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这么一句话:“这是固定搭配,没有为什么,就是多背。”尤其是到了六年级词汇增多,学生的背词途径又单一,从而导致学生大量地背,又大量地遗忘、混淆。我们很多教师又会绞尽脑汁去想一些口诀,企图寻找“捷径”帮助学生记忆英语的语言规则,事实上这往往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
解决这类问题,我们首先要去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是先有语言还是先有语言规则的?想一下,我们中文是先有文字还是先有偏旁的就很好理解了。语言是人们为了表达特定的思想而产生的,所以一定是先有了语言才有规则。比如一定是先有猫、狗、猪、狼这些字,我们才总结规律:有反犬旁的字多和动物有关,而我们不能说有反犬旁的都是和动物有关的字。要不你怎么解释狭,犯,犹呢?客观讲不存在固定搭配,所以我们一定要了解英语的造词造句思维。语言学习的源头上不该用规则去记,要去运用情感常识,来掌握表达思维。比如:
1.六年级知识点中like doing 和would like to do这两个词组的使用,因为对我们母语是中文的学生而言,有的动词后加ing,有的加to do,有的又都可以加,而我们本身的语言是没有这样的习惯的,所以不论课堂中教师讲过多少次,对学生而言都是没有理解地机械背诵,很容易混淆记错。但如果从源头上解释,doing 是动名词,swim 是游泳,swimming是指游泳这件事,to do就是字面意思,to是去do是做,to do表将来,所以like swimming是指喜欢游泳这件事,而would like to swim是想要去游泳,还没有去所以是to do。同样的就能理解六年级上册中To keep our city clean,we should...句首这个to的使用,语法上叫非谓语动词,和小学生简单解释就是to do表示目的,就是还没有做到的事。
2.名词前面的多个形容词的排序,比如He is wearing a smart big black hat.这样一句话,我们是怎么排列smart,big,black 这三个形容词的呢?传统学习中教师会想这样一句口诀“美小圆旧黄,法国木书房”来帮助学生记忆,那反推一下外国人是怎么记忆这种形容词的顺序的呢?不会也用这句口诀吧。那再举个例子中文你会说小黄狗还是黄小狗?漂亮的小姑娘还是小的漂亮姑娘?应该都是前者吧。我们不能简单用语感来概括,这只会让学生更加一头雾水。但是我们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颜色相对大小更为客观,大小相对美丑更加客观,所以你就能很容易发现这些形容词的排序方式。
以上两点希望能启发我们换一个思路教学,要知道why,否则学生就没有语言的生成能力。只有了解了中英文语言思维方式的差异和英语的思维逻辑,才可以正确认识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出现的一些思维误区,加以重视并改正。
语言思维本质上取决于语言的首次输入差异,所以想要地道地输出英语,首先要大量输入这门语言。不能只是被动输出,而要主动输出。就像你的电话号码、微信号、身份证号会忘记吗?不会,只有一个原因,就是因为这些数字你经常用到。所以英语的语言学习和英语思维的培养一定要有好的阅读习惯,并且经常去用。
我们的语言思维方式和我们的社会、生活、文化背景密切相关。如果脑子里过多地去想一门语言,再去说另一门语言就或多或少地会出现一些问题,所以我们很难拥有完美的英语思维,但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提高英语思维水平。以下几个小建议可以帮助锻炼小学生的英语思维:
1.看图识字。引导学生从图片来了解生词的含义、故事的情节。它的目的在于将英语单词与画面连接起来,而不是与中文连接起来,这就是培养学生英语思维的方法。所以日常教学中可以带领学生尝试阅读一些绘本和观看英语类儿童动画片。
2.单语翻译。虽然小学生的词汇量比较少,但我们要尽可能地用英语来解释英语词汇,跳过汉语干扰,直接讲英语如何解释这个词。
3.模拟对话。根据小学英语教材,我们可以在课堂中尽量创设一些偶遇、问路、购物、用餐等模拟情境供学生进行对话练习。
4.尝试描述。可以引导学生从单词开始描述身边的事物,比如book,desk,blackboard,pencil等,从形状、颜色、大小等来描述。逐渐发展成简单的英语句子,比如今天的天气、教室外的事物、你的心情等。最后可以描述一个生活主题:你的日常生活、你的爱好梦想等。
5.了解文化差异。从我们教材中的cultural time板块引导学生延伸拓展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不仅能启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好奇心与积极性,也能让他们了解不同的文化中表达方式差异的原因。
6.随时学习。语言的学习没有严格的时间概念,它是随时随地的,听一首歌,看一集动画片,甚至广告牌上、零食包装上一个不认识的单词都可以查一查,去了解。英语的学习要学会利用零碎时间,将英语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
以上是个人结合教学工作的一些观点,想要学生英语学得又快又地道,最好的办法就是加强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将英语融入我们的生活,用英语去描述脑海中浮现的一切。把握语言学习的真谛,使英语的学习在高效的同时具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