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丹
摘 要:小学数学的解决问题都是以实际生活为出发点,学生能根据实际需要取“精确值”,或者用“进一法”“去尾法”“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值。以“小数除法解决问题”一课为例,教师以问题为引导,以对话为形式,在课堂中培养学生利用生活经验自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进一法;去尾法;生活经验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39页。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学生是在学习了小数笔算除法、循环小数和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数的基础上,进一步来学习用“进一法”和“去尾法”解决问题,这也是为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积累的重要经验。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会小数除法的计算,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值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已经具备了一些基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本节课鼓励学生利用已有经验尝试解决问题,在交流讨论中总结出合适的取值方法。
教学目标:
1.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中,能根据实际需要,灵活地选择“进一法”或“去尾法”解决问题。
2.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讨论过程,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学会与同伴交流、合作。
3.通过对不同生活情境的分析比较,体会近似值的生活意义,并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能根据实际需要选择“进一法”或“去尾法”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能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求近似值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我们之前学过哪些内容?
生:除数是整数的除法,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循环小数,估算……
2.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应用所学的小数除法的知识来解决问题。(揭示课题:小数除法解决问题)
二、讨论交流,探究新知
(一)教学例10(1),学习“进一法”
1.出示例题:小强的妈妈要将2.5kg香油分装在一些玻璃瓶里,每个瓶子最多可盛0.4kg,需要准备几个瓶子?
师: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一共有2.5kg香油,每个瓶子最多可盛0.4kg,要求需要准备几个瓶子?
师:这个问题你打算用什么方法解决?能列出算式吗?
生:我打算用除法,列式2.5÷0.4.
师:为什么用除法解决?
生:因为是求2.5里面有多少个0.4,所以用除法。
【教学评析:教师的第一个问题“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引导学生读懂题意,明确要解决的问题;第三个问题“为什么用除法解决?”引导学生联系除法的意义来确定算法;简单的三个问题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促进从“数学问题”到“用数学方法解决”的转化。】
2.请自主尝试解决这道题。
教师收集了几种不同的解法,投影展示:
①2.5÷0.4=6.25(个)
②2.5÷0.4=6 (个) ……0.1(个) 6+1=7(个)
③2.5÷0.4=6.25≈7(个)
④2.5÷0.4=6.25≈6(个)
3.同伴讨论:你觉得哪种方法合适?哪种方法不合适?为什么?
4.全班交流对话,先交流,再评价。
生:我觉得解法①不对,因为瓶子不能有6.25个,应取整数。
生:我觉得解法④是对的,我们取整数求近似值一般都是用“四舍五入法”。
生:我不同意你的说法,按“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结果应是6个,但是6个瓶子不能装下2.5kg香油,只能装2.4kg。
生:对,剩下的0.1kg还需要1个瓶子,所以需要7个瓶子。而且解法②里面0.1的余数的单位是错的,不是“个”应该是“kg”。
师:你听了其他同学的讨论有什么想说的?
生:我觉得我的好像错了,我只想着“四舍五入”,却没有考虑实际的情况。
生3:结果应该是7个,这里不能用“四舍五入”,虽然只有6.25,却仍然要往前进一。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完善板书:2.5÷0.4≈7(個)
5.归纳小结。
根据实际情况取近似数时,不管小数部分是多少,都向前一位进一的这种方法,叫作“进一法”。(板书:进一法)
师:进一法的题,除到哪一位就可以不用除了?
生:我认为除到十分位。
生:其实只要除到个位就好了,不管后面有多少,都进一。
全班响起掌声。
【教学评析:教师先放手让学生去尝试解决问题,然后选取了四种典型的做法对比展示,教师只提出了一个问题:“你觉得哪种方法合适?哪种方法不合适?为什么?”,放手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中自己去寻找问题的答案。这一环节的设计打破了以往单一的讲授模式,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此外,瓶子不能为小数个,还剩一点油没有分需要再加一个瓶子,这些都源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在对话交流中学会了实际问题实际考虑。】
6.生活中哪些情况需要用到“进一法”?
通过刚刚的对话交流,学生思路被打开,大家纷纷发言:
生:我们学校的学生乘车去春游,比如有369个学生,每辆车只能坐40人,问需要几辆车?369除以40等于9还有余数,这个时候需要用到“进一法”,等于10辆大巴。
生:出租车收费的时候,不足1km按1km计算,这是“进一法”。
……
生:我发现用瓶子装饮料、装东西的题,还有坐车坐船的题,都需要用到“进一法”,因为总有剩下的,我们又不能不要。
师:你讲到了“进一法”的本质,真是个善于发现的孩子。
【教学评析:由一个问题引出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进一法”呢?学生的思考都很积极,最后的总结也很到位,举一反三,让学生积累更多的经验来解决此类问题。】
(二)教学例10(2),学习“去尾法”
1.课件出示例题,学生独立完成,展示部分答案:
王阿姨用一根25m长的红丝带包装礼盒。每个礼盒要用1.5m长的丝带,这些红丝带可以包装几个礼盒?
学生自主解答,教师收集了几种不同的解法,投影展示:
①25÷1.5=16.666…≈17(个)
②25÷1.5=16.666…≈16(个)
2.同桌讨论,全班交流
生:首先,可以包装几个礼盒,这个答案应该是个整数。然后我觉得这里不能使用“进一法”,因为包装17个是不够的。
生:我也同意不能用“进一法”,因为1.5×17=25.5(m),丝带不够,所以这里不管小数部分是多少都要舍去,取整数16,即只能包装16个礼盒。
根据学生汇报完善板书:25÷1.5=16.666…≈16(个)
3.归纳小结。
这道题你是怎么处理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的?
小数部分不管是多少都直接舍去的情况,我们把这种取近似数的方法叫作“去尾法”。(板书:去尾法)
“去尾法”的题,除到哪一位就可以不用除了?
生:和“进一法”一样,也是除到个位就可以了。
4.生活中哪些情况需要用到“去尾法”?
生:一瓶藥最多吃几天。
生:用钱去买东西,这些钱最多可以买几本书之类的,像这一类题都需要用去尾法,因为剩下的钱不足买一份东西,就要舍去。
生:那商店买东西的时候,一般几分钱都用去尾法抹零。
生:我不同意,我觉得也可能是四舍五入。
生5:现在好多地方都是手机支付,一般都不取近似值啦,钱数可以精确到分,如果有多位小数,可以四舍五入到百分位。
全班响起掌声。
师:大家的发言都很精彩。商店买东西这个确实不一定是去尾,要看各个商家而定,而且手机支付一般都是精确值。
(三)小结:比较两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生:都是取近似值,都要根据实际情况取整数。但是都不能四舍五入,一个用进一法,一个用去尾法。
【教学评析:在例1的基础上教学例2,难度有所降低,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经验上解决问题,有部分同学会因为定势思维使用进一法,这里去尾法的对比教学让学生更清晰地辨析这两种方法。最后教师提出一个问题,比较两题的异同,也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选择合适的方法求近似值,从而突破重难点。】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升
(一)在括号里填写合适的数
1.一些学生乘车,需要13.2辆车,实际需要( )辆车。
2.一张铁皮可以做5.9个铁桶,实际能做( )个铁桶。
3.小莉的零花钱可以买7.8个本子,实际可以买( )个本子。
(二)解决问题
1.美心蛋糕房特制一种生日蛋糕,每个需要0.32kg面粉。李师傅领了4kg面粉做蛋糕,她最多可以做几个生日蛋糕?
2.果农们要将680kg的葡萄装进纸箱运走,每个纸箱最多可以盛下15kg。需要多少个纸箱?
3.雨燕是长距离飞行最快的鸟。一只雨燕3小时可以飞行510km,一只信鸽每小时可以飞行74km。雨燕飞行的速度大约是信鸽的多少倍?(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四、全课总结,回顾反思
这节课你对商的近似数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教学评析:在练习设计上,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第一题的设计是为了能让学生简单地练习要选择哪种方法求近似值,而第二题则是不同情境的解决问题。学生要明确此类问题的特点是结果必须是整数,这种认识来源于生活经验,还要判断是进一还是去尾,这也就印证了一句话“数学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生活处处离不开数学”。在解决问题的三道题的选择上,不固守于是进一法和去尾法,还有四舍五入法,明确了解决问题的策略应该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从而突破教学的难点,达成教学的目标。】
编辑 李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