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德伟
云南省华坪县人民医院骨科 674800
踝关节是人类重要的负重关节,正常行走时单个踝关节的受力峰值可达体重的5倍以上[1]。旋后外旋型踝部骨折特征为远端骨折向后外侧偏移,并且伴随着后踝和内踝骨折。该种骨折类型治疗难度系数较大,不仅需要精准复位还需要术后可靠的稳定方式。手术入路方式也多样化,传统外侧入路操作简单但无法完全暴露骨折部位导致复位不理想等,而采取外侧入路无法将骨折板置于腓骨后方。为了克服以上缺点,本次笔者采取俯卧位后外侧入路手术治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1 基础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我科室收治的12例旋后外旋型踝部骨折为本次观察对象。男7例,女5例,年龄20~59岁,平均年龄(38.2±4.2)岁,按照Lauge-Hansen分型,Ⅲ度骨折8例,Ⅳ度骨折4例。致伤原因:车祸5例,摔伤2例,高处坠落3例,运动伤2例;患者入院后常规处理并进行X线等检查显示骨折的类型及状况,所有患者同意本次治疗模式并签订相关协议。
1.2 方法 麻醉方式可依据具体情况选择全身麻醉或者腰部麻醉,然后患者取仰卧位,在大腿根部捆绑气囊止血,在腓骨后缘与跟腱外缘之间的中点,做纵向切口,其远端达到外踝尖。切口做好后将分离损伤的腓肠神经以及小隐静脉。然后进行复位治疗,并使用克氏针固定,然后于腓骨后侧置入重建骨块增加稳定性螺钉固定。患者若伴随后踝骨折情况,将腓骨肌腱和拇长屈肌间隙采取钝性分离模式,使得后踝骨折部位完全暴露。去除嵌在骨折块间隙的软组织,复位、固定后踝骨折块。患者若伴随有内踝骨折则再去除内踝做弧形切口,将内踝骨折块显露,空心螺钉固定。固定后行hook试验,未发现下胫腓联合不稳定情况,因此未放置下胫腓联合螺钉。术后抬高患肢、冰敷处理、常规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48h拔除引流管,并做早期踝关节背伸功能锻炼,2周后拆线,术后随访6个月,分析疗效。
1.3 观察项目 采取Burwell-Charnley放射学复位标准评定复位质量[2],解剖复位:无内外踝向内侧或者外侧移位,无成角偏移,内外踝纵向移位<1mm,大后侧碎片向近侧移位<2mm,无距骨位移;复位可:无内外踝向内侧或者外侧位移,无成角移位,踝向后移位2~5mm,后侧骨块向近侧移位2~5mm,无骨移位;复位差:任何内外踝向内侧或者外侧移位,外踝向后移位>5mm或者踝移位>5mm,距骨移位。采取Barid-Jackson踝关节评分,从疼痛(0~15分)、踝关节稳定性(0~15分)、行走能力(0~15分)、跑动能力(0~10分)、工作能力(0~10分)、踝关节活动范围(0~10分)、放射学结果(0~25分)等方面进行评价,总分为100分,≥96分为优,91~95分为良,81~90分为可,≤80分为差。记录患者术后并发症,比如切开感染以及红肿等。
1.4 统计学方法 需要计算的数据均纳入办公软件Excel中归纳总结分析。
本次手术时间为40~70min,平均手术时间(52.3±1.6)min,术中出血量为10~60ml,平均出血量(28.2±2.6)ml,随访6个月,X线片显示全部患者骨折愈合。根据Burwell-Charnley放射学复位标准,其中解剖复位10例,复位2例,复位差0例。按照Barid-Jackson踝关节评价系统,优8例,良3例,可1例,差0例,优良率为91.7%(11/12);术后1例患者出现内侧切开发红,未化脓,加药处理后治愈;2例患者足背部发麻,术后6周消失;无患者出现愈合延迟等。
踝关节是人体重要的负重关节,在治疗方面要求对损伤机制以及特点充分了解,使得胫腓关节面与距骨体的关节面相互吻合,并且内外踝恢复到正常生理位置,从而适应距骨后上窄、前下宽的生理特点。踝部骨折一般属于关节内骨折,治疗的重点是对关节面进行准确的复位以及维持复位后的稳定性,最大限度地恢复踝关节的功能。相关研究显示,距骨外移1mm即可造成胫距关节接触面积减少42%,如果踝关节面未能获得准确的复位,可导致踝穴增宽或者变窄产生踝关节的不稳定或者活动受限,引起后续的疼痛以及功能障碍等,不利于恢复[3]。
踝关节周围的软组织、皮下脂肪较少,使得该处的弹性差,损伤后的血肿导致皮肤张力提升,大多数患者容易形成弹力性水泡,损伤严重患者可出现血泡,最佳手术时间一般为8h之内,本次12例患者中1例为损伤12h,其余均为8h之内手术治疗,结果显示损伤12h采取治疗的患者复位差,恢复效果差于其他。
对于后踝骨的固定,一般可选用后方支撑骨板固定,可以选择空心拉力螺钉固定,本次术中大多选取空心螺钉固定,因空心螺钉固定操作简单且不影响骨折块的稳定性,不需要过度剥离骨膜。本次手术治疗中1例患者出现内侧切开发红,未化脓,加药处理后治愈;2例患者足背部发麻,术后6周消失;无患者出现愈合延迟,进一步提示该种固定方式的安全性。
手术过程中需要小心保护腓肠神经以及腓动脉,腓肠神经行走与踝关节的外侧,行走路径变化异常,一般最常见在切口的近端,也有沿着切口全长走动[4]。手术切开时需要小心,逐层进入,避免损伤该类神经。术中尽量将接骨板置于腓骨后侧而不是外侧,如果接骨板置于外侧,需要向外侧过度剥离和牵拉骨瓣,有可能导致骨瓣缺血性坏死。置于后侧可避免皮瓣的过度分离或者牵拉,对骨瓣具有保护。另外在治疗过程中后路进入路径选择腓骨肌腱和拇长屈肌的间隙,向内侧将拇长屈肌牵开。需要注意避免拇长屈肌的内侧操作,稍不注意可能损伤胫后血管神经[5]。最后虽然固定需要最后评估胫腓骨的稳定型,但本次术后采取hook试验观察,确认胫腓骨联合恢复已经稳定即可。
本次采取俯卧位后外侧入路手术治疗旋后外旋型踝部骨折,结果显示,12例中生理解剖复位理想10例;治疗优良率为91.7%,提示该种手术治疗效果显著,患者后续无严重并发症,提示安全系数高。总之,经本次治疗分析后笔者认为:俯卧位后外侧入路手术治疗旋后外旋型踝部骨折的疗效理想,安全系数高,值得推荐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