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期多院区医院复工复产影响因素调查与分析

2020-12-18 11:20赖儒英魏诗晴
中国医院 2020年12期
关键词:院感院区复产

■ 赖儒英 谭 莉 许 川 韩 颖 魏诗晴

目前国内疫情防控从应急转入常态化,复工复产已成为医院面临的头等大事。我国政府也多次号召要切实加强疫情科学防控,有序做好企业复工复产工作,按照科学、合理、适度、管用的原则制定针对性措施,及时协调解决复工复产中的困难和问题,尽早复产,确保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本着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重要前提,医院复产依然面临较大的困难和压力。尤其是多院区医院在人员、资源调配以及信息和文化管理上本身具有复杂性,疫情期间各院区分工又有所不同,疫情后如何将一体化管理一以贯之,实现多院区同步复工复产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政府宏观调控与医院微观管理而言,如何及时科学掌握所在单位与职工的整体复工复产情况,尤其是复工复产重要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但是目前这方面实践多而证据相对较少。本文通过对位于疫情中心的多院区医院职工开展调查,构建新冠肺炎疫情后、常态化防控下医务人员复工复产的影响机制模型,以期对其他地区乃至其他行业的复工复产措施的出台与改进提供循证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与方法

选取位于新冠肺炎疫情中心的湖北省武汉市某三级甲等医院3个院区的医护人员为研究对象。该医院的2个分院区均在疫情期间作为新冠肺炎定点医院救治了大量新冠肺炎患者,主院区在疫情初期也承担了部分新冠肺炎患者的应急救治工作。该院3个院区于4月份开始逐步恢复正常医疗服务。采用问卷星于2020年5月5~7日, 对医务人员进行结构化问卷调查,内容涵盖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医务人员复工复产及主要影响因素。共发放1 2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861份。

1.2 调查内容与变量测量

1.2.1 研究假设。基于以前复工复产、工作负荷与工作绩效等领域的研究及当前实践发现,复工复产可使用工作负荷测量且受到很多因素影响[1-2],其中前期的工作情况是工作负荷重要的影响因素[3], 通过访谈也发现新冠肺炎期间持续工作人员基本不存在复工复产问题。保持社交距离措施等院感防控行为会影响复工复产。研究发现提供正确的防控能够减少企业工作人员对于复工复产的担忧[4]。有研究者提出可以通过新冠肺炎抗体检测等方法提升员工心理健康以减少其对于重回工作岗位的心理负担,从而推进企业或医疗机构的复工复产[5]。有研究建议可向专业正式渠道进行求助以帮助复工复产,另外研究发现给予员工足够的社会支持以及求助渠道有助于其返岗复工[6-7]。基于以上研究基础,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专业求助例如院感问题求助、社会支持、保持社交距离行为、心理健康、工作状态等因素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复工复产。

1.2.2 变量测量。本研究对于复工复产使用单一维度的工作负荷测量[2],由医务工作者采用5等级自评方式赋值,即实现了平时工作负荷的0%、25%、50%、75%、大于75%分别赋值1~5,值越大表示复工复产越理想。社会支持的测量基于多维度社会支持量表(multidimensional scale of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MSPSS)进行简化并结合新冠肺炎疫情形势进行修改,采用Likert 7级计分,得分越高表明被评估人员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复工复产感知到的社会支持越好。该量表在多个人群中使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8-9]。院感问题求助意愿采用求助意向量表测量 (intentions to seek informal help,ISIH)并根据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形势进行调整。本研究重点在于测量新冠肺炎疫情复工复产期间院感问题的相关求助源以及医护人员寻求帮助以解决求助问题的意向。Linkert 5级计分(1-绝不可能,5-极有可能),分数越高表明从这些来源寻求帮助的意愿越高。电子健康素养采用改良的电子健康素养量表测量,以Likert 5级计分,分数越高表明电子健康素养水平越高,即个人应用电子健康信息解决健康相关问题的综合知识和技能越强[10]。心理健康基于一般健康问卷(Chinese health questionnaires-CHQ)[11],根据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医护人员复工复产中可能产生的心理问题进行修订,以Likert 5级计分,分数越高代表心理状况越差。保持社交距离:医护人员近距离接触新冠肺炎患者有较高风险被感染[12]。在实际工作中,医务人员与病人难以像与一般居民一样保持社交距离。采用医护人员自评方法,以5等级计分(1-很差,5-很好),用于测量保持社交距离行为执行情况。疫情期间工作情况:将疫情期间医护人员工作情况分“居家休息”“居家办公”“正常上班”。本研究所设计的各种问卷Cronbach系统均在0.7以上,具有较好的信度。

1.3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 23.0软件对数据进行因子分析;使用AMOS 23.0软件构建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e equation modeling,SEM),对复工复产工作量、院感问题求助意愿以及心理状况等变量进行路径分析以及因子验证性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及关键变量描述性分析

861名医护人员中,接近75%表示其复工复产工作量仅有新冠肺炎疫情前的25%~50%,未复工复产22人(2.56%),工作量超过75%有55人(6.39%);在新冠肺炎期间仍正常上班713人(82.81%),居家办公22人(2.7%),居家休息126人(14.63%)。心理状况、保持社交距离、电子健康素养、院感问题求助意愿(以上满分均为5分)及社会支持(满分为7分)的平均得分分别为1.44、4.31、4.21、3.19和5.54。详见表1。

表1 医务人员复工复产相关变量描述性分析(n=861)

2.2 复工复产影响因素的SEM模型

根据SEM及路径系数(图1)统计结果显示,模型的绝对拟合优度指标Cmin/DF=0.846<2,GFI=0.998>0.9,AGFI=0.992>0.8,RMSEA=0.00<0.08,增值拟合度CFI=1.000>0.9, TLI=1.000>0.9。此结果表示模型拟合效果良好[13-14](表2)。

通过分析S E M模型可知,本研究除心理健康外各因素皆对复工复产工作量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院感问题求助意愿以及新冠肺炎期间工作情况直接影响复工复产工作量,其直接效应分别为0.0 7 6和0.1 2。社会支持通过影响院感问题求助意愿,间接影响复工复产工作量,其间接效应:0.069×0.076=0.005。保持社交距离同样通过影响院感问题求助意愿,间接影响复工复产工作量,其间接效应:0.125×0.076=0.0095。另外社会支持与保持社交距离对于医护人员心理健康有直接影响,但心理健康对于复工复产工作量影响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图1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医务人员复工复产的影响机制模型

3 讨论

3.1 复工复产水平及其影响因素

调查发现约7 5%医务人员其复工复产工作量仅达到疫情前25%~50%,也存在极少数职工完全未复工复产的现象。与被疫情极度抑制等待释放的大量医疗需求比较,这种复工复产状况令人担忧。有研究发现仅12.5%的智能化企业实现了完全的复工复产[15],与本调查结果相似。可能的影响因素也比较复杂,涉及心理健康状况、生活决策、院感防控物质保障等[16]。本调查分析发现,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工作情况、保持社交距离、社会支持、院感问题求助意愿显著影响复工复产工作。

表2 整体模型拟合优度评价标准

3.2 复工复产受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工作情况直接影响

调查发现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工作情况显著影响复工复产工作。通过访谈疫情期间工作的医务人员发现无工作安全担忧、工作的持续性、被需要感、职业的自豪感等因素是其持续工作或复工复产的主要原因;相反,未复工或未完全复工的对象大多具有自身安全的担心、少我一个工作无所谓的心态。该情况说明促进复工复产还需要从感染风险防范、职业荣誉感等视角开展动员工作[3-4]。

3.3 社会支持通过院感问题求助意愿影响复工复产

调查发现院感问题求助意愿直接影响复工复产工作,同时社会支持可通过院感求助意愿间接影响复工复产工作。研究表明,缺乏社会支持可能会对医护人员的循证实践造成负面影响[17]。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院感防控是一项十分复杂的任务且存在诸多挑战[18],不具备高水平循证实践的医务人员,在遇到新冠肺炎防控新问题时很可能不向院感防控部门寻求专业指导,造成对医院感染防控相关知识不熟悉,从而导致感染风险增加并对复工复产造成负面影响。此研究发现提示,关爱医务人员并为其提供良好的社会支持、加强职业素养的培养等建设对复工复产可能起到正向作用[17]。

3.4 保持社交距离通过院感问题求助意愿影响复工复产

调查发现保持社交距离显著影响复工复产工作。这说明这一众人关注、全球实施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另一重要意义[19]。其作用机制可能在于通过降低了新冠肺炎感染风险,提高了个人就业的安全性[16],进而促使了其复工复产。本调查发现保持社交距离是通过院感问题求助意愿影响复工复产,其实质也是当有疫情风险担心时,专业求助渠道与求助意愿,可解决或缓解相关问题[20],进而促进复工复产。

3.5 社会支持与保持社交距离影响心理健康,但未发现心理健康影响复工复产

一些研究发现心理健康是复工复产重要的影响因素[4,16,21]。本调查仅发现其受保持社交距离行为和社会支持影响,未发现其显著影响复工复产工作。可能的原因在于,相比心理健康等个人因素,复工复产更受专业知识、前期工作背景等因素影响。此结果与假设还需后续开展深入研究。

3.6 多院区一体化管理促进复工复产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该院两个分院区承担了新冠肺炎重症定点救治的任务,院区的制度建设、流程制定以及人员培训均根据新冠肺炎救治需求来进行,且医务人员大多参与过一线救治工作,能较好地适应从应急救治到常态化防控的转变,有利于复工复产的推动。主院区在疫情期间以在院普通病患的救治为主,流程和制度略有差异,且医务人员缺乏一线工作经验,还有部分人员未参与疫情期间的工作,复工需要一个学习和适应的过程。因此,疫情后医院应尤其注重人员的一体化管理,根据工作经验和专业技能科学配置3个院区的人员和岗位,建立合理的院区间人员轮转制度,同时继续贯彻信息、资源的一体化管理[22],以推动各院区各科室均衡快速地复工复产。

4 结论

本研究调查发现多院区医院约75%医务人员复工复产工作量仅达到疫情前的25%~50%。新冠肺炎疫情后,医务人员复工复产受院感问题求助意愿与新冠肺炎期间工作情况的直接影响,并受社会支持以及保持社交距离的间接影响,实施一体化管理对多院区医院复工复产亦有推动作用。本研究结果可为促进复工复产提供循证依据和实践经验。

本研究不足在于:第一,复工复产工作量使用单一维度的工作负荷测量,下步将采用多维度测量;第二,进一步探究心理健康等因素对复工复产工作影响,以寻找到更多更关键的因素及其影响证据。

猜你喜欢
院感院区复产
把好节后复产复工关
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预警效果及评价研究
感进化控论
战疫情 奋力前行 复工复产 再续新篇(一)
院区再造
杭州复工复产进行时
坚持以人为本 保障防疫复产
以院感风险控制为工作导向进一步做好医院感染管理
以院感风险控制为工作导向 进一步做好医院感染管理
多院区医院文化建设现状调查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