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等院校专业结构问题的归因与启示

2020-12-18 01:42张纯坤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办学设置结构

张纯坤,马 青

(厦门大学 教育研究院,福建 厦门 361005;宁夏大学 教育学院,宁夏 银川 750021)

2019年3月25日《教育部关于公布2018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1]公布,其中35所大学在国内首批设立人工智能专业成为社会关注热点,高校专业结构再度成为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尤其地方院校,其专业结构直接决定其人才培养结构,关乎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高等教育的专业结构是指“专业的类型以及各专业之间的组合方式”[2],“高等教育结构是指高等教育系统的内部各要素的构成状态。高等教育结构可以分为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宏观结构包括高等教育的层次(水平)、办学形式、科类和专业布局等等,是通过一定的关联方式和比例关系所构成的动态综合体”[3]。由此可见,专业结构归属于高等教育结构,是高等教育结构的一个方面,也是高等教育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研究高校的专业结构及其优化,是深化和拓展高等教育专业结构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

纵观我国高校专业调整70年历史, 过去主要通过政府计划指令或政策驱动实现高校专业调整, 自上而下的“一刀切”“运动式”专业调整, 使得我国高校专业多处于被动适应状态, 高校专业设置趋同, 专业发展缺乏持续性和有效积累, 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专业结构性问题突出、专业内涵缺失、专业质量下降[4]。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即将跨入普及化教育的行列,办学规模和办学条件产生了巨大变化,办学体系进一步健全,教学质量明显提升。但是,专业设置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切度不高,高校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较弱,办学目标定位较为模糊,优势专业、特色专业不够突出等问题仍然较为显著,其背后的原因值得深思,笔者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归因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启示与建议。

一、宏观政策维度归因分析

政府所颁布的政策一直以来在高等院校专业设置及专业结构调整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中央政府根据国家的发展战略从宏观上制定政策,以此调整学科专业结构,相对来说,地方政府政策的制定更多地考虑地方情况。国家和地方所颁布的政策对高校专业设置的影响是有目共睹的,它具有导向性和约束力。通过制定相关政策,一方面可以调整高校专业设置中不合理的方面,使得人才的培养模式更能适应国家的发展形势;另一方面,政策中的优惠措施或扶持办法可以给予高校专业发展更多的支持和帮助,使高校明确自身的发展方向。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在高等院校学科专业设置及结构调整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我们研究高等院校专业设置及调整问题必须认真研究的影响因素之一。

(一)政府颁布高等教育政策跟进不完善,导致专业调整机制不合理,特别是专业退出机制还未能发挥有效作用 在调查研究过程中,通过与地方高校教务处负责人的访谈交流,我们发现目前地方多数高校专业的数量和规模已经基本满足学校的发展,基本达到了饱和状态,问题集中表现为专业设置的结构性矛盾凸显。一方面是发展滞后、无法满足社会需求的专业不能得到及时的调整和淘汰;另一方面是社会亟需的专业建设条件又不能得到有效的改善,导致办学特色和办学优势难以形成。从地方已有的高等教育专业管理制度看,现有的政策仍无法满足高等教育专业发展的现实需要,尤其是在专业调整、淘汰等这些具体问题上,政策不够明确,可操作性不强。另外,高校对于根据地方经济发展需求进行专业的调整和改进工作做得并不到位。针对一些就业情况不理想,无法适应当前经济发展需求的专业,不能及时对其做出调整或是取消。地方高等院校在专业调整上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这不仅仅需要高校自身的转变,更需要政府在政策上的引导与支持。解决上述现实问题,都需要政府出台具体的跟进政策,特别是政策的操作性、引导性和问题指向性需要进一步加强。

(二)政府宏观信息和相关数据披露、发布未形成有效机制,导致高等院校专业设置的盲目性增强,专业设置的质量不能有效保障 高等院校的主要任务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在开设专业的过程中,不能一味地追求“热门”,更不能因为一些短期的热门专业就业前景理想而盲目扩招,而应理性地考虑当前社会对于人才种类的需求和社会的长远发展需要。政府发布的人才需求数据、全国性或地区性专业设置信息等等,对高等院校新设专业进行评估进而避免重复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是,就地方高等教育管理制度和宏观统筹政策而言,尚未形成科学有效的干预机制和信息通报机制,高校在专业设置和论证过程中,无法及时获得充分的社会需求数据支持,造成高等教育专业设置主体与管理主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进而为专业结构的科学优化设置了障碍。上述问题的存在,高等院校自身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更需要政府提供真实权威的数据信息和宏观层面统筹干预,作为高校设置专业的参考,以减少高等院校专业设置的盲目性。

(三)政府资源配置手段和拨款模式不够完善,不能有效地鼓励和引导高等教育专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政府在政策层面上引导高等院校专业设置及结构调整,拨款模式和其他各种教育资源的配置模式是有效的杠杆。就现有的高等教育经费拨款模式和资源配置模式而言,主要是以生均办学成本为参考标准,以在校学生数量为核拨依据的拨款模式,高等教育教学资源的综合配置则主要考虑高等学校的办学层次、学校类别等影响因素。现有的高等教育拨款模式和资源配置方式,虽然能够满足高等学校办学运转的基本需要,但是缺乏对办学效益、资源利用效率的考虑,拨款模式、资源配置方式与办学效益评价之间未能形成有效的联动反馈机制,导致高校缺乏提高办学效益、主动进行专业结构优化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高校自身发展维度的归因分析

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国家对高等教育专业实行统一的控制和管理,高等院校自身缺乏主体地位和自主办学的权利。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以及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也随着不断变化的现实环境而改变,专业设置的自主权回归高等院校和地方政府,高等院校的办学自主权不断增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学科专业结构体系逐步健全,但也存在着专业设置重复建设等诸多问题和矛盾。地方性高校是应用型高校的主要构成, 为追求更多优质高等教育资源, 容易陷入建设学术性和综合性发展路径, 忽视自身建设应用型高校的比较优势, 偏离要素禀赋的应然定位[5]。在研究分析这些问题的根源时,不仅仅要研究分析这些现象的外部环境因素,更要研究分析高等院校自身的内部原因。

(一)随着高等院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自主权扩大,高校自身的主体意识并未随之提高 首先,表现为自我定位模糊,忽视办学特色。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指出,办学特色是指“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本校特有的,优于其他学校的独特优质风貌,特色应当对优化人才培养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作用大,效果显著。特色有一定的稳定性并应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得到公认”[6]。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地方很多高校的办学缺乏特色,盲目地“求大求全”,教育教学模式、专业建设模式过度仿效,缺乏因校制宜的实施机制与方式。高校自身在进行专业设置时,过度的追求学科专业门类和数量,缺乏对自身所处的地理位置、区域优势、学校定位,以及劳动市场需求信息等因素的综合考虑。其次,高等院校自身内部决策机制不完善,不利于形成高校自主发展的新局面,不利于高等教育专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在专业设置和专业结构调整问题上,高等院校中行政意见和学术意见经常会出现分歧,尽管从不同角度出发提出不同的意见属于正常工作范畴,关键是如何解决这种分歧。在高校实际运转过程中,由于未能形成一套良性的沟通协商机制、相互约束机制,导致高校决策分散化,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难以形成合力,极大地影响了高校自主发展能力的增强,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高校专业设置和专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

(二)面对不断变化的劳动力市场需求和人才培养标准,高等院校积极主动意识缺乏 面对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格局和不断变化的人才需求数量和种类,虽然重新设置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是相对复杂且相对较慢的过程,但是对于专业体系内部课程的增加、删减和调整相对较为容易且时效性较强。然而,面对不断变化的劳动力市场,地方很多高校缺乏对现行一些传统优势专业进行改造的主动性,往往是被动地更新人才培养计划和课程设置,以应对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需求,缺少积极主动地适应人才市场变化的意识。另外,地方很多高校未能建立毕业生就业市场反馈信息和用人单位意见的有效收集分析制度,未能及时主动地增加符合市场发展变化的课程和删减已经过时的课程,造成学生的知识组合单一、综合素质不高,毕业生的能力不能够及时应对市场出现的新需求和新技能。例如,本次调查研究中,我们发现地方高等院校普遍存在“重”专业设置、“轻”专业调整的现象,就是高校缺乏主动适应市场需求的有力证明。

三、经济发展维度的归因分析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从高度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市场开始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随着高等院校自主办学权利进一步加强和市场化就业模式的形成,市场力量开始逐步发挥对教育的影响,经济对高等院校专业设置及结构调整的影响更为直接更为深刻。市场调节是与计划管控相对应的一种自发性资源配置方式, 在高校学科专业动态调整中主要通过办学资源的竞争分配与人力资源的供需平衡发挥作用[7]。高等教育的发展,需要适应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地方高等院校也需要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我国已经实行了高等院校毕业生市场就业制度,高等院校专业设置与专业结构合理与否,都需要通过劳动力市场进行检验。例如,高等院校专业的设置总是滞后于经济的发展,抑或是与地方经济发展特色不相符,这也是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关键因素。高等院校的专业结构应依据地方经济发展的情况以及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状况作出相应的调整,不可忽视市场对专业人才培养的导向功能,专业结构的不合理不仅会导致人才的供需失衡,还会制约着地方经济发展。

(一)地方地区高等院校的专业结构与经济结构变化结合不够紧密 地方政府颁布的政策对地方经济优势和劣势进行了客观分析,提出了促进地方经济转型发展的措施方向和目标。作为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任务的地方高等院校,需要在专业的设置和调整上充分考虑地方经济发展的要求,有目标、有任务的培养符合地方地区经济转型发展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地方高等院校通过开设与当地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专业,以此实现高校的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以避免人才资源的浪费,逐步化解高等院校毕业生结构性就业难的矛盾。可是,从当前地方高校专业设置结构的实际情况看,物流、金融、旅游等高层次应用技术人才缺乏,没有对应的专业提供人力资源供给,已有的相关专业层次较低,人才培养规格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差距较大,无法满足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实践需要。

(二)地方地区高等院校与各劳动力用人单位在培养人才方面的合作有所欠缺 当今的高等教育已经不再是乌托邦式的“博雅教育”时代,高等教育某种意义上已经成为一项特殊的服务供给产品,高校专业人才培养只有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展开,才能获得生存发展的空间。由于我国现在已经实行的是市场就业制度,劳动力市场各用人主体对所需人才的标准、要求、评价等,都将对高等院校的专业设置与调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阶段地方高等院校和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机制还不完善,大多数高校还停留在与企业建立在校生实习实训基地,缺少与行业、企业更为紧密的合作,导致高等院校办学特色不明晰,毕业生的社会、市场认可度不高。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困难是结构性的,一方面是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复合型人才缺乏,另一方面是大量的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难,与高等院校在专业设置之时未充分考虑当前和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缺少与行业、企业合作制定培养计划和课程体系,培养人才模式固化缺乏创新,专业结构不能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和转型需要,都存在着很大的联系,这些因素在对当前高等院校专业设置和调整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都是不可忽视的。

四、社会发展维度的归因分析

社会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物质、文化基础,而高等教育的发展又是建立在社会性基础之上的。高等教育的发展以社会需求为依据,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社会发展,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社会发展对于高校专业设置及结构调整的影响是复杂多变的,也是潜移默化的。通过对宏观政策、高校自身以及经济发展的充分分析后,社会发展的影响作用也是不容小觑的。它可以在上述三者充分发挥作用的基础上,更好地弥补高校专业发展上的一些不足。

(一)作为以社会为主体的第三方专业化信息服务,对于高校的专业设置与结构调整起着适时的监督评价作用 专业的设置与结构调整在迎合国家与地方的政策制定,适应地区经济发展,考虑高校自身发展前景的基础上,从第三方“社会”的角度进行审视,更具客观性、全面性。收集来自于社会对于目前高校专业结构设置的数据及评价意见,可以为专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提供更为丰富的信息服务。针对地方地区高校专业设置所出现的与地方经济发展的适切度不高、专业退出机制不够完善等问题,在进行专业调整时不仅要考虑政策、经济环境以及学校自身发展的需求,还要充分与社会联系,了解社会诉求。

(二)社会舆论和公众教育理念使得一些热门专业被盲目追捧,造成高校专业结构失调 在本研究的实地调查中,多所高校均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理工类专业发展占据优势的现象。理工类专业受此青睐主要表现在庞大的专业数量和招生人数上。不仅如此,近两年来较为热门的经济学、管理学等专业也在短短的几年内招生人数发生巨大变化。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公众的盲从性以及社会舆论的引导。多数家长和学生在报考专业时缺乏对该专业的了解,一味地选择当下热门,报考人数多,就业前景好的专业,这种现象造成了专业建设与发展的马太效应。公众的教育理念中普遍认为理工类专业的实用性、技术性都略胜于人文社科类专业。但是对于高校来说,例如文学、历史学、法学这些基础性的老牌学科,也同样占据着学科专业发展的半壁江山,不能因为不受“欢迎”而就此“退出”高校舞台。但是,为了保障生源的充足,迎合社会公众的教育需求,往往盲目的开设热门专业或者是盲目扩大热门专业招生规模。因此,只有找到高校专业结构设置的社会意识观念症结,才能扭转这种局面。

社会舆论和公众教育理念看似对高校的专业发展影响不大,其实,这种改变是潜移默化的。作为校方,应该理性地看待就业率,将专业的就业率仅仅作为高校专业发展与评估的一个方面,不能因为人文社科类专业的就业前景不好,实用性不强就厚此薄彼。社会和公众应该及时转变其教育观念的功利性和盲从性。社会在不断的进步,科技发展也是日新月异,当下所谓的热门专业,经过大学四年的学习,也许就不再是“热门”了。在进行专业选择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意见和兴趣爱好,对专业本身的价值等因素进行理性评估。再者,重理轻文的现象在中国由来已久,并非短期内就能有所成效,从高校专业结构的角度分析,这种文理专业的失衡本身就是不合理的。

(三)伴随社会发展而来的现代科技发展深刻影响着高校的专业设置 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得专业研究领域不断扩展延伸,高度的分化和综合出现了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及新兴学科,对高校专业设置的影响表现为:科技前沿领域的新兴专业在高校中不断出现,并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同时对科研的进一步发展也起到了良好的助推作用。国家的发展与竞争靠科技和经济,科技发展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对于高等教育而言,直接体现为专业设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例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西部地区越来越多的科研单位关注西部土壤沙化问题的严重性,防风固沙草种的科学化种植能够改善沙漠化土壤,通过科学的检测土壤成分,提高西部植被的覆盖率,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在一些高校便应运而生了草地生态、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并逐步成为优势特色专业。

五、启示与建议

专业结构的状况直接影响到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除此之外,也会“影响到高等学校与政府的关系模式、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结合程度”[8]。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高校的专业结构调整也应该成为动态的、常态化的过程。所以,通过科学的专业结构优化机制来保障高校专业设置的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整体上来说,笔者认为在强化政府宏观调控的基础上,应积极发挥高校的自主权,使高校可以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市场需求,灵活调整专业设置与结构,构建政府、高校、经济、社会共同融合互动的高校专业结构动态调整机制。具体如图1所示。

图1 地方高校专业结构动态调整机制

一、从政府维度,加强对地方高校专业结构的宏观调控力度,建立地方高校专业设置、调整、发展、退出机制。通过对地方高校专业设置结构问题的归因分析,探索高校专业设置、优化机制的建立,有利于形成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及劳动力市场供给需求,进行专业调整的高校专业建设质量评估与干预机制,进而促进高校专业结构的调整、进一步增强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提升高校专业建设质量。

二、从高校维度,积极主动应对经济社会发展变化,不断调整自身专业结构。高校的专业设置上应充分考虑本地区的政策环境引导、产业发展需求、经济支撑能力、就业保障条件等等多方面因素,根据学校的功能定位、发展规模、学科专业设置对高校的发展方向做出科学规划,以明确高校各自的职责和分工,建立优化高校办学目标定位的规划机制,助力地方高校专业结构和发展方向的系统规划。

三、从经济维度,以市场为导向,专业结构调整服务于地方经济转型升级发展。教育事业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格局中,既面临着发展机遇,又面临着严峻挑战。国家实施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等战略、国务院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的落实,以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实施将为地方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地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新型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推进,拓展了地方教育事业的发展空间。立足于国家及地方地区颁布的有关政治、经济、教育发展规划的相关政策文件,基于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事业建设的实际需求,进行地方高校专业结构优化机制的构建。

四、从社会维度,积极开展第三方专业组织监督评价,融合科技发展与专业更新换代。第三方专业组织对地方高校专业结构进行监督评价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第三方的视角能够更清楚地了解高校专业结构所面临的问题与未来调整的方向,不断开展第三方专业组织监督评价,确保地方高校专业结构不断调整。此外,融合最新的科技发展,来更新高校专业的更新换代刻不容缓。进入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进步对教育的影响愈发明显,现代科学发展的特征,是不同知识领域之间的彼此联系,各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不同学科之间共享研究的手段和方法,一些新兴专业也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各学科间的相互结合应运而生,例如:生物物理学、物理化学、数学语言学、仿生学等。科学技术的分化与综合,会直接促使新兴专业的产生,科技因素成为引领高校专业设置的影响因素之一,是专业设置更新换代的促进者。

猜你喜欢
办学设置结构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形而上学》△卷的结构和位置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船舶防火结构及设置的缺陷与整改
论结构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7招教你手动设置参数
论《日出》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