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的居家学习让孩子与手机成了“亲密伙伴”,给家庭生活和亲子关系带来了新的挑战。暑假期间,由手机引发的亲子问题更为集中。“深夜才睡觉”“整天对着手机”“家庭矛盾增多”……这些都是来自家长们的“吐槽”,甚至由于手机使用问题处理不当而引发多起家庭悲剧。但在信息化时代的大背景下,我们不能简单地将手机视为“洪水猛兽”,而应引导孩子与手机“健康共处”。其实,手机使用问题并非只是孩子需要面对的,同样是成年人需要思考与探讨的。
采访对象
沈奕斐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副教授
复旦大学家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殷飞
江苏省网上家长学校常务副校长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师
《教育家》:在您看来,孩子与手机如何共处属于“健康”模式?
沈奕斐:是否属于“健康”模式,首先要考虑孩子的年龄。不同年龄的孩子,眼睛发育的成熟度及自控力有很大差异。从这点来考虑,越小的孩子玩手机的时间应越短。但现实情况往往相反,我们会发现,低龄孩子与手机等电子产品相处的时间更长,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业压力越来越大,孩子玩手机的时间会越来越少。我个人认为,孩子对手机的需求是逐渐加强的。低龄孩子使用手机,主要是看视频、玩小游戏,到了初高中,手机更多成为社交的通讯工具。其次,从生理层面来讲,玩手机不能影响身体健康。虽然没有确切证据说明玩手机对视力有影响,但我们都知道科学用眼一定要注意调节。再次,从心理层面来讲,进入青春期,同伴交往对孩子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家长不允许孩子使用手机,那么他在社交方面就容易出现问题。
我是鼓励孩子合理使用手机的。在我看来,比较理想的生活状态主要由三部分构成,一是本职工作空间,对孩子而言就是学习;二是个人发展空间,如培养一些爱好或特殊技能;三是个人休闲空间,如运动、打游戏等。但现实中,很多孩子的时间被第一部分占满,这就会让他们对手机的渴望变得更加强烈,反而导致难以与手机健康共处。
殷飞:首先要把手机定位为工具而非单纯的玩具。孩子和手机共处的健康模式,我认为是“拿得起,放得下”。拿得起,是指对孩子的手机管理不是简单控制,一味隔绝;放得下,是指孩子在使用手机的过程中能做到在规定时间内娱乐,在需要时查资料,并拥有一定的自控力,在完成任务和约定之后放得下来。
《教育家》:如何避免孩子手机上瘾?孩子玩手机时间过长,家长该怎么办?
沈奕斐:家长不要动辄给孩子贴上“手机上瘾”的标签。如果你注意观察孩子使用手机的情况,会发现常常在看视频、聊天、玩游戏等活动中来回切换的。
防止孩子玩手机时间过长,很重要的一点是现实生活能否提供与网络相抗衡的内容。如现实生活能否使孩子得到放松、让他觉得有意思、能否带来成就感,等等。如果孩子只能通过网络才能满足这些精神需求,那么就容易导致手机上瘾的问题。一旦孩子出现玩手机时间过长的情况,家长应努力看到他背后的需求,跟孩子共同协商玩手机的模式。即便他短期内做不到,家长也要耐心地给孩子成长和管理自我的机会。
殷飞:避免对手机上瘾,可以尝试采取以下措施——
手机摆放有定处。如在家庭中设置全家手机集散地,所有人回到家,根据要求把所有的电子产品集中放到某个公共区域,只在那里充电,没有特殊情况,也只能在那里使用,以确保手机成为工具而不是在“隐秘角落”里失控。
手机使用有约定。手机集成了生活、工作、娱乐的各种App,使用者很容易从工作滑向娱乐。因此,一家人要对使用手机的时间作出约定,避免孩子偷偷摸摸用手机,也能让孩子在娱乐时安心。
及时提醒,坚持要求。孩子的成长过程不会是完美的,有了规定,孩子就能做到,这是理想的期待。实际上,他们总是在尝试着挑战,以测试约定是不是刚性的、不可突破的。因此,到了约定时间家长一定要及时提醒,坚持要求做到,避免“破窗效应”带来的失控。
针对孩子玩手机时间过长的现象,我认为家长要做好以下几点——
作出清晰约定。不少家长给孩子的指令是模糊的,如“做完作业就能玩”“没事做了,无聊才能玩”。孩子到底可以玩多久?是查阅资料、看电影,还是打游戏?家长并没有预见性,这是问题的根源。没有约定,孩子就不是自我斗争,而是与父母斗争,认为是父母不让他痛快地玩;如果有约定,就不是父母不让他玩,而是父母帮助他根据约定控制自己,父母的角色就从监督者变成了帮助者。
事先提醒。父母不能看游戏时间到了或觉得孩子玩得太久,就立马武断地拿走手机,这样容易使孩子感到委屈,甚至情绪失控。而是在时间快到时提醒孩子:“还有五分钟,你可以和对方说再见了。”这是对孩子的尊重,也是给孩子一定的缓冲,为结束游戏做好准备。
在旁等待。当孩子的游戏时间结束,父母也事先提醒了,那父母就一定不要离开,而是在旁等待,并询问孩子需不需要帮他克服困难,突破自己。在等待他停下来的过程中,孩子会有情绪,这时父母不要和他赌气,不要说教,而要理解他从游戏中抽身必然产生的失落,以及自我挑战的难度。在父母在旁等待的“精神压力”下,孩子一般会放下手机,这时父母不要去激惹孩子,给他点时间缓冲,并鼓励他能够放下手机,成功挑战自己。如此,孩子的自控力会逐渐增强。
《教育家》:如何避免手机成为亲子关系的“杀手”?
沈奕斐:其实父母可以尝试通过手机拉近亲子关系。尤其是爸爸,可以参与孩子喜欢的某个游戏,制造更多共同话题。我有时会把好玩的游戏推荐给孩子,比如跟儿子一起玩“纪念碑谷”几何空间游戏。再如,女儿看视频喜欢看弹幕,跟她交流后,我了解到弹幕能带来情感共鸣、获取信息、吐槽等乐趣。亲子关系出问题其实并不是手机惹的祸,而是在现实生活中可能因为一味追求成绩而失去了对快乐亲子关系的追求。
殷飞:手机不是亲子关系的杀手,人才是关系的杀手。哪个时代都有新工具、新玩具、新诱惑,根本问题不在它们,而在于和孩子一起的人。让手机成为亲子关系的黏合剂,我有几点小建议——
让手机成为亲子共同的“敌人”。不要认为只有孩子控制不住玩手机,其实父母也控制不了,父母应实话实说,让孩子明白这对所有人都是挑战,会让孩子减掉很多负罪感。在亲子平等地共同面对手机诱惑的挑战时,双方就成了同一条战壕里的战友,共同面对“敌人”。
共同娱乐。这是个普遍性建议,尤适合年龄小的孩子。如父母和孩子一起玩他喜欢的游戏,看他喜欢的动画片等。
向孩子请教。对于大一点的孩子,父母可以向他们请教一些时髦的游戏、电影等,主动向孩子学习,以免被新技术淘汰,而落伍于这代人。
《教育家》:在手机使用问题上,您认为家长应如何给孩子树立榜样?
沈奕斐:在这一点上沟通是必要的。比如父母常常是需要通过手机工作的,但孩子并不能区分你在工作还是在休闲,若孩子提出异议,家长应跟孩子解释清楚,得到孩子的理解。其实手机使用问题,与家长树立榜样关系不大。当然如果家长沉迷于玩手机,那么对孩子是没有说服力的。但并不是家长不玩手机,孩子就不玩。真正需要家长给孩子树立榜样的是,让孩子看到你是如何与自我对话、不断自我控制并实现与欲望共处的。
殷飞:做遵守约定的榜样。父母要和孩子共同遵守约定,不要认为只有孩子需要控制,自己就可以肆无忌惮,这样的思想认识本身就和孩子拉开了距离。
做自控的榜样。父母在使用手机时,也会失控,在突破约定时,家长要有反省能力,要能够主动控制自己,并和孩子分享失控的教训和控制自己的经验,这有助于孩子形成自控的意识。
做接受提醒的榜样。父母要当着孩子的面,相互监督,相互提醒,主动虚心接受对方的提醒,给孩子做好接受提醒的榜样示范。同时,还可以如前所述,鼓励孩子提醒家长,如此下去,父母在提醒孩子时,孩子也能拥有心理能量,模仿父母虚心接受指导和建议。
《教育家》:您是什么时候允许孩子拥有个人手机的?关于手机的使用,您和孩子之间有没有什么约定?
杨晓江:我家老大今年13岁,真正拥有手机,还是疫情期间为了上网课和在线交流。我觉得即便没有疫情,如今这个年代,孩子到了十二三岁,也就是小学、初中过渡的这个阶段,拥有一部自己的手机,也不是什么过分的事情。
我们和孩子在手机的使用方面,一个总的要求就是“少用”。平时,孩子白天上学,晚上有作业,也没有机会长时间使用手机。关键还是节假日。这段时间,我们会要求孩子合理使用手机,控制好使用手机的时间。我们采取“两个集中”的方式,一是空间上集中,无论是我们,还是孩子,手机都放在客厅,不放在身边,免得动不动就想看两眼手机;二是时间上集中,如果没有必须着急处理的事情,一段时间(比如两个小时内)都不能动手机,而要拿出整块的时间去做更有意义的事情。
这两个“集中”,我们要求孩子做到,当然首先是要求自己做到。不过,实际生活中不是总能做到,特别是孩子,自律的意识毕竟还没那么强。但总的来说,“两个集中”还是有积极作用的。首先是建立了一种在使用手机上必须加强自我管理的意识,同时形成了一种在手机使用上家庭内部相互督促的氛围。对孩子来说,也比较容易认同和接受。
《教育家》:您是否了解孩子使用手机主要做什么?您是如何引导孩子与手机“健康共处”的?
杨晓江:孩子正式拥有自己的手机之后,对孩子用手机干什么,我持有一种态度——掌握方向、适度了解。比如我知道他每周五会玩一次游戏,“王者荣耀”或“第五人格”,我也大概知道他浏览信息的主要兴趣方向,以及他主要的交往范围。可能有的家长恨不得把自己变成一个“监控器”,全方位全天候无死角详细掌握孩子用手机在干什么。我觉得这样就有点过了。
对于孩子,总的来说我是了解的,而了解的前提是倾听。对于老大玩手机游戏,我一方面不反对,不过会和他明确约定要控制时间。另一方面,我会主动听他聊游戏,这个过程中,我发现他关注的内容其实挺丰富的,从“王者荣耀”的配乐到“第五人格”的哥特式画面风格。有一段时间,他还认真听学一些著名歌手为“王者荣耀”演唱的主题曲,还特意推荐我听谭盾为“王者荣耀”创作的“五虎将”管弦乐组曲,我才发现当下的游戏产业发展原来如此多元。之后我恰巧搜到谭盾关于“五虎将”组曲的访谈,于是转发给他看,并进一步聊到谭盾及其作品。通过这样的倾听和沟通,我和儿子由游戏聊到音乐、相关历史人物、电竞产业……在沟通中,我在了解一个少年的想法,同时也在对孩子进行一种积极的引导。
《教育家》:在手机使用上,您认为自己是否给孩子树立了榜样?
杨晓江:我自认为在这方面做得还不错,我注意不让手机非必要的用途占据自己的时间。我没有下载抖音、快手、B站之类的软件,几乎不刷“朋友圈”,除了必要的通讯功能,只浏览一些质量比较高的人文、财经、读书公众号,订阅几档质量较高的视频、音频节目。
我每天下班回家更多的时间是陪孩子玩耍和读书。老大小的时候,我从他一岁左右每天陪他看图画书,几乎每天都是四十分钟到一个小时。后来我把我陪他读书的经历写成了一本书《孩子,老爸陪你玩故事书》,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很珍贵的纪念。
如今,我家二娃4岁了,因为哥哥的书多,他从小就是在书的环境中长大,因此也喜欢看书,只不过他更喜欢缠着妈妈读书。为了“夺”回为他读故事的机会,我开始为他写童话故事。我用他喜欢的一顶小草帽做题材,陆续写起了“小帽子来信”童话,信件的寄送对象自然是他,因此盼着小帽子给他回信,就成了他的一件乐事,我也就有了更多给他读故事的时间。
想让孩子放下手机,首先应该是家长自己放下手机,进而是好好陪伴孩子、倾听孩子,与孩子以平视的角度沟通。如此,我们和孩子都能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