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 璐王梦柳
(1六盘水市农村能源环保站 贵州 六盘水553000;2六盘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贵州 六盘水553000)
农村人居环境,从建筑规划学角度定义为农村住宅建筑与居住环境有机结合的地表空间总称;从生态环境学角度定义为以人地和谐、自然生态系统和谐为目的,以人为主体的复合生态系统;从风水伦理学的角度认为理想的农村人居环境就是尊重自然规律,注重人造景观与自然环境的协调[1-2]。六盘水市位于贵州西部乌蒙山区[3],是国家“三线”建设时期发展起来的一座能源材料工业城市,正奋力谱写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的六盘水篇章。2020年3月,六盘水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联席会议办公室深入盘州市刘官镇高官村、水城县化乐镇化启村、六枝特区新场乡旧院村、钟山区保华镇海螺村等乡村,通过听取汇报、座谈交流、实际看点等方式,全面了解六盘水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综合情况。
1.1 村庄清洁行动全面铺开。2019年,累计开展村庄清洁行动集中式宣传500余次,宣传动员群众20万余人次,悬挂宣传标语1 200余条,发放宣传资料12万余份;疏通沟渠3万千米,清理广场、街道40万余平方米,清淤黑臭水体塘池600余个,动员组织80%的农户参与村庄清洁行动,90%的行政村环境面貌得到明显改善。
1.2 “厕所革命”有序开展。截至2019年底,累计完成户用卫生厕所建设改造405 599户,完成农村村级公共厕所建设722个,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逐步提高。成功创建46个“国家卫生乡镇”、316个“贵州省卫生村”、实现“贵州省卫生乡镇”全覆盖。
1.3 农村垃圾整治成效明显。截至2019年底,累计建成垃圾中转站145座,全市乡镇基本实现全覆盖,据统计,六盘水市农村生活垃圾收运体系行政村覆盖率2019年底达到91.3%,在全省排名第一。
1.4 农村污水治理梯次推进。截至2019年底,全市建成23个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处理乡镇建成区及污水管网覆盖到的农村生活污水。已建成农村污水处理设施930座,合计处理规模2.67万吨/年,配套建设污水收纳管网(渠)长度498.23千米,受益行政村236个,受益人口35.75万人。
1.5 村容村貌得到显著提升。在农村公路建设方面,实现了所有行政村100%通硬化路。累计建成农村“组组通”硬化路6 434公里,实现了30户以上村民组100%通畅的目标。在农村危房改造方面,已全面完成全市农村危房改造和住房保障任务。在村庄规划方面,全市完成73个乡(镇、社区、街道办)814个行政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实现编制率、评审率和批复率均为100%。
2.1 党员示范,带头有力有效。党员是基层治理的一面旗帜,是群众依靠的“主心骨”。以水城县化乐镇夺泥村为例,村委会组织党员成立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宣传队,通过走村串户宣讲政策,群众环境卫生意识明显提升。宣传队也作为巡逻队,对村内环境进行不定期督查,对清扫不干净、垃圾清运不及时等问题,及时提醒督办,有效促进环境卫生持续好转。
2.2 多方联动,工作落实落细。建立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联席会议制度,明确了责任分工,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协同合作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农村污水治理、农村垃圾治理等各项工作。县级层面创新方式,主抓落实,如六枝特区和水城县建立了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工作分类划片负责机制,实行片区经理负责制,建立了农村垃圾收运保洁一体化工作机制,生活垃圾应收尽收,集中无害化处置。
2.3 创新形式,宣传入脑入心。各地为提高农民群众环境卫生意识,对人居环境整治宣传教育既注重形式创新,又重视活动内容。如海坝村建立积分考核激励机制,创新推出“积分制”,将群众的垃圾清运费、合作社分红与卫生整治积分挂钩,有效激发村民的能动性。各媒体以专栏等形式,深入挖掘报道这些创新做法,有效营造了舆论氛围。
2.4 项目支持,力度越来越大。各地通过积极向上争取厕所、垃圾、污水设施建设项目,有效弥补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硬件短板。以农村污水处理项目为例,截至2018年底,六盘水市共启动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整治项目1 052个,总投资6亿元左右,已建成农村污水处理设施930座。
3.1 思想认识待提高。各级各部门仍然存在重视不够,认识不足的问题。工作部署缺乏通盘考虑。有的缺乏专项方案或规划,目标任务不明,统筹指导不力,有的未合理配置工作人员,工作应接不力,有的基础工作不扎实,台帐未建,底数不清,项目申报推进乏力,有的避重就轻,未能直面问题和困难,绕着问题走,缺乏工作创新活力。
3.2 统筹协调需加强。市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联席会议办公室仍缺乏统一规划、集中重点、合理布局、相互衔接和整体推进乡村环境整治的统筹机制和抓手,项目重复建设情况仍有发生。统筹力量不足,各部门各自为战,自扫门前雪。
3.3 设施设备不完善。调研发现,部分污水处理设施不实用,规划选址不合理,设施设备不配套,部分污水处理设施没有与农村厕所同步规划建设。部分垃圾箱布局不合理,就近就地、片区小型无害化处理设施设备严重不足,导致转运成本骤增,清运不及时。以盘州市刘官镇为例,16个村中3个建有污水处理设施,存在“有网无厂”或“有厂无网”等情况,导致已建成的设施“晒太阳”。
3.4 资金投入缺口大。投入不足已经成为制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深入推进的主要因素。以农村厕所革命为例,2019年省下达六盘水市相关资金共计3 440万元,完成户用卫生厕所建设改造51 108户,平均每户仅有673元。以盘州市刘官镇农村垃圾清运为例,县级财政每年补贴刘官镇60万用于垃圾转运的人工费、车辆修理费、油费等,与实际200万的需求存在较大差距。另外,农村污水治理尚处于起步阶段,涉及面宽,需求量大,投入建设运行资金仍存在巨大缺口。
3.5 机制不健全。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要做到五有,即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督查。但实际运行中多数乡村有制度不健全,有标准难执行,有队伍不过硬,有经费缺口大,有督查重形式等情况。仍然存在公厕无人清扫,农户庭院摆放杂乱,村巷街道垃圾清运不及时,脏、乱、差无人过问,农民环境卫生意识淡漠等问题。
3.6 后期管护有差距。一是对设备检修重视不够,存在重建轻管问题。二是设施运行维护责任主体不明确,督促检查跟不上。三是缺乏运维技术人员,工艺复杂的设施未得到专业的运维管理。四是地方财政压力大,管护资金来源不稳定。
4.1 提高认识,强化落实。深刻认识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大意义,切实提高自觉性和主动性。落实《六盘水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方案》等各项工作,全面推动农村人居环境面貌提升。
4.2 理顺职能,加强协作。要充分发挥联席会议的作用,农业农村部门统筹推进,各成员单位定期提供工作情况,实现资源共享,优化项目储备,形成良好工作机制,理顺各部门职能职责,增强全局观念,密切协作配合,共同将各领域底数摸清,工作做实,为加快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进度,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质量打牢基石。
4.3 多元投入,整合利用。要把加大资金投入作为改变农村人居环境问题的根本之策,在“多元投入、整合利用、提高效率”上下功夫。要谋划好项目,加强项目论证和后期跟进,积极争取资金;要创新投入方式,以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为契机,引入社会资本以PPP等模式建设,改变“撒胡椒面”的方式,整合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4.4 因地制宜,梯次推进。要根据农村区域地形、人口密度、环境条件等合理布局,将农村供水、“厕所革命”、生活污水治理统一谋划统筹开展。最大程度上发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应有功能。建议梯次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鼓励整村、整乡、整县推进,培育一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示范乡、示范县,总结推广。4.5统筹推进,注重实效。统筹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生活污水垃圾治理与千家万户小康菜园建设相结合,畅通厕所粪污经无害化处理后就地就近还田渠道,利用千家万户小康菜园,实现就地回用,提升农户房前屋后空闲地块利用率,减少生产生活垃圾堆放,将无害化处理的人畜粪便、水体及时还田,提升人居环境整体水平。
4.6 强化管护,规范操作。各级各职能部门要高度重视项目“重建轻管”的问题,建立县级政府为责任主体、乡镇政府为管理主体、村级组织为落实主体、农户为受益主体、运维机构为服务主体的“五位一体”运维管理体系。建立健全制度,完善督促检查、维修保养、技能培训等机制,明确日常运行维护内容,切实落实管护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