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改革背景下高职思政课教师的定位与发展*

2020-12-18 22:55
江苏教育 2020年52期
关键词:动力思政院校

曹 峰

所谓“三教”改革,就是要适应新时代教育的环境变化与情势发展,围绕教师、教材、教法推进改革,探索形式多样、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三教”改革是2019 年颁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重要创新之一,既是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也是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最重要抓手。我国高职教育已经基本完成大规模、粗放式的数量发展任务,进入精耕作、集约式的内涵发展阶段。而内涵发展的根本在于通过改革来提高教育质量,但是客观而言,现有的改革远未达到预期的要求与目标。鉴于此,有学者指出:“事实上,对于高职教育而言,实施‘三教’改革极具紧迫性和针对性。”[1]显然,从逻辑上讲,“三教”改革的关键在教师,教师既是改革的主导者、也是改革的实施者。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高职院校的必修公共课程,也是高职院校改革难度最大的课程之一。因此,如何从高职思政课教师入手,实施有效的思政课“三教”改革,就显得特别有意义:一方面,可为高职其他专业课改革提供参考;另一方面,也可为所有高校文科专业课改革提供借鉴。

一、“三教”改革背景下高职思政课教师的角色定位

“三教”改革是新时代高职教育提质增效的重要抓手,而教师、教材、教法的改革,其根本在于教师自身的成长与发展。在“三教”改革背景下,高职思政课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是高职思政课教材、教法改革的根本保障和动力源泉。为此,需要对高职思政课教师的身份角色进行科学、准确的定位,具体而言有普遍性和特殊性两个层面。

普遍性定位包括高校教师和高校思政课教师两个层面。从高校教师的角色定位来看,所有高校教师都应该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及文化传承四个方面着手努力,不断增强自身四个方面的素质,唯有这样才可能成为合格的高校教师,高职思政课教师也不例外。从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角色定位来看,高校思政课教师须具备坚定的政治立场,拥有渊博丰厚的理论知识,这对高职思政课教师同样适用。在普遍性定位层面,知识(理论)应该是高职思政课教师具有的最核心素养,这是做好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以及政治阐释的基本保障。需要注意的是,拥有知识并非等于能够运用知识做好其他工作。这一点在高职教育中显得尤为突出,因为高职教育无论从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还是生源等方面来说,均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因此在普遍性的知识之上还需要充分考虑特殊性。

特殊性定位首先是高职教师的定位。这层定位主要在于区别高职院校和普通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比较而言,普通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更侧重于学科性的理论学习方面,而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则更重视操作性的技能学习方面,高职院校教师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技能学习能力。其次是高职思政课教师的定位。高职思政课教师的身份角色应该与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相匹配,要注意渗透校企合作的内容。

高职思政课教师一身担“四责”:高校教师、高校思政课教师、高职教师、高职思政课教师,是知识与技能、政治与理论的独特承担者,要求之高、难度之大,超出了其他类型的教师角色定位。因此,如何激发高职思政课教师的发展动力,使之满足角色定位的高要求,是当前高职院校“三教”改革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二、“三教”改革背景下高职思政课教师的发展动力

客观而论,与角色定位的高要求相比,目前我国高职思政课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还有待提高。这种差距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高水平(具有普遍知识优势)的思政课教师流向高职院校的少之又少。这其中原因复杂,但高职院校的发展平台无法吸引高水平思政课教师是主要原因。其二,现有高职思政课教师的技能水平、校企合作能力普遍不高,难以达到高职院校教师的特殊性定位要求。“三教”改革势在必行,如何破局?笔者认为,应在接受现实的基础上,从现有师资队伍的长远发展入手,最大可能地激发整个群体的内生性发展动力,包括生存性动力、道德性动力和审美性动力。

(一)生存性动力

生存性动力指在“三教”改革背景下,高职思政课教师为了自身的基本生存而不得不从自身内部生发的动力,侧重于外在的强制性。在教材、教法改革的具体要求中,所有高职思政课教师都必须适应这种改革方向和要求,不断提升自身的相关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自己继续站在讲台上,保住自己的“饭碗”。生存性动力是高职思政课教师发展动力中最为基础的动力或者可称之为底线要求的动力。同时,从人性诉求的角度看,这种生存性动力是绝大多数高职思政课教师确保自身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换言之,高职院校应该从制定科学、合理的相关评价与考核制度入手,充分激发思政课教师谋求发展的心理动能和精神力量。

(二)道德性动力

道德性动力指基于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高职思政课教师遵守一定的内在规范而从自身内部生发的动力,侧重于内在的强制性。从本质上讲,职业道德要求是带有普遍性的规范约束,依靠自身的道德自律来完成,但这种自律仍然是依照职业道德“条款”的自律。显然,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面临复杂的社会环境,职业道德规范带来的道德性动力是教师发展越来越重要的动力,也是教师素质的最重要标准。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应该是师德师风。师德师风建设应该是每一所学校常抓不懈的工作,既要有严格的制度规定,也要有日常的教育督导。”师德师风就是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素质的第一标准,需要制度与教育的双重引领。高职院校应该从职业规范和教育督导两个方面入手,充分激发思政课教师的道德性发展动力,使之真正做到“愿教”,“愿教”是“教好”的最重要前提和基础。

(三)审美性动力

审美性动力指基于自我价值实现的诉求,高职思政课教师生发的一种内在的、自由自觉的动力。和生存性、道德性动力的强制性特征相比,其完全出于教师的内在自觉性,是教师发展动力的最高层次。从某种程度上讲,这也是确保教师长远发展的根本性动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今天,人们对于美好生活(自由自觉的生活状态)的诉求日益强烈,这种诉求转移到教师的工作生活领域,与之匹配的就是教师的审美性诉求。“当前,我国高校教师队伍呈现代际快速更替和构成多元多样的特点,‘80 后’‘90 后’‘海归’甚至国际教师逐渐增加,队伍结构较之一二十年以前出现重大变化,许多高校自身师德传承出现一定程度的断裂。部分中青年教师强调师德养成要靠自我追求和自觉实现,心理上‘排斥’外在要求和刚性约束”。[2]所谓的自我追求、自觉实现,其实质就是审美性诉求,换言之,审美性诉求已成为当前我国年轻教师的普遍性诉求。高职院校要从根本上激发思政课教师的发展动力,从审美性诉求入手,做好相关引导工作,使思政课教师真正“乐教”。相比于道德性动力的“愿教”,“乐教”是“教好”的根本保证。

三、“三教”改革背景下高职思政课教师的发展路径

基于高职思政课教师的角色定位及发展动力,其发展路径应该趋向多重性、全方位的立体模式,避免任何单面性、窄向度的模式。

(一)综合保障路径

综合保障路径是以教育职能部门为主体,制定并实施相关保障措施,为高职思政课教师的发展提供基本条件。首先,要保证高职思政课教师的岗位具有较大的吸引力。从待遇、地位、发展空间等方面制定相关的保障政策,既能够吸引高层次人才的主动加盟,又能够保证现有队伍的整体稳定。其次,要保证高职思政课教师的岗位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制定相关政策措施,保证高职思政课教师队伍定期进修,使之能够不断自我革命、自我更新,不断充实和发展自身的专业能力。再次,要保证高职思政课教师的岗位具有较强的不可替代性。明确高职思政课教师的身份与职责,保证他们在学校教师队伍中具有存在感和足够的尊严。近年来,教育部及各省市教育厅(局)出台了相关文件,对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或思政部)以及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等做出了具体规划和要求。如山东省、云南省、天津市等省市专门实施了高校思政课教师“特殊津贴”制度(每月补贴1000~2000元);北京市实施了高校思政课教师特级教授、特级教师制度(享受专门的补贴);广东省、湖南省、江苏省等实施了高校思政课教师暑期社会实践制度;等等。这些做法为提高高校思政课教师岗位吸引力、维护思政课教师的职业存在感和尊严等注入了强大动力,对于促进思政课教师提高教科研兴趣、增强岗位认同感等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此,高职院校应该严格执行中央和省市的相关文件,对标先进省市及本科院校,综合推进,确保思政课教师“有位、有为、有待遇”,进而全面提升思政课教师的发展空间。

(二)教研相长路径

归根结底,高职思政课教师的发展还是要回到自身能力的提升上来。有学者指出,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要坚持把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把教学和科研摆放在同一地位,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来履职尽责、立德树人”。[3]由此,笔者认为,高职思政课教师要实现自身的长远发展,须回归教书育人这个本职工作,从教中发现问题,从研中解决问题,教研相长,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其一,在教研中提升自身的理论阐释能力,真正做到既具有坚定政治立场,又具有用学术讲政治的学科驾驭能力。这种能力的具体要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4]特别是面对高职学生,高职思政课教师要认真研习相关理论、深耕教材,保证上课内容的学理分析深度及政治理论的“合法性”。如在讲解“民营经济”内容时,面对理论知识基础普遍薄弱的高职学生,教师不应就理论讲理论,而是应该从发展民营经济给人民群众带来的实惠入手展开分析,用数据、图表、学生的实际体会等比较、分析改革开放前后的变化,进而证明发展民营经济的正确性,最后再引出唯物史观,循序渐进。这就要求高职思政课教师首先要真正“悟透”教材相关理论,方可灵活设置教学流程。其二,在教研中拓展自身的知识建构与传播能力。真正做到学识渊博、融会贯通、运用自如,进而确保面对高职学生时呈现“深入浅出”的效应,最终抓住高职学生的“人心”。学术不仅意味着探究知识、整合知识和应用知识,而且意味着传播知识,我们把传播知识的学术称为教学的学术。[5]知识的建构与传播是保证知识能够“入脑入心”的重要条件,这就要求高职思政课教师要不断保持学习新知识、运用新知识、传播新知识的良好习惯,久久为功、永不停息。其三,在教研中纯化自身的教育教学艺术。真正做到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进而确保面对高职学生时能够想其所想,精准抓住学生注意力和兴趣点,最终提高学生的获得感。关于纯化思政教育教学艺术的基本原则,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6]显然,这就要求高职思政课教师要真正深入学生群体,了解学生,在充分掌握学生特点和思想动态的基础上,依据人性化的原则,运用多种方法和路径激起高职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师应根据“00 后”高职学生“网络原住民”的特点,灵活运用“网络萌话语”“手机移动课堂”“思政体验馆”等信息化教学软件或平台提高课堂教学魅力,激发学生课堂学习兴趣。这就要求高职思政课教师保持对网络新事物、新动态的关注和了解,与时俱进。

(三)校企合作路径

在“三教”改革背景下,校企合作能力是所有高职教师(包括思政课教师)都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也是最重要的能力),这既是确保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要求,也是高职教育自身定位的基本要求。高职院校的教学和科研要能够真正服务于相关产业(企业),做到无缝对接,只有这样,高职院校才能完成自身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使命,所培养的人才才能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校企合作的本质是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及其适应企业岗位的能力等,所以高职思政课教师的校企合作就是通过设计大量课内外活动平台的方式,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读写能力、气质形象、职业素养等)。对此,高职思政课教师可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实施校企合作。其一,以思政社团为平台,实施社团思政。如开展与思政课内容相关的辩论比赛、演讲比赛,或举办思政小品、情景剧表演等活动,锻炼学生的读写能力、表达能力,同时提升学生的气质形象等,不断增强思政课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其二,以企业为课堂,在企业中上课。如通过现场考察体验、职场达人授课等方式,开拓学生的眼界,提高学生对职业岗位的认知,不断强化高职思政课的“职业气”。

此外,在“三教”改革背景下,高职思政课教师的发展路径还应该包括自我情感激发的路径。这种自我情感的激发从根本上讲,需要教师自身的审美性动力来推动方可奏效。简言之,就是高职思政课教师要热爱自己的工作,尤其要对学生投入真情、真爱,从中体会自我价值实现的崇高感。

综上,在“三教”改革的大背景下,高职思政课教师要实现自身的使命与价值,须首先明确自身的定位,并在此基础上全面把握、深刻理解自身的发展动力,最终通过内外合力实现自身的有效成长与长远发展。

猜你喜欢
动力思政院校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10)
动力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