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莹
(长春外国语学校,吉林长春130012)
2017 年新课标提出高考重点考查核心素养,此后,基于核心素养的学科知识考查便成为高考各个学科考查的重点内容。《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发布的研究成果指出:核心素养就是要以培养 “全面发展的人” 为核心。所谓核心素养是指不同的学生在接受不同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能够适应其个人的终身发展和整个社会整体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所谓历史,是对过去的事件和行为的系统记录、诠释和研究,并作为未来行事的参考依据。历史学科作为一门人文学科,需要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由很多部分组成,历史素养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接受历史学科教育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根据教育部考试中心近几年来对于高考的要求,在高中阶段,历史学科需要培养学生五个核心素养: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其中,史料实证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对各种渠道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之后,运用获取的可信史料还原历史本真的态度与方法。
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史料教学是最常见的教学方式之一,想要提升学生读懂史料、运用史料、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首先要发挥好历史教师的专业指导作用。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文学功底较好的学生,特别是阅读能力较强的学生,往往也是史料解析能力较强的学生。高中历史教学的教材和辅导资料中贯穿了大量史料,这些史料内容丰富,有文献史料、思想学术著作、文学作品、报刊杂志、外国著述等等。例如,中国古代史部分的史料内容大多数节选于史书与典籍,有的直接节选于《史记》《汉书》《资治通鉴》等,有的则节选于大学教材和名人传记等等。可以说,史料分析题所选择的史料来源非常广泛。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才能有效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习任何一门学科,只有先感兴趣,才会有主动学习的动力,才会最终取得好的学习成绩。要想学好历史学科,首先,学生要对历史学科的知识产生兴趣,才能有探究这门学科的欲望,这种学习兴趣的激起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教师所创设的教学环境。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教师会依据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的注意力和求知欲与课堂教学融合在一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思考和探究历史知识。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历史教师们做的最多的是运用丰富多彩的图像史料,创设适当的历史情境,由此产生积极思考的氛围,实现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目的。如《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这节课,在讲授战争过程的时候,笔者播放了电影《731部队》片段和电影《东京审判》片段,然后又分别播放了南京大屠杀、慰安妇、靖国神社、日本教科书、芥子气等化学武器的一系列真实的日本侵华老照片。在上课前,笔者让学生分小组收集近代史上日本侵华罪行的真实图片,用幻灯片的形式展现给全班同学,一边展示一边讲解,师生共同努力呈现真实的日本侵华场景。讲解过后,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总结。这样,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再加上老师的指点,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得出如下结论:日本的侵华战争严重践踏了中国的主权,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抗日战争是中国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的完全胜利,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的全民族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全民族抗战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终胜利做出重要贡献。通过史料教学的辅助,也完成了本节课的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从而培养青少年为今天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做出更大的贡献。学生学习抗日战争这段历史,通过史料教学感受抗日战争这一特定的历史情境,探究日本侵华和中国军民抗战的问题,得出与高考试题相关联的历史结论,做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当然,合理选用历史图片、影视资料、史料文献等资源,培养学生 “重证据的历史意识” 也很重要。又如,《祖国统一大业》这节课,在分析香港和澳门是为何离开祖国这个问题时,笔者没有仅局限于课本知识的讲解,首先引导学生观看《香港回归》等相关的历史文献纪录片,让学生找出能够反映教材中该知识要点的时间、事件和情节等。这样做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更能够培养学生重证据的历史意识,这也刚好符合近几年高考创新题型中的新内容——史学研究方法的要求,这一研究方法强调重证据的历史意识,强调孤证不立。笔者的教学实践证明,单纯凭借历史教科书中的历史知识和历史结论是很难引起学生的认同与共鸣的,如果教师通过运用各种丰富的史料和问题设计 “重现” 历史,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一个与历史对话的契机,使学生能够站在特定的历史时空中感悟历史变迁,就能够实现以趣引思,使学生形成运用历史思维和历史方法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
以上两个教学实例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史料实证这一核心素养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历史思维能力的成功范例。
史料教学是高中历史教学中最常见的教学方式,在史料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学法指导,既要激活学生的思维,又要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能力。低年段的学生比较感性,好奇心强,动手动脑能力也强,他们普遍对历史图片兴趣浓厚。发现这一契机后,为了激活学生的思维,笔者把图片史料运用在教学实践中,效果较好。例如,在讲授《二战后的世界》这节课的时候,笔者先指导学生阅读图片材料,找准图片标注的关键词,如:时间关键词 “战后” ,空间关键词 “美国” “苏联” ,历史名词 “美苏争霸” 。接着审题,有几问,问什么,每一小题又有几个小问。其次,结合课本所学知识,将漫画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进行分析与概括,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对于美苏争霸三个不同的历史阶段,笔者为学生设置了三幅不同的漫画,并设置问题让学生去思考,尤其是肯尼迪和赫鲁晓夫两位领导人坐在导弹上掰手腕的场景,结合所学知识,学生马上得出美苏两国所处的攻守阶段,再指导学生进行史论结合的文字评述。
再例如,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在进入高中后,学生在历史知识的学习上有了很大的变动,除了学习难度逐渐增加,考查的内容也逐渐偏向于更深层的理解。很多学生都抱怨说:历史知识点太多太杂,根本记不住,学到后面,连原本已经记住的知识点都开始混淆。确实,历史学习有一个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点, “似易而实难” 。其实对于历史知识的掌握,理解是复习掌握的前提,而有效的复习方法则是提高记忆效率的保障。笔者曾教导学生,每一学科都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对于历史这个科目的学习,无非就是要从知识结构、线索入手,即掌握基本知识框架,了解基本框架,可以对学习的知识有一个整体的清晰的认识。但实际上,很大一部分的学生在记忆历史知识时几乎从不讲究方法。还有些学生错误地认为,历史学习只要死记硬背就行,但其结果往往是碰到新的情境和材料就无从下手。硬背不如巧记,而理解性记忆会记得更牢。尤其是对于历史这种记忆量大的科目,内容多、头绪多、线索多、细节多,如果没有科学的记忆方法,就很难把握好。历史知识纷繁杂乱,如果没有清晰地梳理好知识,背起来很难。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盲目而机械地记忆,必须有效率地进行记忆,最好的办法就是归纳总结,根据各种线索把各个知识点串成知识网络。
基于以上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困惑,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制作历史学科思维导图,便于学生串联起各章节的知识,制作完毕后首先在班级进行优秀作品评比,然后再进行年级的优秀作品评比,并且以年级板报的形式进行优秀作品展览。学生的思维导图作品集历史知识、书法、绘画、版面设计于一体,知识点明确、构思丰富、想象独特,达到了动手动脑、活跃思维的目的。
综上所述,教师正确的学法指导能够调动学生积极地动手动脑去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合理地运用史料教学,对培养学生养成勤动手、勤动脑的好习惯,通过提出、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意义重大。
高中历史教学所涉及的史料内容丰富,主要分为文字史料和图片史料两大类。史料要与课堂教学进行有机结合,教师要依据实际需要有梯度地进行选择史料。根据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结合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教育部制定了学生的学业质量标准,将每个核心素养划分为4个水平,其中,按照从低向高的梯度,水平一为最低等级,水平四为最高等级,据此要求,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要求的学生具备的史料实证的能力水平也是有梯度的,按照由低向高的梯度要求,也是分为4 个水平等级。水平一:学生能够正确区分史料的类型不同;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多种方式获取相关史料并提取有效信息解答历史问题。水平二:学生明确构成历史叙述的基本元素是史料;明确史料的类型不同所具有的历史价值也不同;学会灵活运用史料论述历史与现实问题。水平三:学会史学研究方法,运用不同类型的史料,对所探究的历史问题进行互证,明确孤证不立,形成对历史问题更客观的认知。水平四:学会辨析和运用来源不同、观点不同的史料;合理地运用史料进行探究和论述。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发现,对于高一入学的新生,教师可以从水平一与水平二的要求开始进行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首先考虑利用教材中的史料,这些史料通俗易懂、直接明了,也是在考试中经常出现的代表性史料,基于这些史料配备基础性的习题训练,可以达到夯实基础知识的目的。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以后,教师也可以根据每节课的教学实际,适当地查阅教材外的相关史料进行补充与完善,并且设计不同梯度的问题来充实原始史料。笔者近几年一直在高三年级任教,结合近年来的高考新形势,思考高考史料命题的思想主旨与创新趋势,研究试题及答案结构,并将其落实到复习教学与训练试题之中。笔者研究试题情境史料的类型,在以学术情境为主的前提下,有意识地适度创设具有学习情境、生活情境和社会情境的试题。特别是注意材料的新组合与新问题的提出,答题上注重引导学生将教材知识与试题提供的新情境结合起来进行分析思考和组织语言,并在教学中注意训练学生从点、线、面、体四个维度去思考和组织答案。学生的史料解析能力需要不断训练、不断总结,方能逐步提升。练习中,不论是课堂小练、课后练习、周考月考,笔者都注重提高史料的信度和强度,尽量模拟真实的高考考试氛围、心理体验,使学生尽快形成完整的考试策略、积累丰富的考试经验,以实战化的练习保证史料练习的效度,不断提高学生的应试水平。
2020 年8 月开始,新一轮课改在吉林省全面展开,有专家认为, “选择史料何必东奔西走,统编教材应有尽有” ,建议使用新版统编教材的老师们充分利用教材中所提供的各种材料与信息,用足材料辅栏中的内容,不要抛开教科书中的材料而去另辟蹊径,因为其他史料很难靠住新教材,要用好新教材。用好新教材,就要用好目录,宏观了解每节课的整体内容和设计;用好单元引言,微观梳理好单元内容;用好学习聚焦,利于学生的自学和重难点的掌握,帮助学生提高综合概括的能力” 。笔者仔细研读新教材后发现:教材正文、学思之窗、历史纵横、文物图片等内容都可以作为史料教学的重要来源,而历史教师们需要做的就是从高一年段开始培养学生认真阅读史料的好习惯。笔者认为:读史料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和人文素养,养成终生受益的好习惯;读史料可以通过制定章节页码、制定阅读任务、提出相关问题等多种方式去阅读;读史料可以读历史教材、专业书籍、历史文献资料、相关论文等各种内容,通过循序渐进、不断完善的方式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历史理解和历史认知的能力。
教师运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学生,首先需要精心设问,问题的设置要有一定的启发性,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问题与问题之间既要相互区别也要彼此联系,问题的角度要有不同,问题的层次要有深浅,形成立体结构更便于学生分析理解到位。教师提出的问题如果难易程度适中,既有针对性又有层次性,学生回答后既可以活跃思维又可以提高兴趣。近几年的高考命题,教育部考试中心以 “一核四层四翼” 为指导,围绕学科关键能力要求抓住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大力锤炼学生历史学科思维能力。教师在指导学生高考的复习过程中,要细化学科关键能力所对应的各项试题类型,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题小训练,使之理解并熟悉高考历史考什么、怎么考。在备考教学中要强调学生对课标要求的历史主干知识、基本概念的掌握,注意对易错易混知识的厘清,注重梳理历史发展线索,理顺历史发展逻辑,把握历史发展规律。这就要求历史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强化答题思维训练,强调规范作答,特别是训练学生回答问题的基本格式和语言表述能力。笔者在近几年的高三历史教学中的实践经验如下:首先,高考历史材料解析题一般设置几个大问,每个大问当中还会设置几个小问,要想不漏答,要求考生作答时要标好题号和问题,并且把每个问题的答案答成一段;其次,每个小问都会有1~4个答案要点,要求考生作答时要标好序号,简明扼要地写好要点,阅卷教师会去寻找关键词和关键语句给分,历史学科一般每个要点2~4分,要求考生有较强的分辨能力,要学会量分确定答案要点;再次,考生思考某个问题时要多角度、多层次,答案尽量做到多元化、系统化;最后,答题要用历史学科术语,语言精炼、概括性强。总之,学生答题在平时进行习题训练时就要规范,教师要要求学生的答案做到段落花、序号化、要点化、术语化。
历史学家傅斯年在《史学研究方法导论》中曾经提到过 “史学便是史料学” ,可见,史料在史学研究和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才能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通过本文笔者的分析,历史教师需要做到:培养兴趣、以趣引思;勤动手脑,活跃思维;循序渐进、补充完善;设问精心,作答准确。随着新一轮课改的实施,更多丰富多彩的史料被运用到了历史考试中。对学生而言,要提高积累、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对教师而言,史料教学要实现常态化,如何灵活地运用史料,提高历史教学的效率,仍然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当然,史料教学是历史教学的重要方法,我们还要不断地研究和拓展,通过史料教学不断提高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与作答能力,这也是我们了解高考、研究高考、最后以良好状态应对高考的必要条件。
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历史教师应不断提升自己的学科专业素养,开发更多的史料资源、积累更多的史料素材,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从基础教学年段开始就要对史料教学进行不断的研究、实践、总结、反思,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教学与教研水平,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浪潮中,争取获得更加优异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