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铸衡
(吉林省教育学院,吉林长春130022)
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深入发展,网络几乎成为各行各业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工具。在教育领域,信息技术也早已融入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1]要求教师要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积极应对并有效开展教育教学,教师借助网络平台服务教学、沟通教学事宜,开展网络教研与线上培训,网络成为促进教师终身学习和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 的意见》(以下简称《2.0 意见》)[2]也提出,为适应信息技术发展趋势、优化培训团队建设,要创新教师培训方式方法,探索网络教研的 “双师教学” 模式培训改革。《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3]明确指出国家要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努力缩小地区、城乡和学校的数字化差距,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相关部门在促进各省、市、地区学校的网络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更要借助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手段,促进教育思想、理念与手段的创新,构建适合可行的教研模式,进一步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
从《规划》提出至今,十年间,各类网络教育资源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覆盖面较全的大型教育教学类网站丰富多样,如吉林省教师研修网等区域性教研网成为教师了解教育咨询、网上备课、自主研修学习的主要途径。可以看到,网络教研提供的海量教育资源为教师的专业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让处在不同时空的教师齐聚一堂,互相交流教育教学经验,提高自身专业发展能力。然而,当前的网络教研仍存在地区、学科间网络教研发展不平衡及教研活动碎片化、浅表化等问题,因此,需要进一步发掘网络教研的本质,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与时俱进的改进与完善。
教研,教学与研究,是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教学现象、问题、过程等进行研究的过程[4]。教是按照教育规律与理论进行研的过程,研是将理论假设付诸实践、验证研究效果的教的过程,二者互为因果,相辅相成,共同促进教学效果与教师专业发展的提升[5]。
教研的形式按照是否利用网络可简单地划分为常规教研与网络教研。相比于教师在同一空间下开展相关教学的研讨与观摩课、集体备课等常规教研活动,网络教研以网络为载体,最大程度地突破时空与人员限制,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个性化的,集指导、研究、交流与培训等于一体的,旨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教研活动,为教师搭建了一个较为广阔的分享教育教学经验和教学成果的平台,实现教育教学资源与信息的共享与再建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还有学者用网络研修[6]、 “互联网+教研”[7]、虚拟教研[8]等表达此意。本研究中的区域性网络教研即各级各类教育行政单位对同一省、市、县(区)乃至校域内的教师开展网络教研活动,仅是对参与教研的人员进行一定的圈定,但在教研活动中诸如邀请全国各地的教学名师参与研讨,亦或引用国内外优秀教育教学资源并无此限定。
区域性网络教研着力建设善用信息技术和数字教育资源开展教研、教学活动的学科教师队伍,有效发挥区域内优质学校、优秀教师的辐射作用,提升薄弱学科现有教师的实际教学技能,充分发挥区域教研单位、学校教学管理部门的指导、引领与督学功能,能够发挥学校网络设备的价值,保证资源合理有效使用、为教育教学提供快速便捷的资源支持。首先,能够通过网络教研平台为教师提供一个用以获取学习资源、沟通交流经验的场域,有助于教师转变自身传统的教学观念,促进其专业化成长,进而提高区域间教师教学的整体水平;其次,网络教研平台的建立可以有效地支持教师日常教学,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满足区域间学科教师教学的不同需求,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辐射作用,进一步优化网络教研实效、完善教学资源库资源的分层建设,一定程度上优化教师资源配置固化所带来的不均衡,进而推动区域范围内优质教育资源的流动,加强区域间教研管理部门的引领与统筹作用,深入融合区域教育资源,促进区域内教育的均衡发展。
网络教研的理想应然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考虑,分别是:教研条件方面,应达到设备完善与平台广阔;教研氛围方面,应努力营造和谐平等、开放共享的教研环境;教研成效方面,应该实现教师专业成长与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
首先,学校及相关教研机构要配备用于网络教研的相关设备,同时中小学接入带宽达到100Mbps以上[9],开发各式在线平台,如研修网站、名师工作室等,还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号、QQ 社区等社交平台搭建移动泛在的教研交流空间,这是实现网络教研的基石。
其次,互联网文化环境是现实社会文化环境的延伸,为教研主体的互动提供了相对单纯的交互空间,为教研主体的自由表达创造了宽松的环境。因为网络的隐蔽性与去身份化使得教研主体可以更真实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另一方面,网络教研借助互联网的虚拟化与教研主体的去中心化,使得教研活动氛围更加平等、开放。
网络教研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教师在智能技术与教学应用融合进程中,逐渐学习与适应信息化时代中智能化的教育教学理念与模式,其自身的智能教育素养显著提升;教师通过教研提升数据素养,打破以经验和观察为基础的教学决策,形成多元数据驱动的教学专业技能[10]。
此外,国家积极推动人工智能与云平台等新兴网络技术与教师教育课程的有机结合,借助虚拟化、混合型等技术建设独具情景化与交互性的课程资源,与相关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1]从国家宏观教育发展蓝图来看,网络教研通过发挥网络的 “连通” 优势,支持区域内和跨区域、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城市与乡村学校间的精准教研帮扶,推动教师素质和教育质量的内涵式发展。
以上述区域性网络教研的应然状态反观当前的网络教研现状:虽然网络上资源越来越丰富、网络教研形式也越来越多种多样,但各地教育资源发展不均衡、教学水平差异较大,且各学科间的网络教研进展存在显著差异。尤其各地区薄弱学科教师的专业化水平较低,专兼职教师配置参差不齐,使得教师教学观念、教师培训学习、教学质量等存在较大差异。当前小学范围内音、体、美、科学、道德与法治、综合实践等薄弱学科教师总体人数相对较少,兼职教师比例大、流动性较强,并不利于网络教研持续有效的开展。
1.网络技术支持后续力不足
在公共图书馆追求更高质量发展的今天,是否拥有服务品牌乃至知名服务品牌已成为衡量一个公共图书馆(或体系)服务能级的重要标志。在服务品牌的积极创建和生动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价值取向和人文精神,可以看到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新高度和新境界。
自《规划》颁布,国家对教育网络建设给予大力支持,各省市也积极完善学校互联网建设,如国家教育卫星宽带的升级换代、教育云基础平台的建设[12],但网络教研的环境建设仍处在地区发展不均与后续力量不足的两难境地。有条件的学校已着手建设基于云计算技术的智慧教育教研服务系统,集多种服务于一体,最大程度地为教师教研提供便利。但是相对落后的地区仅是网络接通,网络教研具体可达到何种成效还需要进一步考量。
《规划》与《2.0 意见》都提到,落实经费保障,加大对教育信息化的倾斜,保障教育信息化发展,还将出台相关教育信息化建设与运行保障的经费标准等。当前网络教研经费还在分配与投入比例方面存在问题。在经费分配上,多注重网络硬件的投入与安置,忽视了内在实质性的教研内容、教研过程与成效提升的投入,因此会出现设备完善但 “软件” 方面差距显著的问题。在经费投入上,教研活动的长期性、阶段性与参与人员的多元性被忽视,缺乏长期稳定的教研经费规划。
2.教研评价机制相对单一
教研评价是对教研活动效果及活动中参与主体的看法与价值认定。目前对网络教研本身及参与主体的评价主要存在单一性与滞后性等问题。单一性具体表现在对教研效果评价仍实行结果取向的单一评价方式,长此以往,会大大降低教师参与的积极性,不利于教研活动与教师自身的良性发展。滞后性主要体现在原有的评价机制不能够及时对教师工作进行诊断,并给出相应的改善建议,使得教研活动流于形式,教师并未认识到其重要性[13]。其次,教研作为一项以教研主体在行动中互动协作为基本存在形式的研究活动,需要特定文化生态环境的滋养,以保障教研行动的持续性和有效性。
1.完善修订相关政策,鼓励社会多方力量支持
实现网络教研突围的一个关键性前提在于国家自上而下的政策支持。因此要进一步深入研究《2.0意见》、《规划》、《青岛宣言》[14]等文件,最大效用地发挥国家政策的战略导向作用,利用政策扶持教师专业发展,以保障网络教研的顺利开展与实施。还要鼓励社会参与,发挥社会协同力量,助力区域性网络教研活动。建立多元支持通道,鼓励相关企业、机构与相关教育行政部门进行合作,积极参与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及教师网络教研建设,给予资金支持,引入 “刚需” 设备,有条件的还可与学校合作开发适合于学校的个性化电子品类,推动教育教学的创新发展。
2.合理规划经费投入,弥合区域信息化差异
教师网络教研建设的另外一个重要方面是优质教学资源平台的建立。借助多端口网络平台的融合,协力促进网络教研的优化发展,努力形成省级、市级、县(区)级、校级紧密关联的良性网络教研体制,强化与完善优质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保障网络教研平台落到实处。网络资源建设是有效开展网络教研的基本保证,应进一步完善区域内的优秀资源库,建立本地资源库,推广优秀网络资源网站,实现资源库共建共享,避免重复开发;同时建立方便检索的网络资源框架结构,提高网络资源检索的效率;亦可根据不同学校的发展情况与教师的多样需求开发不同类别层级的教学资源。
1.优化网络教研组织结构,营造和谐合作氛围
《2.0意见》明确指出加强组织领导,在区域内确立专门机构进行教师网络管理、培训与监测。学校作为区域内相对独立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积极地整校推进教师应用能力培训,提高教师信息化能力,建设信息化教学团队。要将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的制定与落实作为重点,组建学校信息化管理团队,开展教师信息能力提升训练,探索发展教育教学、教研等方面的创新发展。[15]
学校是 “学习共同体” ,是 “学习型组织”[16]。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学校管理模式发生了巨大转变,由传统意义上封闭式、科层性、寡头式控制、教职工间的垂直认同革新为开放、民主、合作的新 “管理” 范式[17]。不同科目的教师进入共同的社会联系中,分工与合作成为常态,教师在进行网络教研时也更趋向于合作,从而为教师进行团结协作的教研提供强大的凝聚力与推动力。
2.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培训,提升教师信息素养
网络教研目标的真正实现,更重要的是提高作为网络教研主体的教师的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 (Information Literacy)是当今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人们必备的一种基本的生存能力。教师的信息素养主要包括信息意识、信息技能与信息伦理三个方面[18]。首先,在意识方面,教师要提高自身对信息的教育敏感性,能够在网络教研活动中准确找到所需的信息;信息技能是从操作层面进行解读,要能够获得、加工处理并创造信息。其次,《2.0意见》指出要推进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培训,提升网络教研团队信息技术应用指导能力。借助线上教研提高应用信息技术分析学情、进行教学设计、指导、管理与评价等的能力,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难点,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最后,要注意在信息技术运用的过程中始终保持 “伦理性清醒” ,铭记信息道德准则,始终贯穿于网络教研过程中,确保信息安全。
互联网背景下的教研评价要摆脱以往凭经验的模糊判断与单项反馈的弱势,利用数据挖掘工具展开跟随式的、多元性的教研行为分析,同时它是教师能力精准发展的指引[19]。因此,本研究提倡实行以评促研为目的的全程监测网络教研评价,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与学生的健康成长。利用新兴技术,实时追踪教师教研过程,采用过程性与结果性、量化与质性相结合的弹性多元的评价方式(如关于教研过程的网络问卷、档案袋等),全方位、多角度地收集相关数据,提高测评助学的精准性[20]。区域内教研活动要充分利用多样的管理、服务平台,推动开展以教师网络学习空间应用为核心的过程化评价。通过对区域内教师日常教研行为和风格等动态与静态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挖掘,提高精准的、及时的干预与个性化服务的能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