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榜样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2020-12-18 18:35浙江师范大学工学院王长帅贺新升
亚太教育 2020年3期
关键词:教育者榜样中职

浙江师范大学工学院 王长帅 贺新升

中职学校一直承担着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技能和高素质人才的重任,教育部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2014 年修订)》中规定“中等职业学校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奠定了德育工作在中职学校中的重要地位。

一、榜样教育的基本概念

榜样教育是指教育者将抽象的、理想的教育目标具体化、形象化、人格化,以亲和力与感召力较强的榜样为载体,实现教育目标的教育活动。榜样范例具有极强的引导作用与感染力,能促进学生思考与模仿。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为其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们的模仿行为可以通过观察学习获得,“观察学习不是对榜样行为的简单重复或模仿,而是结合观察者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思考比较与评价等一系列认知活动”。

二、中职学校榜样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者对榜样的认识不准确

榜样是一种人格化的社会形象,对观察者有激励和示范作用。然而教育者在进行榜样教育时会过于注重其激励功能,强调榜样的先进事迹与高尚思想,忽视榜样事例的具体背景,这导致教育者构建的榜样形象脱离真实生活,让学生和榜样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而且教育者对榜样的研究也过于注重其作为道德榜样的一面,对榜样进行宣传时往往只考虑榜样的积极形象,缩小了其功能和范围。

(二)榜样教育忽略学生的认知与情感诉求

榜样教育能够启发学生、激励学生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学生能够认识、理解榜样范例传递的信息。由于中职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较为单调与乏味,学生更渴望接触新鲜的事物,而教育者在树立榜样事例时往往带有主观色彩,没有了解学生内部的认知与情感诉求,因此这种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榜样教育势必会造成事倍功半的效果。

(三)榜样教育带有功利色彩

教育者在以榜样案例激励学生时,传递的不仅仅是榜样的行为信息和精神品德,还隐含着教育者自身对学生的期望,这种希望学生品德优良的期望过多地流露会让学生产生心理压力。此外,由于中职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常常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奖赏,学生会在并没有真正地理解或认可榜样的内在精神与价值观念的情况下,功利性地简单模仿或表面认同榜样行为。

三、改善中职学校榜样教育的策略

(一)正视榜样,准确领会榜样精神

正视榜样意味着需要客观地看待榜样事迹,深入挖掘榜样所具有的个人特质、时代特征或社会共同的价值取向,让榜样形象真实、鲜明。由于榜样具有特殊性,脱离了特定的环境会让榜样的形象失真,所以教育者在进行榜样教育时不仅要引导学生通过角色代入体会榜样内心的矛盾状态,在内心的冲突中感受榜样的高大,还要反思榜样的行为,以加深对其精神的理解。

(二)聆听心声,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聆听学生的心声,根据学生的内心诉求选择贴近生活的榜样案例,不但能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关心和尊重,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而且能使学生与榜样之间产生情感共鸣,增加认同感。中职学生的动手能力强、注意力变换快、有较强集体荣誉感,而且正处于青春期,这个时期的学生会以自我为中心,情绪不稳定且具有较强的独立意识。教师可根据学生这些特点选择敬业的工匠、有创造力的达人等榜样,通过视频媒体、榜样现身说法、小组竞赛等方式带领学生领略榜样的风采。

(三)正确引导,陪伴学生健康成长

榜样教育是一个渗透式的过程,学生会因奖励和压力对榜样精神表面认同或简单模仿,所以需要教育者正确的引导。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将教育方式由“说教式”向“互动式”转变,由“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让学生真正领会榜样精神,感受到榜样的力量。在榜样教育的过程中也要留意教师期望对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教师的一言一行可能会被学生过分解读,耐心的陪伴和细心的呵护才能培养出品德优良的学生。

榜样教育是长期且复杂的工作,教育者利用榜样塑造学生的精神世界,榜样也在深深地影响着教育者,让教育者蜕变成为一个好的榜样。

猜你喜欢
教育者榜样中职
张慧萍:做有情怀、有温度的教育者
与两位美国音乐教育者的对话——记于“2015中国音乐教育大会”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道德教育者专长性的失落与重构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
教育者应当不断充实提高自己